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交流课读图质疑 这张照片出自1937年的日本《周报》,结合阅读猜一猜这是谁?可见当时的报道非常失真,对共产党的报道消息被严 格封锁。有这样一个人:冲破国民党严密的封锁线深入“土匪聚集的地方”四个多月的实地考察2架照相机、30卷胶卷14本密密麻麻的笔记本向 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红色中国”1928年,年仅23岁的斯诺带上一部旧柯达相机,作为临时船员,踏上寻找“东方魅力”的冒险之旅。他到 达上海,投奔校友密勒,随后便开始了他的在华记者生涯。斯诺来华后,采访了满身香水味的国民党要人孙科。孙科用流利的英语对他吹嘘,国家已 统一并进入正轨。可1929年斯诺到绥远采访,却看到了夺去几百万人生命的大饥荒,目睹了成群的老鼠在战场咬啃无人管的伤兵。他震惊地看到 ,两个乞丐为了争剩饭,一个竟把另一个活活掐死,旁边穿绸缎的阔汉还得意地狂笑。就此他懂得了中国为什么正出现革命,并开始理解政府辱骂的 “赤匪”,同时考虑留下来帮助这里的人民。这位原打算只在中国逗留6个星期的年轻人,结果在中国一呆就是13年。1936年6月,在董健吾 护送下,斯诺与美国医生马海德到达西安,再由张学良让东北军掩护进入陕北苏区的中心保安县城。当时的斯诺无疑是忐忑的,因为此行他除了一封 给当时的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的介绍信外,没有任何可以让他放心的东西,他对于自己即将经历的事情,一无所知。不过,在当时的局势下,他认 为为了探明事情的真相:“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同其他地方的共产党人或社会党人有哪些地方相像,哪些地方不同”,这些问题的 答案还是值得“拿一个外国人的脑袋去冒一下险”。——《在延安,斯诺看到了怎样的“东方魔力”?》探寻人物速读。快速浏览目录,圈划出哪些 章节与“红色人物”有关。造反者(p37)贺龙二三事(p44)红军旅伴(p50)苏维埃掌权人物(p56)悬赏两百万元的首级(p80)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p95)红军剧社(p85)彭德怀印象(p218)为什么当红军(p222)红色窑工徐海东(p246)“红小鬼”( p275)关于朱德(p288)”红色人物“从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血奋战的历史中汲取精神营养……阅读及分享要求:精读 。5分钟,从“周恩来、贺龙、彭德怀”中选择你感兴趣的人物,圈划描写人物外貌形象与言谈举止的词句,标注最让你感动的故事或细节,批注你 的感受。小结回顾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周恩来的首级,可是在周恩来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周恩来作为学生领袖,遭到逮捕,在天津关了半 年监牢。获释后去了法国。他在战后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在巴黎帮助组织中国共产党,成了同时在中国成立的这个组织的创建人。淡定从容意志 坚定周恩来态度温和地说出来的话,同国民党宣传九年来诬蔑共产党人是什么" 无知土匪" 、" 强盗" 和其他爱用的骂人的话,形成了奇特 的对照。温和平实小结回顾传说贺龙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他率领村里的几个人袭击收税的,用他自己的一把刀宰了他们,解除了他们 的卫队的武装。他的部下告诉我说,六千英里的长征,大部分他是步行过来的,常常把他的马让给走累了的或受了伤的同志骑。有勇有谋关爱部下小 结回顾司令部——当时指挥三万多军队——不过是一间简单的屋子,内设一张桌子和一条板凳,两只铁制的文件箱,红军自绘的地图,一台野战电话 ,一条毛巾,一只脸盆,和铺了他的毯子的炕。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们都不佩军衔领章。天黑后天气开始凉起来,虽然还只八月底。我 把棉袄裹紧。在演出中途,我突然奇怪地发现彭德怀却已脱了棉衣。这时我才看到他已把棉衣披在坐在他身旁的一个小号手身上。生活简朴仁慈善良 合作交流比较阅读。小组合作,比较三位“红色人物”之间的异同点。要求:①结合具体材料进行比较;②先明确分享内容段落,再进行比较分享; 周恩来作为学生领袖,遭到逮捕,在天津关了半年监牢。获释后立即去了法国。他在战后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在巴黎帮助组织中国共产党,成了 同时在中国成立的这个组织的创建人。他在南方进行了多年的艰苦斗争,用步枪、机枪、铁锹对付轰炸机、坦克、装甲车,对付作为敌人后援的大城 市的全部财力,这一英勇的努力是为了要保住小小的苏维埃共和国,它没有海港,甚至没有盐吃,不得不用人的铁的意志来代替;后来他又身罹重病 ,九死一生,终于长征到了西北的红色新根据地。总结升华国民党军阀不仅处决共产党人,而且处决大批农会领袖、工人、学生,这是贺龙才毅然投 向共产党。他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完全同情穷人,这种屠杀激起他的愤怒。“以前我只是对社会不满,看不到有什么进行根本改革的希望。在读 了《共产党宣言》以后,我不再悲观,开始怀社会是可以改造的新信念而工作。”总结升华一群有血有肉的“红色人物”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 一起创造了历史上无与伦比的“红色中国”。总结升华因为他们心中始终闪动着一颗“红星”,一种对革命事业不懈追求的精神,一种质朴纯粹坚韧 的“红色精神” 。 跨越近百个春秋,“红星”依旧闪耀的不朽的光芒,照耀着我们每个人。愿我们每个人都能牢记、践行这份“红色精神”。 红色中国红色人物红色精神 还有几十篇和无名的红色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从这些对话里面,读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凡是这些,断不是一个作家所能创造出来的。这些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 ——《一九三八年年中译本作者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