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教育盲区培训心得
2022-11-19 | 阅:  转:  |  分享 
  
教育盲区培训心得语文课上学生默写后,我想找个小助手帮忙登记过关情况,便下意识准备把学生名册递给坐在第三排的小轩。没想到,小轩的前座玲儿笑眯眯
地伸出了手。我一时没反应过来,依然看向小轩。小轩接过名册,玲儿尴尬地埋下了头。我愣在那里,内心闪过一丝不安,连忙喊玲儿帮我整理讲台
。玲儿又笑起来,欢快地忙碌着。我边批改作业,边用余光看她,内心依然不安。玲儿是班级里的“小透明”,今天好不容易得了满分,见我递出名
册,一定以为是想邀请她吧。我们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作业全对者有可能获得当天担任小老师的特权。玲儿哪里知道,我很多时候都是下意识的行
为,并没有特权之说。之前跟同事聊课堂提问现象,我们发现自己在教学中都有这样的下意识行为,哪些问题谁有能力回答了然于胸。为了达成预设
目标,往往会下意识地将目光移向那些有能力的学生。于是,本来是助推每个学生成长的提问环节,往往演变成了教师与一部分学生的对手戏。凡此
种种,让我联想到了一个词:盲区。教室中的孩子皆能入眼,为什么教师的视野中却常常出现“盲区”呢?扪心自问:我真的是“为了一切孩子”吗
?有一段时间,我每天都带着学生名单进教室,与学生互动时有意识地做记录。我想用这种方式提醒自己“看见每个孩子”。理想的状态当然是今天
我请A做小老师,明天就会把锻炼机会给B,后天自然而然就想到了C。但在忙碌之余,这份名单后来被我忘在了书桌一角,又回到了“下意识”和
“习惯性”的做法,因为那样更方便省事。后来,我再次问自己:我的教育行为究竟是指向“成事”还是“成人”?找学生帮忙登记过关情况时,如
果请小轩帮忙能高效完成任务,就不会把机会留给玲儿,因为她是生手,需要指导,太费心费时了。再比如,与后进生互动很可能会花费大量时间纠
正错误,如此一来教学目标就可能完不成了。从“成事”的角度看,如此选择自然无异议。但是,教育是指向人的事业,人的成长和发展才是终极目
标。把任务交给能干的孩子自然能“成事”,但那些孩子本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没有“升维”的工作对他们来说锻炼意义已不大。相反,对于后进
生或某一方面较弱的孩子来说,每一个任务都是不可多得的锻炼机会,更是一种唤醒。也许因为能力弱,他们一时不能很好地“成事”,但孩子或多
或少总能获得一些成长。只要成长,哪怕慢一点也没关系。那些能干的孩子,不也是当初一点一点磨炼出来的吗?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指向“成事”
的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衡量标准,固然是高效的,但也可能是乏味的。指向“成人”的课堂,有思维的操练、能力的训练、学科素养的培养,
错误的答案被接纳,不完美的答案被包容,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有安全感、听得见生命拔节声的课堂。当我坐在电脑前打下这些字的时候是理性、冷
静的,而当我走进教室面对学生时,又常常回到“盲区”,在习惯性和下意识中处理问题。其实,无论是观念的转变还是教育行为的改变,教师都要
向驾驶员学习,时刻关注路况,甚至进行专项训练。改变习惯很难,但只要跨出这一步,每天有意识地改变,我们视野中的“盲区”就会少一些,距离心目中美好的教育也能近一些。
献花(0)
+1
(本文系程锦芝士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