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结晶的操作细节与规范-PPT优质教学资料教学课件PPT
2022-12-11 | 阅:  转:  |  分享 
  
第6课 结晶江旭峰名师工作室 《无机化学实验的操作细节与规范》微课程一、试题分析 结晶就是指从溶液中获取晶体,经常出现在
工艺流程题和物质制备题中,作为提取产物的关键性步骤,结晶的中心思想就是从有限的资源获取尽可能多的纯产品。其原型在教材中主要体现在初
中教材中用蒸发提取NaCl晶体,高中必修Ⅰ中“物质分离与提纯”中除去KNO3晶体中的少量KCl,选修《实验化学》中“硝酸钾晶体的制
备”、“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中培养明矾晶体、“硫酸亚铁铵晶体的制备”及拓展课题7-1“用制氢废液制备硫酸锌晶体”。一、试题分析近几
次学选考关于结晶的考查呈现 结晶是常规步骤,涉及晶体的考点比较少,2016年10月的学选考中第一次考到蒸发浓缩的具体操作,以及写一
种获得较大晶体课题的措施,纵观近几次学选考关于结晶的考查,呈阶段性出现(4月份不出现考点,11月份有考点出现)。从考察形势来看,主
要出现在选考部分第31题,以填空或多项选择为主,偶尔也会出现在工艺流程题和28题的实验题中。从考查内容来看,有来自教材的基础知识,
也有要求较高的信息题。一、试题分析近3次学选考关于反应条件选择题型考查的呈现晶体操作需要学生掌握: 1、要求学生有一
定的生活常识,晶体的析出经历(稀溶液→浓溶液→能析出 晶体的饱和溶液); 2、同时要掌握沉淀
溶解平衡的原理——平衡移动与晶体析出的关系; 3、掌握如何获得较大颗粒的晶体,以及晶体培养; 4、具备一
定的图表分析能力。二、模型建构【问题组一】——结晶方法的选择问题1:将100℃(S=39.8g)时的饱和氯化钠溶液139.8g冷却
至室温(S=36.0g),计算理论能析出氯化钠晶体的质量,析出率是多少?问题2:将100℃(S=246g)时的饱和硝酸钾溶液346
g冷却至室温(S=31.6g),计算理论能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质量,析出率是多少?问题3:在饱和氯化钠溶液滴加浓盐酸,观察现象析出Na
Cl的质量:3.8 g; 析出率是:9.55%析出KNO3的质量:214.4 g; 析出率是:87.15%无明显现象,
摩擦试管壁后有较多晶体析出二、模型建构【问题组二】——晶体的培养问题1:为什么要获得颗粒较大的晶体?问题2:如何才能获得较大颗粒的
晶体?问题3:明矾小晶体该如何培养成大晶体??便于分离、减少洗涤时的损耗等溶质的溶解度越大、溶液的浓度较低、溶剂蒸发较慢、溶液冷却
较慢配制饱和溶液→选择晶核→加热饱和溶液并加入小晶体,挂上晶核二、模型建构结晶操作的过程:稀溶液→饱和溶液→过饱和溶液(析出晶体)
;结晶操作的中心:从有限的资源获取尽可能多的纯产品;结晶操作的原理:平衡移动促进晶体的析出;结晶操作的措施:蒸发、冷却、盐析(同离
子效应) 等;三、模型应用1. (2018年11月.31) 某兴趣小组用镀锌铁皮按下列流程制备七水合硫酸锌(ZnSO4·7H2O)
相关信息如下:ZnSO4的溶解度(物质在100g水中溶解的质量)随温度变化曲线。(1) 步骤Ⅳ,需要用到下列所有操作:a.蒸发至溶
液出现晶膜;b.在60℃蒸发溶剂;c.冷却至室温;d.在100℃蒸发溶剂;e.过滤。请给出上述操作的正确顺序
(操作可重复使用)。(2) 步骤Ⅴ,某同学采用不同降温方式进行冷却结晶,测得ZnSO4·7H2O晶体颗粒大小分布如
图1所示。根据该实验结果,为了得到颗粒大小相对均一的较大晶粒,宜选择 方式进行冷却结晶。 A.快速降温
B. 缓慢降温 C.变速降温 dabaceC四、真题解析1.(2017年11月.31节选)某兴趣小组用铝箔制备Al2O
3、AlCl3·6H2O及明矾大晶体,具体流程如下:(1) 步骤Ⅳ,选出在培养规则明矾大晶体过程中合理的操作并排序________
___。 ①迅速降至室温 ②用玻璃棒摩擦器壁 ③配制90℃的明矾饱和溶液  ④自然冷却至室温⑤选规则明矾小晶体并悬挂在
溶液中央  ⑥配制高于室温10~20℃的明矾饱和溶液(2) 由溶液A制备AlCl3·6H2O的装置如下图:通入HCl的作用是抑
制AlCl3水解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加c(Clˉ),有利于AlCl3·6H2O结晶⑥⑤④五、微课小结感谢您的聆听!
献花(0)
+1
(本文系在羡智库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