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湘语文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课件答案版)
2022-11-25 | 阅:  转:  |  分享 
  
湘语文QQ群 群号720272600微信群 请加1300091194微信邀请



【知识卡片】 修辞手法 比喻 比拟 借代 夸张 对偶 排比 反问 设问 反复 对比 引用 双关 反语 顶真 通感 用典 互文 叠字 呼告 讳饰(婉曲) 仿词 飞白 回文 列锦

列锦: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高考链接 1 对偶。“芳草”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2 比喻。 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 3 借代 4 借代:“粉黛”借指歌伎,“笙箫”代指箫声,均属借代;反问:“何处笙箫?” 5 用典/对偶 屈原 白居易 6 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呼应。 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

7 论语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8 对比 比喻 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9 拟人10 夸张11 “山月皎如烛”,运用比喻,将月亮比作蜡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亮的皎洁; “冷晕侵残烛”,冷冷的月光,侵入将要燃尽的蜡烛,运用拟人,写出环境的凄冷。

12 对比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13 比喻和夸张14 拟人

表现手法 【知识卡片】 为了表现人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而使用的手法。通常也包括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和艺术手法、写作手法内容交叉。相当部分在现代文文学类中考查。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人自比、渲染、烘托、衬托、映衬、反衬、正衬、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对比、白描、细描、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多角度写景(多感觉)、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联想、想象、象征、以小见大(常见于小说)、借古讽今、倒叙、插叙、赋、比、兴、明暗结合、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讽刺、似褒实贬、似贬实褒(贬词褒用 反语)、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先扬后抑、重章复唱(沓)、铺垫、伏笔、照应、以乐(哀)景写哀(乐)情、动作、肖像、语言、心理

1 拟人,用典,虚实结合。2 颔联运用了映衬(衬托,对比,烘托,渲染)、列锦的表现手法3 托物言志(或“象征”)的手法4 赋5 表现手法:细节描写(动作描写)。 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的感情变化也可)6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7衬托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8一二句是写景,富有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正是英雄用武之地,为三四句的骑马勇士登场作铺垫。 9诗歌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作者先用“西风”“红叶”“黄花”“芭蕉”“秋雨”等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构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图,衬托出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10①表达离愁别恨(或思乡之愁)。 ②借景抒情,用烟、雨、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来渲染思乡之情。

表达方式【知识卡片】 表达方式 记叙(叙述) 描写 抒情 议论 说明

描写分为: 环境描写:1、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动态和静态 近景与远景,实景与虚景 以乐景写哀情 以哀景写乐情) 2、社会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外貌(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 概括描写(总体,抽象,轮廓) 具体描写(局部,确切,细致) 正面(侧面)描写 直接(间接)描写 细节描写 细描与白描抒情分为: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助写人、叙事、写景、咏物来间接抒情(借物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也就是说,作者往往会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渗透某种感情。

1 细节“行人临发又开封”,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微妙的心理,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乡思。

2诗歌运用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表达了积极进取、希望投笔从戎、驰骋沙场、为国建功的思想,也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3“恐”,诗人想象海棠花也和人一样,会在深夜睡去,特地点燃高烛,使海棠打起精神。抒发了对海棠的喜爱之情。

献花(0)
+1
(本文系雪花乱飞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