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content_1667959763873_112
2022-11-13 | 阅:  转:  |  分享 
  
——语文试题专题讲析概况文章思路与梳理行文脉络题真题回放2021年新高考I卷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答案】①材料
一,按照首先提出莱辛的观点诗画并不同质,接着叙述“特洛伊木马”的故事,引出诗画异质说的背景,然后探讨诗画并不同质的原因,最后补充
说明诗画虽不同质但可以互补。②材料二首先提出我国古代也有画诗不同质的类似观点,接着论述莱辛的议论不仅把“事”“情”和“物”“形”分
开,还把两者各和时间与空间结合,最后引用中国古代绘画的例子证明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2020年全国统一考试(
上海卷)6.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5分)答案示例:本文以“中国古代是否有儿童文学”为论题,基于中国古代没有“儿童文学”这一概念及相
应判断标准的事实,根据古代文学实际情况,使用现代儿童文学判断标准的核心部分,对不同门类的作品进行具体分析,同时对一些容易产生的误判
进行澄清,最终得出“中国古代存在儿童文学的事实”这一结论。(评分说明:论题和结论1分,论证过程4分。)2020年新高考I卷(山东卷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 参考答案:①首先对历史地理学进行溯源,以古代地理文献引出传统的沿革地理;②进而将沿革地
理与历史地理学对比,指出历史地理学依托现代科学;③按年代介绍我国历史地理学在现代以来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辨析概念
“思路”与“脉络”的含义“思路”:思考的线索;思维的条理脉络;心里的想法“脉络”:条理和头绪;文章的层次;文章的布局、条理;思维的
线索结论1.从“思路”和“概念”两个词语的含义角度,有交叉的部分。2.从具体的试题角度,可以简单的理解为 相同的题不同的问法。论证
思路题和行文脉络题比对2020年新高考I卷(山东卷)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行文脉络。【答案】:①首先对历史地理学进行溯源,以古代地理
文献引出传统的沿革地理;②进而将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学对比,指出历史地理学依托现代科学;③按年代介绍我国历史地理学在现代以来的发展,
以及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答案】①材料一,按照首先提出莱辛的观点诗画并不同质,接着
叙述“特洛伊木马”的故事,引出诗画异质说的背景,然后探讨诗画并不同质的原因,最后补充 说明诗画虽不同质但可以互补。②材料二……20
21年新高考I卷结论论证思路题和行文脉络题基本的答题思路是一致的。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往往会一起出现。官方答法是纯粹的
行文脉络的概况,侧重于内容;民间(一线教学)答法将结构、方法、脉络都答进去,侧重全面分析。引导性训练在老师的引领下,完成2020年
新高考I卷(山东卷)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 第一部分如何划分?正确的划分层次:第1、2、3段为第一部分。如何提出
论题的?首先对历史地理学进行溯源,以古代地理文献引出传统的沿革地理;提出了沿革地理的概念。正确的划分层次:第4、5段为第二部分。在
老师的引领下,完成2020年新高考I卷(山东卷)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 如何深入进行论证的?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进行深入论证的?进而将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学对比,指出历史地理学依托现代科学;如何全面概括第6段的意思。按年代介绍我国历史地理学在现
代以来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小结——论证思路 1.作者构思主要包括①论证方法的选择:答题时根据实际一般只强点比较显
性的论证方法,如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②论证角度的选择:作者如何呈现观点;作者分哪几步展开论证的;作者如何将论证引向深入等等方面。
2.论证过程,作答时必须使用诸如“首先”“接下来”“最后”等词语,将作者的论证过程分析清楚。3.正确划分层次,归纳概括。答题文本的
重要语句(涉及文本论点、分论点、重要判断和论据、结论等)要进行适度的归纳、提炼和概括,甚至可以引用。课堂训练材料一:
西方戏剧的观念与中国戏曲的观念,是迥然有别的。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对戏剧进行了理论总结,写下了著名的《诗学》。他说:“悲
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悲剧“最重要的是情节,即事件的安排……悲剧中没有行动,则不成为悲剧,但没有性格,
仍然不失为悲剧。”中国的戏曲理论,无论是明代的汤显祖还是清代的李渔,阐述的重点都是在演员的演技和唱腔方面,剧本的故事无不处于次要的
位置。 这种理论上的差异,自然造就了舞台演出的分疆。材料一 西方的戏剧注重情节,强调客观真实性。演员的演出
力图逼真。苏联时期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要求演员在演出中放弃自我本性完全投入到角色中去,以期最大程度地符合剧情的客观真实性。他在排演莎
士比亚的《奥赛罗》时,这样处理威尼斯的小船驶过舞台:“船下要装小轮子。小轮子必须妥善地装上一层厚橡皮,使船能平稳地滑动……小船要十
二个人推着走,用鼓风机向口袋里吹胀了气,以此形成翻滚的波浪……使用的槽是锡制的、空心的,在空心的槽里灌上一半水,摇槽时里面的水便会
动荡,发出典型的威尼斯河水的冲击声。“舞台上一切的安排就是要把一个不容怀疑和增减的情节让观众接受。材料一 中国的戏曲
注重的是演员的表演,对戏曲的情节并不十分苛求。戏曲也强调逼真,但这种逼真不是在摹仿现实的细节摹仿得惟妙惟肖的基础上,而是通过演员的
表演,把舞台上没有的东西“无中生有”地表现给观众看。如布莱希特看了梅兰芳表演的《打渔杀家》后写道:“他表演一位渔家少女怎样驾驶一叶
小舟,她站立着摇着一支长不过膝的小桨,这就是驾驶小舟,但舞台上并没有小舟……观众这种感情是由演员的姿势引起的,正是这种姿势使得这场
行船的戏获得名声。”中西舞台演出的不同,自然也造就了欣赏的异趣。 西方看戏剧的观众十有八九是以认知的心态去观赏的。他们努
力设身处地地沉浸到剧中去,做一个“事件过程”的偷窥者或目击者。在戏剧的剧场里,观众的神情始终是关注的,观众席上始终是寂静的,大家都
在悄悄地“偷看”台上发生的“事件”。观众即使被“事件”触动,也不敢即席发声与伙伴交流,就像在现实中不敢打扰旁人的生活一样。走出剧场
,他们感受的焦点在于,评判演员和情节“像”还是“不像”,反思自己“知”还是“不知”。如果“知”了就不再进剧场。西方戏剧以及类似样式
的艺术,一般很难吸引没有偏爱的回客。关注超 然 客公众号材料一 中国观众到剧场里去看戏,与其说看戏曲故事,不如说看演
员能力。老练的观众常常不以戏曲故事作为看戏的选择,而以某一个演员的演技作为看戏的选择。中国戏曲剧场中,名演员的折子戏(剧目中最能表
现其演技的片断)专场往往比完整的戏曲故事演出更能吸引人。重演技的结果锻炼出了演员超乎寻常的表现力:如青年演员能扮演老年;老年演员能
扮演青年;男演员能扮演女人,如京剧的梅兰芳;女演员能扮演男人,如越剧的徐玉兰。 这种强调表现力而不重客观真实的舞台准则
,是西方戏剧闻所未闻,不敢想象的。(节编自陈伟《中国戏曲点燃布莱希特的理论火花》)材料二: 清初画家笪重光在他的《画签》
里一段论画面空间的话,也正相通于中国舞台上空间处理的方式。他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
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中国舞台表演方式有独创性,我们愈来愈见到它的优越性。中国舞台上一般地不设置逼
真的布景。老艺人说得好:“戏曲的布景是在演员的身上。”演员结合剧情的发展,灵活地运用表演程式和手法,使得“真境逼而神境生”。演员集
中精神用程式手法、舞蹈行动,“逼真地”表达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行动,就会使人忘掉对于剧中环境布景的要求,不需要环境布景阻碍表演的集中
和灵活。“实景清而空景现”,留出空虚来让人物充分地表现剧情,剧中人和观众精神交流,深入艺术创作的最深意趣,这就是“真境逼而神境生”
。材料二: 这是艺术所启示的真,也就是“无可绘”的精神的体现,也就是美。 做到了这一点,就会使舞台上“空
景”的“现”,即空间的构成,不须借助于实物的布置来显示空间,恐怕“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排除了累赘的布景,可使“无景处都成妙
境”。例如川剧《刁窗》一场中虚拟的动作既突出了表演的“真”,又同时显示了手势的“美”,因“虚”得“实”。《秋江》剧里船翁一支桨和陈
妙常的摇曳的舞姿可令观众“神游”江上。中国的演员能用一两个极洗炼而又极典型的姿式,把时间、地点和特定情景表现出来。(节选自宗白华《美学散步·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略有删减)习题讲析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答案:①首先提出西剧与中戏从理论上是迥然有别的观点,(1分)②再通过对比,从西剧和中戏理论差异,造成表演分疆;中西舞台演出的不同,造成欣赏异趣,两个方面进一步阐述了西剧与中戏从理论上是迥然有别的观点(2分)③全文层层深入展开论证(1分)。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5261O...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