配色: 字号:
美丽多情的桃花鱼
2022-11-03 | 阅:  转:  |  分享 
  
美丽多情的桃花鱼桃花鱼也有两种,一种是真鱼,学名鱲(liè)鱼,属鱼纲,鲤科。体延长,侧扁,长约10厘米,最长不超过16-17厘米。银灰带
红色,有蓝色槽纹,雄性臀鳍鳍条延长,生殖季节色泽鲜艳。这种鱼是溪流中的小型鱼类,它广泛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早春过后,水温回升,
逐渐变暖,桃花鱼就纷纷洄游到浅滩、水渠和大河支流。产卵期为5月前后,山上湖泊要稍晚一些。幼鱼在初秋时可长到4-5厘米。河水水位下降
或天气变冷时,即到大河的下游和深水区生活。桃花鱼属肉食为主的杂食性鱼类。这种鱼喜好栖息于水流温暖的河水以及湖泊的沙石、水藻当中。在
清晨或黄昏时分,水面昏暗时,经常跃起捕食小虫。另外,它也喜欢游动于水流有变化的巨石角落以及水堤坝下水流翻滚的石滩等处。桃花鱼喜集群
,可钓。鱼味美可食。我们重点要讲的是另一种桃花鱼。每年桃花盛开时节,在长江流域诸省,江边好像飘落一簇簇桃花瓣,淡红的、洁白的、乳白
的、棕紫色的……有铜钱那么大,无头无尾,身体透明,分成四瓣,柔软如绸,好像一只只彩色的降落伞,又好似一块块漂亮的小手帕,缓缓地一张
一缩,悠悠然飘荡上下,与长江两岸绽放的千万朵桃花相辉映,与碧水中五彩斑斓的鹅卵石相映衬,这美妙的生物就是桃花鱼。为什么叫桃花鱼呢?
桃花鱼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的《归州志》中《湖北通志》。1826年《忠州直隶州志》亦有记载:“桃花鱼淡墨色,形如
桃花,桃花开放时,出皇华城折尾滩积水中。”1837年《归州志》记载:“桃花鱼出叱溪河,桃花开时始见,有红、白二种,花落后即无。”
1921年 《湖北通志》记载,桃花鱼“以桃花为生死,桃花既尽,则是物无有矣。”从以上记载得知,古人之所以叫它桃花鱼,是因为它不仅形
似桃花,艳如桃花,而且还与桃花开谢时同生共死。又因为生长在水中,所以用“鱼”称谓它,正如古诗所描绘的那样“春来桃花水,中有桃花鱼。
浅白深红画不如,是花是鱼两不知”。美丽的传说秭归人视桃花鱼为吉祥物,并把它与屈原、王昭君一起作为屈乡人的骄傲。关于桃花鱼的由来有个
美丽的传说。相传西汉元帝时和亲匈奴的王昭君入宫前路过距归州不远的香溪河时,因故土难离,伤心不已,泪流满面,用来擦拭眼泪的香罗帕当时
已被眼泪浸透,于是她就到香溪河边去洗香罗帕。当她把香罗帕往水中一放,溪水顿时芳香四溢;当她一串串伤心的泪珠落到溪水中后,就又变成了
一群群状如团伞,轻若罗绡,颜色各异的桃花鱼。从那以后,当地人就给那条小溪取名"香溪",归州一带也就有了桃花鱼。直到如今这条小溪仍叫
香溪,香溪河中仍有这稀有的特种——桃花鱼了!奇特的物种桃花鱼属无脊椎低等多细胞腔肠动物,身体构造仅比原生动物复杂。体内有一条原始消
化道---腔肠,其前端为口,可摄取食物,但未消化完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除,既是嘴巴又是肛门。由此可见其等级之低,与有脊椎的鱼相差甚
远;而其资历之长,又远远超过鱼类。地球已有50亿年历史,水母这类低等多细胞动物比大熊猫、白鳍豚资历更老,约出现于15亿年前。那时陆
地尚无生物,水域中就数它们先进、强大。腔肠动物因其体形有筒状、伞状之别又分为水螅(筒状)、水母(伞状)两大类。水母一般形体较大,大
多生活于海洋中(如海蜇),仅有少数生活在淡水中,且形体较小,“桃花鱼”属后者,其正确名称应是桃花水母。历史上桃花水母曾广泛分布于世
界各地。据记载:欧、亚、美洲和大洋洲的温带地区,都有桃花水母,但随着工业文明带来的环境污染而绝迹。在我国,桃花水母分布也很广。从发
现地点看,长江流域与南方各省及港、台等11个省38个市、县都有报道。淮河流域的河南的信阳在1961年也曾发现,后因修建水库而消失。
目前,全球范围内,桃花水母仅存于三峡库区的秭归县境内和宜昌点军区桥河的长江江边。过去,人们只以桃花鱼“以桃花为生死”之说,给其罩上
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近代科学研究桃花鱼的繁殖是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交替进行的。桃花鱼有雌、雄之分,其后代的产生既要通过有性繁殖,还要经
过无性繁殖——产生水母芽,脱落后即成水母(小桃花鱼),而且它在水下一年四季都有。因为夏天阳光强烈,水面温度较高,又有洪水的冲击,而
冬天水面温度较低,没有它们所需要的浮游生物,所以它们就在水下和石头缝里觅食,只有春暖花开时节,桃花鱼才浮到水面来。 众人情牵桃花鱼
2003年6月,随着三峡大坝第二期工程的结束,秭归境内原适宜桃花鱼生存环境的水域水位被抬高,泥沙淤积,严重破坏了桃花鱼生生不息的这
片圣地。桃花鱼的命运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许多有识之士先后向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发出了呼吁,秭归县民间自发组织召开了全国首届桃花水母
保护研讨会,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中科院院士、中国动物学会理事长宋大祥,河南师大教授和振武在专程赴秭归县考察桃花鱼的生存现状后,联
名向国务院相关部门呼吁挽救桃花鱼,政府部门也正在采取相应措施,保护这一奇特物种。在中国文化中桃花鱼被披上了浪漫的感情色彩。每当桃花
盛开的季节,桃花鱼便在香溪清澈的水中游来游去,好象和故乡的亲人们一起呼唤昭君的归来。至今香溪的老人们还说:明月当空的深夜,有时就能听到古代妇女衣服上金玉饰物的撞击声,“环佩空归月夜魂”(杜甫)那一定是昭君娘娘不忘前情,回来看望乡亲们来了! 1
献花(0)
+1
(本文系双月楼书斋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