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3课 OK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优质教学课件PPT
2022-12-22 | 阅:  转:  |  分享 
  
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的演变阶 段第一阶段(1914年)第二阶段(1915— 1
916年)第三阶段(1917— 1918年)战役或重大事件西线: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日德兰海战、索姆河战役、美国参加对德作战(
1917.4)中国正式对德宣战(1917.8)俄国退出大战(1918.3)德国投降(1918.11)影 响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战略
主攻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失败告终东线:德赢俄;俄胜奥匈东线:1915 德国击溃俄国西线:1916(最关键)同盟
国集团失败原因1、经济劣势2、战略失误3、内部矛盾4、国际力量同步训练:1、在一战过程中,处于两线作战境地的有( ) ①
英法军队 ② 德国军队 ③ 俄国军队 ④ 奥匈军队 A、①④ B、 ②③④ C、
②④ D、 ①③2、下列属于1916年发生在西线的战役是( ) ① 马恩河战役 ② 凡尔登战役
③ 索姆河战役 ④ 俄军攻入东普鲁士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CD3、下列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① 美国对德宣战 ② 德国基尔港水兵起义 ③ 协约国总反攻
④ 德皇威廉二世退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①④②③
4、一战后期促使同盟国集团迅速崩溃的主要因素是 ① 施里芬计划过低估计了对手的实力 ② 美国的参战 ③ 《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使德
军放松警惕 ④ 协约国军队的总反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 D、 ①③
CC 1917年3月,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在其连任就职演说中说:“……我们不再是孤立的区域 ,经过那致命的骚乱所造成的30
个月来的悲惨事件,我们已经成为世界公民。要回头已经不可能,我们国家的命运就取决于我们是否愿意全力去保卫这个国家。” 威尔逊总统
的演说中暗示美国准备采取什么重大行动? 美国准备参加一战 材料一 欧洲战争刚开始时,美国仍然采取超脱的态度,奥匈皇储的被刺
事件在美国几乎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美国庆幸自己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一家芝加哥报纸说:“应该好好感谢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美国总统
威尔逊1914年9月呼吁美国人民“从思想到行动都应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 材料二 到1917年4月美国正式参战时,由华尔街的
银行给予协约国方面的现金贷款已达到20亿美元,而德国的贷款则只有2700万美元.(1)材料一反映出美国对欧洲战争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采取这种政策的有利条件是什么?(2)据材料一、材料二,比较美国对一战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果如何?原因:影响: 美与协约国接
近直接原因:目的(书P17):美国态度的转变:中立 参战增大协约国经济、军事实力德实施“无限制潜艇战”捞取战利品、夺取世界
霸权参考答案(1)“中立政策”。美洲远离欧洲战场。(2)矛盾:材料一宣称不偏不倚的态度,材料二则反映出利用“中立”地位同交战双方做
军火生意,并表现出了倾向和支持协约国的态度。 实质:说明美国不甘心置身事外,同时暴露了美国的野心。
结果:美国在双方都筋疲力尽的情况下迫不及待地参战。 中国的参战意向和潜在的人力资源还是鼓舞了深陷战争泥潭、死伤惨
重的协约国各方。法国福熙元帅甚至说,“华工是世界一流的劳动者,可以成为出色的士兵,在现代武器的炮火之下仍然能保持良好队形。”
一战华工出色的表现赢得了英、法的高度赞扬。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熙称赞华工: “是第一流的工人, 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他们
在现代炮火下, 可以忍受任何艰难, 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 伦敦《泰晤士报》评价: “现代战争是一种现代工业, 华工是这
种新战争的一支新部队, 他们的武器是铁镐、撬棒、铲锹及推车。”梁士诒(1869~1933)曾任袁世凯总统府秘书长、交通银行总理、财
政部次长、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等职务。“以工代兵” 在我看来, 中国新一代政治家致力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平等地位及在战后拥有
发言权。如果这一目标不能保证, 他们是不会同意其同胞驰援欧洲战场的。——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发回英国外交部的报告(1915年)英国公
使认为华工赴欧作战对中国会起什么作用?英国当时可能会执什么态度? (1916年,英国)国防大臣劳合·乔治因此原则上同意“在法
国及其他战区”使用华工,并决定如果华工计划顺利进行, 英国可考虑招募“4 万至5 万”华工。1916 年8 月14 日, 英国正式
通知法国关于英国远征军在法国使用华工的法案。——杨机臣《被遗忘的15 万中国“一战”华工》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6年英国在华工赴
欧问题上改变态度的原因是什么? 众兄弟, 大家来听: 你我下欧洲, 三年有零, 光阴快, 真似放雕翎。人人有, 父母弟兄,
夫妻与子女, 天性恩情, 亲与故, 乡党与宾朋, 却如何, 外国作工, 内中情与境, 曲折纵横, 且听我, 从头说分明。 德
国王, 国富兵强, 人人多雄壮, 器械精良, 吞欧洲, 早在他心上, 起祸端奥国储皇, 塞国少年党, 暗把他伤, 滔天祸, 从此开
了场。 德国王, 藉口联邦, 忽然调兵将, 昼夜奔忙, 英法俄, 三国着了慌, 德国兵, 四面齐集, 安心灭法国, 假道于比
, 最可怜, 比人死得屈, 英法人, 拼命拒敌, 水陆共进兵, 马不停蹄。 因战争, 无人种田地, 请我国, 助一膀臂, 我
国大总统, 有心无力, 多内乱, 兄弟如仇敌, 众同胞, 大家尽知, 欧美文明国, 是我友谊, 最应当, 发兵来救济, 无奈何,
文武官吏, 爱国心不足, 眼多近视贪私利, 无人顾公义, 我工人, 冒险而至, 一为众友邦, 二为自己, 中华人, 最爱好名誉。《
华工出洋歌》 有资料显示, 一战期间死亡华工3000—4000 人。包括3个方面: (1)在赴法途中死于德国潜艇攻击, 有案
可查752人;(2)战争期间死于战场;(3)战后打扫清理战场死于地雷、炸弹爆炸等。——杨机臣《被遗忘的15 万中国“一战”华工》
法国诺莱特华工墓园是欧洲最大的华工墓园,安葬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遇难的842名华工。 1918年
战事①德国两线进攻:1918.3~7②协约国军的反攻:③德国投降:原因同盟国集团的瓦解战场失利加剧国内危机水兵兵变,柏林工人起义概
况:1918.11.11签署停战协定成立最高军事委员会后期第一次大规模反攻全线出击、突破“兴登堡防线”世界制造业产量:德奥占19.
2% 英法俄占27.9%陆军人数:德奥达636万 英法俄三国达873万战争后备力量:同盟四国人口为1.45亿, 英法俄和意大利人口达2.88亿。所利用资源:同盟国只有本国及被占有国的资 源;协约国能利用殖半殖的资源, 利于长期作战。
献花(0)
+1
(本文系在羡智库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