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精品)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解决问题(2)
2022-11-17 | 阅:  转:  |  分享 
  
第3课时 解决问题(2)

?教学内容

教科书P52例3,完成教科书P54~55“练习十一”第5、8、9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探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从情境图中提取有用信息,提问并解答,提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利用画线段图,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思路。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1.看图填空,回忆旧知识。

课件出示习题。



师:如果第一行摆4根小棒,第二行的根数是第一行的5倍,该摆多少根呢?你是怎么摆的?

学生动手摆一摆。

2.揭示课题。

师:如果没有小棒怎么办?你们想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吗?[板书课题:解决问题(2)]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已有经验,复习倍的认识,同时引发学生思考脱离实物下的求倍的关系该怎么进行,以此导入新课。让学生在新授开始之前就有意识地去明确新授课的意图,让学生的思维逐步突破具象化,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有意识地把所学知识归纳总结分类。

二、优化方法,深入理解“倍”

课件出示教科书P52例3主题图。



1.阅读与理解。

师:你们发现了哪些信息?

【学情预设】军棋的价钱是8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

师: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情预设】预设1:象棋的价钱是多少元?

预设2:象棋的价钱比军棋贵多少元?

鼓励学生从多个方面去考虑,有建设性地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课件出示其中一个问题。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新课,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借助课件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也为新知识的引入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分析与解答。

师:你们能想到什么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请表示出来吧。

【学情预设】预设1:画图,画8个○表示军棋的价钱,然后画4组8个○表示象棋的价钱。

军棋:○○○○○○○○

象棋:○○○○○○○○○○○○○○○○○○○○○○○○○○○○○○○○

预设2: 军棋:8元

象棋:8元 8元 8元 8元

预设3: 列式:8×4=32(元)。

学生活动时,教师巡视,寻找两名学生(画图、列式)板演自己的做法,并要求学生说明思路。

教师适时引导:军棋的价钱是8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也就是有4个8元。

3.尝试画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1)师:刚才画图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感受?如果军棋的价格是20元,再用同等数量的圆片表示钱数合适吗?(不合适)那要怎么表示才好呢?

师:我们可以用一条线段代替这么多圆片,表示军棋的价钱。



(2)师:那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应该怎样表示呢?谁想来试一试?

指名学生尝试抽象出用线段表示出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

【学情预设】预设1:画出的表示象棋价钱的线段长度与军棋的一样长。

预设2:画出一条比表示军棋价钱的线段长的线段,但数量关系不明。

预设3:与军棋的价钱并排画或接着画。

预设4:画出的线段能明确表示出象棋价钱是军棋的4倍。

不管上台板演的学生展示的是哪种画法,学生存在的错误,教师都要及时指出,并把学生往标准画法上引导。

教师说明线段图中需要用线段来表示具体的数量,而且图中线段的长短关系要符合题目的数量关系。

(3)分析研究,讨论画线段图的方法。

先画一条线段表示军棋的价钱(8元),再根据“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画出连续的4条线段(每一段与第一条线段同样长)来表示象棋的价钱。

师追问:为什么把军棋的价钱用较短的线段表示?怎样看出哪条线段表示的是军棋的价钱?怎样清晰地看出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呢?问题怎样在线段图中表示出来呢?

师生共同回复:在图的前端用文字说明;1份量(标准量)画短些;“比较量”是“标准量”的几倍就画几段;每段的长度尽量一致,上下图形做到一一对应。

(4)演示画线段图的过程,让学生在比较分析中完善自己的线段图。

课件陆续出示线段图的各部分。



(5)理解线段图,分析题意,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引导学生从图中看出:要想知道象棋的价钱,就是求4个8是多少,用乘法计算,8×4=32(元)。

让学生结合线段图说一说算式的意义。

板书:8的4倍是多少?4个8是多少?8×4=32(元)

【设计意图】线段图虽然是用几何线段直观表示出数量关系,但对第一次接触的学生来说却是抽象的。在分析讨论中让学生感受到线段图简洁清晰的特点,逐步引导既可以画形象的实物图,也可以画抽象的线段图,并让学生慢慢过渡到画线段图。对于画线段图的方法需要加强指导,而且要注意把握好教学要求。

4.回顾与反思。

师:你算的一定是正确的吗?你是怎么想的?

课件出示图片。



说明检验方法,可以用除法进行检验。补充答语,引导学生养成完整答题的习惯,体现数学解决问题的规范性和完整性。

5.回顾解决问题全过程,梳理解决问题的步骤。

师:大家一起回忆解决问题的过程,说一说解决问题有哪些步骤,遇到问题时,用什么方法分析。

全班讨论怎样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师小结:一个数的几倍=这个数×几倍。

【设计意图】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建模过程是本课的难点,从以上层层推进的环节中,让学生在具体情境里,借助线段图的分析理解,在比较、归纳中逐步抽象出这一模型。这个过程不仅让学生清晰地体会了分析实际问题的基本策略,还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

1.完成教科书P54“练习十一”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时,着重让学生说出“7×3=21”算式的意义。“为什么乘3?”

2.完成教科书P55“练习十一”第8题。

师:独立完成第(1)问,说一说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

引导学生画线段图表示,再根据线段图说说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师:要完成第(2)问,需要哪些信息?

【学情预设】去年爸爸的年龄,去年小丽的年龄。

学生独立完成解答,全班集体交流订正。

3.完成教科书P55“练习十一”第9题。

(1)学生尝试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集体分析。

【设计意图】通过有层次的练习,把新旧知识进行无缝连接,通过看直观图、抽象文字理解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在直观理解的基础上,对倍的知识问题模型的建构更加清晰化。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与问题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将所学知识巩固提高的目的,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能举例说说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倍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依据“有几份”和“几个几”扩展而来的,是通过两个事物的比较,让学生明确:谁和谁比,以谁为一份,谁有谁这样的几份,就是几个几,谁就是谁的几倍。本节课学习先通过实物图比较,再抽象出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并让学生掌握一种新的方法辅助理解题意,解决问题。学生会读线段图,但是画线段图却有困难,以至于在后期不愿意去使用。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引导,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在学生理解线段图的用处后,后期的练习放手让学生去做。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复习“倍”的相关知识,引发学生考虑怎么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使学生明确可以用线段的长度来表示数量,而且可以表示出两种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回顾与反思呈现学生主动思考解答结果是否正确,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不要求列综合算式,可分步解答。







献花(0)
+1
(本文系11路人甲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