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8分)某夜【注】①丁玲【注】②“叱——嚓——叱叱,嚓嚓,… …”一团数不清的人影从那有着青色的电灯光的厅子里走向外边的广场去。靴子的声音,鞋子的声音,重重地踏在厚的雪地上。冬夜的狂风,迎着他 们的面,用力的抨击过去。在这里面,一个小身个的年轻的,漂亮而又带点憔悴的男人,像骇着似地一下清醒了。适才所发生的一切,都那末明明白 白地摆在当前:那张狡猾的脸,含着恶意和自得,蓄得有令人讨厌的帝国主义式的胡须的脸。他坐在那高台上,他说“还有什么话说?没有呢,你们 被判决了,就要执行。”这年轻人记起了这个,一团可以烧死自己的火焰在他心上燃烧起来。 然而在适才,在他突然地,没有经过审判而被宣告死 刑的时候,他没有像另外一批同志们保持镇静,而因一阵剧烈的忿怒和心痛以致失去了知觉。他是一个热情的诗人,忠实而又努力。“嘭”,枪托打 在他胸上;因为有二十天不给他吃饱,在暗无天日的牢狱中饿得更瘦了的胸。“铿铿——锵锵——”铁的镣铐在他的手上和脚上讨厌地响着,也在另 外的一些手上和脚上响着。更多的杂乱的声音响在他周围,钉了铁掌的皮靴,更重地踏着厚的雪:“叱——嚓——叱叱,嚓嚓,……”他又明白了一 些,意识到他正向着什么地方走去。一个奇怪的思想来到他脑中,他在自己的眼睛上看到另一双眼睛,那永远是,常常是看到他灵魂的一双可爱的难 忘的眼睛。他清清楚楚地觉得有一个什么东西,来在他心的深处,刺着,又连肉带血撕了开去,一寸一寸的那末痛着。天空是黑的,无止境的黑暗, 从黑暗里洒落着雨点和雪团;从那黑暗里,吼着北风的狂啸。大地是灰的,雾般的,积雪在夜里反映着死的灰色。人影是黑的,静静地在雪地上移动 。 没有人说话,没有人叹息或哭泣,他们朝着广场那边,那临时作为秘密刑场的广场的一角不停地走去。他,这个年轻人,强忍住欲狂的,将要破 裂的绝叫,牙齿用力咬着嘴唇,在一种不能发泄的盛怒之下,禁不住打战,凝住那被恨火烧得发痛的眼光,四方望着,要吞噬一切的去找着什么,望 了这个,又望那个。雪光,黯黯的,照在他邻近人的脸上,忽然,他找到一个熟识的,亲切的面孔了。那面孔给了他一个极平静温和的表情,一个说 着千句万句话语的表情,一个只有同志给同志在殉难时所能给予的慰藉和鼓舞的表情。于是,所有的愤恨和怀念,都无形消去了大半。他回答那表情 的,是一个勇气百倍的,坚决的颔首。“停住!就在这里。”“到了”好多人心上这末重重地响着。“把犯人排好捆好。”这讨厌的,使人憎恨的号 令又从监斩官的口中喷出。穿着棉大衣的兵士,蠢然用力地推着他们,用抢托打他们,还用绳子从他们的胸前围绕到身后的木棍上去。他们一句话也 不说,都捏紧了愤恨和沉默。他们被铐着手脚,又被紧紧捆在一根前几天便打好了桩的木棍上,已经被逼迫到死的边边上来了。他们密密地站成了一 排。监斩官,一脸的横肉,在这排人的面前,用指头点着,数了起来。看见了那脸,——那凶横的脸,像代表了整个统治者对被压迫者的残酷——— 愤怒的火又烧到了心上,烧痛了眼睛和全身。恨不得打过一拳去,扑杀这只恶狗,但人被紧紧缚住,手是反剪着的。所以只恨恨地咬着牙,任身体在 寒风里打抖,完全为怒气抖着。“同志!勇敢些呀!”右手边的一个同志这样对他说了。他歪过脸去望,正是那个相熟的脸,那个晚饭时还同他谈了 许多话的。“不,我实在有点兴奋。”无边的空漠,无边的风和雪,无边的灰色,无边的黑暗,……人的影,在死色的灰白中反映出的人影,是大, 是沉重。“好,预备,听我的哨音!”心都紧起来,像拉紧了的弓弦。那架重东西,死样地竖在眼前,几个兵士兢兢业业地守着。天就要压下来了, 黑暗要压倒他们,压在这二十五个人身上。然而却有人大声吼叫起来:“同志们,起来!不要忘记,现在我们虽要死去了,可是在另外一个地方,就 在今天正开着盛大的代表会,我们的政府就在今天成立了,我们庆祝我们的政府,我们的政府万岁!”于是,疯狂了似地,大家都跟着喊起来。本来 有许多东西装在心上的,这时才突然明白过来,都大声喊着自己要喊的口号。于是黑暗逃走了,展在眼前的是一片灿烂的光明,是新的国家的建立。 口笛凄厉地惨叫着,而雄壮的,有二十五个声音在一块的雄壮的声音,唱起来了:“起来,饥寒交迫……”“噼拍,噼拍噼拍噼……”歌声在枪声中 消失了。夜沉默着,肃静,庄严,飘着大块的雪团和细碎的雨点。冬夜的狂风叫着飞去,又叫着飞来。雪块积到那垂着的头上,但风又把它吹走了。 每个人都无言的,平静的被缚在那里。 在一些地方,一个,二个,三个……流出一些血来了,滴在黑暗里的雪上面。天不知什么时候才会亮。一九 三一年七月(选自《丁玲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有删改)【注】①作者自述是“为纪念一个朋友而作”。②丁玲(1904—19 86),中共党员,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曾任左翼作家联盟机关刊物主编。她的丈夫胡也频为牺牲的左联五烈士之一。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 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小说以一组靴子踩在雪地的拟声词开始,凸显了环境的空旷黑暗,营造了阴森 肃杀的氛围,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B. 作者描绘人物所用的词如“年轻”、“憔悴”、“漂亮”等,蕴藏着写作者的感情,又与人物的诗人身份 相得益彰。C. 小说多处出现寒风和雪,呼应左联烈士牺牲的时间,烘托烈士就义的悲怆壮烈,暗喻黑暗的社会环境。D. 小说结尾写道“天不 知什么时候才会亮”,既有对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强烈控诉,也暗含着革命失败的悲观情绪。7. 关于文中“我实在有点兴奋”这句话,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兴奋”一词叠加了多种复杂情绪,既有对敌人的愤怒,也有为理想献身的慷慨激昂。B. 诗人并不需 要否认他的愤怒和仇恨,但他也不希望同志把他的异样表现误认为怕死。C. 诗人用“兴奋”来解释自己发抖的原因,并用“实在”二字巧妙地掩 饰了对死亡的恐惧。D. 面对死亡却感到“兴奋”,这不合理的回答反使对话更显生动,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性。8.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诗人 在行刑前的复杂心理。(6分)9. 同是为纪念左联牺牲烈士所作,本文与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在刻画烈士形象上有显著区别。请简要赏析。 (6分)【参考答案】6. D 7. C8. 在听到自己被判死刑后,诗人感到愤怒,对反动派的残忍感到愤怒。在看到同志的鼓励时, 心里充满温暖。接着,对监斩官的凶横和残酷感到愤恨。在感觉到同志误解自己对死亡恐惧时,内心的革命信念更加坚定。9. 本文是一篇小说, 对烈士的形象描写更加详细,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如“一个小身个的年轻的,漂亮而又带点憔悴的男人”“这年轻人记起了 这个,一团可以烧死自己的火焰在他心上燃烧起来。……他没有像另外一批同志们保持镇静,而因一阵剧烈的忿怒和心痛以致失去了知觉” “不, 我实在有点兴奋。”等,将烈士在临刑前的形象非常生动的表现了出来。《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通过对烈士生平的回忆,赞美他们的伟大精神和 崇高的品质;通过和烈士交往的回忆,表现他们之间深厚的革命友情;通过对烈士遇难的回忆,暴露国民党反动派残酷无耻的兽行,亦表达了作者对 共产主义革命的坚定信念。【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也暗含着革命失败的悲观情绪”分析 错误。小说结尾写道“天不知什么时候才会亮”,既有对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强烈控诉,也暗含着对革命胜利的期盼。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 查学生对文中句子的理解能力。C.“并用‘实在’二字巧妙地掩饰了对死亡的恐惧”说法错误。此时的诗人并不惧怕死亡,用“实在”一词是向同 志表明自己并不怕死的决心。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人物心理的分析能力。从文中“在他突然地,没有经过审判而被宣告死刑的 时候,他没有像另外一批同志们保持镇静,而因一阵剧烈的忿怒和心痛以致失去了知觉”可知,在听到自己被判死刑后,诗人感到愤怒和心痛。从“ 忽然,他找到一个熟识的,亲切的面孔了。那面孔给了他一个极平静温和的表情,一个说着千句万句话语的表情,一个只有同志给同志在殉难时所能 给予的慰藉和鼓舞的表情。于是,所有的愤恨和怀念,都无形消去了大半”在看到同志的鼓励时,心里充满温暖。从“监斩官,一脸的横肉,在这排 人的而前,用指头点着,数了起来。看见了那脸,——那凶横的脸,像代表了整个统治者对被压迫者的残酷———愤怒的火又烧到了心上,烧痛了眼 睛和全身”可知,诗人对监斩官的凶横和残酷感到愤恨。从““‘同志!勇敢些呀!’右手边的一个同志这样对他说了”“不,我实在有点兴奋。” 可知,诗人在感觉到同志误解自己对死亡恐惧时,他理解同志的心情,内心的革命信念更加坚定。【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 能力。本文是一篇小说,作者运用小说的表现技法来表现人物形象。比如,运用了外貌描写,“一个小身个的年轻的,漂亮而又带点憔悴的男人”刻 画出了诗人的外表形象;语言描写,“不,我实在有点兴奋”;动作描写,“以只恨恨地咬着牙,任身体在寒风里打抖”;心理描写,“他又明白了 一些,意识到他正向着什么地方走去。一个奇怪的思想来到他脑中,他在自己的眼睛上看到另一双眼睛,那永远是,常常是看到他灵魂的一双可爱的 难忘的眼睛”等。小说通过对典型形象诗人的细致描写,让诗人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活,一个革命者的形象跃然纸上。而《为了忘却的纪念》,此文是 一篇纪念文章,因而内容以回忆为主,在记叙中表示出自己的看法和态度。文章并没有全面的写五位烈士的事迹,而是着重写了两位,其余的三位只 简约的点到而已。作者回忆自己与白莽(殷夫)、柔石在文学事业与生活上的多次交往和感触,特别记叙了他们被捕后的狱中生活以及遇害的情景, 既深情地颂扬了革命青年的革命精神与人品,有有力地控诉了国民党反动派屠杀人民的罪行,同时还抒发了作者怀念烈士、憎爱分明、坚信革命一定 胜利的思想感情。如回忆白莽,“我去开门时,来的就是白莽,却穿着一件厚棉袍,汗流满面”,而这棉袍是“从朋友那里借来的”。写柔石被杀害 ,作者并没有进行具体细致地描写,如“他的身上中了十弹”从“毫无确信”到等到了这么一个“可靠的消息”,焦急的盼望落得了这样残酷的回答,作者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悲愤,深沉地喊出:“原来如此!……”这短短的一行字,蕴含着十分强烈而复杂的感情:“原来如此!”国民党政府秘密屠杀了这样的好青年,并封锁消息,这个政权的暴虐和黑暗令人发指。在无限的悲愤中,作者写道:“我沉重地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这抒发了对烈士的怀与尊敬,表达了对摧残者必然灭亡、人民革命必然胜利的坚强信念。文章是一篇杂文,文章的性质决定了不能像小说那样进行过多文学性的描写。但作者还是通过烈士们与鲁迅交往的事迹来展现烈士们的形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