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1-202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2022-12-31 | 阅:  转:  |  分享 
  


2021-202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时间90分种,满分77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27.0分)

在某一温度下,连接在电路中的两段导体A和B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中的信息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导体的电阻为10Ω B. A导体的电阻为5Ω C. 将A、B两导体并联在电源电压为2.0V的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为0.4A D. 将A、B两导体串联在电源电压为3.0V的电路中,电路中的电流为0.2A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创造了电荷 B. 自由电荷移动形成电流 C. 一根粗细均匀的镍铬合金丝切去一部分后,电阻值会变小 D. 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存在大量自由电子

下列教材中的插图,其中一个利用的原理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  )

A. 列车站台的安全线 B. 飘出的窗帘 C. 用力向两张纸吹气 D. 吸尘器清洁地面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则(  )

A. 灯L的灯丝可能已烧断 B. 灯L亮度可能不变 C. 电阻R可能断路 D. 电阻R可能短路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如图所示,旅客进入火车站通过刷脸机,当身份信息和人脸信息都符合时,电动机转动打开闸门,才能进入火车站。小金设计了电路模拟刷脸机,能达到相同效果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如图,用手将体积相等的实心铁球和乒乓球浸没在水中,松手后乒乓球上浮,实心铁球下沉,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铁球下沉,是因为铁球没有受到浮力 B. 乒乓球上浮,是因为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大于乒乓球的重力 C. 当铁球和乒乓球静止时,铁球受到的浮力等于乒乓球受到的浮力 D. 铁球和乒乓球都浸没在水中,铁球受到的浮力大于乒乓球受到的浮力

核潜艇是“航母杀手”,在执行任务时会呈现悬浮、下沉、上浮三种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管在什么深度潜艇外表面所受压力不变 B. 下沉时要从水舱排出一部分海水 C. 上浮时潜艇所受海水的压强越来越大 D. 潜艇浮出海面前,三种状态下所受浮力大小相等

如图为探究灯泡两端电压与电流关系的电路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把滑动片移到左端时才能闭合开关 B. 电压表、电流表量程可能选大了 C. 开关闭合后灯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灯肯定存在开路现象 D. 灯亮度变亮时,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4.0分)

汽车已进入普通家庭,小明通过对汽车的观察发现,前窗玻璃大多是倾斜的,根据______ 成像特点,夜间车内乘客或其它物体所成的像在玻璃的前上方,避免干扰司机视觉;有些跑车在车尾安装了一种“气流体偏导器”.由于“气流体偏导器”上表面平直,下表面呈弧形凸起,当跑车高速行驶时,流过它上方的空气速度比下方空气速度______ (选填“大或小”),这样它受到一个向下的压力差,从而使车轮抓紧地面.

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与大气压有关。 (1)下列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用吸管吸敞口瓶中的饮料 ②在高山上需使用高压锅才能将食物煮熟 ③离心式水泵将低处的水抽往高处 ④医生用注射器给病人注射药液 (2)拔火罐是中医的一种治病方法,它的操作是把燃烧的酒精棉球伸入罐中再撤出,然后迅速把罐倒扣在皮肤上,过一会儿,罐就被“吸”在了皮肤上,皮肤向外凸出,如图所示。请解释“拔火罐”时皮肤向外凸出的原因:______。

如图所示,额定电压为3V的小灯泡与定值电阻R并联接入同一电源上,已知定值电阻R的阻值是10Ω,闭合开关后,L正常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0.9A,则电源电压是______V,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W。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同学们利用如下器材来探究“浮力的大小”,实验过程如图1所示: (1)你觉得图1中合理的实验顺序是______。 (2)小明同学在进行图1中B步骤的实验前,应先将溢水杯中的水添加至与______相平。接着他在进行B步骤的实验时,物体接触并挤压了容器底部,他测得物体的浮力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3)在图1A、B、C、D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2.5N、2N、1N、1.5N,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物体的体积为______m3,物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g=10N/kg ) (4)小红同学认为这样的实验步骤比较繁琐,于是对该实验进行了改变。如图2所示,将容器放在升降台C上,用升降台调节溢水杯的高度来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小红逐渐调高升降台,发现在重物浸没之前,随着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弹簧测力计A示数的变化量______弹簧测力计B示数的变化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这个过程中容器对升降台C的压力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小金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他使用的电路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小金将电压表直接连接在由两节干电池组成的电池组两端,测得电压是3V。实验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定值电阻/Ω 5 10 15 电流表示数/A 0.50 0.26 0.18 (1)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该实验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 (2)小科改用图乙所示电路对实验进行改进,已知电流表的使用0-0.6A量程,电压表使用0-3V量程,滑动变阻器有“10Ω,2A”和“20Ω,1A”和“50Ω,0.2A”可供选择,图丁为小科实验后绘制的I-R图像。 ①请根据电路图用笔画代替导线将实物图丙连接完整。 ②图丁b点到c点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______。 ③要完成实验,应选择的滑动变阻器为______。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0分)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20欧,电阻R2的阻值为30欧。闭合开关S, 电流表A1的示数为0.6安。求: (1)电源电压。 (2)电流表A的示数。 (3)电阻R1上的电功率。



如图所示是一种木制的“菱桶”(可看成是圆柱体),是江南地区常见的采菱时的载人工具。已知菱桶的底面积为2m2,高约25厘米,质量为20千克。请通过计算回答问题: (1)一只空“菱桶”放入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静止时,空“菱桶”露出水面的高度是多少? (3)若图中采菱人的质量为60千克,“菱桶”此时露出水面高度为20厘米,则“菱桶”内放了多少千克的菱角?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着体积相同的水和盐水。请你用三种方法将它们区分开来。要求:不同的方法依据的物理知识不同;每种方法只用一种器材。请写出每种方法用到的器材的名称。 ? 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1)由图象可知,通过AB两导体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所以,A、B两导体均为定值电阻,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所以,将A、B两导体并联在电源电压为2.0V的电路中时,它们两端的电压均为2.0V, 由图象可知,通过A的电流为0.4A,通过B的电流为0.2A, 由I=可得,两导体的电阻分别为: RA===5Ω,RB===10Ω,故AB正确;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干路中的电流: I=IA+IB=0.4A+0.2A=0.6A,故C错误; (2)将A、B两导体串联在电源电压为3.0V的电路中,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I′===0.2A,故D正确。 故选:C。 (1)由图象可知,通过AB两导体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将A、B两导体并联在电源电压为2.0V的电路中时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图象读出通过两导体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两电阻的阻值,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干路电流; (2)将A、B两导体串联在电源电压为3.0V的电路中,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 本题考查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从图象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关键。

2.【答案】C

【解析】解: 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定向移动的电荷才会形成电流,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一根粗细均匀的镍铬合金丝切去一部分后,电阻值会变小,故C正确,符合题意; D、导体内部有大量的自由电荷,导体之所以容易导电,靠的就是这些自由电荷,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从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定向移动的电荷才会形成电流;电阻大小的决定因素;导体导电的实质。这几个方面作答,即可解决此题。 本题属于容易题,了解有关概念(如:摩擦起电的实质、导体导电的实质等)即可顺利解决池体

3.【答案】D

【解析】解: A、当列车驶过车站时,安全线以内的地方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人外侧受到的压强大于内侧受到的压强,人被压向列车,发生交通事故,故站台边缘设置“安全线”,利用的是“流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这个原理,故A不合题意; B、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时,窗帘外侧空气流速变大且大于内侧空气流速,窗帘外侧气体压强小于内侧气体压强。窗帘受向外的压力差作用,所以窗帘飘向窗外,利用的是“流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这个原理,故B不合题意; C、往两张自然下垂且靠近的纸中间用力吹气,两张纸中间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两张纸外侧大气压大于内侧大气压,两张纸被压向中间,利用的是“流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这个原理,故C不合题意; D、吸尘器清洁地面利用的是大气压,没有用到“流体流速快的位置压强小”这个原理,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2)吸尘器清洁地面利用的是大气压。 本题考查了大气压强、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内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4.【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电路故障的判断,电路故障在灯或电阻上,了解它们短路或断路时对电路的影响是本题的关键. 分析电路图,电阻和灯泡串联,电压表V1测量的是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电源电压),电压表V2测量的是电阻R两端的电压. 电压表V1测量的是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电源电压),无论两灯发生什么故障,其示数不变;故V2的示数变大由短路和断路故障进行分析. 【解答】 解:A、若灯L的灯丝烧断,则电路处于开路,V2不能与电源相连,则V2的示数等于零,故A不符合题意; B、因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且电阻和灯泡串联,则灯L两端的电压一定会发生变化,所以亮度不变是不可能的,故B不符合题意; C、若电阻R断路则灯泡与电压表V2串联,因电压表的内阻很大,灯泡不亮,电压表V2测电源电压,故示数会变大,所以电阻R可能断路;故C符合题意. D、如果电阻R短路,则对电压表V2也会短路,示数为零,故电阻R不可能短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答案】C

【解析】解: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R1、R2串联,电压表测量R1两端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为定值电阻R1的阻值,因此其比值保持不变。 故选:C。 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R1、R2串联,电压表测量R1两端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结合欧姆定律将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比值转化为R1的阻值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是一道较为简单的应用题。

6.【答案】A

【解析】解:根据题意知,当身份信息开关和人脸信息开关同时闭合时,电动机才工作,说明两开关相互影响,即两开关、电动机串联,由各选项图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当身份信息和人脸信息都符合时,电动机转动打开闸门,旅客才能进入火车站,据此分析两开关和电动机的连接方式。 本题考查电路的设计,正确分析两个开关的连接方式是关键。

7.【答案】B

【解析】解: A、铁球下沉,是因为浮力小于重力,而不是铁球没有受到浮力,故A错误; B、乒乓球上浮,是因为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大于乒乓球的重力,故B正确; C、木球静止时为漂浮, 排开水的体积:V排木<V木; 铁球静止时下沉到水底, 排开水的体积:V排铁=V铁; 因为V木V铁, 所V排木<V排铁, 因为F浮=ρ水V排g, 所以静止时两球受到的浮力:F木<F铁,故C错误; D、铁球和乒乓球都浸没在水中时,两球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根据F浮=ρ水V排g知铁球受到的浮力等于乒乓球受到的浮力,故D错误。 故选:B。 (1)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 (2)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 (3)静止时,木球漂浮,铁球下沉,得出排开水的体积关系,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比较受到水的浮力的大小关系; (4)根据两球都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体积的关系,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比较受到水的浮力的大小关系。 本题考查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的比较,注意隐含条件:物体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小于物体的体积,下沉到水底时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

8.【答案】D

【解析】解:A.由p=ρgh及p=知道,受力面积一定时,潜艇外表面所受压力与深度有关,所以A错误; B.潜艇是靠改变自身重力实现上浮下潜的,下潜时,需要重力大于浮力,所以不能从水舱排出一部分海水,故B错误; C.由p=ρgh知道,上浮时,液体密度一定,深度变小,液体压强变小,潜艇所受海水的压强越来越小,故C错误; D.由F浮=ρ液gV排知道,潜艇浮出海面前,三种状态下所排开海水的体积相等,所以所受浮力大小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根据压强公式p=ρgh和p=以及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根据具体要求分析即可。 本题考查潜艇的工作原理,在明确其原理的情况下,再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和压强公式可解此题。

9.【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电路的分析,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有一定的难度。 (1)连接电路时,闭合开关前为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滑片P应位于最大阻值处; (2)电压表和电流表应选择合适的量程,为了测量结果准确,选择较小量程; (3)灯不亮,电路发生短路或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开路; (4)灯泡亮度变亮,判断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情况。 【解答】 A.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位于最大阻值处,所以把滑动片移到左端,故A正确; B.两节干电池作为电源,电压表应选择0~3V量程,电流表应选择0~0.6A量程,故B正确; C.灯不亮,电路发生短路或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开路,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故C正确; D.灯泡亮度变亮,可知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变大,则灯泡两端电压增大,故D错误。??

10.【答案】平面镜;小

【解析】解:(1)司机座前的挡风玻璃就像平面镜一样,反射车内乘客投射来的光,通过挡风玻璃成车内乘客的虚像; 若挡风玻璃是竖直的,则所成的像与车前方行人的高度差不多,这就会干扰驾驶员的视觉判断,容易出事故; 而当挡风玻璃为倾斜时,所成的像就会在车前的上方,驾驶员看不到车内人的像,就不会影响视觉判断. (2)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通过“气流偏导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由于上表面平直,下表面呈弧形凸起,当跑车高速行驶时,流过它上方的空气速度比下方空气速度小, 故答案为:平面镜;小. (1)从光的反射角度看,挡风玻璃是透明的,但不是绝对没有反射,坐在驾驶员后面的乘客会由于反射成像在驾驶员的前方,小轿车较矮,坐在里面的乘客经挡风玻璃成像在前方,会造成司机视线模糊,容易发生事故. (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1)第一空主要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要多观察,多思考,有助于解答此类问题. (2)第二空的解题关键是看准“气流偏导器”面向哪弯曲,找出“气流偏导器”的上下方的空气流速特点.

11.【答案】①③? 人体内也有气压,体内压强比罐内压强大

【解析】解:(1)①用力吸气,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口内,利用了大气压,故①符合题意; ②在高山上用高压锅煮饭,是利用了锅内气压升高,水的沸点升高的原理,不是利用大气压,故②不合题意; ③利用离心水泵抽水通过活塞上移或叶轮转动使抽水机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减小,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上来,故③符合题意; ④医生用注射器给病人注射药液,依靠的的是人的推力,不是利用大气压,故④不合题意。 故选①③。 (2)拔火罐使用时,先把酒精在罐内烧一下,使罐内气体温度升高,罐内空气受热排出,此时迅速把罐扣在皮肤上,等到罐内的空气冷却后压强变小,小于人体内的压强,所以皮肤向外凸出。 故答案为:(1)①③;(2)人体内也有气压,体内压强比罐内压强大。 (1)大气压的存在能够解释很多现象,这些现象有一个共性:通过某种方法,使设备的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出现了这种现象。 (2)“拔火罐”时皮肤向外凸出是因为人体内也有气压,体内压强比罐内压强大。 此题考查大气压的综合应用,属于常考题目,难度不大,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要多注意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尽可能的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去试着解释。

12.【答案】3 ? 1.8

【解析】解:当开关S闭合时,电阻R与灯泡L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此时灯泡L正常发光,说明灯泡两端的电压为额定电压为3V,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 所以,电源电压为3V, 通过R的电流: IR===0.3A,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通过灯泡的电流: IL=I-IR=0.9A-0.3A=0.6A, 因灯泡正常发光, 所以,灯泡的额定功率: PL=ULIL=3V×0.6A=1.8W。 故答案为:3;1.8。 当开关S闭合时,电阻R与灯泡L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通过R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通过灯泡的电流,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和额定功率相等,根据P=UI求出灯泡的额定功率。 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综合应用,关键是开关闭合时电路串并联的辨别以及知道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即为额定功率。

13.【答案】(1)ACBD;(2)杯口;偏大;(3)0.5;5×10-5;5×103;(4)等于;不变

【解析】

【分析】 (1)为避免桶中有水对实验的影响,实验步骤应为:先测物体的重力;测空桶的重力;将物体浸没在水中,读出测力计的示数,最后测出桶和排出水的重力。 通过A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差可求出石块所受浮力的大小;图D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小桶的重加排出的水重; (2)为使排开的液体全部溢出,所以,在进行图1中B步骤的实验前,应先将溢水杯中的水添加至与杯口相平; 接着他在进行B步骤的实验时,物体接触并挤压了容器底部,则容器底部受到一个向上的力的作用,据此分析回答; (3)由图AB,根据F浮=G-F示求浮力大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据F浮=ρ液gV排可求排开水的体积即物体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物体的密度; (4)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时受到的浮力变大,根据称重法可知弹簧测力计A示数的变化;此时重物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即溢出水的体积变大,据此可知弹簧测力计B示数的变化;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弹簧秤A的示数变化量和弹簧秤B的示数变化量之间的关系。 将烧杯、水和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容器对升降台C的压力等于空杯和杯内水的总重与物体的重力之和再减去物体受到的拉力,由G物-F示=F浮结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阿基米德原理,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容器对升降台C的压力的变化。 本题探究浮力的大小,涉及称重法测浮力、质量计算、阿基米德原理、密度公式、固体的压力等于知识,同时考查了实验过程、注意的事项和对实验误差的分析及对实验方案的改进,综合性强,难度大,为压轴题,也为易错题。 【解答】 ?(1)要先测物体的重力和空桶的重力,然后再把物体没入水中,测出物体受到的浮力,最后再测出桶和溢出水的总重力,故图1中合理的实验顺序是ACBD; (2)应先将溢水杯中的水添加至与杯口相平,这样才能确保将物体排开的液体全部溢出到空桶中; 若物体接触并挤压了容器底部,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容器底部对物体有一个向上的力的作用,测力计的示数将减小,根据F浮=G-F示可知,测得的浮力将偏大。 (3)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F示=2.5N-2N=0.5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F浮=ρ液gV排水, 排开水的体积V排水===5×10-5?m3, 因物体浸没在水中,所以物体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即V=V排水=5×10-5m3, 由图A知,物体的重力G=2.5N, 物体的密度ρ==5×103kg/m3; (4)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 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重物受到的浮力变大, 因为F浮=G-F示, 所以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F示=G-F浮变小; 又因为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时,溢出水的体积变大、溢出水的质量变大、溢出水受到的重力变大, 所以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变大;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和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所以弹簧测力计A示数的变化量和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变化量相等; 将烧杯、水和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容器对升降台C的压力等于空杯和杯内水的总重与物体的重力之和再减去物体受到的拉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的示数),即F压=G杯+G杯内水+G物-F示,而G物-F示=F浮, 所以F压=G杯+G杯内水+F浮,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水, 所以F压=G杯+G杯内水+G排水,由于杯内的水和排出的水的总重等于原来杯子里的水,是个定值,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容器对升降台C的压力不变。 故答案为:(1)ACBD;(2)杯口;偏大;(3)0.5;5×10-5;5×103;(4)等于;不变。??

14.【答案】没有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大? “20Ω,1A”

【解析】解:(?1?)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三次实验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同,要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要控制电压一定,因此该实验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没有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一定; (?2?)①电压表应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如图: ②电压表测量电阻R两端电压,电流从0?4A降低为0.2A,故可知滑动变阻器阻值增大,使电路电流减小; ③丁图中由b点到c点过程可以看出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UV=IbRb=0.4A×5Ω=2V,故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2V不变,电源电压3V,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滑变两端电压为:3V-2V=1V,根据串联电路中各电路元件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可知,==,即定值电阻的阻值是滑动变阻器的2倍,由图可知定值电阻最大阻值为25Ω,故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不小于:=12.5Ω,且电路最大电流为0.5A,因此要选“20Ω,1A”规格的滑动变阻器。 故答案为:(1)没有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2)①如图;②大;③“20Ω,1A”。 (?1?)要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要控制电压一定; (?2?)①电压表应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 ②电压表测量电阻R两端电压,b点到c点过程中电流从0?4A降低为0.2A,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化情况; ③利用丁图数据、结合欧姆定律得出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电源电压3V,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滑变两端电压,根据串联电路中各电路元件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可知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小值,据此选择滑动变阻器。 本题考查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考查控制变量法、电路连接、器材选择等知识。

15.【答案】解:(1)由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流A1测R1电流I1=0.6A,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I, 并联电路中总电压与各支路电压相等: U=U2=U1=I1R1=0.6A×20Ω=12V; (2)电流表示数即干路上的电流I: I=I1+I2=I1+=0.6A+=1A; (3)由P=UI可知: R1的功率:P1=UI1=6V×0.6A=3.6W。 答:(1)电源电压为6V; (2)电流表A的示数为1A (3)电阻R1上的电功率为3.6W。

【解析】(1)分析电路,根据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求电源电压; (2)分析电流表A的测量对象,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解; (3)根据所给条件,由P=UI解题。 本题考查的是并联电路规律的应用,要熟练掌握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的公式。

16.【答案】解:(1)根据图示可知,一只空“菱桶”放入水中静止时,“菱桶”处于漂浮,此时浮力等于重力,空“菱桶”受到的浮力:F浮=G=mg=20kg×10N/kg=200N; (2)由F浮=ρ水gV排可知,空“菱桶”排开水的体积:V排===0.02m3, 由V=Sh可得,空“菱桶”浸入水中的深度:h===0.01m=1cm, 因此空“菱桶”露出水面的高度:h露=h桶-h=25cm-1cm=24cm; (3)已知“菱桶”此时露出水面高度为20厘米,则“菱桶”浸入水中的深度:h′=25cm-20cm=5cm=0.05m, “菱桶”排开水的体积:V排′=Sh′=2m2×0.05m=0.1m3, “菱桶”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0.1m3=1000N, 因为浮力等于人、“菱桶”和菱角的总重力,则G总=F浮′=1000N, 人的重力:G人=m人g=60kg×10N/kg=600N, 则菱角的重力:G菱角=G总-G人-G=1000N-600N-200N=200N, 由G=mg可得,菱角的质量:m菱角===20kg。 答:(1)一只空“菱桶”放入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200N; (2)静止时,空“菱桶”露出水面的高度是24cm; (3)“菱桶”内放了20gk的菱角。

【解析】(1)根据图示可知,一只空“菱桶”放入水中静止时,“菱桶”处于漂浮,此时浮力等于重力,根据F浮=G=mg求出空“菱桶”受到的浮力; (2)根据F浮=ρ水gV排求出空“菱桶”排开水的体积,再根据V=Sh求出静止时,空“菱桶”露出水面的高度; (3)先根据“菱桶”露出水面的高度,然后根据V=Sh求出此时“菱桶”排开水的体积,再根据F浮=ρ水gV排求出此时“菱桶”受到的浮力,再根据浮力等于人、“菱桶”和菱角的总重力,并结合G=mg求出菱角的质量。 本题考查了重力、浮力、物体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等知识点,综合性非常强,具有一定的难度。

17.【答案】天平密度计( U形)微小压强计(只要合理可行均可得分)

【解析】本题借物质的鉴定考查物质的特性,限定了选用一种器材,难度较大。相同的容器装体积相同的水和盐水,因为两者密度不同,故质量不同,因此可以用托盘天平称其质量,质量大的为盐水;又因为密度不同,可以用小木块,小木块在两种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故浮力相等,由F浮=ρ液gV排可知,在密度大的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小,故露出体积多的为盐水;还可以用液体压强计,将压强计的金属盒置于相同深度,由p=ρgh可知,压强大的密度大,为盐水。方法合理即可,但要注意所选三个方案依据物理知识不能相同。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







献花(0)
+1
(本文系师者是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