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列宁2015-2优质教学课件PPT
2022-12-24 | 阅:  转:  |  分享 
  
第五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 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演进、深化: 巴黎公社——十月革命——中国新民主主
义革命——中国现代化建设【感受列宁】考纲①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B ②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C 。列宁主
要贡献概括①创建一个政党:……②领导一次革命:……③缔造一个国家:……④探索一条道路:……⑤创立一个主义:……一、创建一个政党
阅读教材第二目概括:列宁创建的是什么性质的政党? 创建的时间、标志?列宁为建立这个政党作了哪些准备?政党的创建有什么意义?◆
建党准备工作: 组织准备:创建圣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 思想理论准备:创办《火星报》宣传革命理论。◆ 建党准备工
作: 组织准备:创建圣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 思想理论准备:创办《火星报》宣传革命理论。◆ 1903年:布尔什维
克党建立 成立标志: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内容和结果:大会把无产阶级专政写进党章,标志俄国无产阶级
政党的真正建立,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③“阿芙乐尔”号
巡洋舰 ①1917.4一次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说 ④ 二月革命 ②七月流血事件二、领导一次革命
二月革命推 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 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 二、领导一次革命“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
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觉悟性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里,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层手中。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的战争是掠夺性帝国主义战争,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上述内容出自什么文献?是谁在什
么情况下制定的?②这一文献的历史意义和作用是什么?《四月提纲》,是列宁于1917年4月在二月革命后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情况下所作
的报告。为布尔什维克党规定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指明了革命发展的前途。二、领导一次革命二、领导一次革命结合
以上史实,概括列宁是如何从理论上、实践上指导十月革命的。(完成表格)列宁是从理论上和实践领导十月革命?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策
略;社会主义可能在少数或一个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取得胜利? ?二月革命《四月提纲》目前俄国革命必须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十月革命七月事件后“社会主义,是否可以在俄国实现?” ——维拉·扎苏里奇致马克思的信
“应该首先在欧洲几个发达国家同时实现。”
——马克思的回信 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
——列宁《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 你如何认识列宁对马克思的大胆挑战?暴力革命理论无产阶级政党理论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继承发
展“一国胜利”理论 列宁对社会主道路的探索有没有停下了脚步?一些学者据德国外交部公布的档案详细叙述德国威廉皇帝的计谋:设法从俄
国内部寻找代理人,利用这只别动队,从俄国内部瓦解沙皇的力量。列宁从1915年开始得到德国当局资助在俄国进行革命活动,实际上充当了德
国的秘密代理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就主张俄国失败,坚持要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的阶级斗争。二月革命后,1917年4月3日,列宁和一些
政治流亡者,得由德国特种兵帮助顺利经德国回到彼得格勒。(《二十世纪俄国史》上册,127页)。   列宁在瑞士提出旨在进行社会主
义政变的计划。这个计划得到德皇和德国总参谋部的“坚决支持”。3月22(公历4月4)日,德国驻伯尔尼公使向柏林发电称,社会民主党的书
记,以俄国社会主义者及其领袖列宁和季诺维也夫的名义提出要求,请尽快允许他们从德国过境。此公使的电报最后说:“应予照准放行,使其尽快
回到俄国……这符合我们的最高利益,盼急复”。威廉颁旨称,如果瑞士拒绝他们过境,就让这些俄国社会主义者穿过火线过境(同上,405页列
宁发动十月革命夺取政权后,表示立即召开立宪会议,实现社会主义民主选举。同时打击资产阶级反对派报刊,打压立宪民主党。但由于占当时俄国
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普遍支持民粹主义的社会革命党(而大城市的工人则普遍投票给布尔什维克),结果社会革命党在立宪会议选举中以明显的优势击
败布尔什维克胜出。列宁不愿看到革命果实丧失,表示“依靠民意,但也不能忘记步枪”,于1918年1月5日解散了在彼得格勒塔夫利达宫召开
的立宪会议,并派军队驱散了反对解散立宪会议的示威者,随后称“一切权力归立宪会议”是反革命的口号,引起了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立宪民
主党等党派的激烈反对。三、缔造了一个国家 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面对经济崩
溃、内外交困的局面。列宁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政权? ①《和平法令》,与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一战;②《土地法令》,解决农民的土地
问题; ③全国普遍建立起苏维埃政权;④召开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七大,将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 ⑤1918——1920年,进行
了三年的国内战争,反对国内叛乱和帝国主义武装干涉。为维护苏维埃政权打击反对阵营势力,1917年12月20日,列宁提议组建了一个全俄
肃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员会(简称契卡)。列宁在《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法令中,亲手加入“……所有敌方奸细、投机商人,暴徒,流氓,反
革命煽动者,德国间谍,一律就地枪决。”等内容,赋予契卡机关拥有不经审判便可执行枪决的权力。1918年9月,列宁公开声称要制造一场针
对资产阶级反革命的“红色恐怖” 枪毙。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及社会民主党人纷纷谴,给社会带来了恐慌。不同学者的研究表明,从1917年到1
922年间,被契卡绞死和枪决的人数可能达到数十万至数百万人。受打击者不仅仅是反对派的成员,还包括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平民。末代沙皇尼古
拉二世的全家也于此时被责列宁,孟什维克领袖马尔托夫和德国社会民主党“中派”领袖考茨基称布尔什维克党的执政为“恐怖统治”,俄国马克思
主义之父(后成为孟什维克)普列汉诺夫也称列宁“成为新的罗伯斯庇尔”。 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
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践做出判断。”
———《全球通史》 问题:阅读教材第五目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哪些探索?四、探索了一条道路材
料一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
‘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路径。” ——《苏联史》材料二 我
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选集》(1)材料一是针对什么政策而言的?(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
说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实施这一政策除了战争的需要之外,主要目的是什么? 主要目的:按共产主义原则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
利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材料三 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
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
方法上去。” ——《苏联兴亡史》(3)材料三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变化后的中心措施是什么?变化: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心措施: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国家资本主义 1.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国
家资本主义国家能够加以限制和规定其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旨在充分利用资本主义的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经验等,实现向社会主义的顺利过渡
,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2.资产阶级专政下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指的是国家政权直接控制垄断资本主义企业的一种资本主义
。旨在强调国家政权(政策法令)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宏观调控,以消除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运行的无政府状态而产生的弊端。还记得吗?马克思
对共产主义的理想预设?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基础
:生产力高度发达体制设计:公有制+计划经济+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按劳分配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探索: 探索一:期望通过“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失败(引发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探索二: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探索——实行新经济政策
(1921) 探索三:晚年继续探索社会主义全面建设道路——工业化理论、民族建设和政治建设工业化理论:共产主义 = 苏维埃政权
+ 全国电气化(1920)民族建设:1922年,苏联成立,承认各民族自决权,还撰写文章阐述处理民族问题的一系列重要原则。政权政党:
实现国家资本主义,改善国家机关工作作风,反对官僚主义等。五、创立了一个主义 问题:概括列宁主义诞生的标志及核心内容?分析列宁
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列宁的伟大,正在于他没有做马克思主义字句的俘虏,而善于抓住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并从这个实质出发,向前
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说。” ——《斯大林全集》第八卷第222页 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于俄国无
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根据新情况提出了新的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列宁主义阶段。建设方面
: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探索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进一步巩固了苏俄社会主义政权。 评价列宁革
命方面:列宁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创建了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革命路线;领导了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巩固了新生政权。思想方面:以列宁为首的俄共创立了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如何评价列宁: 他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他领导的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作为俄罗斯人民伟大的儿子,他用自己智慧、果敢和革命的灵活性为俄国、为世界人民开创了一条走向社会主义的新路。
献花(0)
+1
(本文系在羡智库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