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分子、原子及离子的综合测试题与答案
2022-12-25 | 阅:  转:  |  分享 
  
读未来 百家号

读未来 1 页



分子、原子及离子的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金 B.氨气 C.氯化镁 D.硫酸铜

2、下列宏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 — 原子的种类不同

B. H2O和 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 — 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C. 公园里闻到花的香味 —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把液化石油气压缩进钢瓶 — 分子体积变大

3、下列关于微观粒子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

B. 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种分子

C. 所有原子都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D. 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4、下列事实能用分子或原子间有一定间隔解释的是

A.汽油要密封保存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C.用水银温度计侧量体温 D.湿衣服在太阳下晾晒干得快

5、关于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B.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阳离子

C.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组成的混合物 D.一个 H2O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6、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恢复原状。下列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

A.分子质量增大 B.分子体积扩大

C.分子间间隔变大 D.分子个数增多

7、 下列粒子可以通过得到电子变成原子的是( )

A. F B. O2- C. D.

8、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 )



9、 云南盛产野生菌,我们能闻到某些野生菌散发出的特殊香味,是因为 (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D.分子可以再分

10、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读未来 百家号

读未来 2 页







11、 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若 x=17,则该粒子符号为 Cl- B.若 x=18,则该粒子是原子

C.若 x=19,则该粒子是阳离子 D.若 x=20,则该粒子是由一个原子得到两个电子而形成

12、 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水和过氧化氢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分子构成不同

B.白糖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溶解快 -----升高温度,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C.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均显碱性 -----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D.氯化钠溶液是混合物 -----该溶液由氯化钠分子和水分子构成

13、考古学家通过测定碳 14的含量等 方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 212万年。碳 14原子的

核电荷数为 6,相对原子质量为 14,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 6 B. 8 C. 14 D. 20

14、对于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 — 分子的种类变多

B.一滴水中约有 1.67× 1021个水分子 —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切开成熟的菠萝蜜能闻到浓浓的香味 —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 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 40L的钢瓶 — 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15、 思维导图有助于建构知识,如图是小金建立的有关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思维导图,其中“▲”应

填入的是



A. 原子 B. 中子 C. 电子 D.质子

16、“ 见著知 徽 ,见微知著 ”是一种常见的化学思维方法。对下列事实用微粒的知识解释 不正确 . . . 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氢气和液氢都可作燃料 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

B 自然界中的水有三态变化 水分子的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C 自然界中,金刚石最硬,但石墨质软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 氢氧化钙可用于处理含硫酸的工业废水 OH-和 H+结合成水分子

读未来 百家号

读未来 3 页



17、化学的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现象。下列对宏观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热胀冷缩 —— 温度升高,微粒变大;温度降低,微粒变小

B. 电解水水分子分解,生成可氢分子和氧分子

C. 在一定条件下, CO2气体会变成固体 —— 此时, CO2分子停止运动

D.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是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

18、 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 )

A. 分子的质量变大

B. 分子的体积变小

C. 分子的数目减少

D. 分子的间隙变小

19、 下列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

A.金刚石 B.氯化钠 C.氢气 D.水

20、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说法错误的是 ( )

A.很小 B.不断运动 C.有间隔 D.不可分

21、辰辰一进家门就闻到饭菜的香味,这主要是因为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可以再分 D.分子在不断运动

22、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A.铁、汞

B.氨、干冰

C.水、金刚石

D.硫酸铜,氯化钠

23、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在不断运动的粒子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种粒子

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24、 下列对有关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A.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 ---------含有不同种分子

B.水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变大 ------水分子体积变大

C.电解水属于化学反应 --------------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D.水与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25、 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对学习化学十分重要。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品红在水中扩散 ----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蒸气由液态变成气态 -----水分子发生改变

C.NO与 NO2化学性质不同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D. 10mlH2O与 10mlC2H5OH混合后体积小于 20ml---分子间有间隔

26、 已知 某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 mg,其相对原子质量为 16。有一种铕( Eu)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52, 铕

( Eu) 原子的质量为

读未来 百家号

读未来 4 页



A. gm16152 B. 16152m C. gm12152 D. 12152m

27、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 氢气 B. 水银 C. 氯化钠 D. 金属镁

28、 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被破坏,形成新的分子

B.“ 酒香不怕巷子深 ” ,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10mL水与 1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 20mL,是因为水分子的体积减小

D. CO和 CO2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变成水蒸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B.八月丹桂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D.4000L 氧气能压缩在 40L的钢瓶中,说明分子的体积变小



3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远处就能闻到花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一滴水中有 1.67x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

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水银柱升高,说明分子间间隔增大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分子之间间隔变大

C.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原理是隔绝空气

D. 二氧化碳的化学式是 CO2,说明二氧化碳中含有 O2分子。

32、 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

选项 事 实 解释

A 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水银柱上升 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

B 氧氧化钾溶液、氧氧化钙溶液均显碱性 溶液中都含有金属离子

C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 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 1个一氧化碳分子 多1个氧原子

D 酸、碱、盐溶液都能导电 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33、 “见著知微”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它是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观察、思考、推理,建立起对微观粒子

的认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C.盐酸、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说明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读未来 百家号

读未来 5 页



D.无色酚酞溶液滴入某稀溶液中显红色,说明该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

3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活性炭吸附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焚烧废弃塑料可以减少污染

C.在钢铁表面刷油漆可以防止钢铁生锈 D.必需元素摄入过量有利于人体健康

3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电子数不同

C.原子核由电子和质了构成 D.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了在不断运动

36、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阳离子的是 ( )

A. B. C. D.

37、 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 )





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 的存在状态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水分了问的间隔 :① >③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 :② >①

C.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

D.① → ②发生生化学变化



38、“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发生改变

② 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③ 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④ 2Fe3+和 3N中的“ 3”都表示微粒的个数

⑤ 碳 -14( 14C )原子核 内含有 6个质子和 8个中子

⑥ 和 表示的微粒都带电荷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②⑤⑥

39、 右图是两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

A. ①和②的核外电子层数不同 B. ②易得到 6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C. ②表示原子 D. ①表示阴离子

读未来 百家号

读未来 6 页



40、右图为某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7 B.在该结构示意图中 x=7

C.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D.该元素为硫,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41、 下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④表示的粒子属于金属元素 B.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C.①② ③④表示四种不同元素 D. ②④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同



42、 水变成水蒸气,从分子角度分析,正确的是 ( )

A.分子数目增多 B.分子变大

C.分子间间隙变大 D.水分子变成氢分子和氧分子

43、 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对学习化学十分重要。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

A.品红在水中扩散 ----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蒸气由液态变成气态 -----水分子发生改变

C.NO与 NO2化学性质不同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D. 10mlH2O与 10mlC2H5OH混合后体积小于 20ml---分子间有间隔

44、 你一定很熟悉王安石的《咏梅》 “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从这首诗

中我们可知( )

A.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且在不断地运动着。

B.分子间有间隔,物质的热胀冷缩就是由于分子间隔的变化而造成的。

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分子和原子都是肉眼可见的微粒。

45、 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同种分子排列方式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B.在干冰中,分子因相互作用而静止不动

C.同种原子按不同方式结合,可以构成不同的物质

D.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后,原子核发生了变化

46、下列有关元素、原子、分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读未来 百家号

读未来 7 页



B. 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C.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 微粒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47、下列宏观现象和微观解释不一致的是( )

A. 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 水分子体积变大

B. 6000L氧气通过加压能装入 4L 的钢瓶中 ——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一滴水中大约有 1.67× 1021个水分子 ——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更快 ——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48、 下列图中 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其中能表示保持 H2O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49、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索养之一 .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宏观现象 微观解释

A 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 压强增大,分子间隔减小

B 向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

酸,溶液红色消失

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

成水分子

C 蔗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更快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D 向塑料袋中滴加少量酒精,挤瘪密封,放在热

水中,塑料袋很快鼓起

洒精分子受热后体积变大



50、科学理论在传承中不断发展,科学家们传承前人的正确观点,纠正错误观点,形成科学理论 .关于原子

结构的学说有 :①在球体内充斥正电荷、电子镶嵌其中 ②原子是可分的 ③原子呈球形 ④原子中有带负

电的电子 ⑤原子中有带正电的原子核 ⑥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

其中经过卢瑟福传承和发展后形成的观点是

A.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 C. ④⑤⑥ D. ⑤⑥



51、 某微粒 M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关于该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A. M的原子易失电子

B.x 只能为 7

读未来 百家号

读未来 8 页



C. M为金属元素

D. x为 8时, M为阴离子

5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相同的原子无法构成不同的分子

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

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

53、 对诗句 “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 . . . . ” 中加点句子,用分子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的质量小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54、 2019 年 5 月 12 日(农历四月初八),在邵阳市绥宁县境内隆重举行了庆祝苗族“四·八”姑娘节活动,

热情好客的苗族人民拿出了香喷喷的黑米饭招待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人们能闻到黑米饭浓浓的香味,主要

原因是 (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的体积很小

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55、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氦气 B.水 C.氯化钠 D.金刚石

56、 根据分子的相关性质解释下列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食物腐烂一一分子停止运动

B.闻到花香一一分子间有间隔

C.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一一温度高,分子运动快

D.水结冰一一分子变成了原子

57、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地球上水资源极其丰富,不存在水危机

B. 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

C.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而水分子又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 湿衣服晾晒一段时间后变干,说明水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58、 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们属于同一种元素

B. 他们都是同一种粒子

C. 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D 第 ③ 种粒子的符号为 Na+

59、用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氢气球在高空膨胀 —— 分子体积变大

B. 品红在静止的水中会扩散 ——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 ——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读未来 百家号

读未来 9 页



D. 干冰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 —— 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60、 下列事例不能用分子运动相关知识解释的是( )

A.品红溶解 B.篮球充气 C.酒精挥发 D.柳絮飞扬



61、 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 ----分子体积变小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再分

C.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 ----水分子不断运动且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

D.食物变质 ----食物中的分子种类不变,但分子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62、 水蒸发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

A.分子种类 B.分子间隔 C.分子数目 D.原子大小

63、 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 )

(第 9题图)

64、我国“高分 5号”卫星天线是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如图为镍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关于该原子的

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它的核电核数为 28 B.它有 4个电子层 C. 它的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 D.它易失电子

65、 下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①②③④ 均达到稳定结构

B.④ 表示 Cl-

C.①②③ 属于同种元素

D.①③ 可形成化合物 Na2O

66、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湿衣服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容易干 ——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B.液态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增大 —— 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C.固体碘 (I2)和碘蒸气 (I2)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 ——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D.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 —— 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

67、下列物质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

A.铜 B.氧气 C.水 D. 氯化钾

读未来 百家号

读未来 10 页



68、 某农技站货架上待售的化肥有 NH4NO3、 NH4H2PO4、 CO(NH2)2,其中缺少的肥料品种是( )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 肥料



6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C.NaCl由 NaCl分子构成

D.水蒸发过程中,水分子的间隔变大

70、 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表示阳离子的是



71、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B.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就是溶液

D.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就是化合物

72、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氦气 B.水 C.氯化钠 D.金刚石

73、建立结构与层次的观念,有利于我们认识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下列各项中的内容,依次与图中 a、 b、

c、 d四圈所表示的结构与层次对应的是( )

A.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壁

B.质子→原子核→原子→分子,

C.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

D.动能→势能→机械能→能量



二、填空题

74、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挤出浓盐酸。



( 1) 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

( 2) 该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5、下图是几种微粒结构示意图,请用相应微粒代号填空。



读未来 百家号

读未来 11 页



( 1)属于金属元素原子的是 ;

( 2)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

( 3)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

( 4)表示离子的是 。

76、 右图是 A, B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

(1)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__________;A 元素原子

的质子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2)A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







77、有下列 5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 1)以上示意图中,共有 ________种元素;

( 2) A粒子中的质子数 为 ________ ;

( 3)上述 5种粒子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是 ________ ;

( 4) B粒子与 D粒子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是 ________。





























读未来 百家号

读未来 12 页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 【答案】 B

【解析】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是分子、原子或者离子,一般的金属、稀有气体等单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碱、

盐等由离子构成 .故:

金属于金属单质,是原子直接构成的;氨气是氨气分子构成的;氯化镁是镁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硫酸铜是

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 .故答案为 B.

【知识点】 分子 原子 离子

2、 【答案】 C

【解析】 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两者物理性质差异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A错误;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分子相同,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同; H2O和 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

为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B错误;

C. 公园里闻到花的香味 — 分子在不断运动, C正确;

D. 把液化石油气压缩进钢瓶,是因为分子间隔减小,体积减小, D错误。

【知识点】 分子的性质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现象

3、 【 答案 】 A

【解析】此题考查微观粒子知识。分子和原子有很多种,分子一定比组成它的原子质量大, A 错误;同种原

子可以构成不同分子,比如氧分子和臭氧分子, B 正确;所有的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C 正

确;原子变为离子的方式就是得失电子, D正确。

【知识点】 分子、原子、离子

4、 【答案】 C

【解析】 A.汽油要密封保存是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分子分裂,原子重组为新的分

子; C.用水银温度计侧量体温是因为温度升高,原子间的间隔增大; D.湿衣服在太阳下晾晒干得快,说明温

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 .



【知识点】 分子和原子

5、 【答案】 C

【解析】 A.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的, A错误;

B.原子得到电子后形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 B错误;

C.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C正确;

D.元素是宏观概念,在说法上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D错误。

故选 C

【知识点】 构成物质的微粒 离子的形成 空气的组成 元素的概念



读未来 百家号

读未来 13 页



6、 【答案】 C

【解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

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恢复原状,是由于温度升高,分子的间隔变大,体积膨胀,选项 C正确。

【知识点】 利用分子、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7、 【答案】 D

【思路分析】得到电子变成原子,说明该微粒是阳离子,已经失去电子了,再得到电子才能变为原子。

【解题过程】得到电子变成原子,说明该微粒是阳离子, A属于原子,故 A错; B属于阴离子,故 B错; C属

于原子,故 C错; D属于镁离子,属于阳离子,故 D正确。

【知识点】 离子与原子的转变

8、 【答案】 C

【解析】根据当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 .

A.质子数 =12,核外电子数 =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 A不符合题意;

B.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8,为原子,故 B不符合题意;

C.质子数 =16,核外电子数 =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 C符合题意;

D.质子数 =17,核外电子数 =17,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为原子,故 D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9、 【答案】 B

【解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

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

我们能闻到某些野生菌散发出的特殊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选项 B正确。

【知识点】 利用分子、原子的性质分析解决问题

10、【 答案 】 C

【解析】阴离子是化学反应中得到电子,带有负电荷的粒子,从结构上看是核内的质子数小于核外的电子数,

故 C 正确, A失去电子,属于阳离子, B、 C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

【知识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 离子

11、 【答案】 D

【解析】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质子数等于

核外电子数,为原子,据此进行分析。

A.若 x=17,核外电子数为 18,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则该粒子符号为 Cl-,故 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若 x=18, 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则该粒子是原子,故 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若 x=19, 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 则该粒子是阳离子,故 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若 x=20,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多 2个,则该粒子是由一个原子失去两个电子而形成,故 D错误,符合题意。

【知识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

12、 【答案】 D

读未来 百家号

读未来 14 页



【解析】水和过氧化氢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两者分子构成不同的缘故, A 正确;白糖在热水中比冷水

中溶解快是因为升高温度,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的缘故, B 正确;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是因为溶

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C正确;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D错误。

【知识点】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13、 【答案】 A

【解析】在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因为碳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16,所以碳原子的核外电

子数也为 16,故 A选项符合题意; B、 C、 D选项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 原子中各粒子的数量关系

14、【 答案 】 A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分子的基本 性质 。分子的 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一定间

隔 。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 因为分子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故解释错误;

B.一滴水中约有 1.67× 1021个水分子,是 因为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解释正确;

C.切开成熟的菠萝蜜能闻到浓浓的香味,是 因为分子 是 在不断运动的, 故解释正确;

D. 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 40L的钢瓶, 是因为分子间存在间隔,加压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故解释正确。

【知识点】 分子的性质及应用

15、 【答案】 A

【解析】从宏观角度讲,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从微观角度讲,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构成,

原子可直接构成物质,也可先构成分子,再构成物质,还可先构成离子,再构成物质,元素是具有相同

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该位置应填原子,故 A选项正确, B、 C、 D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 物质的组 成及构成、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

16、【 答案 】 B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化学中微观解释的相关知识 ; A 项 氢气和液氢只是状态不同,都是由氢分子构成,故

正确,不合题意 ; B项水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是因分子间的间隔不同而不是分子大小的不同,故错误,

符 合题意 ; C 项 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就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的不同,故正确,不合题意 ; D 项

由于 Ca(OH)2+ H2SO4 CaSO4+2 H2O, 则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故正确,不合题意 ;

【知识点】 氢气、水的三态变化、金刚石与石墨、氢氧化钙的性质

17、【 答案 】 B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微观粒子的性质与宏观现象的关系分析;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

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这是分子间隔的改变而不是微粒大小的改变,故 A错

误;电解水生成氧气和氢气,说明水分子分解生成了氧气分子和氢气分子,还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

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故 B正确;由于分子始终在不停运动,与物质状态无关,则说二氧化碳气体变

成固体,分子停止运动说法错误,故 C错误;金钢石、石墨里碳原子排列不同,是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

因,而不是原子的不同, 故 D错误。

【知识点】 分子原子的性质 水电解 金刚石和石墨

18、 【答案】 D

读未来 百家号

读未来 15 页



【解析】气体压缩液化过程中,分子质量不变,分子体积不变,分子数目也不减少,而分子间隙变小,故本

题选择 D选项。

【知识点】 分子的性质,

19、 【答案】 A

【解析】 A.金刚石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 B.氯化钠是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 C.氢气有氢气分子构成; D.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故答案为 A.

【知识点】 分子 原子 离子

20、 【答案】 D

【解析】根据分子、原子的性质进行分析。

A.分子、原子都很小,故 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分子、原子都在不断运动,故 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分子、原子间都有间隔,故 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但在其它条件下可以再分,故 D错误,符合题意。

【知识点】 分子、原子的性质

21、 【答案】 D

【解析】此题考查分子的性质。闻到饭菜香味,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选 D;分子很小、分子间有间隔和

分子可以再分都与气味没有关系。

【知识点】 分子的性质。

22、【 答案 】 B

【解析】 A.铁和汞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 A错误;

B.氨气是由氨气分子构成的,干冰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所以 B正确;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所以 C 错误;

D.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所以 D错误。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

23、【 答案 】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

A.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在运动,故正确;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有的分子可以是由一种原子构成,有的分子也可以是多种原子构成,故正确;

C.原子是由具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由于原子 核内的质子所带电荷数与电子所带电荷数电性相反、

电量相等,故原子不显电性,由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分子也不显电性。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因此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故错误;

D.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还有些物质可能是由离子构成的,故正确。

故选 C。

【知识点】 分子和原子 原子的构成

24、 【答案】 B

【解析】 A.若物质中只含一种分子,则为纯净物,多种分子为混合物,过氧化氢溶液是是水分子和过氧化氢

读未来 百家号

读未来 16 页



分子构成,故是混合物, A说法正确;

B.水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 隔变大,分子本身的体积没变, B说法错误;

C.从微观上说,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分裂,原子重组为新的分子,电解水属于化学反应是因为水分子种

类发生了改变,生成了新的分子,氢分子和氧分子, C说法正确;

D. 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分子,水与过氧化氢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D

说法正确 .

【知识点】 分子和原子 混合物

25、 【答案】 B

【解析】 A、由于分子的不断运动,所以品红在水中能扩散,故 A 正确; 水蒸气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之间

的间隔增大,状态发生改变,但是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所以 B 说法错误;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

最小微粒,由于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分子不同,所以二者的化学性质也不同,故 C 说法正确; 10mlH2O 与

10mlC2H5OH混合后体积小于 2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故 D说法正确。

【知识点】分子的性质

26、 【答案】 A

【解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设 铕 ( Eu) 原子的质量为 x,故

mg: x=16: 152,解得: x= gm16152 .故选 A。

【知识点】 相对原子质量

27、【解析】 A.氢气属于非金属气态单质,它是由分子构成的,故正确; B.水银是液态金属汞的俗称,金属

单质一般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C.氯化钠是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钠离子和

氯离子构成的,故错误; D.金属镁是金属单质,是由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故选 A。

【知识点】 分子、原子、离子

28、 【答案】 C

【解析】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被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组合成氢分子形成氢气,氧分子组合成

氧分子形成氧气,故 A不符合题意;“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 为酒精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进入到人的鼻孔被

闻到,故 B不符合题意; 10mL水与 1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 20mL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隙,它们互相进入到了

彼此的间隙之中使得体积小于 20mL,分子的体积大小不变,故 C符合题意; CO 气体由 CO 分子构成, CO2气体

由 CO2分子构成,不同的分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故 D不符合题意;故选 C。

【知识点】 电解水,分子的特性

29、【 答案 】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 A.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只是

分子间隔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八月丹 桂开花,花香分子不停的运动,所以花香四溢,故正确;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故错误; D. 4000L氧气能压缩在 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压缩时分子间隔变小,而分子的体积没

有变化,故错误。故选 B。

【知识点】分子的基本性质

30、 【答案】 C

读未来 百家号

读未来 17 页



【解析】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远处就能闻到花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A正确;

B.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一滴水中有 1.67x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体积和质量很小, B正确;

C.水银是汞原子构成的,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水银柱升高,说明原子间间隔增大,而不是分子间间隔

增大, C错误;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正确 .

【知识点】 分子的性质

31、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分子的性质及燃烧和灭火以及化学式的意义。在墙外能闻到墙内花的香气,是由于分子的

不断运动,故 A说法正确;气体受热膨胀,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间隔变大,故 B 说法正确;用灯帽盖

灭酒精灯是由于隔绝空去导致灭火,故 C说法正确;二氧化碳是纯净物,其中不可能含有氧分子,根据化学

式可得出一个二氧化 碳分子有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故 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知识点】分子的性质;燃烧和灭火;化学式的意义

32、【 答案 】 C

【解析】 A.水银是金属汞,有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所以 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温度

升高 ,原子间隔变大,而不是分子间隔变大,故 A 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氧氧化钾溶液、氧氧化钙溶液均显

碱性,是因为溶液中都存在氢氧根离子,故 B 选项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 1

个二氧化碳分子比 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 1个氧原子,所以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

C选项符合题意; D.酸、碱、盐溶液都能导电,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故 D选项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 物质的构成

33、【 答案 】 B

【解析】 A.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说 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而不能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故 B选项符合题意; C.盐酸、

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说明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故 C选项不符合题意; D.无色酚酞与碱性溶

液显红色,所以无色酚酞溶液滴入某稀溶液中显红色,说明该溶液显碱性,含有氢氧根离子,故 D选项不符

合题意。

【知识点】 分子的性质;电解水的实验;酸的化学性质;酸碱指示剂的使用

34、 【答案】 C

【解析】活性炭吸附不能减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不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A错误;将废弃塑料焚烧,

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污染环境, B错 误;在钢铁表面刷油漆能防止铁与水和氧气接触,可以防止钢铁锈蚀,

C正确;对于人体的必需元素,应适当摄入,并不是量越多越好, D错误。

【知识点】硬水与软水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人体的元

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35、 【答案】 D

【解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而不是分子, A错误;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

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B 错误;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 错误;

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 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 D正确。

【知识点】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读未来 百家号

读未来 18 页



36、 【答案】 D

【解析】在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表示阴离子;图中, A、 B表示阴离子, C表示原子, D 表示阳离子,选项 D正确。

故选 D

【知识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



37、 【答案】 A

【解析】图示中为水的三种不同状态时温度与时间的图像,分析可知 ① 表示的水为气态, ② 表示水为液体,

③ 表示水为固体,水的三态变化就是水分子间隔的变化,水蒸气中水分子间隔最大, A 正确;水蒸气中水分

子运动速率最快, B错误;固体冰中水分子仍在不断运动, C错误;水蒸气变为水的过程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属于物理变化, D错误 .

【知识点】 分子的性质

38、 【答案】 D

【解析】①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不变,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变化,错误;

②冰雪融化的过程是物质状态的变化,物质状态的变化本质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间隔发生变化,正确;

③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正确;

④ 2Fe3+中的“ 3”表示一个铁离子带 3个单位正电荷, 3N中的“ 3”表示 3个氮原子,错误;

⑤碳 -14( 14C )表示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4,碳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6,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则该种碳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8,正确;

⑥图中第一个微粒核内质子数为 10,核外电子数为 10,是原子,不带电;第二、三两个微粒核内质子数不

等于核外电子数,是离子,都带有电荷,错误;

综上所述,②③⑤正确,选项 D符合题意。

故选 D。

【知识点】 化学变化的实质 化学式及其周围数字的含义 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试图 纯净物和

混合物 物理变化的微观解释 原子结构

39、 【答案】 B

【解析】 ①核外有两个电子层,②的核外电子层数有三层,所以二者的电子层数不同,故 A说法正确; ②容

易失去最外层的两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所以 B 说法错误; ②核外 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所以表示原子,

故 C说法正确;①核外电子数大于核内质子数,表示阴离子,故 D说法正确 。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和离子

40、 【答案】 D

【解析】 A.原子序数 =质子数。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中的数字是质子数,因此,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17;

B.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 2+8+x=17, x=7; C.最外层电子是 8 时达到稳定结构,该元

素最外层电子数是 7,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 1个电子,达到 8电子稳定结构; D.原子序数是 17的元素是氯

元素,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知识点】 原子的构 成;原子结构示意图。

读未来 百家号

读未来 19 页





41、 【答案】 A

【解析】 A.④表示的粒子是钠原子,故属于金属元素, A正确; B.①表示的粒子最外层电子数 >4,在化学

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故 B错误, C.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的质子数,故①②③④中②④表示同种元素,因此

共为 3种不同元素, C错误; D.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②④表示的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不相同,

化学性质不相同,故 D错误 .

【知识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 元素

42、 【答案】 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分子的知识点,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水分子间的

间 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的主要原因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而不是分子数目增多,故选项错误 ; 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的主要原因与分子变大无关,

故选项错误 ;C、由于分子间隔变大,这是造成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 ;D、由分子的性质

可知,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的主要原因与分子可再分无关,故错误。

【知识点】 分子

43、 【答案】 B

【解析】 A、由于分子的不断运动,所以品红在水中能扩散,故 A 正确; 水蒸气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之间

的间隔增大,状态发生改变,但是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所以 B 说法错误;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

最小微粒,由于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分子不同,所以二者的化学性质也不同,故 C 说法正确; 10mlH2O 与

10mlC2H5OH混合后体积小于 2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故 D说法正确。

【知识点】分子的性质

44、 【答案】 A

【解析】闻到梅花的香气是由于分子的不断运动。

【知识点】分子的性质。

45、 【答案】 C

【解析】

A.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分子,分子排列方式可以 不同,但化学性质一样;

B.分子在做着永不停息的运动,故干冰分子中,分子也在不停地运动;

C.同种原子因为排列方式不同可能形成多种物质,如碳原子不同的排列方式,可以形成金刚石、石墨等

不同物质;

D.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只是电子数发生改变,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会改变 .

【知识点】 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分子 原子 离子

46、 【答案】 A

【解析】 A.最外层电子数大于 4,易得到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 4,易失去电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 4,既

不易得到电子,也不易失去电子,所以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故 A正确; B.分子、原子、离

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例如金属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

子构成的,故 B错;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

读未来 百家号

读未来 20 页



最小微粒,故 C错; D.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有的阴离子失去电子会变成原子,有的阳离子得到电

子后变成原子,故 D错。

【知识点】 分子、原子和离子;物质的构成



47、 【答案】 A

【解析】 A. 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是因为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不是体积变大,故 A 选项错误; B.6000L 氧

气通过加压能装入 4L 的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故 B选项正确;一滴水中大约有 1.67× 1021个水

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 C 选项正确; D.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更快,说明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故填 D选项正确。

【知识点】 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解释实际现象

48、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 的微观示意图 .保持 H2O的 化学性质 的 是水分子 , 1个 水分子中有 2个 氢原子和 1个 氧

原子 ,图 A是水分子示意图,图 B是氢 分子和氧分子示意图,图 C是氢分子示意图,图 D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示意图,故选 A.

【知识点】 分子和原子

49、【 答案 】 D

【解析】

A. 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是因为压强增大,组成天然气的分子间子间隔减小;

B. 向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红色消失 ,是因为发生了中和反应,生成了盐和

水,从微观上讲,是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

成水分子;

C.分子的运动速率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能量大,运动速率快,故蔗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

得更快;

D. 向塑料袋中滴加少量酒精,挤瘪密封,放在热水中,塑料袋很快鼓起,是因为温度升高酒精分子之

间间隔变大,而不是分子的体积变大

【知识点】 分子的基本性质 中和反应

50、 【答案】 A

【解析】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又称“有核原子模型”、“原子太阳系模型”、“原子行星模型” .卢瑟福认为原

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直径很小的核心区域 ,叫原子核 ,电子在原子核外绕核作轨道运动 .原子核带正电 ,

电子带负电 .原子中带正电的物质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心上 ,而且原子质量的绝大部分也集中在这个很小的

核心上,故 ②③④⑤⑥经过卢瑟福传承和发展后形成的观点,在球体内充斥正电荷、电子镶嵌其中是汤姆生

的观点 .

【知识点】 原子结构

51、 【答案】 D

【解析】根据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可判断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种类,通过圆圈内数字和核外电子数可判断

离子的种类。

读未来 百家号

读未来 21 页



A.M 的质子数为 17,所以最外层电子数为 7,容易得 1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故 A错误;

B.x 为 7时,为原子结构示意图, x为 8时,为离子结构示意图,故 B错误;

C.由以上分析可知, 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7,所以为非金属元素,故 C错误;

D.x 为 8时,核外电子数 18 等于核内 质子数 17,为阴离子,故 D正确。

【知识点】 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分类;离子的分类

52、【答案】 A

【解析】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一个质子的质量约是一个电子

质量的 1836 倍,而且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质量大致相同,所以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 A 选项

符合题意; B.相同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比如氧气分子和臭氧分子均是由相同的氧原子构成的,故 B

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温度升高,体温计中的水银体积变大,是因为汞原子间的间隔随

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汞原子体积不变,故 C选项不符合题意;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

又分为质子和中子,其中质子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原子之所以不显电性是因为质子所带

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故 D选项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和特点

53、 【答案】 C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远远的就知道不是雪 ,因为有淡淡的香味飘来 (梅花 ).微粒角度上来看就是梅花的香

味的微粒通过空气扩散开来 ,并被很远处的人的鼻子所捕获 ,诗人从而知道那不是雪而是梅花 .

【知识点】分子的性质

54、 【答案】 C

【解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

的分子性质相同, 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人们能闻到黑米饭浓浓的香味,是因为香味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香味,

所以选项 C正确。

【知识点】 利用分子、原子的性质分析解释问题

55、【答案】 C

【解析】物质是由分子、离子或原子构成的, A.氦气属于稀有气体,氦气是由氦原子构成的,故 A选项不符

合题意;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 B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故 C选项符

合题意; D,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故 D选项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

56、【 答案 】 C

【解析】 A.食物腐烂 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有新分子生成,所以 A错误;

B.闻到花香 是因为花香 分子在不停运动着,所以 B错误;

C.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温度高,分子运动 越 快, 所以 C正确;

D.水结冰 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 分子之间 的 间隔 发生改变 ,所以 D错误。

【知识点】分子的性质。

57、 【答案】 A

读未来 百家号

读未来 22 页



【解析】地球上的水资源极其丰富,但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却不足,因此存在水资源危机, A 错误;水是

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 B 正确;水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 正确;水分

子在不断地运动,因此湿衣服晾晒一段时间会变干, D正确。

【知识点】 地球上的水资源,水的组成,水的构成,分子特性

58、 【答案】 D

【解析】 图示三种粒子的核内质子数不同,不属于同一种元素,也不属于同一种粒子, A、 B错误;三种粒子

核外电子排布均相同,但 ①③ 属于离子, ② 属于原子,因此它们的性质不同, C 错误;第 ③ 种粒子的原子核

内含 11 个质子,核外有 10 个电子,该粒子为钠离子,离子符号为 Na+, D正确。

【知识点】 原子和离子 结构示意图

59、 【答案】 A

【解析】氢气球在高空膨胀是由于高空气压小,空气中各气体分子间间隔增大所致, A 错误;品红在静置的

水中会扩散,是由于品红分子和水分子不断地运动造成的, B 正确;金刚石和石墨均由碳原子构成,但碳原

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因此二者的物理性质不同, C 正确;干冰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是由固体变成气体的

过程,是二氧化碳分子间隔变大造成的, D正确。

【知识点】 分子特征及应用



60、【 答案 】 D

【解析】品红溶解是品红分子和水分子不断运动进入对方间隔的过程,可利用分子观点解释, A正确;

篮球充气是空气中 各气体的分子间隔较大,充气时气体分子间隔缩小并进入篮球的过程, B正确;

酒精挥发是酒精分子不断运动进入空气中的过程, C正确;

柳絮飞扬是宏观物质的运动,不能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进行解释, D错误。

【知识点】 分子的特征及应用

61、 【答案】 C

【解析】 A.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间隔变小,不

是分子体积变小,故 A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

可分,故 B选项不符合意义; C.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属于物理变化,在这个

变化中,水分子不断运动且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故 C 选项符合题意; D.食物变质发生了化学变化,生

成了新物质,构成食物中的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分子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故 D选项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 利用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 决问题

62、【 答案 】 B

【解析】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均由水分子构成,即分子种类不发生变

化, A项错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时分子间间隔变大, B项正确;分子数目不发生改变, C项错误;原子大小

不发生改变, D项错误;故选 B。

【知识点】 分子的特性

63、【 答案 】 D

【解析】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的,电子数达到 2电子为相对稳定结构;原子核外有多个电子层的,最外

读未来 百家号

读未来 23 页



层电子数达到 8电子的为相对稳定结构,故 D选项符合题意。

【知识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相对稳定结构

64、 【答案】 C

【解析】根据镍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镍原子的核电核数为 28,故 A 选项正确;核外有 4 个电子层,

故 B 选项正确;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 C 选项错误;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2,化学反应中易

失去两个电子,故 D选项正确。

【知识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意义

65、 【答案】 C

【解析】 A.根据最外层电子数为 8(氦为 2)属于稳定结构进行分析;

B.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进行分析;

C.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进行分析;

D.根据①③分别是氧离子和钠离子,进行分析。

A.①②③④最外 层电子都为 8,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④中质子数 =17<核外电子数 =18,属于阴离子,离子符号为 Cl-,故 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①②③属于三种不同的元素,故 C错误,符合题意;

D.①表示的是氧离子,③表示钠离子,①③可形成化合物 Na2O,故 D正确,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种类;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间的关系

66、【 答案 】 B

【解析】 A.阳光充足的地方温度高,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A正确;

B.水受热变为 水蒸气时体积增大,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增大,分子本身没有变, B错误;

C. 固体碘 (I2)和碘蒸气 (I2)都 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分子相同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同, C正确;

D.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氧原子重新组成成水分子和氧气分子,化学变化这

分子一定发生变化, D正确。

故选 B。

【知识点】 分子的基本性质 化学变化的本质

67、 【答案】 D

【解析】 A.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 ,所以 A错误 ;

B.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所以 B错误;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所以 C错误 ;

D.氯化钾是由氯离子和钾离子构成的 ,所以 D正确 。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

68、 【答案】 C

【解析】 含氮元素的化肥是氮肥,所以硝酸铵、尿素都是氮肥;含磷元素的化肥是磷肥,含氮、磷、钾两种

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化肥是复合肥,磷酸二氢铵是复合肥;含钾元素的化肥是钾肥,这三种化肥都不含钾元素,

所以没有钾肥,本题选 C。

【知识点】常见化肥的种类

读未来 百家号

读未来 24 页





69、 【答案】

【解析】 A.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故 A选项不符合题

意; 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 B选项不符合题意; C.NaCl是由

Na+和 Cl-构成的,不是由 NaCl分子构成的,故 C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水蒸发的过程中,温度升高,分子的运

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 D选项符合题意。

【知识点】 原子的构成;物质的构成微粒;分子和原子的特点

70、 【答案】 B

【解析】 A.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该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是原子,所以 A错误;

B.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所以该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是阳离子,所以 B正确;

C.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该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是原子,所以 C错误;

D.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 所以该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是阴离子,所以 D错误。

【知识点】微粒结构示意图。

71、【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构成物质的微粒、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溶液的特点及化合物的概念。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分子、原子和离子,故 A 错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故 B

正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而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混合物,

如水,故 C错误;化合物是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而由不同种

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故 D错误。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微粒,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溶液,化合物

72、【答案】 C

【解析】物质是由分子、离子或原子构成的, A.氦气属于稀有气体,氦气是由氦原子构成的,故 A选项不符

合题意;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 B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故 C选项符

合题意; D,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故 D选项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

73、【 答案 】 B

【解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故正确。故选 B。

【知识点】 原子的构成、分子和原子的关系





二、填空题

74、【答案 】( 1)小纸花由紫色变为红色;

( 2)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着。

【解析】( 1)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湿润的石蕊试纸接触后变为盐酸,盐酸能使紫色石

蕊试纸变红色;

读未来 百家号

读未来 25 页



( 2)浓盐酸与石蕊纸花未接触,但能是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色,原因是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分子运

动到纸花上,氯化氢溶于水成为盐酸,盐酸使石蕊变红色,由此说明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着。

【知识点】 酸碱指示剂 分子的性质

75、 【答案】 ( 1) ① ( 2) ④ 和 ⑤ ( 3) ③ 和 ⑤ ( 4) ⑤

【解析】( 1)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都小 于 4个,属于金属元素原子的是 ① ;( 2)最外达到 8个

电子时是一种稳定结构,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④ 和 ⑤ ;( 3)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属于同种元素的

是 ③ 和 ⑤ ;( 4)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相等时该粒子表示离子,表示离子的是 ⑤ 。

【知识点】 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76、【 答案 】( 1) Cl- 17 13 (2)Al2O3

【解析】( 1)阴离子指的是带负电的粒子,即核内的质子数小于核外的电子数的粒子,图中 B符合,因此符

号为 Cl- ,在原子中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从图中看出,该粒子的质子数为 17,故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17;

在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为质子数,故 A元素的质子数为 13.

(2)A 元素是铝元素,化合价为 +3 价,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化合价为 -2 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

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写出化学式 Al2O3.

【知识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 元素 化学式

77、 【答案】 ( 1) 4;( 2) 13;( 3) CE;( 4) NaCl

【解析】( 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图示粒子中有四种粒子的质子数不同,即共有 4种元 素;

( 2)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故 A粒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13;

( 3)上述五种粒子中,由 A至 E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 8, 8, 3, 8, 3,但粒子 A、 B、 D三种粒子均为离子(核

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等), C、 E最外层电子数均为 3且均为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 4) B粒子为钠离子, D粒子为氯离子,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NaCl。

【知识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



献花(0)
+1
(本文系太好学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