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单元教学设计实施方案(任务3——制作公司员工工资表)
2022-11-07 | 阅:  转:  |  分享 
  
教学设计实施方案(任务3——制作公司员工工资表)

教学单元名称 任务3——制作公司员工工资表 课时 3学时 所属章节 模块5 统计报表制作 授课班级 5.4 制作公司员工工资表 任务描述 制作公司员工工资表,完成实发工资的计算,即实发工资=基本工资+岗位津贴-扣款,同时制作数据透视表,完成不同部门员工工资的对比分析 任务分析 完成本任务主要有以下操作:

启动Microsoft Excel录入员工工资表,制作公司员工工资表,完成实发工资的计算

制作数据透视表,完成不同部门员工工资的对比分析 教学目标 方法能力 (1)能够有效地获取、利用和传递信息。

(2)能够在工作中寻求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3)能够独立学习,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

(4)能够对所完成工作的质量自我控制及正确评价。 考核方式 过程性考核与终结考核

过程考核:个人制作公司员工工资表的成品(60%)

终结考核:总结反思报告(40%) 社会能力 (1)在工作中能够良好沟通,掌握一定的交流技巧。

(2)公正坦诚、乐于助人,学会与人相处。

(3)做事认真、细致,有自制力和自控力。

(4)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环境意识。 专业能力 (1)能够利用 Microsoft Excel对数据进行公式计算。

(2)能够使用Microsoft Excel 制作数据透视表。 教学环境 为每位学生配置的计算机具备如下的软硬件环境:

软件环境:Windows XP,Microsoft Excel

硬件环境:海报纸、打印机(纸张)、投影屏幕。

单元教学设计实施方案架构

教学内容 教师行动 学生行动 组织

方式 教学方法 资源与媒介 时间

(分) 1、

任务提出

教师解释具体工作任务 接受工作任务 集中 引导文法 投影屏幕

10 提问:在考试后,为了便于统计年级的考试成绩需要对成绩数据进行哪些处理?① 思考老师问题 2、

知识讲授与操作演示 教师讲授对表格中的数据公式计算方法 ① 精神集中,仔细听教师讲授知识 集中 讲授 投影屏幕 40 教师演示制作一般数据透视表的方法② 精神集中,仔细观察教师的演示操作 3、

学生讨论 巡视检查、记录 ③

回答学生提问 学生探究如何制作数据透视表,完成不同部门员工工资的对比分析① 分组(4人一组,随机组合) 头脑风暴 计算机

20 展示研究成果② 分组(4人一组,随机组合) 可视化 投影屏幕 4、

完成工作任务 巡视检查、记录 制作公司员工工资表,并完成统计分析① 独立 自主学习 计算机 40 5、

总结评价

根据先期观察记录,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小组的最终成品,随机抽取学生对其进行初步点评 ① 倾听点评 分组、集中 自主学习 计算机和投影屏幕 30 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 ② 倾听总结,对自己的整个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进行反思并书写总结报告 ③ 集中 讲授、归纳总结法 计算机和投影屏幕 单元教学设计实施方案细则

1、任务提出(10分钟) 教师提出具体的工作任务——制作公司员工工资表(样表如下图),完成实发工资的计算,即实发工资=基本工资+岗位津贴-扣款,同时制作数据透视表,完成不同部门员工工资的对比分析。

① 提问:在考试后,为了便于统计年级的考试成绩需要对成绩数据进行哪些处理?提示:想分析一下在全年级学生成绩单中不同班级不同科目的成绩。利用一张简单的数据透视表将复杂的分析问题明确的展现出来,激起学生对数据透视表的兴趣。

使学生明确要完成使用Microsoft Excel制作公司员工工资表这样一个任务。 公司员工工资表



编号

姓名

部门

基本工资

岗位津贴

扣款

实发工资



101

郭靖

采购部

3,950

2,500

430





102

黄蓉

销售部

6,400

3,500

370





103

杨过

工程部

4,050

3,000

350





104

张无忌

人事部

3,200

3,000

240





105

萧峰

工程部

1,600

2,000

400





106

王宏

人事部

3,800

2,400

280





107

欧阳锋

销售部

2,200

3,000

320





108

李世民

采购部

1,500

2,400

200





109

张睿

工程部

2,450

3,000

200





110

马钰

销售部

6,800

4,200

420





111

李莫愁

采购部

3,500

2,500

190





2、知识讲授与操作演示(40分钟) ①教师讲授对表格中的数据公式计算方法。 背景资料:关于Excel中的公式 公式是对工作表中数值执行计算的等式。公式要以等号(=)开始。例如,在下面的公式中,结果等于 2 乘 3 再加 5。=5+23

公式也可以包括下列所有内容或其中某项内容:函数(函数:函数是预先编写的公式,可以对一个或多个值执行运算,并返回一个或多个值。函数可以简化和缩短工作表中的公式,尤其在用公式执行很长或复杂的计算时。)、引用、运算符(运算符:一个标记或符号,指定表达式内执行的计算的类型。有数学、比较、逻辑和引用运算符等。)和常量 (常量:不进行计算的值,因此也不会发生变化。例如,数字 210 以及文本“每季度收入”都是常量。表达式以及表达式产生的值都不是常量。)。

背景资料:关于公式的引用 引用的作用在于标识工作表上的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并指明公式中所使用的数据的位置。通过引用,可以在公式中使用工作表不同部分的数据,或者在多个公式中使用同一个单元格的数值。还可以引用同一个工作簿中不同工作表上的单元格和其他工作簿中的数据。引用不同工作簿中的单元格称为链接。 ② 教师演示制作一般数据透视表的方法

导语:数据透视表能帮助用户分析、组织数据。利用它可以很快地从不同角度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主要应用于记录数量众多、以流水帐形式记录、结构复杂的工作表,可以将其中的数据有规律的显示出来。

背景资料:关于数据透视表 数据透视表是交互式报表,可快速合并和比较大量数据。用户可旋转其行和列以看到源数据的不同汇总,而且可显示感兴趣区域的明细数据。如果要分析相关的汇总值,尤其是在要合计较大的列表并对每个数字进行多种比较时,可以使用数据透视表。由于数据透视表是交互式的,因此,可以更改数据的视图以查看更多明细数据或计算不同的汇总额,如计数或平均值。

3、学生讨论(20分钟) ① 学生随机每3人组成一个研究讨论小组,每组自行选出组长。由组长主持探究如何制作数据透视表,完成不同部门员工工资的对比分析。

②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小组的工作成果。

③ 教师在此过程中不讲授任何内容,完全由学生带着问题自己来完成探究过程,教师只充当咨询师的角色,并认真检查记录学生讨论的情况,便于考核学生。 4、完成工作任务(20分钟) ① 学生自己制作公司员工工资表。如下图:

注:仔细观察学生设计的数据透视表,观察学生对于创建数据透视表的操作是否熟练,快捷。 5、总结评价与提高(30分钟) 总结评价

① 教师依据学生讨论及完成工作工程中的行动记录,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小组的工作成果,随机抽取几个学生对其进行点评,说出好的与不足之处。

② 教师总结与学生总结相结合,对使用Microsoft Excel创建数据透视表的方法进行总结。

教师总结:创建数据透视表的技巧。

数据透视表是一种交互式的表,可以进行某些计算,如求和与计数等。所进行的计算与数据在数据透视表中的排列有关。

例如,可以水平或者垂直显示字段值,然后计算每一行或列的合计;也可以将字段值作为行号或列标,在每个行列交汇处计算出各自的数量,然后计算小计和总计。

例如,如果要按季度来分析每个雇员的销售业绩,可以将雇员名称作为列标放在数提透视表的顶端,将季度名称作为行号放在表的左侧,然后对每一个雇员计算以季度分类能销售数量,放在每个行和列的交汇处。

之所以称为数据透视表,是因为可以动态地改变它们的版面布置,以便按照不同方式分析数据,也可以重新安排行号、列标和页字段。每一次改变版面布置时,数据透视表会立即按照新的布置重新计算数据。另外,如果原始数据发生更改,则可以更新数据透视表。

若要创建数据透视表,运行“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向导”。在向导中,从工作表列表或外部数据库选择源数据。向导然后为大家提供报表的工作表区域和可用字段的列表。当将字段从列表窗口拖到分级显示区域时,Microsoft Excel 自动汇总并计算报表。

创建数据透视表后,可对其进行自定义以集中在所需信息上。自定义的方面包括更改布局、更改格式或深化以显示更详细的数据。

③ 学生对自己完成的工作进行总结与反思,主要写出自己在小组讨论与自己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的收获。并提交书面总结报告。























献花(0)
+1
(本文系籽油荃面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