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0572015年上海高考数学试卷(文史类)解析版
2022-12-12 | 阅:  转:  |  分享 
  
2015 年 普 通 高 等 学 校 招 生 全 国 统 一 考 试

上海?数学试卷(文史类)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4题,满分56分)考生应在答题纸相应编号的空格内直接填写结果,每个空格填对得4分,否则一律得零分.

1. 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 .

【答案】

【解析】据题意可得,所以

2. 设全集,若集合,则 .

【答案】

【解析】根据题意,可得,故

3. 若复数满足,其中为虚数单位,则 .

【答案】

【解析】设,根据题意,有,可把化简成

,对于系数相等可得出,为的反函数,则 .

【答案】

【解析】利用反函数与原函数的性质求解即可. 令,解得,即.

5. 若线性方程组的增广矩阵为,解为,则 .

【答案】16

【解析】根据增广矩阵的定义可以还原成方程组

把代入,可得,

6. 若正三棱柱的所有棱长均为,且其体积为,则 .

【答案】4

【解析】根据正三棱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7. 抛物线上的动点到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1,则 .

【答案】2

【解析】根据抛物线的性质,我们知道当且仅当动点运动到原点时,才与抛物线焦点的距离的最小,所以有.

8.方程的解为 .

【答案】2

【解析】由题意可得



,所以或,符合.

9. 若满足,则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 .

【答案】3

【解析】根据题意作出可行域,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当直线过时有

的最大值为.



10. 在报名的3名男教师和6名女教师中,选取5人参加义务献血,要求男、女教师都有,则不同的选取方法的种数为 .(结果用数值表示)

【答案】120

【解析】这里男女老师都要有的话,可以分男1、女4,男2、女3和男3、女4,

所以有.

11. 在的二项展开式中,常数项等于 .(结果用数值表示)

【答案】240

【解析】的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

令,即,所以常数项为.

12. 已知双曲线、的顶点重合,的方程为.若的一条渐近线的斜率是放入一条渐近线的斜率的2倍,则的方程为 .

【答案】

【解析】设的方程为,可得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 由题意可知,故的方程为.

13.已知平面向量满足,且,则的最大值是 .

【答案】

【解析】令,,如图所示,

当与方向相同时有取最大值,又,

经计算可知,当,时有的最大值为.

14.已知函数,若存在满足,且,则的最小值为 .

【答案】8;

【解析】对任意的,,

欲使取最小值,尽可能多的让取最值点,考虑到,,按照下图所示取值可以满足条件











所以的最小值为8;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题,满分20分)考生应在答题纸相应编号位置填涂,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选对得5分,否则一律得零分.

15.设,则“、均为实数”是“是实数”的( )

A.充分非必要条件 B.必要非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充分性成立,“、均为实数”可以推出“是实数”;

必要性不成立,采用反证法,若是实数,可设,,显然、均为虚数,选择A.

16. 下列不等式中,与不等式解集相同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因为恒成立,

所以由不等式的性质可得,选择B.

17.已知点的坐标为,将绕坐标原点逆时针转至,则的纵坐标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所以、,

由任意角三角比的定义可知:



选择D.

18.设是直线与圆在第一象限的交点,则极限( )

A. B. C.1 D.2

【答案】A

【解析】采用极限思想求解

【法一】当时,直线趋向于,直线与圆的交点趋向于,可以理解为过点所作的圆的切线的斜率,设切线方程为,结合,即,解之,即.

【法二】在上,可得,

同【法一】可得趋向于,所以选择A.



三、解答题(本题共有5题,满分74分)解答下列各题必须在答题纸相应编号的规定区域内写出必要的步骤.

19. (本题满分12分)

如图,圆锥的顶点为,底面圆心为,底面的一条直径为,为半圆弧的中点,为劣弧的中点. 已知,. 求三棱锥的体积,并求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的大小.



【答案】,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为.

【解析】

(1)∵为半圆弧的中点, ∴,

∴,∴;

(2)由题意可知,∴,

∴的大小即为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或其补角的大小,

易知,,



在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即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为.





20. (本题满分14分)本题共有2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6分,第2小题满分8分.

已知函数,其中为常数.

(1)根据的不同取值,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并说明理由;

(2)若,判断函数在上的单调性,并说明理由.

【答案】(1)当时,为奇函数;当时,为非奇非偶函数. (2)增函数.

【解析】

(1)由题意可知,关于原点对称.

①为偶函数对任意

恒成立,

显然,∴不可能为偶函数;

②为奇函数

对任意恒成立,

显然有时,对任意恒成立,

∴当时,为奇函数;

综上可知,当时,为奇函数;当时,为非奇非偶函数.

(2)在上为增函数,理由如下:

任取,

则,

由和,

∴,又,

∴,

故在上为增函数.

21.(本题满分14分)本题共有2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6分,第2小题满分8分

如图,三地有直道相通,千米,千米,千米. 现甲、乙两警员同时从地出发匀速前往地,经过小时,他们之间的距离为(单位:千米),甲的路线是,速度为千米/小时,乙的路线是,速度为千米/小时,乙到达地后在原地等待,设时,乙到达地;时,乙到达地.

(1)求与的值;

(2)已知警员的对讲机的有效通话距离是千米,当时,

求的表达式,并判断在上的最大值是否超过?说明理由.

【答案】(1),;(2),;最大值没有超过3.

【解析】

(1),

此时,设甲所在位置为,则,如图所示

∴ ;

(2)在上的最大值不超过,理由如下:

设甲、乙所在位置分别为、. 易知,.

如图所示:,,

当即时,



即,

而函数的对称轴,且,

∴当时有,

∴所以在上的最大值没有超过3.

22.(本题满分16分)本题共有3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4分,第2小题满分6分,第3小题满分6分.

已知椭圆,过原点的两条直线和分别与椭圆交于点和,记的面积为.

(1)设,用的坐标表示点到直线的距离,并证明;

(2)设,,,求的值;

(3)设与的斜率之积为,求的值,并使得无论与如何变动,面积保持不变.

【答案】(1)到直线的距离为;证明见解析;

(2)或;(3)时,此时面积为定值.



【解析】

(1)由题意可知,的一个法向量,

∴,

∴点到直线的距离,

故.

(2)由(1)可得:,即,又

∴,

由此可得,即,

解之或;

(3)易知两直线的斜率分别为:,,由与的斜率之积为可得:

,又,,

所以,

即,





化简得,

将代入得:

欲使面积为定值,只需即可,此时面积.





23.(本题满分18分)本题共有3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4分,第2小题满分6分,第3小题满分8分

已知数列与满足.

(1)若,且,求的通项公式;

(2)设的第项是最大项,即,求证:的第项是最大项;

(3)设,求的取值范围,使得对任意,且.

【答案】(1);(2)证明见解析;(3);

【解析】

(1)由可得:,又,

所以数列为以1为首项,6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即有.

(2)

【法一】由可得:









将上述式子累加可得:,当时,左式也成立,

所以,

由此可得,

由于为常数,

所以当的第项是最大项时,最大,

即的第项是最大项;

【法二】任取,不妨设,

由可得

即,

∴,

同理可证当时,.

所以故对任意的,可得对任意的都有,

故的第项是其最大项.

(3)由和累加法可得,

即,

结合可得,

若对任意,且,则要求数列各项符号相同,且的最大项与最小项之比属于,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

①当时,则为偶数时,为奇数时,此情况不满足条件“数列各项符号相同”;

②当时,当足够大时,中奇数项为负,偶数项为正,不满足条件“数列各项符号相同”;

③当时,

此时为奇数时,为负,据题意要求为偶数时的也要恒为负,

由于中偶数项单调递减,所以只需最大项即可,解之;

又,

当为奇数时,上式为正;当为偶数时,上式为负,

即中数项递增,偶数项递减,

又和可得:,

故数列中小项为,最大项为,

∴的最大项与最小项之比为,

解之,

综上可得符合条件的.









































































































P



























P

















































































































1







献花(0)
+1
(本文系昵称691798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