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国传统文化撷英》10中国哲学思想专题
2022-12-20 | 阅:  转:  |  分享 
  
中国古代哲学专题本讲主要内容一、哲学概说。二、哲学史概说二、中国哲学分期介绍。三、中国哲学史的史料四、哲学小思考与小故事。一、哲学概说哲学的
定义   哲学的定义从来没有一定的。我如今也暂下一个定义:“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
哲学。” (胡适)哲学的门类:   一、天地万物怎样来的?(宇宙论)   二、知识、思想的范围、作用及方法。(名学及知识论)   
三、人生在世应该如何行为?(人生哲学,旧称“伦理学”)   四、怎样才可使人有知识,能思想,行善去恶呢?(教育哲学)   五、社会
国家应该如何组织,如何管理?(政治哲学)   六、人生究竟有何归宿?(宗教哲学) 二、哲学史概说:哲学史:把种种哲学问题的种种研
究法和种种解决法,依着年代 的先后和学派的系统,一一记叙下来,便成了哲学史。哲学史的种类:
一、通史,例如《中国哲学史》、《西洋哲学史》之类。    二、专史:   (一)专治一个时
代的,例如《中国宋明理学史》、《明儒学案》。   (二)专治一个学派的,例如《禅学史》、《中国伦理学史》。   (三)专讲一人的学
说的,例如《王阳明的哲学》、《朱熹的学术思想》。   (四)专讲一部分哲学的历史,例如《名学史》、《教育哲学史》。 哲学史有三个目
的:(一)明变哲学史的第一要务,在于使学者知道古今思想沿革变迁的线索。(二)求因哲学史的目的,不但要指出哲学思想沿革变迁的线索,还
须要寻出这些沿革变迁的原因。 (三)评判了既知思想的变迁和所以变迁的原因之后,哲学史的责任还没有完,还须要使学者知道各家学说的价值
,这便叫做评判哲学史。简而言之,就是明变、求因、评判。 中国哲学史的划分 中国哲学史可分为三个时代: (一)古代哲学   自老子
至韩非,为古代哲学。这个时代,又名“诸子哲学”。 (二)中世哲学   自汉至北宋,为中世哲学。这个时代,大略又可分作两个时期:  
 中世第一时期:自汉至晋,为中世第一时期。 中世第二时期:自东晋以后,直到北宋,这几百年中间,是印度哲学在
中国最盛的时代。  (三)近世哲学   唐以后,印度哲学已渐渐成为中国思想文明的一部分,并与中国固有思想结合,所发生的新思想,便是
近世哲学 。包括宋明理学、清代朴学。 二、中国哲学分期介绍 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概念 德的范畴: 郭沫若先生说,古代的哲学思想
最初有周代的周公说“德”。“德”的意思是好心好意对待别人。 “德”后来发挥成“道德”这个辞。就有了“五德、五伦”之说。
五德:仁、义、礼、智、信 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 。道的范畴:“道”:古人所说的“循天地之道”的“道”
,是规律的意思。 道是老子首先提出来的。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之为名,曰大。”老子
的“道”,是一,是大,先于天。先秦老庄哲学: 老子的思想体现于《老子》一书中,以韵文诗写成,共五千字;其中有不少哲理,如“
反者,道之动。”老子以后,庄子继承了老子,成为“老庄哲学”。老子庄子 老子的哲学老子主要提出“道”的思想:“道”在政治方面的应
用:(1)“小国寡民”(2)“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道”在生活方面的应用:(1)柔弱胜阳刚(2)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 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 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
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 为则无不为。 《老子》帛书庄子的哲学观1、“道法自然”是老庄的共同点。不同点在于,二人对道物的看
法不同。老子是“道生万物”。庄子是“道在物中”。2、庄子比老子更加注重养生问题。3、认为现实环境之险恶,最大恶是人心败坏。4 、批
评“圣知之法”,认为此不足以救世。 田成子一旦殺齊君而盜其國,所盜者豈獨其國邪?並與其聖知之法而盜之,故田成子有乎盜賊之名
,而身處堯舜之安;小國不敢非,大國不敢誅,十二世有齊國。則是不乃竊齊國,並與其聖知之法以守其盜賊之身乎?5、不赞成以德、以法、以礼
乐治国。主张“人任自然”。6、在身心方面,提出“逍遥”思想和“道通为一”思想。《周易》的哲学观(一)文本介绍:《周易》包括《易经》
与《易传》。《周易》之“周”,说法不一。一说为“西周”。“易”指变易。《易经》是作于商末周初,原为占筮shì之术。 《易传》
作于春秋、战国之间,实属借“经”发挥之哲学著作。《易经》包括六十四卦卦形和爻辞。《易传》包括阐释《易经》的七种专论凡十篇,亦称“十
翼”。《周易》的哲学观(二)1、象、数、义、理的学问。2、论天道。(1)一阴一阳谓之道。(2)生生之谓易。3、论人道。(1)危者使
平,易者使倾…惧以终始,其要无咎。 警惕自危可以使人平安,掉以轻心可能导致倾覆败亡…始终保持警惧,其要旨在善于补过 (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3)天尊地卑,乾坤定矣。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周易》帛书本,是我们迄今看到的最完整的汉
代《周易》本子。秦汉 公元前221年,积六世余威的秦国,经过多年兼并战争,终于荡灭诸国,实现了政治上大一统的帝国——
秦王朝。秦统一中国,标志着中华文化共同体开始创建,尤其是汉民族的正统文化形态得到了基本定型。(一)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
完成统一大业之后,为强化自身统治,秦始皇采取了“书同文,车同轨”、“焚书王绾/淳于越坑儒侯生/卢生 ”等一系列统一思想
的文化政策。 汉朝建元五年(前136年),正式设立《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元光元年(前1
34年)汉武帝诏举贤良对策,董仲舒上著名的“天人三策”,对“罢黜百家”进行了系统阐述。元朔五年,在丞相公孙弘等规划下,以博士官培养
弟子员为核心,研习儒家经典、培养儒学的太学制度开始形成。从此,儒家学说开始被抬上统治思想的地位。 (二)经学时代的确立
经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官方统治学说的正式形成,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也随之展开,并旁及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从思想文化层
面,经学的确立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1、经典的确立。五经——十三经。2、标志着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第一个否定之否定过程的完成。经典由西周
王官之学。经过个人阐释变成私家之学,到汉武帝时又重新成为官学。3、儒家正统地位的正式确立。(三)秦汉哲学特点和主要的哲人
秦汉时期思想和哲学的特征,主要的有两点:(一)兼综各家。 秦汉之际至汉朝初年,以结束先
秦“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为旨归,不少人开始尝试建立杂通的学说来统一思想。例如,《吕氏春秋》、《淮南子》等杂家的兴起。 (二)
儒道斗争互补。 汉代以后,儒道两家的斗争和互补,逐渐成为当时思想界的主要取向。此时的儒道不同于先秦呈对立状态的儒
道。董仲舒、扬雄、王充等都自觉不自觉地把道家思想引进到自己的学说中,如董仲舒的“无为”思想,扬雄《太玄》的“玄”观念及宇宙图式,王
充的天道“自然”观等。扬雄吕不韦(四)董仲舒的哲学思想:1、天不变,道亦不变。认为道是永恒的,人世间的一切都是永恒的、不能改变,如
同天一样。这个说法是错的。2、天人合一。(见下页)3、阴阳五行说。 以天为意志,若是人违背了天意则降灾。如,“汉代发生日蚀,汉成
帝赐丞相翟方进死。”古时丞相,如同巫者,有责任燮理好天地阴阳。又如“月令”制度,就是天子命令百姓在每个月所要作的农事。如果发生自然
异变,这时群臣要向天子行谏,天子也要下罪己诏。关于“天人”之间的关系: 战国阴阳家邹衍提出“五德终始”说和“天人相与”说。
把历史的演变、帝王的更替、朝代的兴衰都看作是天的安排。天有黄、青、白、赤、黑五色。每个朝代受一种“德”的支配,每个德有
盛衰。五行有金木水火土。五德就有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各朝就是虞代为土德,色黄。夏代为木德,色青。商代为金德,色白。周代为
火德,色赤。汉代,五德轮换,应该为土德,色黄了。 东汉董仲舒把邹衍的“天人相与”和“五德终始”上升至“天人合一”。他明确地提出,(
1)“定名分”。尊尊亲亲、君君臣臣。(2)安命运。(3)守常法。必须完全遵守古法。 东汉以后,佛教传来。
佛教也是要人们受苦,服服帖帖的。儒、佛二教,开始时有冲突。后来,皇帝拼命提倡佛教,举国若狂。 针对这情况,南朝范缜
zhěn写了《神灭论》公然提出反对。例如“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是说,在人体之外,并没有另外的精神
。范缜后被梁武帝放逐。 魏晋南北朝 儒家、佛家的冲突,到唐朝还存在。一般儒者皆信佛,但韩愈等大
儒反对笃信佛教的唐宪宗把佛骨迎接到朝廷里。说“从来没有哪个皇帝,由于信仰佛教而得到长寿。”后被宪宗放逐。韩愈不懂佛经,他所反对的是
浪费大量财力建造寺院。他写了《原道》篇说“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佛之道乃印度的道,不是中国的道。)要“庐其居”(把寺院给百姓
住。)、“火其书”。(烧掉佛经) 唐朝隋唐佛教哲学 按宗派来分,隋唐佛教共有八个主要的宗派:天
台宗、三论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律宗、密宗、净土宗。 隋唐佛教各宗的高僧大德将佛学理论发挥至极处,在佛教哲学上所
取得巨大成就,构成中国佛学的精华。作为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一环,是中国传统哲学与印度佛学、佛学内部的教下与宗下等方面相互激荡、不断发
展的结果。 同时,隋唐佛教哲学,尤其是禅宗的心性论,反过来又刺激了儒学和道教,对于后来宋明理学、宋元道教金丹派南
宗与全真教的产生都有深远影响。 总体而言,若论哲学思维的细密深邃、理论体系的复杂严整、悟道境界的高深玄远以及实践
方法的巧妙灵活,佛教哲学都有其独到之处,实为中国古代哲学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五代道教哲学 唐朝
和五代时,佛、道都极盛行,道教的盛期是五代。五代有个叫陈抟tuán的学道人,创造了“太极图”。 太极图的意思是阴阳相互消长、阳的最
盛处即阴之尾部。这个观点与汉代阴阳五行相衔接,还是循环论。如“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女子是阴,应扶男阳”,“君子为阳,小人为阴”
,把小人和女人看成一样属于阴。应加以抑制,于是夫权日高。陈抟宋朝 到了宋朝,有三个教:佛教、儒教、道教。就是说,宋
代的儒家成了宗教——儒教。宋王朝尽力提倡:“三教之设,其旨一也。” 宋代的儒家思想,与前代又各不相同。在儒家学说的
基础上,加深了封建思想。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宋以后,凡三十岁以下的女人,死了丈夫以后,不得改嫁,给她立贞节牌坊。“天下没有不
是的父母”、“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臣不得不亡。”宋儒的五个代表性人物:(一)周敦颐,作《通书》,发挥太极图。(二)张载
,著有《西銘》。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立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又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这是主张一切平等,来自佛教
、佛经。又讲“无欲”说,“能使无欲,则民不为盗”,还提出了“太虚即气”的观点,肯定人性具有真实自性的物质性基础。(三)程颐、程颢,
又称二程。他们都是周敦颐的学生,著有《二程遗书》,也是发挥太极图。(四)朱熹1、继承集中了上面四人的思想,写了《近思录》。2、吸收
了佛教、道教的思想。提出“天地之间,有理有气。” 什么是理?朱熹认为:“理超然于万有之上,广大无边。”是无所不在的。又说
:“理是仁义礼智”。认为“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这个意思是说三纲五常之理,在人间有君臣、父子、兄弟夫妇之前,就有了,是先天的
。他说:“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理却是在,纲常万年,磨灭不得。”3、朱熹提出人性中的“天理”和“人欲”的矛盾。“天理”是善的,“人欲
”是恶的,所以要“存天理,灭人欲。”4、关于知与行的问题,朱熹提出知先于行,行重于知,知行为一。5、在文献典籍上的贡献,朱熹写了《
四书集注》。 这是一本儒家经典的解释书。他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编到一起叫做“四书”。成为宋明人的教科书。
有关宋儒的性、理思想(上) 性、理--宋儒的中心思想。上述周敦颐、二程、张载、朱熹叫做理学家。 他们认为:人在动时就忘了本性
和天理,人在静时,就能恢复本性和知道天理。所以要想办法恢复人心的宁静。如,杨时与游酢”程(颐)门立雪”的故事。 性,即人性。这
个问题战国时就讨论过。 孟子,主张“人性善”,人性中有仁义礼智信。人本性是好的,之所以坏,是因为“习”,从后天外面学来的。
荀子主张“性恶论”。要刻苦修善才能去恶从善。 告子主张“无恶无善”。善与恶是人在社会行为当中区分出来的,在这之先,并没
有善或恶。西汉时,儒者以为人有的本善,有的本恶。这就是说人的善恶先天就有。唐代哲学思想,无大的变化,是随着佛教的说法。宋代,因袭孟
子的学说,主张人性善,由于物的引诱,才堕落为恶。 以上是说宋代的“性”及其演变。有关宋儒的性、理思想(下) “理”就是
“天理”。战国时,就有对“理”的论述。最早见于《庄子》一书中。汉朝人把“五行”之说注入到“天理”之中。宋朝的“天理人欲”说,认为“
人性”应当合乎“天理”。凡“天理”都是好的,是绝对的。凡人欲是极坏的,宋朝理学家不要人们有任何要求。他们要人们去静坐,静坐时要“入
定”,入定时就忘我,此时才能“天理弥漫”。宋儒这样讲下去,就形成了人们不能做任何事了。有关宋儒的“中”思想 宋儒把《
中庸》里的一些思想进行了发挥。《中庸》里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里所说的“中节”就是恰到好处。这里所说的
“和”是平和的意思。就是说,人不能过喜,过怒,过哀,过乐,过了头就不对。 《中庸》里又讲了中庸之道,说“君子中庸,小人反
中庸。”“庸”为用,中庸为中和。意思是:“从中处用之。”大意是:把两个极端加以折中。“中庸之道”是《中庸》的主旨,此书前几章讲“中
庸”,后几章讲“治国、平天下。”中庸思想是儒家的中心思想。 《论语》中记叙了孔子,说“威而不猛,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
说适中。 宋人对《中庸》中的话有了不当的发挥。说:“喜怒哀乐未发时都善,发出都坏。”成了空谈心性,不做实事。只要一做
、一发就是错的。与战国的《中庸》思想有了不同。 明 朝   明代学术的主流是理学。明代理学的一
个特点是理气论的褪色,心性论成为思想家的学说重心。这是因为经过宋元诸大儒的推阐,理学发展到烂熟,越来越成为一种价值性学说,探究万物
的终极实在已经变成了实证问题而逐渐居于人们视域的次要位置。理气问题已经没有多少继续深入挖掘的空间。而心性问题代表着哲学家对人的本质
、对人与宇宙的关系的根本理解。特别是在佛教道教与儒学经过长期的互相吸收、冲突、融合,已经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之后,心性问题更有它独
特的重要性和深刻性。 另一方面,明代经学极敝,经学与理学分途
。经学在新的方法、新的社会需要确立之前,已经很难再有发展。科举的影响使义理之学牢牢占据着思想舞台的中心,而义理之学的创新和发展在于
心性体验。心性论最能体现一个思想家的根本识度。从思想方法上说,理气论是把描述对象作为一个在心之外的存在系统,用的是主客二分的方法;
客体本身的法则,客体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仍是在我之外的。心性论则不然,它指向的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客体作为主体境界的投射物已经打上了
主体的烙印。 主要的理学家有王阳明、李贽等。 王阳明,即王守仁。在“阳明洞”读书,人称阳明先生。
王阳明继承了汉代儒家和理学家的思想,又有自己的发展。 如他学过“陆九渊”和“朱熹”的思想,知道朱熹的“格
物穷理”。朱熹以为一草一木都包涵‘至理’,必须一个一个地‘格尽’天下之物,才能体会到‘天理’。王阳明在二十多岁时,就认认真真地‘格
’竹子,从早到晚对着翠绿的竹子,冥思苦想,一连格了七天。一无所获,反而病倒。此后,他想一竹之理,尚不能‘格’,怎么去‘格’天下之物
?于是转而读佛经、道经。同道士谈养生,向和尚问禅机。再后来,他就到阳明洞静坐修道去了。他的哲学加入了不少佛学和道学思想。王阳明的哲
学主张:1、“良知良能”。人有天然的知和天能,不要故意造作,要“致良知”。2、人有“初一念”和“次一念”。 “初一念”是良知,“次
一念”是非良知。所以要“知行合一”。不要以丽害念压是非念,初一为是非念,次一念为利害念。所谓“致良知” “良知”包括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等三纲五常观念。包括人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谦让之心,是非之心。这些都是与生俱来
的“良知”、“良能。” 他一方面认为“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是人人一样的。另一方面,又说“愚夫愚妇”们的
“次一念”太重,“利害念”太多,个人的欲望太大,所以不能保持“良知”。这样,就提出了如何才能保持“良知”的问题,这就叫做“致良知。
”做法是,不能用利害念去压倒是非念。不能用恶念去压倒善念。“致良知”实际就是“存天理,灭人欲。”所谓“知行合一” 朱
熹有“知先行后”的说法。王阳明不赞成朱熹的说法。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
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又说,“一念发动就是行。”例如,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数,好比说,某个知孝,某个知悌,是指的这个
人已经行了孝,行了悌。所以,知和行不能分开。其他方面:1、王阳明的著作《传习录》。这是别人把他所传所述的,记录下来,整理成书。2、
王阳明认为“致良知”的方法是“人不要读书,只能静坐。”这样才能恢复良知、良能。他的这种思想是同佛教禅宗派思想相结合(禅宗讲究拜佛、
读经、问师皆无用;问东答西;重点在于自正明心、自律、自度;是自励宗教),人们称王阳明的这种想法为“狂禅”。关于李贽:
李贽是王阳明的后学,做过官,后到佛院,落了发,过半僧半俗的生活,与跟和尚们一起研读佛经。他学过王阳明,后来又不同意他 ,甚至反
对他。李贽有思想,敢说话。著有《藏书》、《焚书》,人挟一册,以为奇货。李贽的哲学思想:他批评道学家,说他们“阳为道学,阴为富贵。披
服儒雅,行若猪狗。”他提出不能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他还发表了不少反对封建思想的见解。他提出要“破名分”,可见已经不完全是宋代理学了
。宋代理学的分支:朱熹一派、陆九渊一派。 王阳明继承陆九渊一派。
朱熹和陆九渊的比较:1、朱熹劝年轻人要读经书,陆九渊劝年青人不要读经书。他说“六经皆我注脚。”是支离破碎的功夫。2、对于《大学》中
义理认识不同。例如“格物”,朱熹认为是“至”的意思,即是研究它,是“穷理”。陆九渊以为“格物”是不可知,不是要去知,而是要排斥它。
他主张“去物”,只有“去物”,才能“知心”。他说:“先务其大者,再务其小者。”所谓大者,是心。所谓小者,是物。陆、王与朱熹的对立,
自宋朝起,一直延续到清朝。宋代理学与明代理学的比较相同点:都是理学家。都求其本性,都把人的内心当作第一位。不同点:宋代的朱熹与明代
的王阳明都讲理学。但朱熹拘谨些,王阳明胆子大些,敢做事。朱熹主张讲礼节,王阳明反对礼节。清 代 清代,皇帝信奉程、朱
理学,主张“定名分”。但清代的大儒反对理学。有的大儒提出“礼、理论”。还有的大儒提出“圣人不离事而言理。理即事中。”以上这些都不是
宋、明所说的“理”。而是相反的新说法,理是指人间的事理而非“天理”。较有名的大儒——戴震:戴震,写了一本《孟子字义疏证》。他假借解
释《孟子》,来推说自己的思想主张。在书中他明确地反对“理”、“天理”、程朱理学。他提出“道心在人心中。”即人不能没有最根本的欲望。
顾炎武认为,程朱理学、心学是“置四海之穷困不言,而终讲危微精一之说 ”,即是不管四海穷困的一派胡言。较有名的大儒——顾炎武:顾炎武
较有名的大儒——王夫之:1、他批评“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说法。他说:“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道在器中”。“器
”是器物。“道”,道理。都在物质之中。2、他反对“去天理,存人欲”的说法。提出“人欲之各题,即天理之大同”。以为只有人对生活的欲望
得到满足,这才叫有天理。3、他反对程、朱、王阳明的“知先行后”、“知行合一”的说法。他说“君子之行,未尝离行以为知也。”知是离不开
行的啊!他又说:“行可有知之效。”只有行动,实际去作了。才能看到“知”的效果。 总之,清代皇帝和普通儒者继续宣扬朱熹、二程
的天理说。但著名的大儒却反对宋、明理学,他们的哲学思想向前进了一步。王船山故居儒家各个时期的哲理脉络第一,春秋时期,儒家的创始人孔
子主要想恢复周朝的等级制度。第二,战国时期,孟子这些人不再要周朝的制度、也不要春秋的霸道,而是要“王道”。第三,孟子主张实行小农制
,他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孔子对于农民是轻视的,以为农民是小人。第四,秦汉时,董仲舒提出“天不变,道亦不变。
”皇权是天授,永世不变,一切为皇帝服务。第五,宋朝,儒家吸收了释家、道家的思想,实现了儒释道三家交合。朱熹是这方面的代表。“三纲五
常”虽建立于汉朝,但在宋朝实行最严。第六,清朝儒家打翻了理学家。但发展了“礼”,讲古人的礼。第七,鸦片战争以后,康有为、廖平立孔子
为教主,以孔子为纪元,崇拜孔子。第八,民国时期,吴虞第一个站出来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题为《吃人与礼教
》的文章。他的思想来自明代的李贽。 儒家思想支配了中国人的思想两千多年。期间代有不同,统而言之称为儒家。中国封建社会
统治阶级的哲学思想,一直在儒家、儒教的控制下。四、哲学史的史料 哲学史的三个目的:明变,求因,评判。怎样才能达到此三个目的,首先要
述学。述学是用正确的手段,科学的方法,精密的心思,从所有的史料里面,求出各位哲学家的一生行事、思想渊源沿革和学说的真面目。怎样理解
“求出学说的真面目” ?古人编书处于各种目的,往往把不相干的人的学说并入某人学说。 如《韩非子》的第一篇是张仪说
秦王的书。《管子》等书把假书作为真书。《庄子·渔父》篇是后人加入的篇章,却作为了原有的篇章。《大学》中的“格物”二字,解者多至七十
余家,众说纷纷,无两相同,越说越远。哲学家的时代不明、著作不明,如何知道他们思想的传授沿革?所以要先做考据,也就是述学。述学难,难
在史料或不完备,或不可靠。哲学史的史料,大概可分为两种:一为原料,一为副料。 (一)原料 哲学史的原料,即是各哲学家的著作。
近世哲学史对于这一点,困难较小。因为近世哲学发生在印书术通行以后,重要的哲学家的著作,都有刻板流传;偶有散失埋没的书,终究不
多。 到了中世纪哲学,便有较大困难了。汉代的书《论衡》 ,其作者王充是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可是《论衡》的《乱龙篇》极力为董
仲舒作土求龙一事辩护,与全书的宗旨恰相反。为后人造假。到了古代哲学史,这个史料问题更困难了。表面上看来,古代哲学史的重要材料,如孔
、老、墨、庄、孟、荀、韩非的书,都还存在。仔细研究起来,这些书差不多没有一部是完全可靠的。 原著的书既散失了这许多,于今又无
发见古书的希望,于是有一班学者,把古书所记各人的残章断句,一一搜集成书。如马国翰的《玉函山房辑佚书》。这种书可名为“史料钩沉”,在
哲学史上也极为重要。 各代历史的列传里,也往往保存了许多中古和近世的学说。 (二)副料 原料之外,还有
一些副料,也极重要。1、凡古人所作关于哲学家的传记、轶事、评论、学案、书目都是哲学史的副料。 如《礼记》中
的《檀弓》、《庄子》中的《天下篇》,《荀子》中的《正论篇》、《吕氏春秋》,《韩非子》的《显学篇》,《史记》中各哲学家的列传等。 2
、近世文集里有许多传状序跋,也往往可供参考。3、黄宗羲的《明儒学案》及黄宗羲、黄百家、全祖望的《宋元学案》等学案类也是重要的哲学史
副料。 副料的重要性 第一,各哲学家的年代、家世、事迹,未必在各家著作之中,往往须靠这种副料,方才可以考见。
  第二,各家哲学的学派系统、传授源流,几乎全靠这种副料作根据。例如《庄子·天下篇》与《韩非子·显学篇》论墨家派别,为他书所无。
   第三,有许多学派的原著已失,全靠这种副料里面,论及这种散佚的学派,借此可以考见他们的学说大旨。如《庄子·
天下篇》所论宋钅开、彭蒙、田骈、慎到、惠施、公孙龙、桓团及其他辩者的学说;如《荀子。正论篇》所称宋研的学说。(三)史料的审定
哲学史最重学说的真相,先后的次序和沿革的线索。若把那些不可靠的材料信为真书,必将导致(一)失了各家学说的真相; (
二)乱了学说先后的次序; (三)乱了学派相承的系统。 审定史料之法 (一~二)凡审定史料的真伪,须要有证据,方能使人心服。这种
证据,大概可分五种(此专指哲学史料):  (一)史事。   书中的史事,是否与作书的人的年代相符。如不相符,即可证那一书或那一篇
是假的。如庄子见鲁哀公,便太前了;如管仲说西施,便太后了。这都是作伪之证。  (二)文字。   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字,不致乱用。作
伪书的人,多不懂这个道理,故往往露出作伪的形迹来。如关令尹的《关尹子》(《文始真经》)中所用字:“术咒”、“诵咒”、“役神”、“豆
中摄鬼、杯中钓鱼、画门可开、土鬼可语”,“婴儿蕊女、金楼绛宫、青蛟白虎、宝鼎红炉”,是道士的话。“石火”、“想”、“识”、“五识并
驰”、“尚自不见我,将何为我所”,是佛家的话。这都是作伪之证。 审定史料之法 (三)(三)文体。   不但文字可作证,文体也可作证
。如《管子》那种长篇大论的文体,决不是孔子前一百多年所能作的。后人尽管仿古,古人决不仿今。如《关尹子》中“譬犀望月,月影入角,特因
识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又譬如“水中之影,有去有来,所谓水者,实无去来”:这决不是佛经输入以前的文体。不但一个时代有
一个时代的文体,一个人也有一个人的文体。如《庄子》中《说剑》、《让王》、《渔父》、《盗跖》等篇,决不是庄周的文体。《韩非子》中《主
道》、《扬榷》(今作扬权)等篇和《五蠹》、《显学》等篇,明是两个人的文体。 审定史料之法 (四)(四)思想。   凡能著书立说成一
家言的人,他的思想学说,总有一个系统可寻,决不致有大相矛盾冲突之处。故看一部书里的学说是否能连络贯串,也可帮助证明那书是否真的。
如《韩非子》的第一篇,劝秦王攻韩,第二篇,劝秦王存韩。这是绝对不相容的。司马光不仔细考察,便骂韩非请人灭他自己的祖
国,死有余辜,岂不是冤煞韩非了! 大凡思想进化有一定的次序,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即有那个时代的思想。
如《墨子》里《经上下》、《经说上下》、《大取》、《小取》等篇,所讨论的问题,乃是墨翟死后百余年才发生的,决非
墨翟时代所能提出。因此可知这六篇书决不是墨子自己做的。 大凡一种重要的新学说发生以后决不会完全没有影响。
若管仲时代已有《管子》书中的法治学说,决不会二三百年中没有法治观念的影响。 审定史料之法 (五)(五)旁证。   前
面所说四种证据,史事、文字、文体、思想,皆可叫做内证。因这四种都是从本书里寻出来的。还有一些证据,是从别书里寻出的,故名为旁证。
如《荀子。正论篇》引宋子曰:“明见侮之不辱,使人不斗。”又曰:“人之情欲寡(欲是动词),而皆以己文情为欲多,
是过也。”《尹文子》说:“见侮不辱,见推不矜,禁暴息兵,救世之斗。”《庄子。天下篇》合论宋钅开、尹文的学说道:“见侮不辱,救民之斗
;禁攻寝兵,救世之战。”又说:“以禁攻寝兵为外,以情欲寡小为内。”又孟子记宋钅开听见秦楚交战,便要去劝他们息兵。以上四条,互相印证
,即互为旁证,证明宋钅开、尹文实有这种学说。五、哲学小思考与小故事 问题一:如果你知道有一个女人怀孕了,她已经生了八个小孩,其中有三个耳朵聋,两个眼睛瞎,一个智能不足,而这女人自己又有梅毒,请问,你会建议她堕胎吗?问题二:现在要选举一名领袖,而你这一票很关键。下面是关于这三位候选人的一些事实:候选人A:跟一些不诚实的政客有往来,而且会咨询占星学家。他有婚外情,是一个老烟枪,每天喝8─10杯的马丁尼。候选人B:他过去有两次被解雇的记录,睡觉睡到中午才起来,大学时吸过鸦片,而且每天傍晚会喝一夸特的威士忌。候选人C:他是一位受勋的战争英雄,素食主义者,不抽烟,只偶尔喝一点啤酒。从没有发生过婚外情。请问你会在这些候选人中选哪一个?(一)哲学小思考请不要用既定的价值观来思考事物 。先公布第二题的答案吧候选人A是富兰克林﹒罗斯福,候选人B是温斯顿﹒丘吉尔,候选人C是亚道夫﹒希特勒。你是不是为世界人民选择了希特勒? 再回到问题一: 作为受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教育多年的人,我会建议那位母亲堕胎。你是不是跟我的建议一样?那么你杀了贝多芬,她是贝多芬的母亲。 吓一跳吧?本来你认为很好很人道主义的答案,结果却扼杀了贝多芬、创造了希特勒?(二)哲学小故事 一个满腹经纶的作家出名后有了些财富,便开始环游世界、到处走走。他带着一些金钱及书本开始旅游。 他将看到的事物一一记录下来,并靠教导他人或为人解答赚取酬劳。 有一次他搭上了一艘船,准备海上之旅。不料半途刮起一场可怕的暴风雨,每个人都急忙抢救身上值钱的东西,作家却只拿了笔记本。一旁的人问他:“你不打算保住你的财产吗?” 作家回答:“我所有的财产都在我身上了。” 当暴风雨过后,有些人因拿了过重的财物而无法逃出,而作家则幸运的活了下来,等到了另外一个城市,他便将这个冒险故事写成书。一路上他就靠着文笔才华顺利的回到家乡。 知识是唯一不会亏本的生产工具,一个有学问、有智慧的人懂得利用所学发挥自己的才华,改善目前的生活,帮助自己由困境中跳脱出来,并使人生充满意义及乐趣。
献花(0)
+1
(本文系籽油荃面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