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2022-12-18 | 阅:  转:  |  分享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江桥镇中心小学 周晓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几件事,并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借助查资料的方法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理解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树立远大理想和社会责任意识。

3.学习作者因果关系的表达或构段方式。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几件事,并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借助查资料的方法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理解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树立远大理想和社会责任意识。

【教学难点】

1.默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几件事,并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作者因果关系的表达或构段方式。

【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二、巩固复习

1.读字组词

2.速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写了几件事?

预设:

(1)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伯父让他没事不要到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去玩,这让他疑惑不解。

(2)周恩来在外国人占据的地方亲眼目睹一位中国妇女的亲人被外国人汽车轧死后,却无处说理。

(3)在修身课上,周恩来在全班同学面前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三、品读释疑

(一)小组合作学习:

1.你能不能用一个简短的句子说出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2.少年周恩来疑惑不解,问道:“被外国人占据?为什么呢?”请思考:为什么周恩来不解地问?

3.这个故事的结尾说“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 ’ 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现在你体会到了么?

预设:

1.中华不振

2.因为此时的周恩来对中国当时的现状了解的还不全面,还没有亲身经历,没有亲眼目睹当时侵略者对中国人民实施的恶行。

3.中华不振就是我们总是被帝国主义列强欺负。

中华不振就是中国人受到委屈都没人管。

中华不振就是中国人不敢帮助中国人。

中华不振就是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家里,生活很困难,而外国人却过得很好,还欺负我们中国人。

(二)重点语句分析

1.比较:

①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

②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

第一句中写到的场景是“热闹非凡”,而中国的妇女在“哭诉”。

2.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

从“不但不”“反而”能看出中国巡警的可恶。

3.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从这个反问句能看出围观的中国人也是敢怒不敢言。

4.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 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

从这个比喻句能看出周恩来耳闻目睹了“中华不振”,内心很焦灼,他急切地想拯救处在水深火热中的祖国和人民。

5.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 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 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从“为之一振”“竟然”能看出魏校长听到周恩来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感到很意外,很吃惊,很骄傲,很佩服!

6.周恩来的志向和别的同学有什么不同?

其他同学 为亲人、为明理、为做官。

他们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 !

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振兴的大业联系起来,他不愿意自己的民族再这样软弱,不愿意自己的同胞再受到这样的欺凌,要为祖国的兴盛和民族的振兴而学习、奋斗。

7.这个故事和之前的故事之间,怎么联系起来呢?

用因果关系的方式,把这三个故事串起来。“振兴中华”就是串联这个故事的一条线索。

(三)阅读方法解密:结合背景理解课文内容

1.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 ,作为反映生活的文章更是离不开当时的社会背景。因此,在阅读中,我们可以通过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人生观等,进而达到深入理解课文的目的。

2.运用:学习本文应该了解20 世纪初的中国社会的背景:当时处在清朝末年,清政府腐败无能,相继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使得国家越来越贫穷,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四、课堂小结

今天咱们学习了周恩来少年励志的故事,很激励人对不对,同学们有没有收获?

五、主题延伸

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而读书”,你的回答是什么?想一想,写下来,注意写清楚理由。(课后小练笔)

示例:为了快乐成长而读书。入夜了,月光撒向大地,我静静地坐在台灯旁,看着《中外名人名著》,感觉特别好。看完后,许地山的《落花生》让我明白: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冯骥才的《花的勇气》使我明白,在成长的道路上,阴风冷雨并不可怕,要以无所畏惧的勇气去面对一切艰难险阻……

六、板书设计:





























2022.12









献花(0)
+1
(本文系May花雪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