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十六章防错法与异常管理24
2022-12-02 | 阅:  转:  |  分享 
  
第十六章 防错法与异常管理主讲人:xxx(一)知识目标(1)了解防错法的概念和作用。(2)了解常见的差错及其产生的根源。(3)掌握防错的原则
、思路、原理及实施步骤。(4)理解异常管理的概念、内容和处理流程。(二)能力目标(1)具备运用防错法管理、发现及处理异常管理的能力
。(三)素养目标(1)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利用防错法处理现场管理中异常问题的职业素养。学习目标第一节 防错法概述防错法
,又称愚巧法或防呆法。防错法由日本管理专家新乡重夫于20世纪60年代初在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在日语中,Yoke是防
止的意思,Poka是疏忽错误之意。简言之,防错法就是指采取有效措施,使操作者在工作中避免或减少差错的一种方法;是指运用智慧和独创性
,将所有的工作内容配合人的特性,使之不易出错,即使出错也不会产生问题的一种有效措施。防错法目前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许多企业在产品
设计、制造过程中都广泛应用了防错设计或装置。如电脑部件的各种接口,就采用了大量的防错设计,这样让不熟悉电脑接线的人一般也不会接错,
即使接错了也不会产生严重后果。一、防错法的概念企业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各种工作中都有可能发生差错,带来各种问题,严重的还会
导致产品缺陷,这不仅影响顾客满意度,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墨菲定律指出,“任何有可能出错的事情,早晚会出错”。这就要求我们,对容易出错
的地方不能不闻不问、心存侥幸,只有想方设法、采取积极的措施,才能避免出错。生产现场环境比较复杂,每一件事由于影响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出
错,差错将会导致缺陷和资源浪费。我们不可能完全消除差错,但发现差错时需要及时纠正。长期以来,人们防止人为差错的措施主要是培训和惩罚
,但大量实践及研究表明,这种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传统防错方式并不怎么成功。二、防错的必要性作用1.减少工作中的各种差错,确保产品质量
,增强顾客满意度2.减少因检查、产品返工、报废等带来的各种浪费,降低成本3.确保生产安全,增强全员参与意识,提高员工士气三、防错法
的作用第二节 常见差错种类和防错原则一、常见的十大差错二、导致人为差错的根源(一)知识或技能不足所致这主要是由于操作者精神不集中,
忘记了作业或检查步骤。针对此类原因导致的差错,可采取预先警告操作者、定期检查等预防措施。(1)遗忘由于看得太快或太远而未看清,导致
对工作指令判断或理解错误。针对此类原因导致的差错,可采取加强培训、加强注意力和警觉等预防措施。(2)识别错误许多差错不是因为操作者
不会操作,而是因其工作时心不在焉造成的。针对此类原因导致的差错,可采取强调专心、纪律约束、标准作业等预防措施。(3)疏忽(二)无意
识出错二、导致人为差错的根源行为事件访谈法是由麦克里兰结合“关键事件法”和“主题统觉法”而提出来的。它通过一系列开放式的问题,利用
回顾式探察技术,搜集被访者在代表性事件中的具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详细信息(1)故意差错出于某种原因,操作者在工作中有意制造差错。针对
此类原因导致的差错,可采取加强教育、纪律约束等预防措施。(2)意愿错误有时我们在特定的环境下决定不理睬某些规则时会发生差错。如在视
线内没有车时,司机闯红灯。针对此类原因导致的差错,可采取加强教育和经验积累等预防措施。二、导致人为差错的根源(三)有意不遵守1.只
生产需要的产品2.防患于未然3.全员参与4.持续改善,追求完美三、防错原则第三节 防错思路、原理和方法一、防错思路(一)断根原理通
过保险装置,预防差错行为的产生。利用各种光学、电学、力学、化学原理,采用自动化的方式来限制某些动作的执行或不执行,以避免错误发生。
作业的标准因素,如重量、尺寸或形状等,若作为开发防错装置的关键,可帮助我们识别非标准或错误。找出产生差错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
防措施,确保不再造成差错。(二)保险原理(三)自动原理(四)相符原理(五)顺序原理对于有顺序要求的工序,应设计相应的工装,以保证安
装顺序的准确完成。若不按事先给定的顺序安装,则无法进行下去。次序在折弯、包装、装配和检验时经常是关键因素。二、防错法的十大原理(六
)隔离原理同一件工作,若需做两次以上,最好采用“复制”方式来达到目的,既省时又不会出错。分层或分等级筛选,并加以不同的标识,以避免
将不同工作做错。如车间以不同颜色来代表不同区域。对于易出错的过程,在未想出好的消除差错的措施前,可用警告的方式进行提示。隔离原理又
叫保护原理,指采用一些可靠装置,分隔不同区域,以达到保护某些区域的目的,确保不造成危险或发生错误。(七)复制原理(八)层别原理(九
)警告原理(十)缓和原理降低过程的难度,以各种方式来减少差错发生后所造成的损害。二、防错法的十大原理红牌条件,是指制造过程中通常会
导致差错的条件。从理论上讲,只要我们识别并减少红牌条件,差错就能减少。为消除或改善红牌条件,我们可采用导向/基准/阻塞棒或销、模板
、限制开关/微动开关、计数器、多余部件检出法、顺序限制、标准因素、关键条件指示、自动化、探测传送的滑道、制动器/门、传感器、防错装
置的防错、条件消除、重新设计为对称、重新设计为非对称、自动闭锁等防错装置。三、减少出错的红牌条件为了有效应用防错理念和方法,企业可
采取以下十个步骤进行防错:(1)确定产品/服务缺陷,并收集数据。(2)追溯缺陷的发现工序和产生工序。(3)确认缺陷产生工序的作业指
导书。(4)确认实际作业过程与作业指导书之间的差异。(5)确认该工序是否存在以下问题:该工序是否在调整中?作业工具或设备是否发生变
更?规格、参数和作业标准是否发生变化?是否存在产品相混或堆放过多产品?操作步骤是否太多?是否作业量不足?作业标准是否足够?作业是否
平衡?作业环境如何?作业节拍是否太快?(6)分析缺陷原因。(7)分析作业差错原因。(8)设计防错装置或防错程序以预防或检测同类差错
。(9)确认防错效果,必要时进行过程调整。(10)持续控制及改善。四、实施防错十步法第四节 异常管理生产现场的异常管理是指为了能够
检测、控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错误、突发和失控状况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管理手段,如自动报警装置、防错装置、操作人员异常目视板、QC工
程表、设备能力表等。在现场管理中,针对出现的异常问题,快速应对并及时处理,防止其再发生是非常重要的。一、异常管理的概念4.确认各工
程的质量管理项目 2.通过培训让员工遵守3.确定保全管理项目5.防止质量确认遗漏1.操作标准执行检查二、异常管理的内容三、异常管理
的处理流程1324(一)异常报告遇到异常情况要养成第一时间向上级报告的习惯。及时报告是员工降低自我处事风险的方法,也是一名合格员工
的基本素养。(二)异常联络异常联络是指遇到异常情况,在本身的业务职责或能力范围内的事物由于涉及其他人员或部门,要积极地与相关方(含
人员或部门)进行联系和处理。(三)异常商量商量是指当遇到异常情况时,虽然在自己的业务及职责范围内,但由于经验不足一时拿不定主意,要主动与相关人员或组织商量,确定处理方案。(四)表单式闭环管理前面所介绍的异常情况“报、联、商”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方式,然而在很多其他场合我们无法或不方便面对面沟通,这时就需要以一些表单为媒介。四、异常报告、联络、商量谢谢聆听
献花(0)
+1
(本文系籽油荃面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