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大学系主任任期目标责任书
2022-11-29 | 阅:  转:  |  分享 
  
部 门 归档时间 卷 号 卷 名 档案号 档 案 名 系主任任期目标责任书 一、岗位和聘期

姓名:XX 聘任岗位:XXX系主任

聘期: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二、岗位工作职责

1. 团结师生员工,保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学校各项决定在本单位的贯彻执行,保证教学、科研等各项任务的完成;

2.参与讨论和决定本单位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事项.支持本单位行政负责人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

3.经常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分析师生员工的思想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关工作;

4.做好本单位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5.领导本系部的学生工作。认真贯彻学校关于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德育和管理的要求,指导年级主任及辅导员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积极开展有特色的素质教育活动;

6.切实抓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加强领导,落实”一把手”工程;

7.领导本单位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

8.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三、本届任期工作总体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学校XXXX会议精神,以XXX学科和专业建设为重点,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进一步深化专业教学改革为动力,以教学条件建设和网络信息化建设为保障,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着力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把XXX相关学科和专业培育成学校优势或特色的学科和专业,并成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未来四年是关系到能否为XXX系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一个扎实基础的关键性起步阶段。这四年,我们要坚持“一年抓规范、两年抓内涵、一年求突破”的“一二一”三步走原则,即从XXXX年X月开始,利用一年时间,建章立制,抓好系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再利用两年时间,重点抓好内涵建设;再用一年时间进行总结、提炼和升华,形成自己的特色或品牌。

四、本届任期工作具体目标、实施时间及措施

(一)具体工作目标及实施时间

1、学生规模

到XXXX年,学生规模达到400人,其中本科生250人左右,专科生150人左右。(见表1)

表1 XXXX系在校学生数现状及规划表

XXXX系

XXXX年X月

XXXX年X月

XXXX年X月

XXXX年X月

XXXX年X月



本科班级数

3

4

4

4

5



专科班级数

4

4

4

3

3



在校生合计

251

321

340

343

400



2、学科建设

将XXX学科建设成为校级重点学科,将XXXX实验室建设成为校级重点实验室;为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做好相关准备工作。(见表2)



表2 XXXX系学科建设规划表

XXXX系

XXXX-XXXX学年

XXXX年X月

XXXX年X月

XXXX年X月



XXXX学科

增加信息学科师资数量,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加强信息学科与数理学科融合的研究和论证,形成2-3个相对稳定的科研方向。

实现信息学科与数理学科融合,并重新确定2-3个学科发展方向,继续加强学科带头人培养,教师科研能力有明显提高。

1-2名教师成为校级学科或学术带头人,

建成1个校级重点学科。



XXXX学科

增加师资数量,提高师资队伍学历水平和科研意识。

加强学科带头人和后备学科带头人培养,形成2-3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

教师学历水平和科研水平有较大提高,英语培训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成立外语教学与培训部,为开展英语专业(医学英语方向)本科教育做好准备工作。



XXXX实验室

建立实验室,规范实验室管理。

完善实验室功能,进一步改善实验室条件。

实验室建设初见成效,取得教学与科研成果。

校级重点实验室。



硕士研究生教育

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充分利用大学本部生物信息学院的教学科研资源,为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3、专业建设

将XXXX专业建设成为校级重点专业,专业特色明显,在省内形成一定影响力。(见表3)

表3 XXXX系专业建设规划表

XXXX系

XXXX-XXXX学年

XXXX-XXXX学年

XXXX-XXXX学年

XXXX-XXXX学年



XXXX专业

进行专业定位,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

进一步改善专业办学条件,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全校前列。

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本专业在省内形成一定的影响力,成为校级重点专业。



4、师资队伍建设

计算机、外语、数理专任教师总数达到39人;硕士学位教师达到40%左右,有计算机专业博士学位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40%以上(见附表1)。培养3名学术带头人和5名后备学术带头人,培养1-2名校级青年教学标兵,打造1-2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网络中心专业技术人员达到8人(见附表2);实验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稳定在5人左右(见附表3)。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大幅提高。

5、教学工作

结合就业市场需求,参照其它院校的专业培养模式,重新定位本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完善系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建立系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推行系内教研室改革工作,适应专业建设需要。力争建成2门校精品课程,专业教学改革和外语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外语四六级过级率,教学研究水平和成果有较大提高;学生用计算机台数和语音室座位达到本科评估合格标准;建成并完善外语网络学习平台在专业内推行本科学生专业导师制,实现工科院校毕业设计结业方式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开发系内档案综合管理系统,档案建设水平居全校前列。

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意识、质量意识,调整优化专业方向,深化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结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完善专业课程的合理配置和专业教材的合理使用。通过完善制度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等,将我系的专业课程办出特色,做成精品,确保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达到建设校级重点学科的目标要求。

2、以科研促教学,构建教学、科研一体化平台

要进一步加大对科研工作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教学、科研相互促进意识,充分认识科研工作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中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继续完善和实行科研鼓励政策,提高教职工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争取更多国家级、省级和厅局级科研项目的申报和实施。切实做到教学、科研并举,形成教学、科研的良性互动,努力构建教学、科研一体化平台。

3、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学科带头人制度

紧紧围绕学校对未来一个时期的总体规划,有计划的实施人才培养计划。要引进高层次、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以满足教学和科研的迫切需要,力争短时期内引进1—2名即学习过医药学专业、又能熟练掌握信息科学技术、硕士以上学位、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高层次,复合型专业人才,同时要加大在职中青年教师的专业培养教育力度,鼓励青年教师接受学历学位教育,提高师资学历学位层次,从中选拔出符合条件的骨干教师作为学科带头人。通过培养,力争在四年内在我系形成一支专业特色明显,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能带动我系学科建设快速发展的学科骨干队伍。

4、夯实教研室和实验室基础建设,增强学科发展后劲

对信息学科与数理学科的融合进行深入研究和充分论证,如果可行,则尽快实现信息学科与数理学科的融合,否则,要以现行学科方向进一步加强教研室建设。外语学科应进一步加强基础建设,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增强对师生英语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培训层次和水平,从而达到锻炼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为英语学科发展积蓄力量。

抓紧落实完善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完善计算机基础实验室、计算机专业实验室、普通物理实验室的调整、充实、维护、保养等工作,建立医学模拟诊断护理实验室,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调整、充实实验技术人员队伍,为学科建设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确保全校基础课和专业课实验的教学需要,并为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持。

5、加强队伍建设,促进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协调发展

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和党政管理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与我系学科建设、专业发展和科研工作相适应的、高水平、职业化的专业技术队伍和党政管理队伍。在对外引进一定数量的高层次、复合型专业人才、对内大力培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实际需要,到2012年,全系教职工队伍总量控制在55人以内。其中,专任教师和科研人员不得少于45人;行政教辅人员不得超过10人。

6、加大精品课程建设力度

截至目前为止,我系尚无一门各级精品课程,严重滞后于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的需要。今后四年,我们要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整合资源优势,力争建成2门校级精品课程。

7、加强网络建设,提高网络服务质量

加强网络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引进或接收高水平网络管理人员,确保校园网畅通及各项应用服务的平稳运行;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建立网络资源数据库,搭好学校网络教育信息资源框架,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8、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建立系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就业创业思想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端正就业观念,增强择业自信。同时号召全系教工集思广益,多方联系,广开就业渠道,努力提高我系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

9、加强学风建设,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进一步完善学生工作管理制度、学生奖惩制度,加强教育和管理,稳定学生专业思想,加大学风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在学风建设中的表率作用,带领和引导全系学生自觉创建优良学风,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三)保障措施

1、进一步深化改革,着力解决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着力解决制约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快速发展的体制性矛盾,不断完善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体制建设和体制创新,为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体制环境。

2、进一步解放思想,加速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发展

充分把握国家大力推进卫生信息学科创新发展的良好机遇,有效利用政策优势,进一步解放思想,建立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发展体系,使之在短期内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3、加快行政职能转变,深化行政管理职能改革

以加强服务思想为重点,进一步转变行政职能、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切实提高管理干部的综合素质。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为我系教学和科研工作创造和谐、宽松、便捷、务实、高效的服务环境。





附表1 XXXX系专任教师现状及规划表

序号

层次



XXXX年











1



26

30

33

36

39



2

学历层次

研究生毕业

3

6

9

12

15







本科毕业

23

24

24

24

24







本科以下

0

0

0

0

0



3

按学位分

硕士

6

12

15

19

23







学士

18

16

16

15

14







无学位

2

2

2

2

2



4

按职称分

正高职

1

3

4

5

5







副高职

9

8

11

11

11







中级职称

3

8

8

10

13







初级以下

13

11

10

10

10



5

按年龄分

45岁以上





35-45岁

10

10

11

11

10







35岁以下



层次



XXXX年











1



6

7

8

8

8



2

学历层次

研究生毕业

0

2

3

3

4







本科毕业

3

2

2

2

2







本科以下

3

3

3

3

2



3

按学位分

硕士

0

2

3

3

4







学士

3

2

2

2

2







无学位

3

3

3

3

2



4

按职称分

正高职

0

0

0

0

1







副高职

2

2

2

2

1







中级职称

3

3

3

3

3







初级以下

1

2

3

3

3



5

按年龄分

45岁以上





35-45岁

3

3

2

2

2







35岁以下



层次



XXXX年











1



5

5

5

5

5



2

学历层次

研究生毕业

0

0

0

0

0







本科毕业

4

4

4

4

4







本科以下

1

1

1

1

1



3

按学位分

硕士

0

0

0

0

0







学士

4

4

4

4

4







无学位

1

1

1

1

1



4

按职称分

正高职

0

0

0

0

0







副高职

1

1

1

1

1







中级职称

0

0

0

1

1







初级以下

4

4

4

3

3



5

按年龄分

45岁以上





35-45岁

1

1

1

0

0







35岁以下





献花(0)
+1
(本文系cf沧海风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