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宝宝吃喝能力里程碑,快对照看看
2022-11-29 | 阅:  转:  |  分享 
  
宝宝吃喝能力里程碑,快对照看看你家是否达标?要说孩子6个月后,最让人头大的事情是什么,那非辅食莫属了。什么时候开始吃第一口辅食?米粉吃到什么
时候?8个月能啃苹果吗?宝宝不只是大运动有发育指标,关于吃喝能力的发展也是有指标的。添加辅食之初不仅是为了吃,更是为了锻炼宝宝咀嚼
吞咽、肠胃消化、精细动作等一系列能力。很多长大后困扰我们的问题,如不爱吃饭、含着不咽、难戒奶瓶等一系列问题都可以在辅食初期找到答案
。整理了一份宝宝吃喝能力进阶指南,送给孩子辅食期迷茫的各位爸妈。6个月左右--初加辅食美国儿科学、世界卫生组织及中国卫生部等都建议
,婴儿从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但时间只是一个平均参考值,比月龄更重要的是宝宝的能力。当宝宝同时具备以下能力,则表明可以为宝宝添加辅食
了:可以独立坐稳:独立或靠着可以坐稳。对大人吃饭产生兴趣:如看到大人吃饭模仿、流口水等。具有一定的手眼嘴协调能力:即能看见食物,也
能用手握住一些食物,并能准确地放入嘴里。挺舌反应消失:把一些食物放进孩子嘴里的时候,宝宝不再用舌头顶出食物。(若宝宝满6月龄,上面
的条件有一两条不满足也没关系)但最早不应小于4月,最晚不能晚于8个月。若太早添加,宝宝消化道未发育好,会造成宝宝的肠胃负担。若添加
的太晚,不利于宝宝咀嚼能力和肠胃消化能力的培养,宝宝也未及时获得足够的营养,导致营养不良。宝宝这个时候的进食方式,是用嘴唇抿进去,
然后用舌头往后推。看上去宝宝的嘴巴是往外一撅一撅的,跟喝奶的姿势很像。此时宝宝基本还处在处理液体状食物的阶段,因此这个阶段主要帮宝
宝从液体过渡到泥糊状食物。添加建议:泥糊状高铁食物:如强化铁米粉、红肉、动物肝脏等。6个月的时候母乳中的铁消耗殆尽,宝宝需要从辅食
中获取足够的铁元素,以防缺铁性贫血。建议添加强化铁食物,一般从强化铁米粉开始。这个阶段辅食要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单一到复杂,先少
量尝试,观察三天左右,以防过敏。喝水能力:宝宝开始吃辅食,就说明到了让他用水杯喝水的时候了。虽然人类天生就会吞咽,但喝水需要调动多
方肌肉。这个技能也是需要学习和练习的。建议引进鸭嘴杯:鸭嘴杯和奶瓶类似,宝宝更容易接受,建议先引入鸭嘴杯。让宝宝明白,并不是只有奶
瓶或妈妈的乳房才可以出液体。(不是绝对,有的孩子可以直接接受吸管杯,无需过渡。)但鸭嘴杯突出的鸭嘴阻碍舌尖的提起,不利于正常的吞咽
动作,因此鸭嘴杯只能作为过渡,引入之后需尽快过渡到吸管杯或敞口杯。8-9个月--食物性状改变经过两个月左右的辅食泥锻炼,宝宝已经积
累了一些吃饭经验。开始研究如何咀嚼,由简单的用舌头往后推,变成用舌头抵住上腭上下碾压。宝宝能力的进阶,就意味着辅食性状也要升级啦!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娃开始吃辅食很带劲,但一段时间后,就“厌食”了。那是因为你提供的食物,不能再满足孩子的需求和能力发展。添加建议:辅
食由泥状过渡到颗粒状,再过渡到碎状。同时大人多张大嘴,为宝宝示范上下咀嚼的动作。提供宝宝易于抓握(条状或块状)、且质地柔软的手指食
物。喝水能力:9个月左右,可以试试十字吸管杯。十字纹确保了水流的速度,这样宝宝喝水时不易被呛到。(当然这是理论上讲,如果不想家里闲
置那么多水杯,可以直接跳过这步,上普通吸管杯或敞口杯。)10-12个月--自主进食训练宝宝会在这个阶段学会用舌头翻转食物和旋转咀嚼
。不再是简单的上下吧唧,而是单侧出现“嚼”的动作。这也就意味着:宝宝开始学会把食物通过牙齿磨碎了。(即便宝宝还没长嚼牙,他们的牙床
也已经足够硬了。)还可以从一大块较软的食物上,咬下一口。也可以尝试给孩子一些较软的大块食物(例如沙沙的苹果,蒸熟的南瓜块),让孩子
学习啃咬。为避免孩子挑食,这个阶段的饮食尽量丰富。喝水能力:这个阶段宝宝可以控制下巴很好的含住水杯,手部肌肉也有了一定力量。在大人
的帮助下,用敞口杯喝水。(如果孩子呛到了说明能力没到,过段时间再试)12个月后--饮食向成人过渡一岁后宝宝双侧咀嚼明显,基本和成人
相似。双手的灵活性也更好,可以自己用勺子舀起食物,送进嘴巴。(这也取决于之前我们有没有给宝宝充分的锻炼机会)添加建议:开始为过渡到
家庭饮食做准备,这里要强调的是,宝宝的调味品也需要一个由少到多的过渡,而不是到了一岁立刻就可以吃大人饭。同时家庭饮食也应尽量照顾宝
宝,吃清淡一些。或者放调料前为孩子提前盛出一碗,大块的食物也弄小一些给宝宝。《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孩子每日摄入的盐<5g,糖<2
5g,油<25-30g。喝水能力:基本上可以熟练掌握吸管杯或敞口杯喝水。但吸管杯这件事真的因人而异,有的大概1岁半才会用吸管杯,有
的6个月就会用吸管杯。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需要我们倍加用心。很多能力并不是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就自然而然的会了,需要反复的练习掌握。尤其
是1岁前,怎么吃比吃多少更重要,要根据宝宝的发育情况提供匹配的食物形状。但每个宝宝的发育都不是完全同步的,每个宝宝都有其特殊性,我们应该尊重宝宝个体。希望今天这篇可以让大家知道什么阶段该为孩子提供怎样的锻炼机会。喂养这件事,最关键的就是行动和改变。
献花(0)
+1
(本文系与森托育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