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高中化学10分钟试讲教案
2022-12-07 | 阅:  转:  |  分享 
  
高中化学10分钟试讲教案高中化学10分钟试讲教案范例。《物质的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初步学会物质的量、微粒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简单计算。2、通过对物质的量的概念的理解,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
用;通过物质的量、微粒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间的简单计算,运用和巩固概念,提高化学计算能力。3、通过概念的构建和公式推导计算,形成相信
科学、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思想,养成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及不断进取、创新的优良品质。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物质的量及其单位、阿伏加德
罗常数;物质的量、微粒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难点:理解物质的量含义、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灵活运用。三、教学过程环节一:设置情境,导
入新课教师提问:日常生活中,我们买米、买面,如何购买?家里盖房子,建筑高楼大厦,如何买石子、沙子呢?学生很自然地会回答论斤买米,论
袋买面,石子、沙子等用吨计。为什么不买一粒米、一颗石子呢?学生很自然会说米粒质量太小,不易称量,只有大量的米粒,才方便称量。教师过
渡: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按一定的比例定量地进行化学反应,但我们只能从宏观上测量其质量、体积等,无法一个一个地进行称量
。怎样将微观的粒子数目与宏观的物质的质量联系起来,来研究分子、原子或离子所进行的化学反应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的衡量物质的物理
量。环节二:观察计算,学习新知1、物质的量教师展示:水与水的微观构成示意图。教师提问:怎样才能既科学又方便地知道一定量的水中含有多
少个水分子呢?教师过渡:建立一个桥梁,把多个微粒当作一个整体来计量,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教师讲解:生活中相对较
小的物体常用许多个体的集合作为一个整体来表示,比如去超市买米,常用“斤”或“千克”来表示米的多少。对于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粒子,用“个
”描述物质的粒子的数目非常的不方便。因此用“摩尔”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来源于拉丁文moles,原意是大量和堆积。“摩尔”mol
描述许多微粒集合的单位,它可以计量所有微观粒子。2、阿伏加德罗常数教师总结:题目中的表示容易产生分歧,需要注意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
量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应该如何问,如何回答呢?学生讨论:1mol氢气分子中有2mol氢原子。环节三:回顾新知,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回顾表述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献花(0)
+1
(本文系程锦芝士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