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2022-12-18 | 阅:  转:  |  分享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江桥镇中心小学 周晓辉

【教学目标】

1.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2.理解全文,背诵全文。

3.通过讨论等体会王戎善于观察、缜密思考的品质。

【教学重点】

1.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2.理解全文,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他们智慧及美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检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王戎不取道旁李》,看看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2)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2.回顾一下课文,说说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讲了王戎和小朋友看到路边树上有很多李子,其他孩子争相摘李子,王戎却认为李子必然是苦的。

今天我们再次深入课文,细细品味王戎善于观察、缜密思考的品质

3.板书课题-生书空课题-齐读课题

二、精读感悟

(一)学习课文

1.同桌合作学习:

(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问边读边做标注。

(2)交流探讨: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诸”一词说明什么?王戎那天和诸小儿玩了什么呢?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说一说!诸小儿在游玩的时候看见了什么?诸儿看到满树的李子是怎样做的?写出相关的词语。王戎与诸儿的做法一样吗?

为什么王戎不摘李子?想一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觉得王戎是个什么样的人?

2.讨论,回答

(1)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诸”一词说明什么?

“诸”说明当时一起游玩的小孩很多,不是一两个。

(2)王戎那天和诸小儿玩了什么呢?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说一说!

捉迷藏、爬山、打陀螺、玩老鹰捉小鸡、捉蝴蝶、 跳绳、抓蛐蛐儿、爬树……

(3)诸小儿在游玩的时候看见了什么?

(4)诸儿看到满树的李子是怎样做的?写出相关的词语。

(5)王戎与诸儿的做法一样吗?

(6)为什么王戎不摘李子?

因为王戎根据“路边、多子折枝”就判断出李子树在路边,如果是甜的,树上的果子早就被别人摘光了。

(7)王戎的判断正确吗?

(8)想一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①遇到事情要多想一想,多思考其中的道理,做什么事情都要善于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②不能盲目的跟从。

(9)你觉得王戎是个什么样的人?

王戎是个有主见不盲从、聪明的人。

(二)全班探讨学习:

(1)默读朗读课文。

(2)交流探讨:说一说,课文的主题是什么?归纳课文的写作特点。

2.讨论,回答

(1)课文的主题是什么?

本文讲了王戎和其他孩子在路边看到李树上有很多李子,其他孩子争着跑过去摘李子,王戎却认为这必是苦李,结果不出王戎所料的故事。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王戎观察仔细,准确推理判断的赞赏之情。

(2)归纳写作特点

借助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形象

故事情节是由人物的活动组成的,人物形象是在情节发展中逐步丰满完善的。因此,抓住情节即抓住了关键。本文就是通过写王戎与其他孩子对 “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的不同表现,表现了王戎具有观察细致入微、据实大胆推测的能力。

(三)拓展延伸

文彦博洞中取球

文彦博是北宋有名的宰相,他小时候爱踢球。

一天,文彦博与村里的小朋友在打谷场上踢球。大家你争我夺,正踢得兴高采烈时,那只球被不歪不斜地踢进了一棵古树的树洞里。洞里黑的,什么也看不见。

一个小朋友自告奋勇地捋起衣袖,身子趴在洞口,将手臂伸进深深的洞里。摸呀,摸呀,够不到底。怎么办呢?

思考: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三、课堂小结

智者自有惊人之举。历史的长河里,有一些少年,小小年纪却聪明智慧,令大人望尘莫及,除了称象的曹冲,让梨的孔融,还有今天我们故事中的主人公——王戎。他们还真是不一般的孩子!就《王戎不取道旁李》这个故事被古人用短短49个字记录了下来,我想记录这个故事的人也很不一般!值得我们学习!

如果同学们还想了解更多小故事,不妨去读一读南朝文学家刘义庆写的《世说新语》,那里的人物,历经千年,依然鲜活生动,通过文字,你定能感受文学经典的魅力。

四、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课文。

五、板书设计

王戎不取道旁李

起因: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仔细观察

经过: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善于动脑

结果:取之,信然 推理判断

2022.12









献花(0)
+1
(本文系May花雪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