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纲要上1-2单元研读优质教学课件PPT
2022-12-23 | 阅:  转:  |  分享 
  
眼界抬高一厘米——纲要上1、2单元研读体会宁波滨海国际合作学校 魏飞 2020年8月24日许多中
学生觉得历史要死记硬背,不喜欢。准确地说,他们感到厌烦的不是历史本身,而是那种上课读课文、考试背答案的历史课。教师和学生又常常发现
标准答案不“标准”,对高考试卷提出疑议的每年都有。王家范先生课改以来的另一种倾向:历史课无非是通过眼花缭乱的方式让学生获得课本的结
论。缘起我们在这里把大学中国史教学的“底”透给读者:一、教材以叙述为主,绝不代表“纯客观”态度,里面肯定有编者“主观”明显或隐蔽的
介入,包括事实的选择以及对它的解释,都可以重加思考,予以批评。这就是纸质课本与课堂教学的区别。两者应该也必须有合理的分工。二、即使
是最好的教材,所提供的历史样本既已经过主观选择,就非独一无二,更非绝对标准。“标准化教材”是外界强加的幻影,多半是“吹”出来的。三
、面对教材提供的或不提供的历史事实,不仅是教师,学生、读者也是一样,只须主观能动地进入“情景”体验,必然与教材的理解有所不同。大学
的历史教学倡导课内外阅读并重,独立阅读,独立思考,要求课堂上有必要的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对历史事实的反复体验,通过心灵去“发现历史”
,享受“读史使人明智”的乐趣。 ——王家范《感受与体验万年史的心境》眼界抬高一厘
米一、课程标准与单元备课二、学术研究与教科书三、核心素养与教学方式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
1 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第2 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第3 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第4 课 西汉与东汉——统
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1.历史发展大势:早期国家(血缘纽带,地方分权)——大一统国家1.1早期中华文明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
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
和早期国家的特征。1.2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社会及思想变动 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
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1.3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通过了解秦朝
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
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2.可以重新整合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5 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第6 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第7 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第8 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1.4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
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城的新成就。1.5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
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唐宋变迁一、课程标准与单元备课二、学术研究与教科书三、核心素养与
教学方式眼界抬高一厘米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教科书1.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元谋人、北京人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 河
姆渡文化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2.从部落到国家三皇五帝(古史相传)、夏(古书记载)3.商和西周商(史书记载得到考古发
掘的验证);西周,奴隶制社会。案例一(二)学术研究1.中国人种起源2.文明起源中国人种起源与文明起源(尤其是地区性文明起源)是两码
事。中国文明探源蒙于“四大偶像” ——孙隆基中国文明探源蒙于“四大偶像”1.思维方式未全面摆
脱维多利亚时代的直线的社会进化论,至今仍沿用路易斯·摩尔根(1818-1881)的全人类皆经历从“母系”到“父系”社会之所谓“定律
”。2.重新肯定自20世纪前期新文化运动已开始质疑的古史,例如三代、尧舜,甚至黄帝。3.将秦汉大一统以来的格局投射回到远古,用现代
的国境来界定“国内”“国外”的远古文化,对“本国”受到“国外”影响方面认识不足。4.将自殷周以来政治重心都在华北的情形投射回到远古
,形成一股“中国主义”,用华北的发展阶段界定“全国”。“中原主义”乃大中央主义心态的文化表述。
——孙隆基《新世界史》第1卷,第66页“大概我的古史观是:现在先把古史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将来等到金石学、考古学发达
上了科学轨道以后,然后用地底下掘出的史料,慢慢地拉长东周以前的古史。至于东周以下的史料,亦需严密评判,‘宁疑古而失之,不可信古而失
之’ ”。——胡适致顾颉刚信(1921年1月28日),《古史辨》第一册,景山书社,1926年, 第22-23页。我很想做一篇“层累
地造成的中国古史” ……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时代愈后,知道的古史愈前……——顾颉刚
《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1923年2月25日), 《古史辨》第一册,景山书社,1926年,第60页。 顾颉刚(1893~
1980)①打破民族出于一元的观念。②打破地域向来一统的观念。③打破古史人化的观念。④打破古代为黄金世界的观念。鲁惟一、夏含夷主编
的《剑桥中国上古史》出版于1999年,这部由十余位汉学家编撰的巨著,代表了当时中国境外学者研究中国上古史的最高水平。《剑桥中国上古
史》影响巨大,争议也不少,中文版迄今尚付阙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07月?为什么《剑桥中国上古史》中没有夏代历史?
《古史新声》中争论的核心焦点,在于早期中国的研究中能不能采用“二重证据法”?以史嘉柏为代表的美国学者,坚持认为只有考古材料和相关解
读,才能带来确实的历史认识,要摒除《左传》等文献对考古材料的干扰;而以唐际根为代表的中国学者,则坚持“二重证据法”的科学性、有效性
。夏含夷:《剑桥中国上古史》作为西方学术作品当然要遵守西方史学定义,有了文字资料以后才算进入了“历史”时代。我经常对中国朋友说,他
们写中国上古史的时候,完全可以从黄帝开始,但是他们自己也得承认这个时候的历史可信度和有文字资料的商周时代的历史可信度完全不一样。井
田制(一)教科书关于井田制,“纲要”所引《孟子·滕文公上》之“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是为经典史
料。不过,作为战国时代的孟子所说,对于研究几百年前的商和西周土地制度,到底来说不是一手史料。案例二(二)学术研究关于井田问题,孟子
以前的文献确有“井”、“井衍沃”之类零星的记载。……至于井田制之说,则原于《孟子·滕文公上》……经后儒们的推衍补缺,遂逐步形成完备
的井田制理论。直到1920年,胡适的《井田辩》首次对井田制之说予以全面否定。……目前关于井田制的观点分歧很多,总的说来可概括为三方
面:否认井田制,承认井田制但不承认孟子的说法,承认孟子所说的井田制。持最后一种观点的人已很少。——沈长云主编:《中国大通史·夏商西
周》,北京:学苑出版社,2017年,第207-208页。研究中古史上古史,若想都用原始资料,固不可能,但我们至少应告诉学生,孟子所
说的井田制,只是后世关于商周土地制度的一种记述,是否真实,还有争论。地图是政治性的工具,历史地图也反映了对过去历史的评价。案例三但
实际上,唐朝从未同时拥有过这样大的疆域,而且达到最远点的时间都非常短暂。例如,控制咸海以东是在龙朔元年(661),但到麟德二年(6
65)就撤到了葱岭,实际只维持了三年。而那时还没有灭高丽,东部的边界仍在辽河一线。开元三年(715)唐朝又扩展到葱岭以西,但东部的
安东都护府已退到辽西。天宝十年(751)怛罗斯一仗败于大食(阿拉伯帝国),唐朝的疆域又退回到葱岭。北方的疆界自灭薛延陀到仪凤四年(
679)突厥再起也只有32年时间,唐朝就又撤至阴山山脉以南了。总章元年底(669)灭高丽后置安东都护府,但到咸亭元年(670)其治
所就从平壤迁至辽东,不久又迁至辽西,高丽故地基本丧失。 ——葛剑雄:《历史
学是什么》问题是,马克思并没有把这种局部国家、地区社会形态演进的序列悬为世界通行图式。他在给俄国《祖国记事》编辑部的一封信中说,把
他“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叙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马克思恩格
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30页)。显然,无视中国历史实际,机械地把斯大林概括的模式当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成公
式,按照它来裁剪中国各种历史事实的做法,并非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中国大通史·导论》,第20页案例四?时至今日,用西方框架
、西方模式来解释作为整体的中国历史经验这种现象在主流史学界已销声匿迹。这是近十年来中国史学给人的最深刻感受。今天的史学界,已经很少
有人还在那里谈论中国史的“奴隶制阶段”、“封建制阶段”和“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越来越多的史学家开始在研究中刻意保持与“五种生产
方式说”的距离,甚至彻底摆脱它的束缚。……把“中国史”从外来模式中搭救出来,脱掉长期穿在中国躯体上的并不合身的“西装”,应该说是近
一二十年来中国史学界的一个重大进步。——王学典:《把中国“中国化”——人文社会科学的转型之路》(2014年)一、课程标准与单元备课
二、学术研究与教科书三、核心素养与教学方式眼界抬高一厘米 新 石 器 时 代青铜时代 母 系
氏 族夏父系氏族铜石并用 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国 家周 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商7千年前5千年前4千年前1万年前
3千年前案例一:时间轴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其课题本身就突出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特色在于“争”与“变”。其编写脉络如“学习聚
焦”所示:1.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后,诸侯纷争。各民族进一步交融,华夏族发展壮大。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
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导致上层建筑变革。变法成为潮流。3.孔子和老子分别是我国儒家学派和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们的思想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
深远影响。4.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各家针对当时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案例二:教科书脉络北京人已经
学会用火。——《中外历史纲要·上》我们是如何知道的?周口店猿人遗址灰烬层案例三:何以史证但是,问题没有这么简单。部分西方学者质疑“
北京人”用火及保存火种的能力,提出作为古人类用火证据的烧骨、烧石、灰烬可能是从洞外被水流冲入的;被烧过熏黑的材料以及灰烬可能是自然
火造成的,或洞内的腐植材料,鸟类、蝙蝠等的粪便自燃或氧化反应的结果。洞内“灰烬”分析测试没有发现树木燃烧所应该产生的植硅体及相应的
钾等化学元素等。自然火难以达到700℃以上加热;发现硅质体高星介绍,有两方面证据可以证明“北京人”会控制用火,而非自然火。首先,根
据在猿人洞第4堆积层发掘的火塘、原地烧结土、烧石、烧骨等古人类用火遗物,针对这些疑似用火遗迹沉积物,及与其处于同一平面的其他沉积物
进行分析表明,遗址疑似用火区沉积物很可能经历了700℃以上的加热,而自然火一般无法达到如此高的温度。例如发掘的烧骨,完全可以排除表
层的化学浸染;存在集中用火的部位,存在持续燃烧导致的高温事件(野火无法达到的温度),指向人类有控制用火的行为。2015年7月18日
《新京报》:周口店发现“北京人”用火新证为了获得“北京人”用火的确凿证据,专家从磁学、植硅体、孢粉、红外光谱分析等多个因素综合对“
北京人”是否用火的证据进行了重新检验,研究发现,第1地点的第4层和第6层灰烬中含有硅质体,说明“北京人”在距今40万-50万年前已
经可以有控制地用火。——《新京报》2015年7月18日一、中华文明的起源这是“纲要”(上)的开篇第一课。通观教科书,我们首先要明确
,元谋人、北京人等知识点属于中国人种起源范畴,不能和文明起源混为一谈。其次,探寻中华文明起源,首先要了解文明起源的标准。案例四:何
以解释摩尔根(L·H· Morgan)在《古代社会》中,认为人类进入文明阶段的标准是:发明和应用文字;使用铁器;出现了国家和城市。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是形成文明的要素,作出“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的论断。柴尔德(V·G
·Childe)l950年发表的《都市革命》认为文明开始的标准是城市的诞生。夏鼐先生1983年在日本就中国文明起源问题作学术讲演时
,特别强调了文字对于文明产生的意义。他以河南安阳的商代殷墟文化为例,指出文明最关键的要素是:都市、文字、青铜器。另外,有人根据古代
埃及等实例,着重指出掌握人工灌溉技术对于创建文明具有决定性作用,因为在许多大河流域,通过组织大规模的农业灌溉,才最终建立了国家。如
果我们不局限于理论定义的概念,而使用案例判断,商代进入了文明社会是毫无异议的。至于夏代,目前尚缺乏文字证据,还处于通过考古学的方法
与手段进行夏文化探索的阶段。另外,从前3500年到前2000年左右的漫长时期,可以称为单项文明因素的考古发现比比皆是,但在某一地点
能够集中所有因素的综合体始终没有出现。即使是在二里头文化遗址,也缺乏文明重要因素城垣和文字的资料。——中国国家博物馆编:《文物中国
史·1·史前时代》,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78-179页。文明起源是个极为复杂的问题,未解之谜甚多,学界观点分歧甚
多。在此情形下,与其重复初中就学过的结论,还不如以“追寻中华文明的起源”为题,引导学生回顾百年来考古学界追寻的过程,从第一课就给高
一学生以一种不一样的感觉。?1.导入:库库特尼和仰韶彩陶图片(2017年5月2日,北京罗马尼亚文化中心举行了一场名为“彩陶——横跨
欧亚的史前艺术浪潮”的展览)。2.安特生与“中国文明西来说”。1921年安特生发现仰韶遗址。安特生暗示仰韶陶器可能由西方传入,因为
仰韶彩陶的风格特征与中亚的安诺文化,俄罗斯南部的特里波利文化比较相似。 3.龙山文化与“二元对立说”。1928年安阳、1930年山
东龙山镇考古发掘之后,新的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二元论被提了出来:这就是仰韶文化自西向东传播,而龙山文化自东向西发展。这两个传统被认为
在某地相遇且融合,成为商文明的先驱。直到20世纪50年代,这一观点还主导着中国的考古学界。4.中原中心说。20世纪50年代,先后在
河南二里岗和二里头发现早于安阳殷墟的物质文化遗存。之后,中原地区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地区。5.满天星斗说。近几十年来,有数不清的
考古发现,多数是在中原以外地区。新的证据显示,长江中下游、西南地区、东北等地区不仅有本地起源的新石器时代传统,与中原地区约略同时成
为复杂社会,而且还有发展水平很高的青铜时代文化,其特征与中原地区判然有别。6.课堂讨论:我们应该持怎样的古史观念?(1)如何看待顾
颉刚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 (2)重建上古史,如何利用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应以何者为主?2017年5月2日,北京罗马尼亚文化
中心本周三举行了一场名为“彩陶——横跨欧亚的史前艺术浪潮”的展览。弧线勾勒的三角、带竖线的花瓣纹、规整的绳索纹、细腻的斜线纹……来
自罗马尼亚库库特尼-特里波利遗址的彩陶,与出土于中国仰韶的彩陶相对而列,一种似曾相识之感扑面而来。库库特尼(左列)和仰韶彩陶。社科
院考古所供图安特生:中国文化西来说1921年仰韶村发掘现场殷墟王陵区发掘从1928年持续到1937年的安阳考古发掘… …出土了大量
遗物,包括数以百计的青铜器、将近25000片甲骨、铸铜作坊、宫殿和宗庙基址以及大型贵族墓葬。这些发现证实该遗址是晚商的都成,第一次
通过考古证据证明了中国古代本土文化的存在。——刘莉、陈星灿《中国考古学》,第8页商武丁时期甲骨卜辞尽管安阳的考古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在物质文化证据方面,商和仰韶新石器文化之间仍存在空白,因为后者当时被认为是从近东传播来的。 ……仰韶和安阳商文化之间明显的差距
,促使考古学家去寻找商的直接源头。(20世纪30年代发现的山东)龙山文化以黑陶为特征,被认为是在中国东部地区土生土长的代表,时代略
同却独立于西部的仰韶文化。因此,新的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二元论被提了出来:这就是仰韶文化自西向东传播,而龙山文化自西向东发展。这两个
传统被认为在某地相遇且融合,并成为商文明的先驱。直到20世纪50年代,这一观点还主导着中国的考古学界。
——刘莉、陈星灿《中国考古学》,第9-10页20世纪50年代… …河南陕县庙底沟的发掘,是一个重要突破,完全改变了
中国文明起源二元论的观点。考古学家发现了一组陶器组合,将之命名为庙底沟二期文化,代表了从仰韶到龙山之间的过渡阶段。这一发现证实仰韶
文化和龙山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前后相继的,而不是同时代的。由此得出中国文明似乎来自一个源头,即产生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刘莉、陈星
灿《中国考古学》,第9-10页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出土的曲腹彩陶盆夏?商中国南方地区几个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尤为重要。长江下游的河姆
渡遗址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水稻栽培证据,C14年代测定为与仰韶文化同一时期。河姆渡文化似乎被马家浜、崧泽和良渚等一系列新石器文化所继承
,它们在该地区形成了一个连续的文化序列,严重挑战了中原地区是中国文明发展进程中唯一中心的传统观点。——刘莉、陈星灿《中国考古学》,
第14页二、秦的速亡教科书表述:秦朝的暴政完成统一后的秦始皇,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墓。他花费巨额钱财求仙访药,以求长生
不老。秦始皇兴师动众出外巡游、封禅,征发繁重。百姓不堪重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秦法刑法严苛,人民摇手触禁,“赭衣塞途,囹圄成市,
天下愁怨”,社会阶级矛盾严重激化。(秦二世)残忍昏庸,实行严刑峻法,加重人民负担,致使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的尖锐化,人民再也
无法忍受下去,最终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了。学习聚焦:统一后的秦王朝只存在了十几年时间,秦的速亡与秦的暴政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和
初中有多少区别?案例四:何以解释(前209年)武臣等从白马渡河,至诸县,说其豪桀曰:“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
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头会箕敛,以供军费,财匮力尽,民不聊生。重之以苛法峻刑,使天下父子不相安。……夫天下同心而苦
秦久矣。” ——《史记·张耳陈余列传》(前208年)右丞相去疾、左丞相斯
、将军冯劫进谏曰:“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诛击,所杀亡甚众,然犹不止。盗多,皆以戌漕转作事苦,赋税大也。请且止阿房宫作者,减省四边戍
转。”……下去疾、斯、劫吏,案责他罪。去疾、劫曰:“将相不辱。”自杀。斯卒囚,就五刑。
——《史记·秦始皇本纪》解释1:征发繁重,百姓不堪重负据文献记载,修陵墓用了70万人,北边筑长城有40万人,南面戍五
岭又有50万人,光是这几项工程加起来,就达一百五六十万人。据统计,秦代全国人口约为2000万,而每年被迫服役的不下200万人。这批
服役者主要是丁壮劳力,按丁壮劳力占总人口的20%计算,当时几乎是举国就役了,所谓“丁男被甲,丁女转输”,秦代徭役之繁重已到了极点。
——《大学中国史》第136页古代社会,生产工具简陋,一切依靠人力畜力,远距离运输的效率极为低下。以
运送距离600公里计,要维持一个人的粮食供应,需要十五个人专职负责运输,效率仅为6.7%。关中有渭河连接黄河漕运,距离短效率高。假
设以20%的高效率论,要维持一个工人的粮食供应,也要五人专门负责。 ——李开元《秦崩:从秦始皇到刘邦
》 144页然而,暴政之外,对于高中生,还需考虑(三十二年)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
、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又使蒙恬渡河
取高阙、陶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徙谪,实之初县。三十四年,適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焚书)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
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 隐宫徒刑者七十馀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骊山。 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
皆阬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後。益发谪徙边。三十六年,荧惑守心。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闻之
,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三十七年,薨
——《史记·秦始皇本纪》这些举措和工程要不要? 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
——陆贾:《新语》秦朝的劳役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国家统一之初必要的军事、工程建设之
需,如开拓边疆、治道路、修长城等;二是统治者的穷奢极欲给百姓造成的额外负担,如大建宫殿,修轲山陵墓,寻求长生之术等;三是上述原因造
成的“转输”之役,即为官府输送粮草。就第一种而言,其积极意义不容置疑,但秦朝统治者失之于“急”。在好大喜功心理的驱动下,统治者不考
虑百姓承受能力,盲目开工,难免产生过犹不及的恶果。第二种则完全是统治者逞个人私欲造成的,于国于民有百害无一利。
——王家范:《大学中国史》解释2:秦的统治集团对新的封建大一统国家还缺乏治理经验。春秋战国之前,
封国疆域不大,四境居民的行程不出三四日路程。每冬农隙,农民为封君贵族服役三日,连同往返至多不过半月时间。秦统一之后,仍沿用旧制,令
地处今安徽、河南交界的陈胜、吴广等900农民北戊渔阳,连同往返,非数月不能济事。故民间以此为一大苦事。如此不合理的制度,秦朝统治者
竟然毫不理会!由此可见,秦朝统治者对如何治理大一统后的国家,还没有做好准备。——《大学中国史》第138-139页对秦帝国迅速灭亡的
历史总结,最著名的莫过于贾谊的《过秦论》。……(贾谊认为)始皇帝结束战国统一天下以后,思路没有调整,政策没有改动,思想依然停留在战
国,继续用战争时期的方针政策处理建设巩固的新局面,完全是药不对症,犯了攻守势异的政策性错误。这种施政的结果,激发国内外的种种矛盾,
使秦帝国始终处于高速运转的状态,民生困穷、紧迫而不得安宁,形成人心思乱,干柴遍地的“危民”态势。
——李开元《秦崩:从秦始皇到刘邦》355-356 页解释3:弱关东以强关中学者认为,秦朝的这些大规模、强制性的迁徒,其对
象大都是关东豪富或民众。秦朝后期连续几次大规模的工程,其劳役征发的对象,也多来自关东地区。……可见当时秦人与关东百姓颇有法律上的不
平等。前207年,项羽在新安(今河南涓池东)之所以坑杀秦军降卒20万,也源于对关东“诸侯吏卒异时故遥役屯戌过秦中,秦中吏卒遇之多无
状”的报复心理。这种弱关东以强关中的政策,使得秦人与关东百姓间的关系紧张,其中犹以楚人的复仇心理最为严重,故民谚有“楚虽三户,亡秦
必楚”。所以,至秦末因陈胜起事而形成“山东豪杰遂并起而亡秦族矣”的情形绝非偶然。
——王家范:《大学中国史》,第131页始皇能焚去一切《诗》、《书》和历史的记录,却不能焚去记忆中
的六国亡国史;他能缴去六国遗民的兵器,却不能缴去六国遗民(特别是一班遗老遗少)的亡国恨;他能把一部分六国的贵族迁到辇毂之下加以严密
的监视,却不能把全部的六国遗民同样处置。在旧楚国境内就流行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谚语。当他二十九年东巡,行到旧韩境的博浪沙(在
令河南阳武县东南)巾时,就有人拿着大铁椎向他狙击,中了副车,只差一点儿没把他击死。他大索凶手,竟不能得。
——张荫麟《中国史纲》 第160页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
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秦皇帝大怒,
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史记·留侯世
家》秦朝吞灭六国,人心本来不服;加以始皇的暴虐和奢侈,自然是思乱者众。” —
—吕思勉《白话本国史》补充1:秦的文化、伦理在春秋晚期,新崛起的卿大夫,已注意到在政权更替时要收买民心,以获取民众的支持,如六卿分
晋和田氏代齐时所推行的一些经济改革,都有争取民众支持的意图。到战国中期,思想界也出现了新动向,孟子倡议“仁政”,主张“民为贵,君为
轻”,不能以国君的利益为重。流行于齐、韩、赵等国的黄老学派,也主张用“德”(赏赐)来奖励民众,“尽民之力”,但也要“节民力以使”,
“节赋敛,毋夺民时” 。荀子则将君民关系比之于“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然而秦的情形与之相反。长期以来,秦的统治者一直视民众为国君
实现富国强兵的工具。商鞅列“诚信”为六虱之一,韩非视“不欺之士”、“贞信之士”为无能、无用之人。在他们看来,只要依法令、行刑赏,民
众自会跟从而供其驱使。——王家范:《大学中国史》,第136页篇云:“民弱(懦弱,服从法令)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朴
则强,淫则弱。弱则轨(遵纪守法),淫则越志(争强好胜)。弱则有用,越志则强(强悍不羁)。故曰:以强去强者,弱;以弱去强者,强。”
——《商君书·弱民》当我写到赵高设圈套陷害李斯,发动政变逼迫二世自杀时,又强烈地感到秦国多年奉行
功利主义,忽视道德伦理的规范和人文教育体系的建设,终于走极端到道德底线沦丧,上上下下人心离散,也是秦帝国毁灭的原因之一。
——李开元:《秦崩:从秦始皇到刘邦》 补充2
:人二世不明察形势,不顺应民心,顽固坚持始皇帝的既定方针,骊山始皇帝陵尚未完工,又追随始皇帝故辙巡游天下,承接始皇帝遗业重开阿房宫
工程。滥施刑怯,杀宗亲,诛功臣,臣民困苦绝望,上至公卿大臣,下至庶民百姓,人人自危不安。从而,陈胜揭竿而起,登高一呼,宛若火星点燃
干柴,天下响应成燎原之势,举国动乱成不可收拾的败亡态势。 ——李开元《秦崩:从秦始皇到刘邦》?
秦始皇之宜短祚也不一,而莫甚于不知人。非其不察也,惟其好谀也。托国于赵高之手,虽中主不足以存,况胡亥哉!汉高之知周勃也,宋太祖之任
赵普也,未能已乱而足以不亡。建文立而无托孤之旧臣,则兵连祸结而尤为人伦之大变。徐达、刘基有一存焉,奚至此哉?虽然,国祚之所以不倾者
,无谀臣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补充3:人物命运前208年,秦二世因东方
战事危局责问赵高。赵高旋遣其婚阎乐入望夷宫,对二世云:“足下骄恣,诛杀无道,天下共畔足下。”逼二世自杀。二世曰:“愿得一郡为王”,
阎乐不准;又曰:“愿为万户侯”,仍不准;再曰:“愿与妻子为黔首,比诸公子”,也不准。二世无奈只得自尽。二世从继位到自杀,整整三年,
享年23岁。二世死后,以庶人之葬仪,草草掩埋于杜县南部的宜春苑中,至今坟丘尚存,在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乡江池村。
——《大学中国史》(前207年)(赵高)遣乐将吏卒千馀人至望夷宫殿门,缚卫令仆射,曰:“贼入此,何
不止?”卫令曰:“周庐设卒甚谨,安得贼敢入宫?”乐遂斩卫令,直将吏入,行射,郎、宦者大惊,或走或格,格者辄死,死者数十人。郎中令与
乐俱入,射上幄坐帏。二世怒,召左右,左右皆惶扰不斗。旁有宦者一人,侍不敢去。二世入内,谓曰:“公何不早告我,乃至于此!”宦者曰:“
臣不敢言,故得全。使臣早言,皆已诛,安得至今?”阎乐前即二世数曰:“足下骄恣,诛杀无道,天下共畔足下,足下其自为计。”二世曰:“丞
相可得见否?”乐曰:“不可。”二世曰:“吾愿得一郡为王。”弗许。又曰:“愿为万户侯。”弗许。曰:“愿与妻子为黔首,比诸公子。”阎乐
曰:“臣受命于丞相,为天下诛足下,足下虽多言,臣不敢报。”麾其兵进。二世自杀。
——《史记·秦始皇本纪》李斯,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初任郡小吏,曾从荀卿学,因耻于卑贱穷困(自言:“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大
于穷困”),于战国末年入秦国,初为吕不韦舍人,后被秦王政任为客卿。秦王下“逐客令”,处于被逐之列的李斯上《谏逐客书》,列数秦国任用
外人而使国富兵强之事实。秦王阅后,立即撤销逐客令,恢复李斯官职,并委以重任。《谏逐客令》情词恳切,遂成千古名篇。秦始皇死后,李斯参
与策划“沙丘政变”,后为赵高所证陷,被具五刑,论腰斩于咸阳市。临刑时与其子云:“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父子相哭,夷三族。 ——《大学中国史》两税法(一)教科书780年,唐德宗接受宰
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对
学生而言,这里自然就产生一个理解难点:“两税”是指哪两税?是户、地两税,还是夏、秋两税?这就需要老师出示史料,进行史料实证。据经验
,中学历史课堂大致会出示以下三类材料:近现代学者研究成果,间接史料,一手史料。案例五:史料运用“两税”制始于德宗建中元年,为宰相杨
炎所创。其制: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行商者,在所州、
县税三十之一。税夏、秋两征。夏输无过六月,秋输无过十一月。租、庸、杂徭悉省。其制简捷明白,可以止吏奸;而未必能惠民生。
——钱穆:《国史大纲》建中元年二月,遣黜陟使分行天下,其诏略曰:“户无主
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行商者,在郡县税三十之一。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各有不便者,三之。馀征赋悉罢,而丁额不废。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数为准。征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违者进退长吏。令黜陟使各量风土所宜、人户多少均之,定其赋,尚书度支总统焉。” ——《旧唐书》卷四十八建中元年正月五日赦文,宜委黜陟使与观察使及刺史、转运,所由计百姓及客户,约丁产,定等第,均率作,年支两税。如当处土风不便,更立一限。其比来征科色目,一切停罢。至二月十一日起请条,请令黜陟、观察使及州县长官,据旧征税数及人户土客,定等第钱数多少,为夏秋两税。其鳏寡茕独不支济者,准制放免。其丁租庸调,并入两税,州县常存丁额,准式申报。其应科斛斗,请据大历十四年见佃青苗地额均税。夏税六月内纳毕,秋税十一月内纳毕。其黜陟使每道定税讫,具当州府应税都数,及征纳期限,并支留合送等钱物斛斗,分析闻奏,并报度支、金部、仓部、比部。其月,大赦天下,遣黜陟使观风俗,仍与观察使、刺史计人产等级为两税法。此外敛者,以枉法论。 ——(宋)王溥:《唐会要》卷八三案例六:历史大势“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解释逻辑对此知识点,“纲要”用了三段文字进行叙述,学生理解这些内容会面临一定困难,此时,经典史著可以给我们提供帮助。张帆:《中国古代简史》从宋初“防弊”角度,概括出三个原则,即收权、分权和重文轻武。“收权”具体包括“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分权”包含中央(二府三司、枢密院与三衙)和地方(四监司、知州与通判)。案例七:知识脉络他的教法不循常规,总是先让打开课本,红线、蓝线地让学生在有关文字下划线,说这是重点,那是难点,都在考试范围内,自己去背熟,费时大约不到二十分钟。接下来的二十五分钟,便天马行空地讲相关的历史故事,像是苏州评话,离书不离题,学生听得忘神。一次,讲法国大革命攻占巴士底狱,破例地给我们唱了《马赛曲》。男中音,音色醇厚,余音绕梁。一堂课影响甚至可以说改变了我一生。后来,我一直向人推荐这一聪明的权变——既顾全了“教学要求”,又传递了历史动人的魅力。 如果还是如此考试谢谢聆听,再见!
献花(0)
+1
(本文系在羡智库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