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注会审计思维导图
2022-12-20 | 阅:  转:  |  分享 
  
第一章审计概述

审计的概念与保证程度

审计的产生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审计的定义

从用户、目的、保证程度、基础和最终产品五个方面进行

把握

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

鉴证业务 审计、审阅、其他鉴证业务

相关服务业务

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代编财务信息、税务咨询和管

理咨询

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

不同点:目标、证据收集程序、所需证据数量、检查风

险、财务报表的可信性、提出结论的方式

注册会计师审计和政府审计 区分相同点和不同点

职业责任和期望差距

审计报告和信息差距

审计要素

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人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方)、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预

期使用者

财务报表(审计对象的载体) 审计对象:历史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标准

审计证据 充分性和适当性

审计报告

审计目标

审计的总体目标

发表意见

出具报告

认定

关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事项及相关披露的认定 发生、完整性、准确性、截止、分类、列报

关于期末账户余额及相关披露的认定

存在、权利和义务、完整性、分类、列报以及准确性、计

价和分摊

具体审计目标

与各类交易、事项及相关披露相关 发生、完整性、准确性、截止、分类、列报

与期末账户余额及相关披露相关的审计目标

存在、权利和义务、完整性、分类、列报以及准确性、计

价和分摊

审计基本要求

遵守审计准则

遵守职业道德守则

基本原则:诚信、独立性、客观和公正、专业胜任能力和

应有的关注、保密、良好职业行为

保持职业怀疑

秉持质疑的理念

保持警觉

审慎评价审计证据

客观评价管理层和治理层

保持职业怀疑的作用

合理运用职业判断

提高职业判断质量的方式

丰富的知识、经验和良好的专业技能

独立、客观和公正

保持适当的职业怀疑

衡量标准

准确性或意见一致性

决策一贯性和稳定性

可辩护性

审计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

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固有风险

指在考虑相关的内部控制之前,某一认定发生错报的可能



控制风险

指某一认定发生错报,但没有被内部控制及时防止或发现

并纠正的可能性

检查风险

如果存在某一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是重

大的,注册会计师为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而实

施程序后没有发现这种错报的风险

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的反向关系

根据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

险)

合理设计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并有效执行

审计程序,以控制检查风险

审计的固有限制 影响审计的固有限制的因素

财务报告的性质

审计程序的性质

财务报告的及时性和成本效益的权衡

第二章审计计划

初步业务活动

目的

具备执行业务所需要的独立性和能力

不存在因管理层诚信问题而可能影响注册会计师保持该项

业务意愿的事项

与被审计单位不存在对业务约定条款的误解

内容

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管理程



评价遵守相关职业道德要求的情况

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

审计的前提条件

存在可接受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

管理层已认可并理解其承担的责任

审计业务约定书

基本内容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与范围

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管理层的责任

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

提及注册会计师拟出具的审计报告的预期形式和内容,以

及对在特定情况下出具的审计报告可能不同于预期形式和

内容的说明

特殊考虑

考虑特定需要

考虑组成部分的审计

考虑连续审计

审计业务约定条款的变更

没有合理的理由,注册会计师不应同意变更

业务变更的原因

环境变化对审计服务的需求产生影响(通常合理)

对原来要求的审计业务的性质存在误解(通常合理)

管理层施加的或其他情况引起的审计范围受到限制(不一

定合理)

变更为审阅业务或相关服务的要求

审计→审阅(不应在报告中提及)

审计→商定程序(可以在报告中提及)

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总体审计策略

审计范围

报告目标、时间安排及所需沟通的性质

审计方向

审计资源

具体审计计划

风险评估程序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进一步审计程序

总体方案

实质性方案

综合性方案

具体审计程序

控制测试

实质性程序

其他审计程序 根据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决定

审计过程中对计划的更改 贯穿于整个审计业务的始终

指导、监督与复核 考虑的因素

被审计单位的规模和复杂程度

审计领域

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

执行审计工作的项目组成员的专业素质和胜任能力

重要性

重要性的含义 三方面理解

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恰当的基准乘以适当的百分比

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

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通常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50%-75%

选择较高的百分比

连续审计项目,以前年度审计调整较少

项目总体风险为低到中等

以前期间的审计经验表明内控运行有效

选择较低的百分比

首次接受委托的审计项目

连续审计项目,以前年度审计调整较多

项目总体风险较高

存在或预期存在值得关注的内控缺陷

审计过程中修改重要性

审计过程中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获取新信息

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经营所了解的情况发生变化

错报

明显微小错报

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设定的明显微小错

报临界值,低于该金额的错报可以不累积

累积错报

事实错报

判断错报

推断错报

对审计过程识别出的错报的考虑

错报可能不会孤立发生

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可能导致某些错报未被发现

第三章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的性质

审计证据的含义 包括

会计记录所含有的信息

其他的信息

充分性

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

审计证据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少

适当性

相关性

特定的审计程序可能只为某些认定提供相关的审计证据,

而与其他认定无关

有关某一特定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并不能替代与其他认定

相关的审计证据

不同来源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可能与同一认定相关

可靠性

外部>其他来源

内控良好>内控薄弱

直接>间接

文件、记录>口头

原件>传真件或复印件

评价充分性和适当性时的特殊考虑

对文件记录可靠性的考虑

审计工作通常不涉及鉴定文件记录的真伪

应当考虑用作审计证据信息的可靠性

考虑与这些信息生成和维护相关控制的有效性

使用被审计单位生成信息时的考虑 应当就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获取审计证据

证据相互矛盾时的考虑

从不同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能够相互印证,审计证据则具

有更强的说服力

从不同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不一致,表明某项审计证据可

能不可靠,应当追加必要的审计程序

获取审计证据时对成本的考虑

满足充分、适当的前提下可以考虑获取审计证据的成本与

所获取信息的有用性之间的关系

不应以获取审计证据的困难和成本为由减少不可替代的审

计程序

确实无法获取必要的审计证据且无较好的替代程序,应视

为审计范围受到限制

审计程序 种类

检查

观察

询问

函证

重新计算

重新执行

分析程序

函证

函证决策

可以考虑

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水平越高,对通过实质性程

序获取的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越高

函证程序针对的认定

函证可以为某些认定提供审计证据,但是对不同的认定,

函证的证明力是不同的

实施除函证以外的其他审计程序

应当考虑

被询证者对函证事项的了解。越了解,回函的可靠性越高

预期被询证者回复询证函的能力或意愿

预期被询证者的客观性。如果被询证者是被审计单位的关

联方,则其回复的可靠性会降低

函证的内容

函证的对象

银行存款、借款及与金融机构往来的其他重要信息

应当对银行存款(包括零余额账户和在本期内注销的账

户)、借款及与金融机构往来的其他重要信息实施函证程



除非有充分证据表明某一银行存款、借款及与金融机构往

来的其他重要信息对财务报表不重要且与之相关的重大错

报风险很低

应收账款

应当对应收账款实施函证

可以不函证的情形

有充分证据表明应收账款对财务报表不重要

注册会计师认为函证很可能无效

其他函证

函证的时间

通常以资产负债表日为截止日,在资产负债表日后适当时

间内实施函证

如果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为低水平,可以在资产负债表日前

进行函证

管理层要求不实施函证时的处理

要求合理 应当实施替代审计程序

要求不合理且被其阻挠而无法实施函证

应当视为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并考虑对审计报告可能产生

的影响

询证函的设计

积极的函证方式

列明信息

不列明信息

消极的函证方式 同时满足四个条件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为低水平

涉及大量余额较小的账户

预期不存在大量的错误

没有理由相信被询证者不认真对待函证

函证的实施与评价

对函证过程的控制 注册会计师应对函证的全过程保持控制

评价函证的可靠性

邮寄回函 验证回函原件、被询证者名称、地址、邮戳等

跟函

验证处理人员的身份、权限和工作流程

观察处理过程

电子回函

采用一定的程序为电子形式的回函创造安全环境,可以降

低该风险

向被询证者核实回函的来源及内容

传真回函 联系被询证者,向被询证者核实回函的来源及内容

口头答复

不能作为可靠的审计证据,可以要求被询证者提供直接书

面回复

分析程序

用作风险评估程序

特点: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

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要求:强制使用

用作实质性程序

特点:可以减少细节测试的工作量,节约审计成本,降低

审计风险

要求:选择使用

用于总体复核

特点:评价报表仍然存在未被发现重大错报的可能性,考

虑是否追加审计程序

要求:强制使用

第四章审计抽样方法

相关概念

三个基本特征

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

程序

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可以根据样本项目的测试结果推断出有关抽样总体的结论

适用性

风险评估程序 通常不涉及使用审计抽样

控制测试

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

控制的运行未留下轨迹时,不能使用审计抽样

实质性程序

适用:细节测试

不适用:实质性分析程序

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抽样风险

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

信赖过度风险

信赖不足风险

g3g6A7g580g619gA8Bg77Cg7E7

细节测试中的抽样风险

误受风险

误拒风险

g3g6A7g580g619gA8Bg77Cg8E4

非抽样风险 由于任何与抽样风险无关的原因而得出错误结论的风险

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统计抽样

同时具备两个特征

随机选取样本项目

运用概率论评价样本结果、计量抽样风险

特点

客观计量抽样风险

成本较高

非统计抽样

不同时具备两个特征

特点

无法计量抽样风险

如果设计适当,也能提供与统计抽样同样有效的结果

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

属性抽样

定义 对总体中某一事件发生率得出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

运用 控制测试

目的 测试某一特定控制的偏差率,而不考虑交易的金额大小

变量抽样

定义 对总体金额得出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

运用 细节测试

目的 确定记录金额是否正确

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

确定抽样方法

简单随机选样

系统选样

随意选样

整群选样

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

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 反向变动

可容忍偏差率 反向变动

预计总体偏差率 同向变动

总体规模

对大规模总体而言,总体的实际容量对样本规模几乎没有

影响

对小规模总体而言,审计抽样比其他选择测试项目的方法

的效率低

其他因素

控制运行的相关期间越长,需要测试的样本越多

控制程序越复杂,测试的样本越多

人工控制实施的测试要多过自动化控制

统计抽样方法

使用统计公式评价样本结果:总体偏差率上限=风险系

数/样本量

使用样本结果评价表评价样本结果

非统计抽样方法

运用职业判断确定样本规模

只要求选出的样本具有代表性,并不要求必须是随机样本

对发现的偏差进行定性分析

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应用

非统计抽样方法

样本规模的确定:样本规模=(总体账面金额/可容忍错

报)×保证系数

统计抽样方法

货币单元抽样

传统变量抽样

均值法

差额法

比率法

第五章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企业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自动控制能够有效处理大流量交易及数据

自动控制比较不容易被绕过

自动信息系统、数据库及操作系统的相关安全控制可以实

现有效的职责分离

自动信息系统可以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并使信息

变得更易获取

自动信息系统可以提高管理层对企业业务活动及相关政策

的监督水平

信息技术产生的风险

处理错误

安全控制隐患

数据丢失

人为干预

注册会计师在信息化环境下面临的挑战

信息技术中的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测试

信息技术一般控制

程序开发

程序变更

程序和数据访问

计算机运行

信息技术应用控制

一般要经过输入、处理及输出等环节

关注要素:完整性、准确性、存在和发生

审计关注点

系统自动生成报告

系统配置和科目映射

接口控制

访问和权限

公司层面信息技术控制

往往会执行单独的审计,以评估企业信息技术的整体控制

环境

信息技术对审计过程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

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并不改变注册会计师制定审计目

标、进行风险评估和了解内部控制的原则性要求

信息技术对审计过程的影响

对审计线索的影响

对审计技术手段的影响

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对审计内容的影响

对注册会计师的影响

信息技术审计范围的确定

业务流程复杂度

信息系统复杂度

系统生成的交易数量

业务对系统的依赖程度、信息和复杂计算的数量

信息技术环境规模和复杂度

信息技术一般控制对控制风险的影响 信息技术一般控制对应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普遍性影响

信息技术应用控制对控制风险和实质性程序的影响

在不太复杂IT环境下的审计 绕过计算机进行审计

在较为复杂IT环境下的审计 穿过计算机进行审计

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电子表格及数据分



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分类

面向系统

面向数据

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的使用

通用类

数据库类

专业工具类

电子表格 风险

输入错误

逻辑错误

接口错误

其他错误

数据分析

通过基础数据结构中的字段来提取数据,而不是通过数据

记录的格式

数据分析工具可用于风险分析、交易和控制测试、分析性

程序,用于为判断提供支撑并提供见解

不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问题

网络环境

数据库管理系统

电子商务系统

外包安排

第六章审计工作底稿

概述

编制要求

应当使未曾接触该项审计工作的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清楚地

了解

按照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

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和获取的审计证据

审计中遇到的重大事项和得出的结论,以及在得出结论时

作出的重大职业判断

存在形式 可以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

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 不包括

已被取代的审计工作底稿的草稿或财务报表的草稿

反映不全面或初步思考的记录

存在印刷错误或其他错误而作废的文本

重复的文件记录

要素

审计工作底稿的标题

审计过程记录

具体项目或事项的识别特征

重大事项及相关重大职业判断

针对重大事项如何处理矛盾或不一致的情况

审计结论

审计标识及说明

索引号及编号

编制人员和复核人员及执行日期

归档

归档的性质

在审计报告日后将审计工作底稿归整为最终审计档案是一

项事务性的工作,不涉及实施新的审计程序或得出新的结



在归档期间可以对审计工作底稿作出的变动

删除或废弃被取代的审计工作底稿

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分类、整理和交叉索引

对审计档案归整工作的完成核对表签字认可

记录在审计报告日前获取的、与项目组相关成员进行讨论

并达成一致意见的审计证据

归档的期限

已完成审计工作 审计报告日后六十天内

未完成审计工作 审计业务中止后的六十天内

归档后的变动

需要变动审计工作底稿的情形

注册会计师已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取得了充分、适当

的审计证据并得出了恰当的审计结论,但审计工作底稿的

记录不够充分

审计报告日后,发现例外情况要求注册会计师实施新的或

追加审计程序,或导致注册会计师得出新的结论

变动审计工作底稿时的记录要求

修改或增加审计工作底稿的理由

修改或增加审计工作底稿的时间和人员,以及复核的时间

和人员

保存期限 已完成审计工作 自审计报告日起至少保存10年

未完成审计工作 自审计业务中止日起至少保存10年

第七章风险评估

风险识别和评估概述 概念

风险识别和评估,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实施风险评估程

序,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作用

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以充分识别和

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风险评估程序、信息来源以及项目组内部

的讨论

主要的风险评估程序 询问、分析程序、观察、检查

其他审计程序和信息来源

其他审计程序 从被审计单位外部获取信息

其他信息来源

从多方面获取(被审计单位外部、承接业务时、以前期间

获取的信息等)

项目组内部的讨论

讨论的目标

讨论的内容

参与讨论人员

项目组的关键成员

如有专家,专家也可根据需要讨论

不要求所有成员每次都参与项目组的讨论

讨论的时间和方式 在整个审计过程中持续交换有关信息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了解六个方面

行业状况、法律环境和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

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

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

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

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概述

内部控制要素

控制环境

风险评估过程

信息系统与沟通

控制活动

对控制的监督

控制方式

人工控制 可靠性低,产生的特定风险

自动化控制 控制效率高,产生的特定风险

了解内部控制的要求 了解的深度

评价控制的设计

确定其是否得到执行

了解内部控制的程序 询问、观察、检查、穿行测试

了解五大控制要素

在整体层面了解内部控制

相关的风险 识别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了解的人员 有经验的人员

在业务流程层面了解内部控制

相关的风险 识别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了解的步骤

确定重要业务流程和重要交易类别

了解重要交易流程,并进行记录

确定可能发生错报的环节

识别和了解相关控制

执行穿行测试,证实对交易流程和相关控制的了解

进行初步评价和风险评估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即特别风险)

判断因素

风险是否属于舞弊风险

风险是否与近期经济环境、会计处理方法和其他方面的重

大变化相关

交易的复杂程度

风险是否涉及重大的关联方交易

财务信息计量的主观程度,特别是计量结果是否具有高度

的不确定事项

风险是否涉及异常或超出正常经营过程的重大交易

特定事项

非常规交易 是指由于金额或性质异常而不经常发生的交易

判断事项 通常包括做出的会计估计

对风险评估的修正

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可能随着审计过程中不

断获取审计证据而做出相应的变化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与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一样,也是

一个连续和动态地收集、更新与分析信息的过程,贯穿于

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

第八章风险应对

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

对措施

总体应对措施

向项目组强调保持职业怀疑的必要性

指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的

工作

提供更多的督导

在选择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时融入更多的不可预见的

因素

对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作出总体修改

提高审计程序的不可预见性的方法

对某些未测试过的低于设定的重要性水平或风险较小的账

户余额和认定实施实质性程序

调整实施审计程序的时间,使被审计单位不可预期

采取不同的审计抽样方法,使当期抽取的测试样本与以前

有所不同

选取不同的地点实施审计程序,或预先不告知被审计单位

所选定的测试地点

总体应对措施对拟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审计方案的

影响

当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属于高风险水平时,

倾向于实质性方案

进一步审计程序

含义

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认定层

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

包括

控制测试

实质性程序

实质性分析程序

细节测试

总体方案

实质性方案 以实质性方案为主

综合性方案 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

时间

可以在期中或期末实施控制测试或实质性程序

考虑因素

控制环境

何时能得到相关信息

错报风险的性质

审计证据适用的期间或时点

编制财务报表的时间,尤其是编制某些披露的时间

范围

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数量

考虑因素

确定的重要性水平

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

计划获取的保证程度

控制测试

含义

用于评价内部控制在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

方面的运行有效性的审计程序

要求 当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控制测试

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效



仅实施实质性程序并不能够提供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

计证据

内容

控制在所审计期间的相关时点是如何运行的

控制是否得到一贯执行

控制由谁执行或以何种方式执行

性质 询问、观察、检查、重新执行

时间

一般安排在期中进行

剩余期间补充证据的考虑

考虑以前审计获取的审计证据

如果拟信赖的控制自上次测试后已发生实质性变化,以致

影响以前审计所获取证据的相关性,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本

期审计中测试这些控制的运行有效性

控制在本期未发生变化且不属于旨在减轻特别风险的控

制:每三年至少测试一次

对于旨在减轻特别风险的控制,不论该控制在本期是否发

生变化,注册会计师都不应依赖以前审计获取的证据,应

当在每次审计中都测试这类控制

范围 考虑因素

对控制的信赖程度 正向影响

在拟信赖的期间,被审计单位执行控制的频率 正向影响

在所审计期间,注册会计师拟信赖控制运行有效性时间长

度 正向影响

控制的预期偏差 正向影响

通过测试与认定相关的其他控制获取的审计证据的范围 反向影响

拟获取的有关认定层次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的相关

性和可靠性 正向影响

实质性程序

含义 用以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

要求 针对重大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必须实施

性质

细节测试

是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具体细节进行测试,目

的在于直接识别财务报表认定是否存在错报

实质性分析程序

从技术特征上仍然是分析程序。(通常更适用于在一段时

间内存在可预期关系的大量交易)

时间

一般考虑

控制越薄弱,越不宜在期中实施

评估的某认定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越应当考虑在期末(

或接近期末)实施

特定认定的特殊性质,如收入截止认定、未决诉讼则必须

在期末(或接近期末)实施

期中实施实质性程序时的考虑

针对剩余期间实施进一步的实质性程序

将实质性程序和控制测试结合使用

考虑以前审计获取的审计证据

通常对本期只有很弱的证据效力或没有证据效力,不足以

应对本期的重大错报风险

范围

评估的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需要实施实质性程

序的范围越广

如果对控制测试结果满意,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缩小实质

性程序的范围

第九章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

涉及的主要单据与会计记录

典型的有:客户订购单;销售单;发运凭证;销售发票;

商品价目表;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应收账款明细账;主

营业务收入明细账;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客户

对账单;

相关内部控制

适当的职责分离

恰当的授权审批

充分的凭证和记录

凭证的预先编号

定期寄发对账单

内部核查程序

在识别和评估与收入确认相关的重大错报

风险时考虑舞弊风险

注册会计师在识别和评估与收入确认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

时,应当基于收入确认存在舞弊风险的假定

假定收入确认存在舞弊风险,并不意味着注册会计师应当

将与收入确认相关的所有认定都假定为存在舞弊风险

如果注册会计师认为收入确认存在舞弊风险的假定不适用

于业务的具体情况,从而未将收入确认作为由于舞弊导致

的重大错报风险领域,应当记录理由

常用的收入确认舞弊手段 为了达到粉饰财务报表的目的而虚增收入或提前确认收入

为了达到报告期内降低税负或转移利润等目的而少计收入

或推迟确认收入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主营业务收入的实质性程序

获取营业收入明细表

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检查主营业务收入的确认方法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

检查交易价格

检查与收入交易相关的原始凭证与会计分录

从发运凭证(客户签收联)中选取样本,追查至主营业务

收入明细账,以确定是否存在遗漏事项(完整性认定)

结合对应收账款实施的函证程序,选择客户函证本期销售



实施销售的截止测试

以账簿记录为起点 防止多计收入

以发运凭证为起点 防止少计收入

应收账款的实质性程序

取得应收账款明细表

分析与应收账款相关的财务指标

检查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是否正确

对应收账款实施函证程序

第十章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

涉及的主要单据与会计记录

原始凭证

采购计划、供应商清单、请购单、订购单、验收及入库

单、卖方发票、付款凭单、供应商对账单

记账凭证 转账凭证、付款凭证

明细账 应付账款明细账

日记账 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重大错报风险 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

低估负债或相关准备

管理层错报负债费用支出的偏好和动因

费用支出的复杂性

不正确地记录外币交易

舞弊和盗窃的固有风险

存在未记录的权利和义务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应付账款的实质性程序

获取或编制应付账款明细表

函证应付账款

检查应付账款是否计入了正确的会计期间,是否存在未入

账的应付账款

寻找未入账负债的测试

检查应付账款长期挂账的原因并作出记录,对确实无需支

付的应付账款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检查应付账款是否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

中作出恰当列报和披露

除折旧/摊销、人工费用以外的一般费用的实质性程序

获取一般费用明细表,复核其加计数是否正确、并与总账

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正确

实质性分析程序

从资产负债表日后的银行对账单或付款凭证中选取项目进

行测试,检查支持性文件(如合同或发票),关注发票日

期和支付日期,追踪已选取项目至相关费用明细表,检查

费用所计入的会计期间,评价费用是否被记录于正确的会

计期间

对本期发生的费用选取样本,检查其支持性文件,确定原

始凭证是否齐全,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是否相符以及账务

处理是否正确

抽取资产负债表日前后的凭证,实施截止测试,评价费用

是否被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检查一般费用是否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及其他相关规定在

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的列报和披露

第十一章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

涉及的主要单据与会计记录

生产指令、领发料凭证、产量和工时记录、工薪汇总表及

工薪费用分配表、材料费用分配表、制造费用分配汇总

表、成本计算单、产成品入库单和出库单、存货明细账、

存货盘点指令、盘点表及盘点标签、存货货龄分析表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重大错报风险 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

存货实物可能不存在(存在认定)

属于被审计单位的存货可能未在账面反映(完整性认定)

存货的所有权可能不属于被审计单位(权利和义务认定)

存货的单位成本可能存在计算错误(准确性、计价和分摊

认定)

存货的账面价值可能无法实现,即跌价准备的计提可能不

充分(准确性、计价和分摊认定)

存货审计

存货监盘

监盘的责任

注册会计师

实施存货监盘,获取有关期末存货数量和状况的充分、适

当的审计证据

管理层 定期盘点存货,合理确定存货的数量和状况的责任

监盘目标

主要是存货的“存在”认定

对存货的“完整性”认定和“准确性、计价和分摊”认定

也能提供部分审计证据

监盘程序

评价管理层用以记录和控制存货盘点结果的指令和程序

观察管理层制定的盘点程序的执行情况

检查存货

执行抽盘

存货监盘结束时的工作

在被审计单位存货盘点结束前,注册会计师应当

再次观察盘点现场,以确定所有应纳入盘点范围的存货是

否均已盘点

取得并检查已填用、作废及未使用盘点表单的号码记录,

确定其是否连续编号,查明已发放的表单是否均已收回,

并与存货盘点的汇总记录进行核对

存货盘点日不是资产负债表日的处理原则

应当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确定盘点日与资产负债表日之

间存货的变动是否已得到恰当的记录

特殊情况的处理

在存货盘点现场实施存货监盘不可行

因不可预见的情况导致无法在存货盘点现场实施监盘

由第三方保管或控制的存货

存货计价测试

存货单位成本测试

针对原材料的单位成本实施的审计程序

针对产成品和在产品的单位成本实施的审计程序

存货跌价损失准备的测试

识别需要计提跌价损失准备的存货项目

检查可变现净值的计量是否合理

第十二章货币资金的审计

涉及的主要单据和会计记录 现金盘点表、银行对账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有关科 目的记账凭证、有关会计账簿

需要关注的情形

岗位分工及授权批准

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

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企业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

现金和银行存款的管理

现金收入应及时存入银行,不得用于直接支付自身的支

出。特殊情况需坐支现金的,应事先报经开户银行审查批



货币资金收入必须及时入账,不得私设“小金库”,不得

账外设账,严禁收款不入账

指定专人定期核对银行账户,每月至少核对一次,编制银

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现金盘点,确保现金账面余额与实际

库存相符。发现不符,及时查明原因,作出处理

票据及印章管理

企业应当加强银行预留印鉴的管理。财务专用章应由专人

保管,个人名章必须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严禁一人

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

库存现金的实质性程序

核对库存现金日记账与总账的余额是否相符

监盘库存现金

目标 存在

范围 各部门经管的所有现金

监盘人员

现金出纳员和被审计单位会计主管人员必须参加,并由注

册会计师进行监盘

监盘时间

上午上班前或下午下班时

库存现金存放部门有两处或两处以上的,应同时进行盘点

监盘程序 由出纳员盘点,由注册会计师编制“库存现金监盘表”

抽查大额现金收支

确定库存现金是否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列报

银行存款的实质性程序

对银行账户的完整性执行审计程序

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检查银行存款账户发生额

取得并检查银行对账单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取得并检查银行对账单

取得并检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其他货币资金的实质性程序

定期存款

保证金存款

存出投资款

因互联网支付留存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资金

第十三章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

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

舞弊的含义和种类

编制虚假财务报告导致的错报

侵占资产导致的错报

治理层、管理层的责任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治理层、管理层的责任

被审计单位治理层和管理层对防止或发现舞弊负有主要责



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从正反两方面界定

风险评估程序和相关活动

询问

评价舞弊风险因素

实施舞弊的动机或压力

实施舞弊的机会

为舞弊行为寻找借口的能力

实施分析程序

考虑其他信息

组织项目组讨论

识别和评估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

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属于需要注册会计师特别考虑的

重大错报风险,即特别风险

注册会计师应当基于收入确认存在舞弊风险的假定,评价

哪些类型的收入、收入交易或认定导致舞弊风险

应对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

总体应对措施

针对舞弊导致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

针对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实施的程序

评价审计证据

如果识别出某项错报,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该项错报是否

表明存在舞弊

无法继续执行审计业务

书面声明

与管理层、治理层和监管机构的沟通

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法规的考虑

管理层遵守法律法规的责任

管理层有责任在治理层的监督下确保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

动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没有责任防止被审计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行为,也不能期望

其发现所有的违反法律法规行为

针对两类不同的法律法规,注册会计师应当承担不同的责



第一类

就被审计单位遵守这些法律法规的规定获取充分、适当的

审计证据

第二类 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仅限于实施特定的审计程序

对被审计单位遵守法律法规的考虑

对法律法规框架的了解

对决定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金额和披露有直接影响的法律法



识别违反其他法律法规的行为的程序

实施其他审计程序使注册会计师注意到违反法律法规行为

书面声明

识别出或怀疑存在违反法律法规行为时实施的审计程序

注意到与识别出的或怀疑存在的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相关的

信息时的审计程序

怀疑被审计单位存在违反法律法规行为时的审计程序

评价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影响

对识别出的或怀疑存在的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报告

与治理层沟通

出具审计报告

向被审计单位之外的适当机构报告识别出的或怀疑存在的

违反法律法规行为

第十四章审计沟通

注册会计师与治理层的沟通

沟通的对象

确定适当的沟通人员

需要商定沟通对象的特殊情形

整体沟通的特殊情形

沟通的事项

注册会计师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责任

注册会计师负责对在治理层监督下管理层编制的财务报表

形成和发表意见

财务报表审计并不减轻管理层或治理层的责任

计划的审计范围和时间安排

审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

对被审计单位会计实务重大方面的质量的看法

审计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困难

已与管理层讨论或需要书面沟通的审计中出现的重大事

项,以及注册会计师要求提供的书面声明

影响审计报告形式和内容的情形

审计中出现的、根据职业判断认为对监督财务报告过程重

大的其他事项

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

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补充事项

沟通的过程

确立沟通过程

基本要求

与管理层的沟通

与第三方的沟通

沟通的形式

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如果根据职业判断认为采用

口头形式沟通不适当,注册会计师应当以书面形式与治理

层沟通

对于审计准则要求的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值得关注的内

部控制缺陷,注册会计师应以书面形式沟通

其他事项,注册会计师可采用口头或书面形式沟通

沟通的时间安排

不同业务环境下的沟通时间安排

沟通的时间安排的影响因素

沟通过程的充分性

总体要求

有助于评价沟通过程充分性的审计证据

沟通不充分的应对措施

根据范围受到限制发表非无保留意见

就采取不同措施的后果征询法律意见

与第三方或政府部门等进行沟通

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情况下解除业务约定

审计工作底稿

注册会计师应当记录与治理层沟通的重大事项

口头形式沟通的,记录沟通的时间和对象

书面形式沟通的,应当保存一份沟通文件的副本,作为审

计工作底稿的一部分

如果治理层全部参与管理,注册会计师还应当记录对沟通

的充分性进行考虑的过程

前任注册会计师和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

定义

前任注册会计师

已对被审计单位上期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但被现任注册会

计师接替的其他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

后任注册会计师

正在考虑接受委托或已经接受委托,接替前任注册会计师

对被审计单位本期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的注册会计师

接受委托前的沟通

必要性 必须进行沟通

沟通的前提 征得被审计单位的同意

核心内容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存在诚信方面的问题

前任注册会计师与管理层在重大会计、审计等问题上存在

的意见分歧

前任注册会计师曾与被审计单位治理层沟通过的关于管理

层舞弊、违反法规行为以及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等问



前任注册会计师认为导致被审计单位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

原因

前任注册会计师的答复

被审计单位不同意沟通时的处理

接受委托后的沟通

沟通的必要性 不是必要程序

沟通的形式 电话询问、举行会谈、致送审计问卷

查阅前任注册会计师工作底稿的前提

查阅相关工作底稿及其内容

前后任注册会计师就使用工作底稿达成一致意见

利用工作底稿的责任

发现前任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财务报表可能存在重大错报时

的处理

安排三方会谈

无法参加三方会谈的处理 考虑对审计意见的影响或解除业务约定

第十五章注册会计师利用他人的工作

利用内部审计工作

内部审计的目标

与公司治理有关的活动

与风险管理有关的活动

与内部控制有关的活动

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的关系

内部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联系

内部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实现各自目标的某些方式是相

似的

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利用内部审计工作不能减轻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独立职业判断

独立发表意见

确定是否利用、在哪些领域利用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利用内

部审计的工作

基本原则

是否能够利用内部审计的工作

如果能够利用,在哪些领域利用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利用

内部审计的工作是否足以实现审计目的

评价内容

内部审计在被审计单位中的地位,以及内部审计人员客观

性的程度

内部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

内部审计是否采用系统、规范化的方法

不得利用的情形

内部审计在被审计单位的地位以及相关政策和程序不足以

支持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

内部审计人员缺乏足够的胜任能力

内部审计没有采用系统、规范化的方法

较少利用的情形

利用内部审计工作

与内部审计人员讨论利用其工作的计划

应当阅读与拟利用的内部审计工作相关的内部审计报告

针对计划利用的内部审计工作整体实施充分的审计程序

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和范围应当与其对事项的评价相适

应,并应当包括重新执行内部审计的部分工作

确定是否利用、在哪些领域利用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利用内

部审计人员提供直接协助

考虑因素

确定是否能够利用内部审计人员提供直接协助

如果能够利用,确定在哪些领域利用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利



如果拟利用内部审计人员提供直接协助,适当地指导、监

督和复核其工作

确定是否能够利用内部审计人员提供直接协助

评价内容 客观性、胜任能力

不得利用的情形

存在对内部审计人员客观性的重大不利影响

内部审计人员对拟执行的工作缺乏足够的胜任能力

确定在哪些领域利用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利用,以及对内部

审计人员进行指导、监督和复核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利用内部审计人员提供直接协助

从拥有相关权限的被审计单位代表人员处获取书面协议,

被审计单位不干涉内部审计人员

从内部审计人员处获取书面协议

对内部审计人员执行的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复核

审计工作底稿

利用内部审计工作

利用内部审计人员为审计提供直接协助

利用专家的工作

概述

含义

在会计或审计以外的某一领域中具有专长的个人或组织,

并且其工作被注册会计师利用,以协助注册会计师获取充

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内容

是工程师、律师、资产评估师、精算师、环境专家、地质

专家、IT专家以及税务专家,也可以是这些个人所从属的

组织

目标

确定是否利用专家的工作

如果利用专家的工作,专家的工作是否足以实现审计目的

责任划分

注册会计师对发表的审计意见独立承担责任,这种责任并

不因利用专家的工作而减轻

确定是否利用专家的工作

可能需要利用专家工作的审计程序范围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风险,确定并实施总体应对措施

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评价已获取的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编制财务报表需要利用会计以外某一领域的专长时的考虑

管理层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是否利用了管理层的专家的工作

事项的性质和重要性,包括复杂程度

事项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

应对识别出的风险的预期程序的性质

专家的胜任能力、专业素质和客观性

应当评价专家是否具有实现审计目的所必需的胜任能力、

专业素质和客观性

了解专家的专长领域 应当充分了解专家的专长领域

与专家达成一致意见

专家工作的性质、范围和目标

注册会计师和专家各自的角色与责任

注册会计师和专家之间沟通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对专家遵守保密规定的要求

评价专家工作的恰当性

评价专家的工作结果或结论的相关性和合理性,以及与其

他审计证据的一致性

评价专家工作涉及使用重要的假设和方法的相关性和合理



评价专家工作涉及使用重要的原始数据的相关性、完整性

和准确性

第十六章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

相关概念

重要组成部分

单个组成部分对集团具有财务重大性

特别风险

集团项目合伙人和集团项目组

集团项目合伙人 集团审计报告上签字

集团项目组

参与集团审计的,包括集团项目合伙人在内的所有合伙人

和员工

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

基于集团审计目的,按照集团项目组的要求,对组成部分

财务信息执行相关工作的注册会计师

集团层面控制

集团管理层设计、执行和维护的与集团财务报告相关的控



集团财务报表审计中的责任设定和注册会

计师的目标 集团财务报表审计中的责任设定

集团项目合伙人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对整个集团财务

报表审计工作及审计意见负全部责任,这一责任不因利用

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的工作而减轻

注册会计师的目标

与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进行清晰的沟通

发表审计意见

集团审计业务的承接与保持

在承接与保持阶段获取了解

新审计业务

连续审计业务

审计范围受到限制

新审计业务 拒绝接受业务委托

连续审计业务 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情况下,解除业务约定

业务约定条款 明确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

了解集团及其环境、集团组成部分及其环



进一步了解集团及其环境、集团组成部分及其环境,包括

集团层面控制

了解合并过程,包括集团管理层向组成部分下达的指令

了解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

总体要求

应当了解

职业道德要求,特别是独立性要求

专业胜任能力

参与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工作的程度

积极的监管环境

无须了解 仅在集团层面对某些组成部分实施分析程序

与集团审计相关的职业道德要求

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

对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的相关疑虑的处理

重要性

集团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在制定集团总体审计策略时,集团项目组确定集团财务报

表整体的重要性

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一个或多个重要性水平 总体要求:低于集团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组成部分重要性

集团项目组为组成部分确定组成部分重要性

组成部分重要性低于集团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无须采用将集团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按比例分配

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

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需要将在组成部分财务信息中识别出

的超过临界值的错报通报给集团项目组

针对评估的风险采取的应对措施

对重要组成部分需执行的工作 运用该组成部分的重要性,对组成部分财务信息实施审计

对不重要的组成部分所需执行的工作 在集团层面实施分析程序

已执行的工作仍不能提供充分、适当审计证据时的处理 选择某些不重要的组成部分

使用组成部分重要性对组成部分财务信息实施审计

对一个或多个账户余额、一类或多类交易或披露实施审计

使用组成部分重要性对组成部分财务信息实施审阅

实施特定程序

参与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的工作

与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的沟通

集团项目组向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的通报

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向集团项目组沟通的事项

评价与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的沟通

与集团管理层和集团治理层的沟通 与集团管理层的沟通

与集团治理层的沟通

第十七章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

审计会计估计

会计估计的性质

一般包括存在估计不确定性时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额,以

及其他需要估计的金额

风险评估程序和相关活动

了解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的要求

了解管理层如何识别是否需要作出会计估计

了解管理层如何作出会计估计

用以作出会计估计的方法

相关控制

管理层是否利用专家的工作

会计估计所依据的假设

用以作出会计估计的方法是否已经发生或应当发生不同于

上期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

管理层是否评估以及如何评估估计不确定性的影响

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考虑影响会计估计不确定性因素并评价其影响程度

会计估计对判断的依赖程度

会计估计对假设变化的敏感性

是否存在可以降低估计不确定性的经认可的计量技术

预测期的长度和从过去事项得出的数据对预测未来事项的

相关性

是否能够从外部来源获得可靠数据

会计估计依据可观察到的或不可观察到的输入数据的程度

识别具有高度估计不确定性的会计估计

应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

确定截至审计报告日发生的事项是否提供有关会计估计的

审计证据

测试管理层如何作出会计估计以及会计估计所依据的数据

测试与管理层如何作出会计估计相关的控制的运行有效

性,并实施恰当的实质性程序

作出注册会计师的点估计或区间估计,以评价管理层的点

估计

实施进一步实质性程序以应对特别风险

评价管理层是否适当处理估计不确定性

作出区间估计

确定确认和计量的标准是否符合适用的编制基础

评价会计估计的合理性并确定错报

关联方的审计

风险评估程序和相关工作 了解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

项目组内部讨论

询问管理层

与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相关的控制

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总体要求

注册会计师应当识别和评估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导致的重

大错报风险,并确定这些风险是否为特别风险

具体风险

超出被审计单位正常经营过程的重大关联方交易

存在具有支配性影响的关联方

管理层未能识别出或未向注册会计师披露的关联方关系或

重大关联方交易

管理层披露关联方交易是公平交易时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

风险

管理层未能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对特定关联方关

系及其交易进行恰当会计处理和披露

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应对措施

其他相关审计程序

获取书面声明

与治理层沟通

考虑持续经营假设

管理层的责任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管理层的责任 评估持续经营能力

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就管理层运用持续经营假设的适当性获取充分、适当的审

计证据,并就持续经营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得出结



风险评估程序和相关活动

是否存在可能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

情况

评价管理层对持续经营能力作出的评估

管理层评估涵盖的期间

自财务报表日起的下一个会计期间

如果短于自财务报表日起的十二个月,应当提请管理层将

其至少延长至自财务报表日起的十二个月

管理层的评估及支持性分析 纠正管理层缺乏分析的错误不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超出管理层评估期间的事项或情况 需要对存在这些事项或情况的可能性保持警觉

识别出事项或情况时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

审计结论

运用持续经营假设恰当但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报表中已作出充分披露

发表无保留意见,并在审计报告中增加以“与持续经营相

关的重大不确定性”为标题的单独部分

报表中未充分披露 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

存在多项重大不确定性事项 无法表示意见

运用持续经营假设不恰当

按持续经营假设编制报表 否定意见

按其他编制基础编制报表 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

与治理层沟通

这些事项或情况是否构成重大不确定性

管理层在编制财务报表时运用持续经营假设是否适当

财务报表中的相关披露是否充分

对审计报告的影响(如适用)

首次接受委托时对期初余额的审计

期初余额的含义

期初已存在的账户余额,反映了以前期间的交易和事项以

及上期采用的会计政策的结果

期初余额的审计目标

是否含有对本期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错报

会计政策是否在本期财务报表中得到一贯运用

审计程序

确定上期期末余额是否已正确结转至本期,或在适当的情

况下已作出重新表述

确定期初余额是否反映对恰当会计政策的运用

实施一项或多项审计程序

审计结论和审计报告

第十八章完成审计工作

完成审计工作概述

评价审计中的重大发现

评价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错报

错报的沟通和更正

评价未更正错报的影响

重评重要性

评价未更正错报

与治理层沟通未更正错报

书面声明

对财务报表合理性进行总体复核

复核审计工作

项目组内部复核

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期后事项

期后事项的含义和种类

含义

财务报表日至审计报告日之间发生的事项,以及注册会计

师在审计报告日后知悉的事实

种类

财务报表日后调整事项

财务报表日后非调整事项

划分

第一时段期后事项

第二时段期后事项

第三时段期后事项

第一时段期后事项 负有主动识别的义务

属于调整事项,应当考虑被审计单位是否已对财务报表作

出适当的调整

属于非调整事项,应当考虑被审计单位是否在财务报表附

注中予以充分披露

第二时段期后事项 被动识别 需要修改财务报表时

同意修改

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

出具新的或经修改的审计报告

不修改且审计报告未提交 发表非无保留意见

不修改且审计报告已提交

不要向第三方报出

若已报,采取适当措施,以设法防止报表使用者信赖该报



第三时段期后事项 没有义务识别

书面声明

针对管理层责任的书面声明

针对管理层编制财务报表的责任

针对提供的信息和交易的完整性

其他书面声明

关于财务报表的额外书面声明

与向注册会计师提供信息有关的额外书面声明

关于特定认定的书面声明

书面声明的日期和涵盖的期间

应当尽量接近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的日期,但不得在

审计报告日后

应当涵盖审计报告针对的所有财务报表和期间

书面声明的形式 书面声明应当以声明书的形式致送注册会计师

对书面声明可靠性的疑虑以及管理层不提供要求的书面声



对书面声明可靠性的疑虑

对管理层的胜任能力、诚信、道德价值观或勤勉尽责存在

疑虑

书面声明与其他审计证据不一致

管理层不提供要求的书面声明

与管理层讨论该事项

重新评价管理层的诚信,并评价其对审计证据总体可靠性

产生的影响

采取适当措施,包括确定该事项对审计意见可能产生的影



第十九章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概述 定义 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

作用 鉴证、保护和证明三方面

审计意见的形成

得出审计结论时考虑的领域

审计意见的类型

无保留意见

非无保留意见

保留意见

否定意见

无法表示意见

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

标题;收件人;审计意见;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管理层

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审计的责任;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报告的事项(如适用);注册会

计师的签名和盖章;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地址和盖章;

报告日期;与财务报表一同列报的补充信息

关键审计事项

确定关键审计事项的决策框架

以“与治理层沟通的事项”为起点选择关键审计事项

从“与治理层沟通的事项”中选出“在执行审计工作时重

点关注过的事项”

从“在执行审计工作时重点关注过的事项”中选出“最为

重要的事项”,从而构成关键审计事项

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

在审计报告中单设关键审计事项部分

描述单一关键审计事项

不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的情形

就关键审计事项与治理层沟通

非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保留意见

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这些事项对财务报表产生的影响

重大但不具有广泛性

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这些事项对财务报表产

生的影响重大但不具有广泛性

否定意见

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这些事项对财务报表产生的影响

重大且具有广泛性

无法表示意见

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这些事项对财务报表产

生的影响重大且具有广泛性

强调事项段

异常诉讼或监管行动的未来结果存在不确定性

提前应用(在允许的情况下)对财务报表有广泛影响的新

会计准则

存在已经或持续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的特

大灾难

其他事项段

与使用者理解审计工作相关的情形

与使用者理解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或审计报告相关的情形

对两套以上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的情形

限制审计报告分发和使用的情形

比较信息 对应数据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比较财务报表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其他信息

年度报告和其他信息的定义

获取其他信息

阅读并考虑其他信息

当似乎存在重大不一致或其他信息似乎存在重大错报时的

应对

当注册会计师认为其他信息存在重大错报时的应对

当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

环境的了解需要更新时的应对

报告

第二十章企业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控制的概念

内部控制审计的背景

内部控制审计范围

对特定基准日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对其有效性发表审计

意见

针对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cpa针对其重大缺陷,在内部

控制审计报告中增加“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描述

段”予以披露

内部控制审计基准日 最近一个会计期间截止日

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的异同

计划审计工作

计划审计工作时应考虑的事项

与企业相关的风险

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概况

企业组织结构、经营特点和资本结构等相关重要事项

企业内部控制最近发生变化的程度

与企业沟通过的内部控制缺陷

重要性、风险等与确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相关的因素

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初步判断

可获取的、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相关的证据的类型和范围

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总体审计策略用以总结计划阶段的成果,确定审计的范

围、时间和方向,并指导具体审计计划的制定

具体审计计划比总体审计策略更加详细,内容包括项目组

成员拟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对应对舞弊风险的考虑

自上而下的方法

识别、了解和测试企业层面控制

企业层面控制的内涵

企业层面控制对其他控制及其测试的影响

识别重要账户、列报及其相关认定 应当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作出评价

了解潜在错报的来源并识别相应的控制

了解潜在错报的来源(固有风险)

实施穿行测试

选择拟测试的控制

应当针对每一相关认定获取控制有效性的审计证据,但没

有责任对单项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

考虑因素

哪些控制是不可缺少的

哪些控制直接针对相关认定

哪些控制可以应对错误或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

控制的运行是否足够精确

测试控制的有效性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控制在所审计期间的相关时点是如何运行的

控制是否得到一贯执行

控制由谁或以何种方式执行

与控制相关的风险

测试控制有效性的程序的性质 询问、观察、检査和重新执行

控制测试的时间安排 基准日之前一段足够长的期间内

控制测试的范围

测试人工控制的最小样本规模

测试自动化应用控制的最小样本规模

发现偏差时的处理

企业层面控制的测试

与控制环境相关的控制

针对管理层和治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而设计的控制

针对重大的异常交易的控制

针对关联方交易的控制

与管理层的重大估计相关的控制

能够减弱管理层伪造或不恰当操纵财务结果的动机及压力

的控制

建立内部举报投诉制度

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过程

对内部信息传递和期末财务报告流程的控制

对控制有效性的内部监督(监督其他控制的控制)和内部

控制评价

集中化的处理和控制

监督经营成果的控制

针对重大经营控制及风险管理实务的政策

企业是否建立了重大风险预警机制

企业是否建立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业务流程、应用系统或交易层面的控制的

测试

了解企业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

识别可能发生错报的环节

识别和了解相关控制

控制的类型

预防性控制

检查性控制

识别和了解方法 询问被审计单位各级别的负责人员

记录相关控制

信息系统控制的测试

信息技术一般控制测试

程序开发

程序变更

程序和数据访问

计算机运行

信息技术应用控制测试

完整性

准确性

经过授权

访问限制

信息技术应用控制与信息技术一般控制之间的关系

内部控制缺陷评价

控制缺陷的分类

包括的内容

设计缺陷

运行缺陷

按其严重程度分类

重大缺陷

重要缺陷

一般缺陷

评价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

控制不能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账户或列报发生错报的可能性

的大小

因一项或多项控制缺陷导致的潜在错报的金额大小

内部控制缺陷整改

出具审计报告

形成审计意见

审计报告类型

无保留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否定意见

无法表示意见

强调事项、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强调事项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书面形式与企业董事会和经理层沟通

无需对其发表审计意见

第二十一章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

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按照适用的法律法规和职业准则的

规定履行职责,并根据这些规定执行业务

会计师事务所和项目合伙人出具适合具体情况的业务报告

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要求

在全所范围内统一设计、实施和运行

风险导向的思路

根据本事务所及其业务的性质和具体情况“量身定制”

不断优化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应当是动态的,而不是一

成不变的

质量管理体系的组成要素

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评估程序;治理和领导层;相关职业

道德要求;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业务执

行;资源;信息与沟通;监控和整改程序

项目质量复核

项目质量复核人员的委派和资质要求

统一委派

独立于执行业务的项目组,项目合伙人和项目组其他成员

不得成为本项目的项目质量复核人员,还应满足胜任能

力,相关职业道德要求以及法律法规要求

项目质量复核的实施

复核程序

与项目质量复核相关的政策和程序

项目质量复核的完成

告知项目合伙人

通知适当人员

签字确认

与项目质量复核有关的工作底稿

对财务报表审计实施的质量管理

审计项目合伙人管理

承担总体责任

向审计项目组强调的执业理念

参与整个审计过程

签署审计报告前确定的事项

业务执行

复核审计工作底稿

咨询

项目质量复核

意见分歧

审计工作底稿

第二十二章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概念框架

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诚信;客观公正;独立性;专业胜任能力和勤勉尽责;保 密;良好职业行为

职业道德概念框架

因素

自身利益

自我评价

过度推介

密切关系

外在压力

与治理层的沟通 需要考虑下列事项

具体情况的性质和重要程度

拟沟通的事项

具体运用

利益冲突

为两个或多个存在利益冲突的客户提供专业服务

注册会计师的利益与客户的利益存在冲突

第二意见 防范措施

征得客户同意与前任注册会计师沟通

在与客户沟通中说明注册会计师发表专业意见的局限性

向现任或前任注册会计师提供第二次意见的副本

收费

不得采用或有收费方式

不得收取与客户相关的介绍费或佣金

不得向客户或其他方支付业务介绍费

利益诱惑

注册会计师不得提供或接受,或者授意他人提供或接受任

何意图不当影响接受方或其他人员行为的利益诱惑

保管客户资产

除非法律法规允许或要求,并且满足相关条件,注册会计

师不得提供保管客户资金或其他资产的服务

第二十三章审计业务对独立性的要求

基本概念和要求

独立性的概念框架

实质上的独立性

形式上的独立性

基本概念

网络与网络事务所、公众利益实体、关联实体、业务期

间、合并与收购等

经济利益

经济利益的种类

直接经济利益

间接经济利益

对独立性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形和防范措施

在审计客户中拥有经济利益

在控制审计客户的实体中拥有经济利益

作为受托管理人拥有经济利益

与审计客户拥有共同经济利益

无意中获取的经济利益

贷款和担保以及商业关系、家庭和私人关



贷款和担保

从银行或类似金融机构等审计客户取得贷款或获得贷款担



从不属于银行或类似金融机构等审计客户取得贷款或由其

提供担保

向审计客户提供贷款或为其提供担保

在审计客户开立存款或经纪账户

商业关系

按照正常的商业程序公平交易,从审计客户购买商品或服

务,通常不会对独立性产生不利影响

如果交易性质特殊或金额较大,可能因自身利益对独立性

产生不利影响

家庭和私人关系

与审计客户发生人员交流

与审计客户发生雇佣关系

一般规定

属于公众利益实体的审计客户

临时借出员工

除非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否则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向审计客

户借出员工

仅在短期内向客户借出员工

借出的员工不参与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禁止提供的非

鉴证服务

该员工不承担审计客户的管理层职责,且审计客户负责指

导和监督该员工的活动

最近曾任审计客户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特定员工

在财务报表涵盖的期间内曾担任上述职务 没有防范措施能够将其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

在财务报表涵盖的期间以前曾担任上述职务 由适当复核人员复核该成员已执行的工作等

兼任审计客户的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 绝对禁止

与审计客户长期存在业务关系

关键审计合伙人定期轮换的一般要求

担任公众利益实体审计客户的关键审计合伙人累计时间不

得超过5年

任期结束后的冷却期内不得再次成为该审计客户的审计项

目团队成员或关键审计合伙人

关键审计合伙人定期轮换的特殊要求

担任公众利益实体审计客户的关键审计合伙人任职时间不

得超过5年

极其特殊的情况下可以再延长1年

审计客户成为公众利益实体情形下的关键审计合伙人轮换

要求

考虑在该客户成为公众利益实体之前,该合伙人作为关键

审计合伙人已为该客户提供服务的时间

为审计客户提供非鉴证服务

承担管理层职责

会计和记账服务

评估服务

税务服务

内部审计服务

诉讼支持服务

招聘服务

公司财务服务

收费

收费结构

占事务所收费总额的比重很大

占某一合伙人或某一分部的收费比重很大

连续两年从属于公众利益实体的某一审计客户收取的全部

费用比重较大

逾期收费

如果审计客户长期未支付应付的费用,尤其是相当部分的

费用在出具下一年度审计报告前仍未支付,可能因自身利

益产生不利影响

或有收费 不得直接或间接形式取得或有收费

影响独立性的其他事项

薪酬和业绩评价政策

礼品和款待

诉讼或诉讼威胁

献花(0)
+1
(本文系湖经松哥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