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高等教育心理学》论述题
2022-11-29 | 阅:  转:  |  分享 
  
《高等教育心理学》论述题论述重点题一:论述高校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学
习和掌握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加深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第
一,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大学生认知特点的理解。第二,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大学生人格和社会性特点
的理解。第三,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个体心理差异的理解。有助于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
1、高校教师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心理2、高校教师把握教学过程的规律,提高有效教学的能力3高校教师提高其评价/反思能力。有助于把握教师角
色,增强角色胜任能力:学习高等教育有助于1、高校教师正确把握教师角色,增强其角色意识。2、高校教师获得各种能力,增强其对不同角色的
胜任能力。有助于掌握必要的心理保健知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1、高校教师正确认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2、高校教
师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3、高校教师掌握 一定的心理保健和治疗手段。论述重点题二: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应该如何促进大学生的学习迁移握有
关的原理或规则。两种学习间迁移是因为其存在共同因素和相同原理,让学生充分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设置与实
际情况相似的情境。②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为了促进原理或规则的教学,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原理,让他们准确的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
,培养和提高其概括能力,充分利用原理或规则的迁移,这是训练迁移的最有效的方法③让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中,给学生适当的学习指导有重要
影响,教师要善于把对学生的指导与学生自己的总结结合起来,这样可以减少学生探索的盲目性,提高效率,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达到对学
习方法的真正掌握,从而使学习方法产生最大的迁移效果④发挥的定势的积极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利用定势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迅速
掌握解决某一类问题的具体方法,又要变化问题,帮助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定势的消极作用⑤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
意学生的心理状态,创设良好的环境气氛,增加学校的吸引力,使大学生形成关于学校和学习的积极态度,形成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避免不良情绪
、不良反应等消极心态,促进大学生的学习迁移论述重点题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答:学习动机的培
养是指教育者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把社会和教育向学生提出的学习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即从没有学习需要或很少有学习需要到产生学习需
要的过程。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把已经形成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积极因素。 一、学习动机以学习需要为基础,培养大学
生的学习动机,其中心环节就是让大学生形成对成就的需要。①进行学习责任成就感教育,增强学习积极性。对于大学生来说,影响其学习的主要动
力已经不是单纯的好奇心,信念和理想则起着支配作用,如果学生产生了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对学生有责任心,就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推
动其学习②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实践证明,学习兴趣能够促使大学生去探究知识,他能推动大学生去更多;更深入的获取知识
。③利用原有动机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动机的迁移,是指学生在缺乏学习动力的情况下,引导学生把从事其他活动的动机转移到学习活动上
,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和情境,引导大学生把活动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二、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它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①向学生提出具体而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在每次教学之前要向学生说明该知
识单元的目标,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习积极性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所谓创设问题情境,是指
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的学习材料、条件,能够使学生产生兴趣,渴望从事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经过一定的努力一定能够成功的解决问题③利用学习
结果的反馈作用,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④注意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师应该使教学活动尽量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通过各
种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内部动机,但要避免兴趣主义⑤适当地开展竞赛活动。教师要注意不能过多的进行竞赛,采取适当方式,增多获胜的机会,提倡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论述重点题四:结合实际说明在高等教育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答:大量研究表明,个体创造性的高低受制于许多因素,但
归纳起来主要包括认知、动力、人格特征和环境四个方面。(一)完善创造性认知结构①帮助学生获取有关领域的知识,丰富的领域知识是个体进行
创造活动的必要条件,并非创造性的充分条件,教师在实际教学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理解、运用,注意培养学生对学科知识的
探索态度,是培养创造性的基础。②有意识传授创造技法,掌握一定的创造技法对创造潜能的发展非常必要,人们现在已经提出了许多技巧来训练学
生得创造性思维,途径之一就是让学生掌握一些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技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得不同情况,有选择的加以传授。③培养科学实验能力
,培养科学实验能力要注意几点:求真精神、了解实验的客观性、典型性、可控性特点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掌握和学习运用设备、仪器等能力、要
耐心、细心精心地操作④协助发展自我管理的技巧(二)激发创造性动机①确立目标和意图②激发好奇与探索欲③鼓励自我竞争(三)塑造创造性人
格①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动机②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③培养学生得自学能力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⑤确立创造的信念(四)创设创造性环境①给
学生提供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②给学生的学习留有余地③开展高水平的学术活动、鼓励和组织各种创造性活动④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论述
重点题五:.结合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答:(一)学校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1)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
环境是大学生成长的外部条件,集中体现在校风、学风和班风上,良好的校风、学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得心理品质,团结友爱的校风有利于人与
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帮助,处于积极向上的、宽松友好的班风中会使人感到心情舒畅、精神振奋。(2)加
强心理健康教育 ①开展宣传活动,树立心理健康的教育观念 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举行专题讲座 ③设置心理教育机构,开展心理咨询
服务④利用各种传播媒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校内的各种传播媒介,如校刊、学生组织的交流刊物、广播、板报等,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都
起到潜移默化地作用。⑤对教职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二)大学生要自觉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和世界观(2)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①学习负担要适量②生活节奏要合理③用脑要科学(3)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①培养个人的幽默感②增强生活适
应能力。五、试析大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答:①在形式逻辑思维发展的同时辩证逻辑思维逐渐趋向成熟和完善②在常规性思维发展的同时,创造性
思维也在迅速发展③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思维的元认知。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识,是“以各种认知活动的某一方面作为其对象或对
其加以调节的知识或认知活动”。六、简述大学生的能力差异与教育大学生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能力的类型和能力的发展水平上:1、能力的类型
差异,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能力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一般有以下几种分类:(1)、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划分,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是两种不
同的能力,在大学生中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有人擅于模仿而不擅于创造,有人既擅于模仿又擅于创造(2)、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划分
(3)、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的划分。2、能力的水平差异:在学习活动中,大学生能力水平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智力方面,智力水平的高低用智商表
示,就大学生的总体智商水平而言,明显高于全国同龄人的智商水平,IQ大都在100以上。(1)大学生智力水平的学科差异,这种学科差异不
是体现在一般智力上,而是体现在特殊智力方面,即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智力发展的整体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智力的各要素方面却存在差异
(2)大学生智力水平,从智力发展的整体水平看,男女大学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从智力各要素看,却存在性别差异。个体在认知方面的性别差异
主要表现在数学能力、空间能力和言语能力三个方面。如数学方面,女生的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不如男生,言语能力方面,女生往往比男生有更
好的表现。大学生能力差异的教育含义1、针对大学生的类型差异全面培养大学生的能力,教师培养大学生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有教育、实践、学
生的勤奋,总之,在大学生能力培养上,要把不同层次的能力同不同形式的培养方式结合起来,使处于不同状态下具有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得到认
真培养和能力的开发2、针对大学生的能力水平差异,在教学方法上要因材施教。为了适应学生的智力差异水平的高低,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式
:掌握教学、个别指示教学、个别化教学系统、计算机辅助教学等。七、什么是教师角色?教师角色应具备哪些心理素质?教师的社会角色心理就是
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和职业活动时,表现出来的符合社会(包括学生及家长)期待的模式和规范。人们对教师角色的期待有:知识的传播者、教学的
组织管理者、学生得榜样和价值导向者、家长的代理人、心理调节或心理治疗者、科学研究人员。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结构要素:1、教师的知识水平
2、教师的一般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指在所有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教学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教学组织能力(2)教学认知能力,
教师教学认知能力与教师的知识水平特别是知识结构有关,这种能力表现在四个方面:①分析掌握教学大纲的能力②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③教学设计
的能力④对学生的学习准备性与人格特点的判断能力。(3)、教学操作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而过程中,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
,主要包括①语言操作能力②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的能力(4)、教学监控能力3、教师的人格素质特征,国内学者总结认为,情绪稳定、有恒、负
责、敢想、敢为、热情、外向、善于交际是有成就教师最突出的个性特征4、教师职业的积极情感。教师职业的积极情感主要包括教师的威信、教育
信念、责任感和自我教学效能感等方面的内容。八、大学生的学习有哪些特点?大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有:1、学习方式的多样性2、学习过程的阶
段性,大学生的学习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课阶段②专业课阶段③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阶段3、学习内容的特殊
性4、学习组织的主体性。九、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什么特点1、学习动机的多样性,大学生四种主导性学习动机:求知探索的动机、友情交往的动
机、成就建树的动机、自尊自主的动机。2、学习动机的发展性3、学习动机的间接性4、学习动机的社会性5、学习动机的职业性。十、高校教学
中应如何有效促进学生对陈述性知识的掌握?根据目前对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理解和有关的教学研究,教师在具体教学中需要注意合理运用以下策略:
1、动机激发策略,陈述性知识的学习首先是学习者从外界选择性知觉新信息,然后进行主动地建构并生成意义的学习。学习者动机的激发直接影响
其对原有知识激活的程度及新意义主动建构的水平。首先,充分利用学习目标的激励作用。其次,要及时修正学生的动机归因,努力使学生相信在陈
述性知识的建构意义及其与记忆的关系方面下功夫的话就能有效、充分地理解学习的知识,以促成学生自愿生成意义的习惯,再次,使新知识和预期
同时呈现,在学习新知识前,教师最好告知学生所学知识技能的应用价值,以唤起学生得关注和重视。同时,教师还应提供给学生成功产生动机的机
会,以适当的方式给学生呈现信息。新信息要适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并难度适当,既要源于学生的背景知识,又要高于学生得知识背景,这样有利于激
活原有知识;积极生成意义,使学生及时获得积极地信息反馈,从而引导学生体验成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2、注意选择策略,注意选择策略是指学
习者在学习情境中激活与维持学习心理状态,将注意力集中于有关的学习信息或重要信息上,对学习材料保持高度的觉醒或警觉状态的学习策略。学
生对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两个渠道获得信息,要使信息便于学生接受,就必须精心加以组织和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
用以下方法:(1)在教课书中采用符号标志技术,如把重要的概念用黑字体印出,把课文中要阐明的观点用小标题列出,把说明的逻辑层次用第一
、第二、等列出(2)静心设计板书和直观材料的呈现方式,好的板书突出新授知识的组织结构,弥补听觉获得信息的缺陷,直观材料的呈现要凸显
新知识的关键特征。(3)按知觉规律提供刺激,教师呈现给学生得刺激要清晰、明确。如教师发音要清晰准确,说话响亮有逻辑,有助于学生听得
清楚。板书应工整3、复述策略,复述是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的过程。教师在传授新知识时,让学生复述或回忆有关的旧知识,有利
于新旧知识联系的建立,即激活学生原有知识经验,若要达到促进学生对知识长久保持的效果,最好采用复述与结果检验项结合的方法。4、意义建
构策略,意义建构策略泛指帮助学生采用自己的方式对新学知识产生适当理解的各种措施。在实际教学中,这类策略主要包括精加工、设计组织者、
鼓励猜测、及时反馈等多种形式。精加工是指要求学生对学习的材料做精细加工活动,运用较多的精细加工技术是笔记技术,它包括摘抄、评注、加
标题、写概括语和结构提纲等活动,笔记不但有助于学生控制自己的注意、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组织者策略是
将分散的、孤立的知识组织成一个整体并表示出他们之间的关系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擅于运用“先行组织者”、“说明性组织者”“比较
性组织者”指导学生陈述性知识的学习。鼓励合理猜测也是高校课堂教学中一种有效地意义建构港市,教师应鼓励学生不只了解教科书或教师的观点
,还要结合其他信息来源对有关现象、事实作出自己的解释、判断,形成个人见解,可能的话也可进行验证。5、认知结构优化策略,认知结构优化
策略是促使学生发现不同新旧知识之间在意义上的多种联系并满足不同应用需要的措施。教师在教学中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类、组织
和系统化,才能促使学生的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建构出最优化的认知结构。具体措施主要有:(1)经常指导学生归纳和整理所学知识(2)指导学
生打破章节系统归纳方法性知识(3)加强抽象知识与感性知识的联系(4)提高课堂提问艺术,多提指向知识结构问题。十一、程序性知识与陈述
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定义不同:从定义上看,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而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2、测量方式不同:陈
述性知识可以通过“陈述”或“告诉”的方式加以测量;而程序性知识往往只能借助于某种具体作业形式来间接推测其存在。3、表征形式不同:陈
述性知识主要以命题、命题网络、表象等形式在头脑中得到表征,而程序性知识主要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等形式来表征。4、意识控制角度不同:
陈述性知识的激活速度一般较慢,其提取往往是一个有意识得搜寻过程,要求有较好的意识控制,而程序性知识的激活速度较快,能相互激活,一旦
启动之后,意识控制程度的要求很低,特别是当某项操作达到自动话水平之后更是如此。5、习得与遗忘速度不同:陈述性知识习得的速度较快,遗
忘也快。程序性知识学习速度相对较慢,遗忘较慢,有的技能甚至能终生不忘。联系:陈述性知识的获得往往是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基础,因为在一般
情况下只有先知道“是什么”,才能学会“怎么做”;同时,程序性知识的获得也为获得新的陈述性知识提供了可靠保障,因此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
知识的学习是互为条件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虽然属于不同性质的两种知识,但在学习和用于解决问题期间是多种方式相互作用的十二、谈谈
在高校教学中应如何加强策略性知识的教学①一次只教少量的策略。教学时间的限制,有效的策略教学一次最好只教少量的策略性知识,否则会贪多
嚼不烂,容易出现策略掌握知识华倾向,不能有效地运用于自己的学习中②教会自我监控。当学生执行策略和完成学习任务时,他们应学会控制自己
的行为一旦发现问题要教会他们尝试补救③在教授策略性知识的同时教会反思。教师既可以通过提供策略可以应用的情景,使学生有充分的应用体验
来完成,也可以通过提醒学生注意他们所使用策略的场合是否合适等反思途径来完成④激发维持学生的动机。如果学生意识到策略的确提高了他们的
成绩,就可能得到激励,就可能倾向于是用策略⑤在具体情境中教授策略。如果把策略性知识的传授作为课程来对待,很容易是学生脱离具体的应用
环境,并对其他类型的知识掌握造成混淆⑥长期教学。教师只有坚持长期的系统的教学训练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十三:有效问题解决者的特征有哪
些?在擅长的领域表现突出2、以较大的单元加工信息3、能迅速处理有意义的信息4、能在短时间记忆和长时记忆中保持大量信息5、能以深层方
式表征问题6、愿意花费时间分析问题7、能很好地监视自己。十四、培养大学生问题解决的方法?实施学习策略的教学,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和
策略性思维的习惯2、发展元认知3、增强自我监控学习4、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5、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全面掌握6、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7、问题难度要适当8、帮助学生正确地表征问题。十五、大学生如何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答:①首先应是学习,学习是培养
、提升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它是品德形式和修养的前提与指导。学习的形式很多,如读书,听课,模仿榜样,参观调查,社会实践等。②立志,立
志是使自己树立一个合乎道德的人的愿望,它是品德形式和修养的开端和动力,是学习的结果。③躬行,躬行是按照道德规范做事,从事符合道德规范的实际活动的品德修养方法,是品德形成和修养的途径和过程④自省。自省既反省,是一个对自己的品行是否合乎道德的自我检查的道德修养方法,包括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动机与行为效果及所表现的道德认识,道德感情、道德意志的道德价值的自我检查。自省使自己知道自己实际上是不是一个合乎道德的人,是品德形成和修养的依据与终点。自省既是修养相对终点,又是修养的新起点。如此循环往复,成为习惯,良好的品德也就形式了。十六:大学生班集体的特征?作为集体,一般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对共同目的、任务的深刻认识2、集体成员间的相互友好3有合理的组织结构4、遵守集体规范。大学生班集体除具有上述一般特征外,还具有以下特点:1、强制性2、同一性3、独立性4、开放性十七: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1、团结友爱、平等互助2、理想色彩浓厚3、人格因素起主导作用。十八、大学生的一般心理问题一般有哪些?1、环境应激问题2、自我认知失调3、人际关系障碍4、情绪情感不稳定5、性适应不良6、紧张和压抑5
献花(0)
+1
(本文系夏哥在分享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