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0260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2022-12-10 | 阅:  转:  |  分享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

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

A组

1.C  2.D  3.A  4.C  5.B  6.D  7.D  8.C

9.D  10.B  11.B  12.A  13.B  14.C  15.A

B组

1.D  2.B  3.C  4.B  5.A  6.C  7.D  8.A

9.C  10.B  11.D  12.A  13.C  14.B  15.D

共同部分

18.B  19.D  20.D  21.C  22.B  23.C  24.D  25.C

26.A  27.A  28.A  29.B  30.B  31.D  32.C



二、简释与问答题。(共60分)

以下试题旨在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和思维品质。因此,对学生答题的评分,只要意思与本答案要点相符即可,不要求文字表述与本答案相同。

16.A

(1)一条鞭法。

(2)减轻农民负担,削弱人身依附关系,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等。

(3)材料一的“丁”指成年男子,材料二的“丁”是赋税单位。

B

(1)负责司法。

(2)从“无为”到“有为”,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以礼入法、礼刑结合成为立法的指导思想。

(3)不会,中华法系至唐朝完全形成,触犯皇帝罪不可恕。或者,会,因为我国古代司法具有“人治”的特征,遇到开明君主或明智的司法官会维持原判。



17.A

(1)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航天技术等高科技。

(2)原因、背景,如:20实际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社会需要等;过程,如:20世纪40年代发端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现在正遍及全球并向纵深发展。

(3)正面影响,如:推动社会发展,促进全球经济化等。负面影响,如:扩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等。

B

(1)对内独裁、对外侵略。

(2)战后民主化改革的一系列措施,如:成立欧洲国际军事法庭等。

(3)德国成为民主国家,在欧洲和世界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



33.

(1)史料:“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2)史料解释:民贵君轻。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与君主。

(3)历史评价: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



34.

(1)经济扩展,如:成为世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等。科技扩展,如: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在高科技领域占据全球的优势地位等。政治扩展,如:成为超级大国,称霸世界与独霸世界等。

(2)对美国的影响,对世界的影响。

注:标答仅供参考,答案不必全符合标答。如考生答到有形的自然边疆、空间的扩展、文化的扩展等内容也给分。考生也可以围绕边疆的扩展,从个体的视角梳理、综合、分析后,进行回答。



35.

(1)英、德、日的人均GDP快速上升,中国的人均GDP增长缓慢。

(2)英国工业革命,德意志统一,日本明治维新。

(3)德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德、日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且战败。

(4)中国的人均GDP持续落后有诸多原因,如:人口众多,经济发展缓慢等。

36.本题采用分层评分法,按以下五个递进的层次评分:

第一层次:所给答案与所要回答的问题没有任何关联。

第二层次:仅给出结论,未利用任何材料进行论证。

第三层次:给出结论,并组织材料进行论证。

第四层次:利用材料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别进行论证。

第五层次:利用材料综合不同角度分别进行论证。



37.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可从三方面展开。从中国的视角来看,如:1978年后确立了对内改革的战略决策,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计划经济转移到市场经济等;从世界的视角来看,如:1978年后确立了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中国融入世界,加入WTO等。从21世纪的视角来看,如:21世纪全球进入了急剧变化的时代,中国成为21世纪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影响国际格局变化以及推动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所有这一切都源于1978年的历史性转折等。

注:标答仅供参考,答案不必全部符合标答。考生也可从个体的视角梳理、综合、分析后,进行回答。

(3)本题答案开放。能提炼出与图片所提供的信息相关的主题,作出评价并言之有理即给分。



三、材料分析论证题(共30分)

本题旨在了解考生对历史过程的分析、评判能力,驾驭、运用史实和史料的能力以及历史叙述与论述的能力。本题可以选取一个视角,也可进行综合性的阐述。



38.本题每卷应至少由三人评卷,各人独立打分,以所得平均分为最终平均分(有小数出现则4舍5入);如果任何两人给出的分值之差等于或大于阈值,应由中心组重新评阅。

第一部份:

(1)史实:史实完整。

(2)叙述:清晰连贯。

第二部分:

(1)主题:能够依据材料和要求提炼鲜明主题。

(2)观点:观点突出。

(3)史实:所引史实典型而充分。

(4)论述:论据与谁充分。

(5)文字:文字通顺流畅























资源来自:福清海口中学教育信息网 www.fqhkzx.com 欢迎您投稿 ,投稿邮箱:fqhkzx@126.com







本试卷〔教案〕仅用于教学参考,严禁用于商业用途〔福清海口中学〕















献花(0)
+1
(本文系昵称691798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