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全面生产维护主讲人:xxx(一)知识目标(1)了解全面生产维护的基本概念。(2)理解全面生产维护的推进。(3)掌握设备保全的主要工作 。(二)能力目标(1)具备掌握全面生产维护实施步骤的能力。(三)素养目标(1)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努力提升设备全面生产维护专业技能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学习目标第一节 全面生产维护的起源、概念及特点追求生产系统的综合效率,以提高企业的素质为目标延长生产系统 的生命周期,预防灾害损耗、不合格损耗、故障损耗等一切损耗,并在现场落实具体措施涉及以生产部门为首的开发、经营、管理等一切部门从高层 领导到一线工作人员都要参加通过小团队活动,追求零损耗以5S管理和目视化管理为基础一、TPM的定义二、TPM的目标第二节 开展全面生 产维护的支柱和步骤TPM在优秀企业发展很快。目前,TPM在过去以设备为中心的六大损失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损失,将内容扩大为以设备效 率化为主的八大损失。从生产系统的效率化来看,增加了阻碍原材料效率化的三大损失,整个构成了16大损失。在这种损失结构下,使损失为零的 改善手法,可以实现生产系统的极限效率,成本结构也会随之改变,甚至还会影响反映经营成果的活动。一、生产过程中的设备损失二、TPM的开 展TPM活动由过去的五大支柱,发展成为八大支柱,使TPM的内容更广泛、更充实。三、全面生产维护实施的步骤第三节 设备保全需要开展的 工作包括:关键、重点设备;进口设备;独有设备;高价值设备;直接影响总装均衡生产的设备;直接影响产品品质的设备。包括:普通设备;直接 影响分厂内部均衡生产的设备;直接影响零件质量的设备;停机2天会直接影响总装、分厂的设备。包括:结构简单的设备;多台同型号的设备;停 机3天对均衡生产影响不大的设备;对零件品质没有直接影响的设备。(3)C类设备(2)B类设备(1)A类设备一、设备ABC分类(1)实 时检查。具体项目如检查皮带是否松动,检查制动开关是否正常,检查安全装置是否完整,检查设备易松动的部件是否坚固,检查设备运转环境是否 清洁、有无障碍物。(2)润滑保养。润滑保养是日常保养的重要内容。(1)清扫、检查电器箱、电动机,做到电器装置固定整齐,安全防护装置 牢靠。(2)清洗设备相关附件及冷却装置。(3)按计划拆卸设备的局部和重点部位,并进行检查,彻底清除油污、疏通油路。(4)清洗或更换 油毡、油线、滤清器、滑导面等。(5)检查磨损情况,调整各部件配合间隙,紧固易松动的部位。(1)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查和修理。(2) 对各主轴箱、变速传动箱、冷却箱进行清洗并换油。(3)修复或更换易损件。(4)检查、调整、修复精度,提高校正水平。(三)二级保养(二 )一级保养(一)日常保养二、制订设备周期性维护计划三、建立设备点检制度设备定号就是按照设备目录为每台设备依顺序统一编号,使每台设备 都有自己的固定号码。号码好比人的姓名,将标有号码的标牌固定在设备上,设备有了“姓名”,就便于查找核对,避免产生乱账、错账,防止差错 。保管定人就是根据“谁用谁管谁负责”维护保养的原则,把设备的保管责任落实到使用人,使每台设备都有专人保管,丢失损坏都有专人负责,将 设备管理纳入岗位责任制。管理定户就是以使用区域为单位,把全区域的设备编为一个“户”,区域计量负责人就是“户主”,要求“户主”对本区 域全部设备的保管、使用和维护保养负全面责任。(三)管理定户(二)保管定人(一)设备定号四、建立设备台账TPM的目标是通过改善人和设 备的素质来改善企业的素质。所谓人的素质,就是要使全体员工都具有兢兢业业的思想、不断改善的意识,同时具备岗位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具体 来说,除了干劲和意识,操作人员还应具备自主保养的能力。TPM将设备的操作人员也当作设备维护中的一项要素,这是TPM的一种创新,因此 那种“我只负责操作”的观念就不再适用了。五、开展自主保养设备的早期管理,一般包括设备设计、安装、试运转到初期流动管理等各阶段,主要 是防范以上各阶段可能发生的故障。尤其在初期流动管理方面,对于运转开始阶段的故障及不顺畅,应进行记录并拟定对策,使其早日进入正式生产 。当然,将必要的资讯回馈至原设计单位,作为下次设备设计的参考,这种保养预防(PM)设计的做法是非常值得重视的。TPM追求的目标是使 设备效率达到最高,换言之,最好使设备始终处于“免保养”的状态。一般来说,设备设计阶段几乎决定了设备生命周期成本的90%,因此,如何建立一个免保养的设备系统非常重要。六、建立设备早期管理体制谢谢聆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