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陈迎春 八上第二单元设计优质教育课件PPT
2022-12-09 | 阅:  转:  |  分享 
  
八上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杭六中 陈迎春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课文均关涉“生活中的
回忆”主题,或深情回忆,叙述难忘的人与事;或怀景仰之情,展现人物的品格与精神。它们是过往时代生活的记录,又可成为未来人生旅途中的宝
贵财富。单元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回忆性散文和传记,了解作者或传主的人生经历,还原作者或传主的本色生活,共鸣其情感,领悟其思
想光辉。2、了解回忆性散文和传记类文本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描写等方面的基本特点。3、学习作品刻画人物的方法,比如抓住人物的
典型特征,选用典型事例进行表现,注重细节描绘,并能在自己的作品中学会运用。4、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尤其是文中精彩句段,能根据自己的
理解进行赏析,提高文学鉴赏能力。5、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掌握比较是形成阅读回忆性散文和传记一类文体的基本思维方式。6、指导学生初步学
会写传记,在写作中,注意传记的特点,并能运用刻画人物的方法,以记叙为主,适当穿插抒情议论。7、通过传统文化“信”的开展,继续培养学
生搜集、整合材料的能力,实践运用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教学课时安排(共11课时)教学建议1、要有“双线”意识。2、要有比较意识。3、
要有读写结合意识。4、要有拓展意识。《藤野先生》说课【说教材】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
,记叙了作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的几个生活片段,赞扬藤野先生的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可贵品质。【说学情】 初步掌握:
已阅读《朝花夕拾》 初步具备概括、分析文本的能力未完善:
叙事明暗线纵横交错 作者变化复杂的情感【说教学目标】 1.学会按照要求梳理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了解“我”在日本求学的经历,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我”思想感情的变化(难点),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心和民族自尊心。3.理清作者与
藤野先生交往的典型事例,抓住关于藤野先生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通过揣摩关键词,体会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独特感情。(重点)
4.品味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或尖刻的讽刺,或真挚的赞美,或感愤的责难,或深沉的叙述),赏析精彩句段,提高文学鉴赏能力。(难点)5.
了解回忆性散文中两个“我”在叙述中的作用,把握文章明暗两条线索纵横交错的作用。【说教法学法】 1.朗读感受法2.讨论探究法3.材料
补充法4.比较阅读法5.圈点勾画法【说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梳理课文,理清思路,并走近藤野先生,体会作者情感
。第二课时 梳理作者留学经历,感受作者思想情感变化,并再次体会对藤野先生的感情。【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935年,日本要出版《鲁迅选集》,译者征求鲁迅意见,鲁迅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
”鲁迅为何如此看中这篇文章?【设计意图】1.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欲望。2.让学生意识到本文在鲁迅心中的特殊地位,引
发其探究欲望。二.检查预习 出示幻灯1.请同学给加点字注音 绯红 瞥见 解剖 不逊 匿名 诘责
2.解释下列词语 标志、匿名、不逊、油光可鉴、抑扬顿挫、 深恶痛疾【学生活动】1.两名学生上黑板注音,其余同学
在读一读写一写上给词语注音2.开火车解释词语【设计意图】 检查课前预习,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梳理课文、理清思路 请大家浏览课文,根据地点变化,理清作者的思路。【设计意图】 本文
虽然在七上读过,但篇幅较长,通过浏览,从查找故事发生的地点入手,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回顾课文内容,梳理文章结构,理清作者思路。四.走近
藤野,体会作者情感1.请同学们跳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段落。【学生活动】 快读跳读课文,找
出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段落。 预设:6-23段,32-35段2.藤野先生以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我”的面
前的?文章抓住了藤野先生的哪些特征来描写?【学生活动】 齐读第6段 预设: 外貌——黑瘦 八字须
戴眼镜 动作——夹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声调——缓慢 顿挫3.在和藤野先生相处的过程中,作者选取了
和藤野先生交往的哪几件事? 请从上述事件中任选一件,抓住关于藤野先生动作、语言、神态等的描写,说说作者眼中
这是一位怎样的藤野先生。【学生活动】 1.学生自读,概括:添改讲义、纠正血管图、关心解剖实习、询问中国女人裹脚 2.两人一
组,合作交流:这是一位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热情关心、严格要求/正直无私、真挚诚恳/探索研究、实事求是的先生。【设计意图】1.扣住“
我”和藤野先生交往的这条明线,让学生明白分析人物形象要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件及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不可脱离文本,同时了解
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2.散文的教学目标是体会与分享作者独特的人生感受,所以要特别注意这是作者眼中的藤野先生,而不是读者眼中的藤野
先生。4.比较阅读下面两段话在表达作者情感方面有何差异。原文: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
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
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改文: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
,第二三天还我,并且说,此后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
用红笔添改过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文法的错误,也一一订正。这样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学生活动】
反复对比朗读两段话,明确差异,从字里行间感受“我”对藤野先生的感情。【设计意图】
意在让学生学会关注虚词,并能体会从虚词中传递出来的作者惊疑、惊喜、惊叹、感激、敬佩之情情感。5. 回忆性散文有一个突出特点:文中有
两个“我”在交替抒情,一个是过去的“我”(即事情发生时的“我”),一个是现在的“我”(即此刻写作的“我”),请阅读16-19段,找
出针对“纠正血管图”事件,文中两个“我”对待藤野先生的不同感情。【学生活动】 齐读16-19段。 四人小组讨论后归纳回
答。【设计意图】 意在让学生关注回忆性散文的特征: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交替抒情,了解过去的“我”是如何的
任性、不服气。现在的“我”又是如何的愧疚、感恩。五.梳理留学经历,感受作者思想感情变化1. (1)细读1-4段,抓住流露“我”情感
的语句,讨论“我”到仙台之前的情绪状态是怎样的。【学生活动】默读1-4段,画出流露作者情感的语句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到
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1. (2)“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请同学细读语段,说说东京到底是
怎样? 追问:请结合以下补充的三则材料,说说“东京也无 非是这样”中的“也”字流露出作 者怎样的情感?
材料一:《朝花夕拾》中的《琐记》中曾用“乌烟瘴 气”形容南京水师学堂的生活,文中还写道:“爬上天空二十
丈和钻下地面二十丈,结果还是一无所能……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 追问:请结合以下补充的三则材料
,说说“东京也无 非是这样”中的“也”字好在哪里,流露出作 者怎样的情感?
材料二:明治维新的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积极侵略扩张。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1
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国面临亡国的危险。
追问:请结合以下补充的三则材料,说说“东京也无 非是这样”中的“也”字好在哪里,流露出作 者怎样的情感?
材料三:1902年4月,鲁迅去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1903年毅然剪掉辫子,在一张剪掉辫子的
照片背面题写了《自题小像》,诗中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以表达自己为国捐躯、矢志不移的决心。【学生活动】
默读三则补充材料,讨论回答【设计意图】 提供补充材料,帮助学生了解作者当时所处的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作者强
烈的爱国主义感情。追问:这几段中哪些词语饱含讽刺意味?【设计意图】 通过“标致”等关键词的分析,引导学生关
注本文独特的语言风格——辛辣的讽刺。1. (3)“日暮里”有何特殊之处,能让“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 ?还有哪一个地点也让鲁迅记
住了?为什么??【设计意图】 从“日暮里”“水户”两个地点入手,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感受鲁迅的爱国情感。2.作者到
仙台后,遇到这么厚待“我”的藤野先生,按理“我”应该会留在仙台继续学习,可为什么后来“我”弃医从文了呢??【学生活动】
跳读课文,概括: 匿名信事件,幻灯片事件 阅读24-31段,请找出两次事件中表
达作者情感的句子,并结合补充材料,尝试分析一下。 补充材料:周君来的时候是中日战争之后,又过了相当的年数,
很可悲的是,当时日本人还骂中国人作猪头三。在有这恶骂风气的时候,所以同级之中也有这样的一群,动不动就对周君加一白眼,另眼看待。(藤
野严九郎《谨忆周树人君》)?【学生活动】 细读24-31段和补充材料,讨论【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
扣住强烈的爱国主义这条暗线,从事例、关键词句(“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呜呼,无法可想”)入手,引导学生体会强烈
的爱国主义情感。六.结合情感变化,再次体会对先生的感情?1.为什么作者对藤野先生评价如此之高,竟用上了“最”“伟大”这样的字眼。2
.“我”弃医从文后,藤野先生还对“我”产生影响吗?【学生活动】 1.学生讨论后回答 2.画出相应句子,
再次齐读 3.大声齐读“每当夜间疲倦……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设计意图】1.结合“我”在
日本留学时的境遇和情感,将“我”对藤野先生的情感引向深处。?2.明确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及其意图。七.作业 课外阅读《关于章太炎先生二三事》,将寿镜吾、章太炎、藤野先生加以比较。【设计意图】 通过课外的比较阅读,了解三位老师不同性格特点,复习回忆性散文的特点;同时尽可能引导学生养成从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的习惯。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 板书分上中下三个部分,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老师的教学思路,学生的学习思路,逐层挖掘出文章的内涵,简单明了又要点明确,便于学生更直观地把握课文。
献花(0)
+1
(本文系在羡智库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