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韵雅 古诗鉴赏七步法考 试说明考点要求:能阅读鉴赏浅易的古代诗文。考点方向:1.鉴赏诗歌作品的形象2.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3.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4.评价诗 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整体感知诗歌七步法第一步:看文题 念奴娇·赤壁怀 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暗示诗歌内容,明确诗歌的题材。常考诗歌题材的分类羁 旅行役诗赠友送别诗边塞征战诗借景抒情诗思妇闺怨诗托物言志诗咏史怀古诗即景抒怀诗山水田园诗佛趣禅理诗张 继《枫桥夜泊》李 白《送 孟浩然之广陵》王之涣《凉州词》王 维《新晴野望》王昌龄《闺怨》于 谦《石灰吟》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 固亭怀古》李 华《春行即兴》 孟浩然《过故人庄》王 维《鹿柴》(2)暗示作者感情倾向,易于把握抒情方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第二步:观作者 如梦令 常记溪亭 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作者生活经历影响创作的风格早期:清 丽淡雅,情趣浓郁 晚期:凄婉伤感,愁苦难耐 了解作者的语言艺术风格诗仙:诗圣:诗豪:诗魔:诗鬼:诗佛:诗骨:诗狂:诗杰:词宗: 词后:李 白杜 甫刘禹锡白居易李 贺王 维陈子昂贺知章王 勃苏 轼李清照豪放飘逸 沉郁顿挫 豪健 俊朗明白晓畅瑰丽冷艳 清新自然雄浑刚劲豁达洒脱 雄放苍凉旷达豪放清丽婉约(2)诗人不同的语言艺术风格迥异。第三步:阅注解绝句二首 (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提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感情?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长期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之时。 (1)了解作者身世、写作背景,知人论世。 东坡① 苏轼 ?? 雨 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②行。 ?? 莫嫌荦确③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提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 “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②市人:赶集的人,为世事俗务奔波劳碌的人。 野人:山野之人,隐居避世的人,这里是自嘲。 ③荦确:luò què山石嶙峋。 (2)理解生疏词汇注解,能扫清阅读障碍。第四 步:悟意象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 情思的客观物象。常见意象梧桐——凄苦、寂寞、惆怅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 滴滴。杜鹃、子规、杜宇: 古代有“望帝啼鹃”的传说, 在古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表哀怨、凄恻、思归。李白《蜀 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月 明月:思乡;月圆:团聚;月缺:别离李 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 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 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柳 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1)意象传达出作者的抒 情倾向意境: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一般由意象构成。 诗歌的意境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表述,这两个词语要能恰切地吻 合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划线诗句包含了那几个意象?营造 了怎样的意境?塑造了怎样的形象?(2)意象创设氛围,营造意境,突出形象。第五步:炼字句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 惟闻钟磬音。提问:划线诗句那两个字用得好? 使至塞上 王维 单 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提问:划线诗句那两 个字用得好?(1)动词、形容词,精炼传神言简义丰 (2)突显诗句的表达效果第六步:赏感情登高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提问:划线诗句烘托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景物:萧索悲凉,凄清冷落(1)一切景语皆情语, 写景多数为抒情。(2)抓住诗歌的诗眼,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诗眼:是诗词中画龙点睛的词或句子。 雨 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提问:本诗的诗眼是什么?抒发了什么情感?“闲”是本诗的诗眼。全诗描写山村静幽和谐而又繁忙和充满 生气的农家景致,抒发了闲适恬淡的心情。第七步:抓手法“表达技巧”从广义上看包括下面内容:①表达方式:抒情、描写、议论、叙事等。②修 辞方法(辞格、修辞格):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夸张、双关、反问、设问、反复、反语、引用等。③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想象、联 想、烘托、渲染、对比、衬托、讽刺、象征、托物言志、抑扬褒贬、动静相衬、虚实相生等。一看文题明题材二观作者晓风格三阅注解知背景四悟意 象感形象五炼字句思效果六赏感情定基调七析手法抓技巧七步法活学活用 双调·水仙子 夜雨思乡 徐再思① 一声梧叶一声秋, 一点芭蕉一点愁。 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②。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注解: ①徐再思:元代诗人。此诗写于作者漂泊于太湖期间。 ②逆旅:旅馆。淹留:停留1.题目为“夜雨”,但全曲却无一“雨”字,那么作者是如何写“雨”的?(5分)2.这首曲子通过什么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诗歌鉴赏要强化四个意识“文本”意识“咀嚼”意识“表达”意识“分层”意识诗文古韵流千年,华夏真情心相连。牢记清雅中国文,赏析古诗不再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