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分析基础 Power System Analysis Basis (一) 1.传统的课程划分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正常的、相对静止 的 运行状态电力系统暂态分析—从一种运行状态向另 一种运行状态的过渡过程课程介绍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和等值网络电力 系统正常运行状况的分析和计算电力系统有功功率—频率、无功功率 —电压的控制与调整课程介绍电力系统暂态分析波过程—操作或雷击时的过 电压(过程最短)电磁暂态过程—与短路及励磁有关(过程较短)机电暂态过程—与动力系统有关(过程较长)涉及电压、电流涉及功率、功角—导 致系统振荡、稳定性破坏、异步运行短路计算对称分量法及序网概念不对称故障的分析与计算静态稳定暂态稳定课程介绍高电压技术2.电力系统分 析基础 -------改革后的电力系的平台课程主要学习电力系统稳态和短路分析知识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发、输、变、配。 (6学时)电力网元件参数及 等值电路—物理元件的 数学模型 (8学时)简单电力网稳态分析与 计算—功率流动、手工潮流计算 (8学时)课程介绍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 —潮流计算的基本原理、数学 模型、求解方法和计算程序框图 。 (8学时)有功最优分配及频率控制—如何保证低损耗、 高回收 (6学时)无功功率及电压调整—如何使无功合理分布使功率损耗最小 (6学时)短路电流分析与计算—三相短路及不对称故障计算 (20学时)课程介绍4、电力系统分析复习指导与习题精解 杨淑英 中国电力出版社5、电力 系统分析习题集,杨国旺1、电力系统分析基础,李庚银,杨淑英,栗然 ,机械工业出版社2、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第三版) 东南大学,陈珩,水利电力出版社 3、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第三版) 西安交通大学,李光琦,水利电力出版社教材 1、先修课程:电路,电机学 2、听课为主,自学为辅如何学习这门课程4、及时、独立的完成作业5、理解基本概念,不要死记硬背6、多 翻阅电网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等期刊,了解新概念,专业领域的成果和分析。3、看书2~3遍第一章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1、电力系统的概 念和组成2、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3、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4、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和中性点接地5、电力系统的负荷§1.1 电力系统的 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电力系统的组成 (1)电力系统:生产、输送、分配与消费电能的系 统。包括:发电机、电力网和用电设备组 成。 (2)电力网:电力系统中输送与分配电能的部分。 (3)动力系统:动力部分与电力系统组成的整体。§1.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煤 、水、汽、电§1.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几个基本参量:年发电量——指该系统中所有发电机组全年实际发出电能的总和,以千瓦时(kWh) 、兆瓦时(MWh)、吉瓦时(GWh)为单位计。最大负荷——指规定时间内,电力系统总有功功率负荷的最大值。额定频率——按国家标准规定 ,我国所有交流电力系统的额定功率为50Hz。最高电压等级——是指该系统中最高的电压等级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1.1 电力系统的基本 概念地理接线图——主要显示系统中发电厂、变电所的地理位置,电力线路的路径,以及它们相互间的联结。电气接线图——主要显示系统中发电机 、变压器、母线、断路器、电力线路等主要电机、电器、线路之间的电气接线。从调度、管理、控制的角度看§1.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1. 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二、电力工业的发展史1、高压输电的出现与电压等级的提高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为发电机的发明打下 了基础1882年,爱迪生小型电力系统(pearl street power station),6台直流发电机,16km,59个用户 ,电压:直流110V。1885年,制成变压器,为实现交流输电奠定了基础1890年,英国从Deptford到伦敦11km的10kV线 路(第一条高压交流电力线路)1891年,德国从Lauffen到法兰克福170km的15kV线路(第一条三相交流输电线路)§1.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是提高输电电压的动力。2、特高压(1000kV及以上)输电的出现与展望习惯上,110~220kV 为高压, 330~750kV为超高压, 1000kV及以上为特高压。20世纪60年代国际上开始特高压输电的研究1985年苏联122 8km的1150kV,但至今运行于500kV20世纪90年代日本426km的1000kV,但至今运行于500kV目前国际上实际投运 的最高电压等级750kV(加、美、俄、巴西、南非等国)我国西北电网750kV(青海官亭—甘肃兰州),2005年投运2009年我国首 条1000kV(山西长治晋东南变电站-南阳-湖北荆门变电站)投运,645km,实现华北和华中电网互连§1.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3 、直流输电线路、高自然功率的紧凑型线路以及灵活交流输电(FACTS)等多种多样输电新技术的研究也取得很大进展,有的已进入工程实践。 §1.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高自然功率的紧凑型输电线路(俄罗斯、巴西),我国500kV紧凑型输电线路北京昌平到房山。灵活输电又称柔 性输电可以很灵活的调节电网功率,国外已有较广泛应用。§1.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三、我国电力工业和电力系统的发展史1、基本发展史 1882年,英国人成立上海光电公司,中国第一个发电厂,一台12kW直流发电机 1911年,杨树浦发电厂动工,1913年开始发电,到 1924年,共有12台发电机,装机121MW。 1954年,中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220kV输电线路(369km)建成,从丰满水 电站输送电能到虎石台变电所。这是中国输电线路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1972年,第一条330kV超高压 输电线路建成,从刘家峡水电站至汉中,全长534公里。随后330kV线路延伸到陕甘宁青4个省区,形成西北跨省联合电网 。1981年, 第一条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投入运行,从河南平顶山姚孟火电厂到湖北武昌凤凰山变电所,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8个拥有500千伏超高压输 电的国家。1989年,中国第一条±5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葛洲坝-上海,1080公里)建成投入运行,实现华中电力系统与华东电力系统 互联,形成中国第一个跨大区的联合电力系统。§1.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2005年9月,西北电网建成750kV青海官亭-甘肃兰州线 超高压输变电工程(140.7km),中国输电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2008年12月30日,我国首条1000kV(山西长治晋东南 变电站-南阳-湖北荆门变电站)投运,645km,实现华北和华中电网互连。±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向家坝—上海)正在建设中。 §1.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2、中国电力工业的现状年发电量:1980年以来,平均年增长率9%,现为世界第二位。表4 1980年以来 中国年发电量§1.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装机容量:现居世界第二位。表5 1980年以来中国发电设备装机容量§1.1 电力系统 的基本概念电压等级、输电线路长度和变电容量:电压等级除西北地区以外 交流:1000kV,500kV,220kV,110kV,35 kV,10kV 直流:±500kV西北地区:750kV,330kV,220kV,110kV,35kV,10kV截至2009年7月 ,220kV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达到37.5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一位。2008年,220kV及以上变电容量13.9亿kVA。§1.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电网规模不断壮大:我国现有发电装机容量在2000MW以上的电力网11个,其中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区域电网装机容 量均超过30000MW,华东、华中电网甚至超过40000MW,西北电网的装机容量也达到20000MW。3000MW2500MW72 00MW3000MW9000MW10000MW1800MW2000MWHydro Power BaseThermal BaseAC Regional Grids Interconnection in 2005DC全国联网已建成:§1.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2010年前后,建成以三峡电网为中心连接华中、华东、川渝的中部电网;华北、东北、西北三个电网互联形成的北部电网;以及云、贵、广西、 广东4省区的南部联合电网。同时,加快北、中、南三大电网之间实现局部互联:华北-华中加强联网、华中-西北联网、川渝-西北联网、华东- 华北联网、川黔联网等跨区电网工程建设,实现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初步形成全国统一的联合电网的格局,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满足 国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 3000MW2500MW7200MW3000MW9000MW10000MW1800 MW2000MWHydro Power BaseThermal BaseRegional Grids Interconnectio n in 2010DCPossible International connectionAC§1.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2020年前后,随着长江和黄河上游以及澜沧江、红水河上一系列大型水电站的开发,西部和北部大型火电厂和沿海核电站的建设,以及一大 批长距离、大容量输电工程的实施,电网结构进一步加强,真正形成全国统一的联合电网。在全国统一电网中充分实现西部水电东送,北部火电南送 的能源优化配置。此外,北与俄罗斯、南与泰国之间也可能实现周边电网互联和能源优势互补。3000MW2500MW7200MW3000M W9000MW10000MW1800MW2000MWHydro Power BaseThermal BaseACRegional Grids Interconnection in 2015-2020DCPossible International connec tion西电东送三大通道:南部通道: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三省区交界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水电站,以及云南和贵州坑口 火火电厂开发出来送往广东。中部通道:将金沙江干支流(雅砻江、大渡河)水电站开发出来送往华东地区。北部通道:将黄河上游水电站和山西、 蒙西地区坑口火电厂开发出来送往京津唐地区 。§1.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力系统为什么要互联并网运行呢? 1.采用高效率大容量机 组—减少备用容量 最大单机容量 最大发电厂 2.合理利用动力资源—水、火 电互补 3.提高供电可靠性—系统越大,抗干扰能力越强 4.提高运行的经济性—装高效率大容量机组、 合理利用动力资源、合理分配负荷、 削峰填谷。缺点: §1.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我国最大单机容量最大火电机组:1000 MW(浙江华能玉环电厂,上海外高桥第二发电 厂900MW)最大水电机组:700 MW(三峡电厂)(葛洲坝水电厂320 MW)最大核电机组:1060MW(江苏田湾核电厂)§1. 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我国最大发电厂最大火电厂:北仑港电厂,5×600 MW最大水电厂:三峡电厂26×700 MW(二滩水电厂6× 550 MW,溪洛渡水电站8×700MW )最大核电厂:秦山(300+2×600+2×700MW), (大亚湾2×90万KW,江苏 田湾2×1060 MW,浙江三门、广东阳江2×1000MW)最大抽水蓄能电厂:广东抽水蓄能电厂8×300 MW§1.1 电力系统的 基本概念§1.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机构改革初显成效:2002年12月,中国电力工业新机构为适应市场发展应运而生,成立了两家电网公 司、5家发电集团公司和4家辅业集团公司;2003年2月,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宣告成立。§1.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缺电问题: 19 70年以来出现缺电问题 1998年低用电水平下基本实现了电力的供需平衡 2001电力再度短缺 原因:(1)电力工业跟不 上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是造成缺电的重要原因 §1.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2)电网的瓶颈制约,网络输送能力不足,输配电 “卡脖子”问题严重,制约了电力供应。 发电、输电、配电比例:美国 1:0.43:0.7,日本 1:0.47:0.68 ,英国1:0.45:0.78 ,我国 1:0.21:0.12(3)发电机组出力不足(水电来水不足,火电电 煤紧张)(4)经济快速增长带动用电需求高涨(5)居民用电被激活(6)高耗能行业发展迅速§1.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展望:我国电力工 业进入了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期 形成以大型清洁高效燃煤发电、大型水电、大型核电、多种形式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分布式电源构成的多元化发电结 构。 形成以特/超高压交直流输电为骨干,区域电网互联,各级电压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概念:坚强智能电网以坚 强网架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以智能控制为手段,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 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是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友好互动的现代电网。智能电网是一个多目标 自趋优问题,其终极目标是将整个电力系统控制得如同一台智能广域机器人,具有类似于人类的智能,能够闭环控制和自动运行。§1.1 电力系 统的基本概念§1.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目前电网和智能电网的比较§1.2 电力系统运行特点及基本要求一、特点 电能不能大量 储存 暂态过程非常短促(30万KM/S) 与国民经济及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二、基本要求 安全 优质 经济 环保1.安全:保证可靠的供电 措施电源与电网的建设(西电东送全国联网) SCADA-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upervi sory?Control?And?Data?Acquisition ) 设备检修(计划检修→状态检修) 人员素质§1.2 电力系 统运行特点及基本要求负荷分类(一级 二级 三级)一级负荷:对这一级负荷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事故,经济严重损失,人民生活发生混乱 。二级负荷:对这一级负荷中断供电,将造成大量减产,人民生活受影响。三级负荷:所有不属于一、二级的负荷。故障时,按负荷等级限电。§1 .2 电力系统运行特点及基本要求2.优质衡量电能质量的基本指标 :电压: ≥35kV ±5% ≤10kV ±7% (调节无功功率)频率: ±0.2(≥3000mw) ~ 0.5Hz(≤3000MW) (有功功率)谐波:电力电子装 置,非线性负荷§1.2 电力系统运行特点及基本要求3.经济 考核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的指标:煤耗率和网损率EX:一台600M W火电机组,年利用小时6000h,煤耗率320g/kW.h,煤价:300元/吨。Sol: 年发电量: 600000kW×6000h =36亿kW.h 需标煤: 36亿kW.h×320g/kW.h=115.2万吨标煤 燃料费: 115.2万吨×300元/吨=345 60万元1%节约:燃料: 1.152万吨标煤;燃料费: 345.6万元 厂用电率 网损率:电网中损耗电能与供应电能的百分比煤耗率 (水耗率):生产一度电消耗的标准煤重§1.2 电力系统运行特点及基本要求4.环保火电厂装机>70% 煤炭燃烧造成的污染 限制污染物 的排放量安全 优质 经济 环保(八字方针)§1.2 电力系统运行特点及基本要求1、无备用:负荷从一个图1-5 无备用接 线方式(a)放射式 (b)干线式样 (c) 链式§ 1.3 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和电压等级一.电力系统的接线方 式(有备用和无备用接线)优点:简单、经济、运行方便缺点:供电可靠性差 适用范围:二级负荷2、有备用图1-6 有备用接线方式(a) 放射式样 (b) 干线式 (c) 链式 (d) 环式 (e) 两端供电网络§ 1.3 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和 电压等级优点: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高缺点:不经济 适用范围:电压等级较高或重要的负荷§ 1.3 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和电压等级1.电 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 二.电力系统的标准电压根据S=UI,输送一定功率时,电压高,电流小 ,材料投资少,绝缘投资大;电压低,电流大,绝缘投资少,材料投资大。所以,输送一定的功率有一个合适的电压。为什么规定如此多的电压等级 ?§ 1.3 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和电压等级2. 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用电设备) 最高电压:考虑设备的绝缘性能确定的最高运行电压值为什么各种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不一样??额定电压:电气设备在此电压下长 期工作,效率和寿命最好用电设备:等于系统的额定电压线路:等于系统的额定电压发电机:规定比系统的额定电压高5%变压器一次侧:相当于用 电设备,其额定电压与系统相同;与发电机直接相连时,则与发电机相同二次侧:相当于电源,其额定电压应比系统高5%,考虑变压器内部的电压 损耗(5%),实际应定为比线路高10%;漏抗很小、与电动机直接相连时或电压特别高时,比线路高5%。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用线电压表示的 抽头额定电压220kV升压变压器降压变压器§ 1.3 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和电压等级3. 电力输送中电压与输送容量的关系各级电压架空 线路的输送能力典型例题 : ( 1)确定各设备额定电压;(2)若T1工作于+2.5%抽头, T2工作于主抽头,T3工作于-5%抽头 ,求各变压器变比.10.5kV10.5kV121kV38.5kV110kV11kV35kV三、三相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 发电机定 子绕组Y联结的中性点:一种是不接地另一种是为了防护定子绕组过电压而采用经过避雷器接地。避雷器内部有气隙,所以正常运行和不接地一样。 变压器Y接法线圈的中性点:不接地,10~35kV系统多属这类情况。消弧线圈接地,即经过一个线性电抗线圈接地,10~60kV系统有这 种方式。直接接地,110kV及以上电压系统和380/220V三相四线低压系统都属这类情况。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正常运行分析: (1 )线电压与相电压关系;(2)中性点 电位;(3)对地电容电流与相电压关系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C相) 接地分析:(1)中性点对地电位;(2)非接地相对地电 位;(3)对地电容电流2.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中 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应用3-6kV 电力网 (接地电流 >30A) 10kV 电力网 (接地电流 > 20A)3 5-60kV 电力网 (接地电流 > 10A) 补偿方式过补(IL>Ic),一般采用这种方式欠补(IL c),不允许,容易谐振3.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优点:非故障相电 压不变.缺点:单相短路电 流大.4 .三相四线制系统系统中一相接地的特点比较 中性点不接地 中性点直接接地电流中性点电压非故障相电压线电压接地点的电容电流是正常运行时一相对地电容电流的3倍故障相电流和流入故 障点的电流很大中性点电压升高为相电压故障相和中性点电压为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仍为相电压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为线电压与故障相相关的线电 压降低为相电压三相之间的线电压保持与正常时相同经消弧线圈接地:适当选择线圈感抗,接地点电流可减小到很小,且熄灭接地电流产生的电弧。 其他特点与不接地系统基本相同。§1.4 电力系统的负荷和负荷曲线一.电力系统的负荷 1、负荷:系统中所有电力用户的用电设备所消耗的电功率总和。也称电力系统的综合用电负荷。是所有用户的负荷总加。2、负荷分类(按负荷性质分类):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生活等。3、电力系统的供电负荷:综合用电负荷加上电力网的功率损耗。4、电力系统的发电负荷:供电负荷加上发电厂厂用电消耗的功率。二.负荷曲线:用曲线描述某一时间段内负荷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曲线分类:按负荷种类分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曲线;按时间分为日负荷曲线和年负荷曲线。 1. 日负荷曲线:制定发电计划的依据 一天的总耗电量 日平均负荷 §1.4 电力系统的负荷和负荷曲线负荷率km 最小负荷系数? (a)钢铁工业负荷;(b) 食品工业负荷;(c) 农村加工负荷;(d) 市政生活负荷 2. 年最大负荷曲线:描述一年内每月(或每日)最大有功功率负荷变化的情况 3. 年持续负荷曲线:按一年中系统负荷的数值大小及其持续小时数顺序排列绘制而成 全年耗电量 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Tmax 年最大负荷曲线:为安装新机组、安排检修计 划提供依据估算全年用电两量:A=PmaxTmax 各类用户的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研究课题:负荷预测传统方法:趋势预测、序列分析、经验新的数学方法:专家系统、神经网络、数据挖掘、支撑向量机、贝叶斯网络、决策树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