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太康文学之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独坐空堂上,谁可与亲者。 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 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这是西晋时期著名诗人阮籍的代表 作,是咏怀组诗十九首之一,吟咏人生的无常、无奈与无法逃离的深创巨痛。吐露其情感苦闷、孤独,有着浓厚的悲观色彩。再来看阮籍其他咏怀组 诗,无不充满玄远思想与缥缈意境。“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连畛距阡陌,子母相钩带。五色曜朝日,嘉宾四面会。膏火自煎熬,多财为患害。 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灼灼西隤日,余光照我衣。回风吹四壁,寒鸟相因依。周周尚衔羽,蛩蛩亦念饥。如何当路子,磬折忘所归。岂为夸誉名 ,憔悴使心悲。宁与燕雀翔,不随黄鹄飞。黄鹄游四海,中路将安归。”此诗反用《史记·陈涉世家》中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典故,表示不会 随着黄鹄走,而是甘心做一只“燕雀”,这就是对古人世俗名利追求的反拨。“西方有佳人,皎若白日光。被服纤罗衣,左右佩双璜。修容耀姿美, 顺风振微芳。登高眺所思,举袂当朝阳。寄颜云霄间,挥袖凌虚翔。飘飖恍惚中,流眄顾我傍。悦怿未交接,晤言用感伤。”这首诗阮籍笔下的“美 人”是有着出尘特性的,衣着色调清淡,情态飘逸,仿佛仙子,感叹的事情也是世俗的“难嫁”,也类比表明了阮籍自身追求上的“难嫁”“于心怀 寸阴,羲阳将欲冥。挥袂抚长剑,仰观浮云征。云间有玄鹤,抗志扬哀声。一飞冲青天,旷世不再鸣。岂与鹑鷃游,连翩戏中庭。”这首诗阮籍“反 用典故”,把《韩非子·喻老》中的“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进行了反用,《韩非子》中的引言的原意是比喻有志有才之人虽然 可能很长时间不做事,因而不为人所敬重,但一旦动手做事就能做出大事业(楚庄王自比),而阮籍在这里却表示,仙鹤飞到天上之后,永远都不会 “鸣叫”而让世人了解他、知道他,“能飞不能鸣”是在比喻一个人有真正的旷世才华,但并不愿意入世,不愿意为人所知,这种“出世”倾向,和 《韩非子》中的原意形成反对。而最后结句,更表明了阮籍的志向不在世俗功名,不与俗人为伍。这些咏怀诗用典频繁,而且很多时候在活用典故之 意,甚至反用典故原意;说明了阮籍善用象征与托物言志的手法,善发议论、表达思想,这些对后世的说理诗有很大影响,也表明着那一时期文人诗 发展的新趋向。而在风格上,阮籍之诗意蕴深沉,富有多义性,清逸玄远。刘勰谓:“阮旨遥深”。阮籍诗歌不是一种世俗性的诗歌,作者深陷于哲 学思考中,面对着人生终极的虚无,所产生的孤独感和彷徨感是超越世俗处境的,是无法消解的,虽然看起来阮籍的诗歌语言浅近平易,所使用意象 也很寻常,但这一切都暗藏玄机,他的意象不是一种“触景生情”的自然物象,而是“由心而生”的真幻不明之“心象”,这也是造成诗歌玄远的形式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