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班主任如何说话》心得体会
2022-11-11 | 阅:  转:  |  分享 
  
《班主任如何说话》心得体会

江桥镇中心小学 周晓辉

对于大学以及大学之前的我来说,读书没有确定的书种,喜欢什么书就信手拈来什么书,而且不会从头至尾的精读,而是挑选自己喜欢的章节或部分来细细品味。对于上班后的我来说,读书已经不是兴趣爱好使然,而是我的工作所需。所以我会有目的的选取对我工作有帮助的书籍。《班主任如何说话》这本书也不例外,这是我苦于自己教书育人拙于说话的探寻结果。果然不出所料,这本书在带班育人方面,的确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示,让我受益匪浅。

本书的作者赵坡,1984年生人,与之相比,我不禁汗颜。同为80后,赵坡老师的的确确是我学习的榜样。因为,他在从事班主任工作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走“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的专业发展道路。而我缺少这种长远的自我提升目标,仅仅局限于把眼前的工作做好,缺少有效的反思和总结。拜读本书,让我豁然开朗,如获至宝

本书中,作者主要以真实的案例从五个方面来展示“班主任如何说话”的主题:一是当学生出现思想问题时,班主任如何说话;二是当学生出现纪律问题时,班主任如何说话;三是当学生出现情感问题时,班主任如何说话;四是当师生发生冲突时,班主任如何说话;五是当家校交流出现问题时,班主任如何说话。

在每一个大主题下的每一个真实案例当中,作者通过“情境再现”,“情境分析”和“说话策略”这三个板块来呈现具体情境下班主任应如何说话。特别是在“说话策略”中,作者提供了“下下策”、“中策”、“上上策”三种说话方式的呈现,并说明了每种策略的利弊,分析比较之下,启发读者思考,教会班主任善于说话。

比如其中一个案例:学生和任科老师起冲突,在当时我的处理方法并不是很成熟,当时的我可能刚做教师,缺乏很多处理学生的问题的技巧,所以我在学生与科任老师发生冲突时,并没有很好处理好这件事,和学生的谈话,没有让这位学生心服口服,学生通过和我谈话,我觉得他只是做到了口服但心不服的情况,而且让学生误以为我在偏袒他。所以当时我只是做到书本上说话策略的中策也就是:想在科任老师和学生面前扮演一个公正的法官,于是缓缓地问学生,你究竟做了什么?怎么惹得老师这么生气?审问完学生后,班主任再向科任教师核实,进而做出公平、公正的判决。采用这种说话策略是想给老师和学生解释的机会,基本上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很可能会产生误会。老师可能认为班主任放纵学生,因为没有批评;其他学生则认为班主任将来也会偏袒自己,这样就可能加剧这类现象发生。

看完作者的上上策后,作者明确的表示出学生要尊师重道,首先班主任表明自己应有的态度,和老师发生冲突,就是“目无尊长”,必须道歉;就算老师误解了你,可以通过更好的方式来处理。尊敬长辈,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班主任态度要明确。这样对科任老师是一种肯定,对学生是一种导向。作者教育学生的最优方法是先“忍”下来,事后寻找机会同老师探讨。这种上上策的做法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原来这件事的处理的方式还可以这样的。

读完这本书后,我明白到:学会运用语言的艺术,能够化解各种矛盾,有时候一句话比做任何事情都要强,也不是说提倡光说不做的道理,而是指作为班主任掌握如何说话对教育学生非常重要。不同的说话方式往往会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不管理班主任怎样说话,宗旨只有一个,那就是把话说到学生心坎里,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并受到启发教育。

《荀子-大略》有言:“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善言,身行恶,国妖也。敬其宝,重其器,任其用,除其妖。”我一定会活到老,学到老,让自己慢慢蜕变成“国宝”。











2022.11

献花(0)
+1
(本文系May花雪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