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关于XXX专科学校并入XXX大学的论证报告
2022-11-23 | 阅:  转:  |  分享 
  
关于XXX专科学校并入XXX大学的论证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按照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有关要求,为加快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尤其是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尽快形成XX省医学教育新体系,拟将XXX专科学校实质性并入XXX大学,建立XXX大学XX分校(专科部)(以下简称XX分校)。此项合并属教育资源同类重组,便于发挥优势,有利于集中力量扩大办学规模,克服小而全的弊端,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使学校在更高的层面上获得更大的发展。

一、将XXX专科学校并入XXX大学建立XX分校的必要性

(一)建立XX分校是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

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和由粗放型向集约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工作中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在新的形势下,我们的教育工作必须进一步解决好两个重要问题,一是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二是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这也可以说是教育工作面临的两个重要转变。我省的各个高校都在围绕这两个重要转变做着积极的努力,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一些教学、科研实力居省内一流的重点高校,为了扩大自己的创收来源,同时也是为了满足学生就读的需求,在并无多少开展专科教育办学经验的条件下,也都在开办专科教育,致使这些重点高校主体办学精力分散,难免出现事倍功半的结果。在这种背景下,建立XX分校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在XXX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XX分校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承担起XXX大学全部专科教育任务,这不仅使XXX大学可以集中精力、放开手脚大力发展本科、七年制及研究生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提供高层次专门人才,也提高了其整体办学规模和效益,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依托XXX大学雄厚的办学资源,利用XX分校丰富的专科办学经验,全面提高XX分校的办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专科人才,而所有这些各层次的人才都是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所必需的人力资源。

(二)建立XX分校是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院校、校系和宏观管理体制共进行了两次大的调整,第一次是1952年的院系调整,第二次是从1992年开始的宏观管理体制的调整,在这两次大调整之间,还有几次小的调整。1997年我国提出了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八字方针,高校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进一步加强了。1998年,XXX专科学校由国家XX部所属划归XX省地方,纠正了条块分割的弊端,理顺了高校的管理体制,但随之而来的矛盾也日渐凸显。该校与我省原有的五所高等医学院校存在着明显重复设置、资源浪费的问题,而且从全省医学高等教育整体来看,也存在布局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因此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回顾建国以来所进行的院系调整和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我们不难看出,合并是改革的最佳形式。在改革的诸多形式中合并无疑是提高规模效益和办学质量,迅速增强高校综合实力的最佳形式。将XXX专科学校实质性并入XXX大学,建立XX分校实际上是一种教育资源的重组,是联合办学、优化资源配置的最高形式,是体制改革中体制变动最深、涉及各方利益最深的一种形式。

(三)建立XX分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我国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列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个重要战略措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才能实现科教兴国战略。1998年10月,UNESCO在巴黎召开的首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确认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是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为完成这一使命,也为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自身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XXX大学的角度来审视:XXX大学具有75年的建设和发展历史,形成了相当的规模,积淀了深厚的基础,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尽管如此,其办学经费的筹措、专业设置等等许多环节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因其规模大,基础深而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这就迫切需要建立一所分校作为其探知和把握市场需求变化的灵敏触角,使其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从XXX专科学校的角度看,恰恰具备这样的特点,即灵活高效,适应性强。而且有XXX大学作为坚强后盾,也不会使这所专科学校湮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而造成不必要的教育资源流失。可见在XXX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XX分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四)建立XX分校是改变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状况的迫切需要

我省各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很不平衡,XX市作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其它地区,医学高等教育也是如此。广大农村和矿区青年渴望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而他们一旦进入大城市就读,毕业后就极少能再回到农村和矿区就业了。高等教育如何通向农村和矿区,使农村和矿区的青年能够更多地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是我省今后一个时期密切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将XXX专科学校并入XXX大学建立XX分校,就是我省设计的力图解决这一课题的一个模式,这并不是我省的独创,全国不少高校也都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比如,西北大学在新疆建立分校,也有边远地区在大城市设立分校的,目的都是相同的,利用大城市重点高校的办学优势为本地区培养专门人才,这些方法对支援边远落后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

(五)建立XX分校是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迫切需要

从教育经济学观点看进行高等教育资源重组,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是提高高校投资效益的客观需要。XXX大学在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学科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优势,而XXX专科学校的优势在于:一方面,开展专科教育时间较长,办学质量较高,特色鲜明,积累了较丰富的专科办学经验。其护理学、医学检验两个特色专业是省级重点专业,同时医学检验专业还是专业教学改革省级试点专业,护理学专业是专业教学改革国家级试点专业,在全国具有较高的声誉。另一方面,规模相对较小,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两校合并后,可以充分发挥XXX大学教学、科研和医疗等优势,通过教学、科研和医疗合作,带动XX分校的教学、科研和医疗工作,不断提高办学能力、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充分发挥XX分校的优势,协助XXX大学培养社会急需的短线专业专科人才,并辅助做好科研工作,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人员互动、提高效率,促进两校共同发展。

建立XX分校是为社会培养高质量多层次医学人才,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迫切需要

我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没有现在这样的开放程度,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下,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多元化倾向,社会也在向多元化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高等教育必须承担起培养多元化、多层次人才的任务。XXX大学做为我省重点建设的“211”工程的学校,是一所教学科研型的大学,有较强的办学实力,近年来,办学层次不断提高,七年制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已达到学校办学规模的50%,专科层次教育逐年减少。而在社会上尤其是广大农村和矿区的许多青年都希望接受XXX大学的教育,加之社会对专科人才的需求依然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为了解决这一供需矛盾,建立XX分校显得十分必要。

(七)建立XX分校是拓宽高等教育办学途径,增强高等教育办学活力的迫切需要

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满足人的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应该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资源和畅通的渠道。架设专科教育通向本科教育“立交桥”,不但为专科学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而且也拓宽了办学途径,增强了学校的办学活力。通过考核选拔,分校品学兼优的专科学生,可进入校本部本科学习。这一举措,将竞争机制引入教学,激励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校的办学活力;弥补了一次高考定终身的弊端,使在专科学习期间的优秀学生有机会升入本科学习,满足了学生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专门人才。

二、将XXX专科学校并入XXX大学,建立XX分校的可行性

(一)两校领导班子及全体教职工在建立分校的问题上达成共识

两校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指导思想,在建立XX分校的问题上统一了思想和认识,可谓大势所趋,民心所向。XXX大学对XX分校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十X五”期间发展规划进行了研究和讨论,两校对合并后校本部和XX分校的建设和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

(二)两年多合作办学的成果和经验为两校实质性合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XXX专科学校划归XX省管理之后,该校领导班子和XXX大学领导班子进行过多次接触,XXX大学领导及专家赴XX进行了实地考察。2000年,经省政府批准,两校进行合作办学。经过两年多的合作,两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得到全面提高,为XXX专科学校实质性并入XXX大学,建立XX分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两校优势互补,为我省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XX分校成立后,仍以专科层次教育为主要办学形式,以提高办学质量,办出专科特色,适应社会人才需求为其建设和发展目标。通过两校合并,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在不需要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培养多层次、高质量医学人才,必将推动我省医学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四)校园文化的同质性成为两校合并的催化剂和润滑剂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每个成员以独特的视野构成的复合性整体,它包括知识、氛围、价值、信念及其他一切独特的能力和习惯。XXX专科学校和XXX大学因其学科、专业的同质性而导致校园文化的同质性,而且在XXX专科学校,从领导到教师,有相当一部分毕业于XXX大学,他们对XXX专科学校形成类似于XXX大学的校园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两校合并后,不会产生明显的文化冲突,相反,这种校园文化的同质性将会成为两校合并的催化剂和润滑剂。

(五)发达的校园网为两校区间的沟通提供了稳定的平台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使交通、通讯变得十分便利,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网络成为信息的载体,在合并后的两个校区间,将会形成一种新的紧密的沟通方式。通过Internet、局域网和其它手段可以在两校间实现实时或非实时的双向互动交流。两校均已建成高速宽带网络,这就为两校合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六)国内同类合并的高校取得成功的范例为两校合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国内采取强弱联合、同类合并的高校,如上海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并入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并入中国纺织大学,一些师范专科学校并入师范大学,以及一些高水平大学在异地建立分校等,大都取得了成功。两校可以借鉴这些成功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探索出一种适合自己发展的运作模式。

(七)XX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是两校合并的重要保证

省政府对我省医学教育的布局结构有着清醒的认识,认为在时机成熟时必须加以调整。两校合并方案,报到省政府后,受到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组织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进行充分论证,结论是符合我省实际,切实可行。省政府认为两校合并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有利于我省医学教育结构的合理布局,并表示全力支持两校的合并工作。



献花(0)
+1
(本文系cf沧海风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