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设计
2022-11-13 | 阅:  转:  |  分享 
  
《习作 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课程标准对于小学第二学段学生在习作方面的要求有: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
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
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3.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4.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
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二)前后教材联系 统编版教材注重习作教学的序列性。《那次玩得真高兴》是第一次要求学生写一件
事。在此之前第二单元安排了写日记,让学生学习记录自己的生活。第三单元安排了《我来编童话》,学生对故事中的什么时间、在哪里、他们之间
发生了什么事等要素有初步的认识,同时学习了修改符号,为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打基础。第四单元是《续写故事》,为写事做铺垫,也明确提出了
使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中优明显错误的地方。“那次玩得真高兴”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习作,要求把一次玩的过程写下来,并表
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这是本套教材第一次要求写事,写学生亲身经历的一件事的过程,使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真实的经历与感受。(三)教材编
排意图“那次玩得真高兴”教材安排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问题激趣,引出本次习作的话题,提供了与同伴掰手腕、和爸爸妈妈外出旅行、和爷爷
一起钓鱼、去游乐场游玩的4幅图,场景有校内也有校外,有和同龄人的快乐游戏,也有和长辈家人的温馨相处。活动形式多样,贴近学生生活,旨
在从不同角度唤醒学生对快乐往事的记忆,为学生习作的选材作铺垫。第二部分布置了本次习作的任务——写一次玩的过程,并指导学生用“放电影
”、看照片、和别人聊一聊等方法回忆当时的情形,帮助学生唤起生活经验,以便选择习作内容,梳理习作顺序。第三部分提供了交流和评价的建议
,提示学生写后大声朗读,重新在文字中体验当时的快乐心情,并和同学分享交流这种快乐的心情。在同伴反馈的基础上,修改别人看不明白的地方
,了解如何将习作写得更明白。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二年级的写话起步,三年级前面七次习作的学习,进入到第八次习作,这是本套教材第一次
要求写事,写一次玩得特别开心、印象特别深刻的事,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学生有话可说,这样的内容符合三年级起始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同
时,学生在《我来编童话》的学习时,对故事中的什么时间、在哪里、人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等要素有初步的认识。但此次习作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学
习写事,通过调査发现,部分学生对写把一件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比较陌生。因此,把玩的过程写清楚明白,成为本次习作教学课的重点,同时在能
把玩的过程写明白的同时,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即可。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课程标准、教材的分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
.能通过“放电影”的方式回忆事情,用几句话简单地写一次玩的过程,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2.能通过读的方式和同学交流习作,使用学过的
修改符号修改习作。3.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重点难点:能通过“放电影”的方式回忆事情,用几句话简单地写一次玩的过程,表达出当时快乐
的心情。课前准备:体验卡(学习单)、红笔、学生也准备一支红笔。四、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打开思路(2分钟)1. 孩子们,生活中有
好多特别开心的事情呀,比如:(PPT出示插图,介绍时渲染高兴情绪更充分)和小伙伴一起掰手腕比赛“加油!加油!”加油声在教室里此起披
伏,真热闹和爸爸妈妈去动物园玩,我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些可爱的动物,太喜欢他们了去游乐园坐过山车,车滑得很快,太刺激了爷爷带我去
郊外钓鱼,我钓了一条大大的鱼,可高兴了。2.老师知道大家也喜欢玩,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八单元的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 【设计意图
】《课标》指出,中段学生在习作时“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因此,习作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学生
写身边的事、写自己的话。利用教材提供的图片素材,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为学生的表达创设真实语境,激发表达动机。(二)回忆事件,写清过程
(20分钟)1.刚刚听了那么多高兴事儿,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哪次也玩得特别开心、印象特别深刻?(指名交流,4-5位)(视情况帮助学生选
材,选高兴的事,如:有没有比这个更高兴的事?)2.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想分享的快乐事情,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把这件事写下来。拿出分享记录单
,在这个位置写一写。3.指名学生交流。(2名学生)评价:从他的介绍中,我们知道了这件事发生在……相机圈出学生习作中的时间、地点、和
谁玩、玩什么,评价1:你很棒,能把原来学过的一些内容说清楚。评价2:如果没有交待清楚,教师询问、补充添加,比如什么时候?和谁玩?…
…4.在他们介绍的内容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里(你还想知道些什么)?(怎么玩的)5.好,请你回想一下,你当时是怎么玩的?把你怎么玩的
说给同桌听一听。6.指名交流。(2名学生)预设:讲得好,或者讲得不够好,看来,怎么玩是大家最感兴趣的,但也是最难说明白的,7.谁有
好办法能帮助大家把怎么玩的过程说明白。(板书:明白)8.提示大家看看教材“把玩耍的过程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过一遍。”怎样叫放电影?
(板书:放电影)9.从微课中,你知道了哪些妙招。10.接下来静静地回想,当时是怎样玩的,用上微课中学到的方法把你玩的过程写在学习单
上。11.学生习作。(8分钟,写片段) 【设计意图】学生虽然对故事中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有初步的认识,这是学生的基础,是学生已
有经验,是本课教学的起点。但此次习作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写事,学生对写把一件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存在困难,所以“把玩的过程写明白”是本次写
作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需要学习的新知,教学中利用“微课”,形象的帮助学生把玩的过程像放电影一样在头脑里过一遍,把教材中提到的“放电
影”下位到了两个可操作的策略:浮现画面和回想过程,写作的思维过程变得可视、可触,借助一些连接语,让学生的表达更有序,帮助学生形成习
作的能力,是本课教学的增长点,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一。(三)修改习作,提升情感(8分钟) 1.交流习作。大家认真听,看看他把玩的过程
说明白了吗?(1位。)有不明白的,还可以向他提提问。(教师试着把孩子回答的加进去。结合学过的改正、增补、删除符号等符号修改习作)2
.我们再看看,写的是最开心的事,你从哪里可以感受到他的高兴? 预设:有开心,帮助勾出来,我们可以从……感觉到你的开心。 没有开心:
你能在这一部分加一两句话吗?让我们能感受到你的开心。(板书:加一加)3.孩子们,我们也来读一读自己的习作,用上刚才修改的方法和学过
的修改符号改一改、加一加。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此环节引导学生修改习作中写得不清楚的地方
,同时也引导学生梳理情感,提升情感,在适当的地方加一加,写出开心的心情。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二。(四)互评分享,检测目标(7分钟)1
.同桌交换读一读,用红笔勾一勾高兴的地方,并在下面的评一评里给出相应的笑脸。我明白了小伙伴写了一件什么事。我感受到了小伙伴高兴的心
情。小伙伴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2.用手势告诉大家你得了几个笑脸,哪些孩子愿意和全班同学分享分享。(请2名学生,大声读自己的习作)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学生在习作时“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学生在互评分享中,评价的三点,紧紧围绕课程标准和本课的教学目标,检测了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与否。五、总结课堂(3分钟)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写一件高兴事,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收获真不小,下来后大家把今天写的高兴事儿读给家长听一听吧。下课!板书设计: 那次玩得真高兴明白放电影 浮现画面 回想过程
献花(0)
+1
(本文系老马和老马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