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考点1.掌握公转轨道、方向、速度与周期2.理解黄赤交角3.能够正确地画出不同日期的日照示意图,并说明地球上不同地带正午太阳高度角及昼夜长 短的变化规律4.能对不同日期、不同类型的日照图进行判断和综合应用5.理解四季和五带的形成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太阳1.地球公转的绕转 中心:3.公转方向:自西向东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性2.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角速度:约每天向东移动59′线速度:约30千米/ 秒4.公转速度:近日点(1月初)最快,远日点(7月初)最慢思考:北半球1月份正是隆冬季节,地球应该距离太阳最远才对,怎么会过近日点 呢?7月初正是盛夏,怎么会过远日点呢?地面获得的热量多少与太阳高度有关,与日地距离年变化的关系不大。5.公转周期恒星年(公转的真正 周期):365天6时9分10秒回归年:太阳连续两次直射于北回归线(或南回归线、赤道)的时间间隔,周期为365天5时48分46秒扩展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天、一年分别是指?为什么会有闰年?二、黄赤交角1.概念: 角度数:23.5° 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 66.5 °2.影响黄赤交角(23.5)地轴空间指向不变周期:365日5时48分46秒,称一个回归年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直射南 北回归线上一年只有一次直射北回归线以北和南回归线以南无阳光直射现象黄赤交角度数=南北回归线度数极圈度数=900-黄赤交角度数回归运 动现象小结1.读地球绕太阳公转的二分二至日图,回答下列问题:⑴在公转轨道上用画出地球公转方向⑵判断ABCD相应节气:⑶太阳直射点向 北移动的时段是: ⑷在图中相应位置标出近日点和远日点的大致位置。⑸在AC图中标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冬至春分夏至秋分A——C练习:读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2.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A.东经70o B.东经90o C.西经70o D.西经110o3.此日在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 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三、公转的地理意义(一)昼夜长短的变化1.原因晨昏圈平面始终与太阳光垂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 间移动⑴根据昼弧、夜弧所占比例计算2.如何计算昼夜长短昼长=昼弧跨经度数÷15夜长=夜弧跨经度数÷15练习上图中A点日出地方时为几 点?日落地方时为几点?B点呢?C点呢?D点呢? 昼长=日落地方时-日出地方时 =(12-日出地方时)×2 =(日落 地方时-12)×2 =24-夜长 =24-日出地方时×2⑵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计算昼夜长短3.昼夜长短的纬度(空间) 变化规律⑴春秋分日:全球各纬度昼夜平分,都为12小时描述某日全球不同纬度的昼夜长短分布状况⑵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纬度越高昼 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为极昼。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纬度越高夜越长,南极圈及其以南为极夜。⑶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纬度越高夜越长 ,北极圈及其以北为极夜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南极圈及其以南为极昼⑷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该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 夜差距越大(非常重要的规律)北极点(附近)北半球中低纬度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接近赤道南半球中低纬度4. 昼夜长短的季节(时间)变化规律描述某地一年内昼夜长短的变化状况昼=夜昼渐长昼最长昼渐短昼=夜昼渐短昼最短昼渐长昼>夜 昼<夜 归纳 :直射点向北移,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直射点向南移,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非常重要的规律)时间:3.21(春分日)——6.22(夏 至日)太阳直射点纬度:赤道——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极昼范围:北极点扩大至北极圈发生极昼的最低纬度:从90 °N减小至66.5°N极夜范围:南极点扩大至南极圈发生极夜的最低纬度:从90 °S减小至66.5°S综述:9.说出上图中a、b分 别代表的大致纬度位置练习说出上图中a、b分别代表的大致纬度位置10.读右图判断①-⑦的大致地理纬度练习(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 正午太阳高度的图示与计算计算公式:H=90°-所求地点与直射点的纬度差纬差计算:同半球相减,异半球相加若已知某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H,求该地的地理纬度α、该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展开分析:同一纬度不同季节的正午太阳高度(H)的 变化⑴赤道:66.50≤H≤900⑵南北回归线上:430≤H≤90066.5°43°⑶南北极圈:00≤H≤47023.50470⑷ 南北极点:00≤H≤23.5023.50-23.50①位于赤道上②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③位于北回归线上④位于北回归线至北极点的区 域⑤位于北极圈上⑥位于北极点上12.读右图,判断①至⑥的地理纬度练习归纳: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图的判读要点①根据最大正午太阳高度出现 的时间确定该地所处半球;②根据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值计算该地的地理纬度。3.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 递减。二分日: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任意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90°)向南北两侧递减同一纬线上 正午太阳高度相同13.右图中三曲线分别是何时的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状况练习练习右图表示abcd四地某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读图回 答14.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 A.d–b–a–c B.c–d–b–a C.c–b–a–d D.a–d–b–c15.图中a、b 、c、d四个地点该日按昼长时间由长到短是 A.d–a–b–c B.a–d–c–b C.d–c–a–b D.a–b–d– c 9007001670km/hVHdcab●●●●16.横坐标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纵坐标为某日正午太阳高度,区别abcd四地的纬度 位置a在极点c在赤道直射d点(20度纬度)b出现极夜(70度纬度)且ab不在同一半球、ad在同一半球02004.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⑴确定地方时(经度)⑵确定当地地理纬度⑶确定房屋朝向⑷确定日期、正午日影长短及方向 ⑸确定楼间距或楼高⑹调整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角度 例1:一位居住在北半球的中学生,在某一天观测太阳高度的变化,当他在P点测到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时,刚好是北京时间12时40分,此时的 太阳高度h=430,据此回答:⑴在图中标出南北方向⑵若当天为冬至日,这位中学生所在地的地理坐标是?夏至日呢?NS例2:某学校操场上 ,O处有一垂直于地面的旗杆,OP表示正午时旗杆在地面的影子,其长度随季节发生变化。6月22日缩短为零。M处有一棵树,OM垂直于OP ,读图回答:⑴ 月 日OP最长,三个月后,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如何?(2)M处的树位于旗杆的什么方向,其精 确的纬度是多少北东例3:见练习题【迁移·变式】当该地南楼影子最短时,这里的农民兄弟正忙于农事活动,可能受到 天气影 响。梅雨例4:30°N某房子朝南大门有一雨棚,如左图所示。一年中 月 日射进门内的太阳光线面积最大。要是正午通 过大门照进房内的阳光终年不被雨棚挡住,雨棚宽度最大是多少?12 22要使照进大门内的阳光不被挡住,雨棚宽度应取决于当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辨析: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长度的关系回归线到极点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白昼也越长。回归线之间:①20°N白昼最长时,正午太阳高度是否最大?②当10°S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南半球白昼是否最长?③同纬度地区,太阳高度是否相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