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企业管理实务-1、管理认知
2022-12-16 | 阅:  转:  |  分享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经全国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企业管理实务(ISBN 978-7-121-26778-9)企业管理第一章管
理认知 导言:课程授课思路一个目标:学习任务与目标本次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完成任务如何考评十分关键组织教学:考勤、资料考核评价:上次任
务完成情况说三道四 说故事,学管理如:以张记豆腐坊来说故事。以周围的事演绎成故事将自己的梦想演绎成故事让每个小组来说其中的管理引入
本次学习任务百家讲坛老师讲小组讲相互讲千锤百炼小组分解训练形成方案展示严格考核评价点评目标实现度差距问题解决下次任务与作业完善上次
任务部署下次任务: 1、BEST训练 2、虚拟企业任务 3、其他任务引入案例在美国的奥克拉荷马州的土地上发现了石油,该地的所
有权属于一位年老的印地安人。这位老人终生都在贫穷中,一发现石油,顿时变成了有钱人,于是他买下一辆卡迪拉克豪华轿车, 。。。。。。。
。案例启示:我们应该学会如何“插入钥匙去开动引擎”,调动车子上的一切元素,让车子开起来,到达目的地。而插入怎样的钥匙?如何开启引擎
?怎样让车尽快达到目标,就是管理。 教学目的学习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怎样教学怎样学习达到怎样的目标管理的重要性认识 学习企业管理的意
义 点燃学习企业管理的热情教学方法讲解教学内容讲解 学习分组 每 人一组,专人轮换负责考核打分相互监督 怎样教学1、50学时,
精讲、多练、严考核。2、情景设计、BEST模拟、虚拟企业经营。 3、企业参观、学习4、实训评价、考核方案 模拟训练与课堂练习70%
综合考核20%考勤10% 注:双90制度学习结果展现1、12项BEST训练方案2、小组“虚拟企业”的所有管理文件(含创业计划书)3
、每个小组推荐的一本管理类书籍介绍4、小组观看相关光碟等资料的观后感5、参观某企业的心得企业管理考核目标一、虚拟企业经营:以张老汉
的张记豆腐为原型设置企业经营管理方案,二、虚拟企业的学习型组织建设方案:十二项BEST训练考核。三、学习态度:考勤、平时表现等课堂
活动分组:7人一组拥有的资源:人力资源( 人)资金 100万人民币( 人入股所得)要求:选择一行业;创立一个企业(公司);为企
业制定中长期目标;考虑企业成长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为企业命名,设计徽标(LOGO),并配口号。时间:20分钟左右企业管理学习概要主要
由四部分内容构成:1、管理认知与企业认知:12学时(其中2学时BEST训练)2、企业管理的原理与战略:16学时(其中2学时BEST
训练)3、企业管理实务:16学时(其中4学时BEST训练)4、基层企业管理实践 : 6学时(其中2学时BEST训练)第一节 管理认
知理解要点知识分布图。。。。一、管理的重要性美日德腾飞靠管理企业需要管理二、管理的二重性1、管理的概念2、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重要性
美国的三、七理论日本的三结合管理模式德国的三结合管理模式中国企业租赁管理? 著名哲学家罗素用一句话来回答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学:
“如果你不会管理,你的生命将是一团糟”。破产企业90%是由于管理不善。国有企业80%是管理问题。要想使别人优秀,你自己首先杰出;要
想管理别人,首先管理好自己;要想改变世界,首先改变自己。管理者在组织中的角色管:管辖、管制;理:治理,引申为整理或处理。管:约束;
理:处理,激励。管理:管人 理事 达目标。讨论管理是什么引入管理的含义:管理是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创新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的职能1、计划2、组织3、领导4、控制 管理的基本职能计
划组织领导控制制定目标及目标实施途径(做什么及怎么做?)实现资源和活动的最佳配置(通过什么来做?)激励组织成员完成组织目标(如何做
得更好?)衡量实际工作,矫正偏差(到底做得怎么样?)案例1992年,家用卫星电视接受器在中国悄然兴起,大有席卷全国之势,于是有人在
广东建立了号称全国生产能力最大的一条生产线,结果是产品还没有上市,政府一纸公文规定限制家用卫星电视的普及,一夜之间全部梦想成为泡影
。6W是什么?什么事?(WHAT)什么时候?(WHEN)在那里?(WHERE)对象是谁?(WHO)什么目的?(WHY)那些选择?(
WHICH)2H是什么?怎样办?(HOW)多少资源?(HOE MUCH)练习 分组,确认。给自己的企业起名制定企业标志与理念进行团
队建设 小结目标实现程度主要问题更好的方法是:反馈 作业小组为单位制订:学习计划第二节 管理的发展阶段 案例:某工厂厂长过去人们都
叫其“管得宽”,全厂上至天文地理,下到鸡毛蒜皮,无事不管,忙得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可是厂子经营起色不大,群众意见很大,说厂长不
务正业,主观武断,顾此失彼,影响企业发展,要罢他的管(官)。。。。。。。案例启示:该厂长从管理中尝到了分工、分权的好处,明白了一点
科学管理的方法,就有了明显的效果。 一、传统管理阶段(早期的企业管理)(1771年—1911年)大约历时一百多年。管理是传统的经验
管理方式。(一)这个时期管理的特点: 1、两权合一(所有权、经营权)。 2、企业的生产和管理要凭个人经验办事。
3、工人的培养主要是师傅带徒弟的方式,靠传授个人经验培养工人,缺乏科学的教育与培训。 4、对管理的认知是肤浅的。(二)传统管理
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管理思想: 1、詹姆斯.斯图亚特,英国的经济学家。 著有《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提出了实行刺激工资、工作方法
研究、管理者与工人之间的分工等重要的管理思想; 2、亚当.斯密,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代表作《国富论》,提出了劳动分工、“经济人”假设
、管理控制和注意计算投资回收期等重要的管理思想; 3、查尔顿.巴比奇,英国的数学家。发表《机器与制造业经济学》,提出了专业分工、工
具使用、时间研究、批量生产、均衡生产、成本记录、专业技能应是工资基础当重要的管理思想; 4、罗伯特.欧文,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是
最早研究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比较注重劳动者的福利,认为重视人的因素和尊重人的地位可以使工厂获得更多的利润,他被称为“现代人事管理之父
”。 二、科学管理阶段(也称古典管理理论)(1911年---1945年)(一)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1、运用观测分析法制定劳动定额。2、作业标准化研究,经过大量的研究,总结归纳了一套较科学的操作方法。3、科学挑选工人。泰罗认为为了
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第一流工人就是适合于其工作而又有进取心的人,并对他们进行培训和教育。4、实行有差别
的计件工资制。为了鼓励工人努力工作,泰罗提出了差别计件工资制,即根据工人完成定额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工资率,而不是根据工作类别来支付
工资。5、把计划职能和作业(执行)职能分开,以便用科学方法来代替原来的经验工作法。6、泰罗对管理的组织问题提出了两项主张。其一是主
张职能工长制,其二是主张例外原则,(二)以法约尔为代表的管理理论亨利.法约尔(1841—1925年)是与泰罗同时代的另一位杰出的管
理理论家,被称为“现代经营管理之父”。亨利.法约尔的主要贡献有:1、企业经营的整体观念:包括六项活动。1)技术活动(指生产、制造、
加工等活动);2)商业活动(指购买、销售、交换等活动);3)财务活动(指资金的筹措和运用);4)安全活动(指设备的维护和职工安全等
活动);5)会计活动(指货物盘存、成本统计、核算等);6)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项职能活动)。 2、提出了管理的
五项基本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3、提出了管理的十四条基本原则法约尔的十四项管理原则分工原则:专业化可以使员工更有效
率地工作,并增加产出。权威原则:管理者必须有权力下命令。权威让他们有这项权力,但权威伴随 着责任。 纪律原则:员工必须尊重并服
从这个组织的规定。 指挥统一原则:每个员工都应该只接受一位上司的命令。 目标统一原则:组织应该只有一个行动準则,来引导管理者与员工
。 共同利益优先原则:个人或组织内小团体的利益,都不应该优於整个组织之利益。奖酬原则:对员工的付出必须给予合理的酬劳。集权原则:是
指下属能参与决策的程度。指挥链原则:由最高的领导者到最基层员工间,应该有一条明确的指挥链。 秩序原则:员工与物料都应该在适当的时候
,出现在适当的地方。 公平原则:管理者应该和善并公平地对待下属。 稳定的人事:管理当局应做好人事规划,以确保职位空缺时可以迅速找到
递补人选。 主动原则:让员工参与计画的提出与执行,可激发他们的努力。团队精神:强调团队精神可以促进组织的和谐与团结。(三)以韦伯为
代表的组织理论韦伯(1864—1920年)是德国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其代表作是《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他是最早提出比较完整的
行政组织体系的人,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三、现代管理阶段(一)现代管理阶段的不同学派1、以梅奥为代表的行为管理学派2、现代管理的
丛林现象 (二)、现代管理阶段特点: 1、把经营决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中心。2、实行产品多样化经营和混合经营。3、广泛采取集权和分
权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4、把不断发展新产品和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5、广泛运用现代自然科学新成果和现
代化管理工具。 6、十分重视管理人才的选拔、培养与合理使用。 (三)现代管理学体现出的主要观点:战略观点、市场观点、变革观点、竞争
观点、服务观点、专业化观点、素质观点、开发观点、经营观点、风险观点。 第三节、管理技能运用与基层管理认知在一个企业中,处在不同的层
次和角度上,对管理的理解和认识及管理方法的运用是不同的。作为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就业的岗位主要是在基层(车间、班组)一线。下面我们
将从基层管理者的角度来学习运用管理技能和认知管理。一、基层管理者的角色与使命1、基层管理者的岗位确认。基层管理者的工作主要是“管人
、理事、达目标”,即:将生产资源投入,生产出成品的管理;对现场的五要素:人(工人)、机(机器设备)、法(工艺方法)、料(原材料)、
环(工作环境)进行直接组织、指挥与监控,以达到企业要求的管理目标。 2、基层管理者的使命基层管理者的使命实质就是为何要设置基层管理
岗位的目的。其使命就是在生产现场,利用“人、机、法、料、环”等条件,高效率的完成自己应承担的组织目标或被分担的任务。通常有“品质、
效率、成本、安全”四方面的使命。3、基层管理者的工作任务基层管理者的任务我们可归纳为“管理=管人+理事” 4、基层管理者的角色认知
为完成四项使命(提升产品品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安全生产)与两项任务(管人、理事),其角色可从“执行点、人际点、终结点”三个
方面认知。 二、基层管理者岗位功能定位针对以上基层管理者的使命、任务与角色认知,我们对基层管理者的岗位功能定位从以下几个方面界定。
1、代表管理阶层2、基层管理者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功能定位主要是协调与辅助。 三、基层管理者的岗位职能标准 作为基层管理者,他既是一个
专业技术人员,更是一个基层管理者。因此,其职能标准除了专业技术标准外,还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但与中高层管理者的职能有
所不同。它更加细化、具体,带有一定的技术性。案例某机床厂推行目标管理:为了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充分调动一千多名职能部门人员的
积极性,该厂首先对厂部和科室实施了目标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后,逐步推广到全厂各车间、工段和班组。多年的实践表明,目标管理改善了
企业经营管理,挖掘了企业内部潜力,增强了企业的应变能力,提高了企业素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 第四节 BEST训
练(管理者的一天) 训练规则说明:为何要训练,训练什么,训练目标是什么,训练规则是什么,如何进行训练,如何进行考核,谁负责,多长时
间完成。 训练运行:分组及就职演说;上任与面对问题(背景案例中遇的各种管理问题一一列出);分析会议与解决方案(会议主题、形式、解决
方案);述职与小组讨论点评;讲师点评 。对各个小组考核评价:考核标准:形式性考核占50%(包括流程、时间、角色、需要的书面材料等)
;实质性考核占50%(包括小组及个人的实际表现、内容掌握深度、目标实现度等)。 能力测试:目标实现度;差异性;如何提高? 清单一、
虚拟公司1、名称、标识2、理念、使命二、BEST训练一1、小组分工及工作议程表2、十一个问题逐项解决方案3、成长日记要求:4000
字以上;小组成员表现与排序表二、能力测试1、基层管理者都干什么工作2、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管理者?3、您对管理是如何理解的?4、根据管理的职能,请您设计一份班级卫生清洁(或文体活动)方案。5、每人以“假如我是××管理者”为题,写一份演讲稿,在班级开展比赛。 总结本章通过对管理的含义、性质和职能的认知,按照管理发展的不同阶段的时代背景、代表人物主要贡献与管理特点,逐步的使大家理解科学管理的原理、方法和现代管理的理论,并以企业车间、班组等基层部门为对象,将管理理论与方法应用其中。使大家充分认识基层管理者应完成的使命、任务与岗位标准。用模拟训练的方式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之中,通过自主学习与系统的考核,达到认知管理,掌握管理的理论、方法,并用其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献花(0)
+1
(本文系籽油荃面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