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扁鹊治病》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
2023-01-02 | 阅:  转:  |  分享 
  
《扁鹊治病》文本教学解读及教学活动教学设计

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第四完全小学 高敏

指导教师: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教研室 郝文军

文本教学解读

《故事二则》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以“历史传说故事”为主题,编排了《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故事二则》三篇课文,既有文言文,也有根据古代经典改编的现代文,讲述了古代一些很经典的故事。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本单元围绕这个语文要素进行了精心的编排:《西门豹治邺》引导学生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练习简要复述。《故事二则》引导学生提取表示故事发展顺序的关键词句,练习简要复述。“交流平台”对简要复述的方法做了归纳与小结。

《扁鹊治病》是《故事二则》中的一则故事,原文见《韩非子·喻老》。讲的是名医扁鹊几次拜见蔡桓侯,指出蔡桓侯病在何处,劝他赶紧治疗。蔡桓侯坚信自己没有病,认为扁鹊在骗人。最终病重身亡。整个故事以时间为序。以蔡桓侯病情发展为线索,讲述了扁鹊和蔡桓侯四次见面的情形,通过两人的不同神态、语言,刻画出扁鹊的医术高明、尽职尽责,蔡桓侯的骄横自负、不听善言。故事以蔡桓侯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整篇故事很有条理,有不少表示事情先后发展顺序的词句,比如“过了十天”“十天后”“又过了十天”“五天之后”这样的表示时间先后的词句;“皮肤上有点儿小病”“发展到皮肉之间”这样写蔡桓侯病情由轻到重变化过程的词句;“对左右的人说”“很不高兴,没有理睬”“非常不高兴”这样写蔡桓侯态度变化的词句,学生可以借助这些词句练习复述。

识字写字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求识记的生字有5个:“拜、侯、肤、剂、髓”。可以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根据学情教师随机正音。“拜、肤、剂”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重点认读“侯、髓”。“蔡桓侯”是故事中的一个主要人物,联系课文,“侯”指的是诸侯国的国君。其中的“桓”字是形声字,可以通过学习“桓”的字理、拓展“亘”字族的字来识记“桓”字。“髓”字一词可以结合“骨髓”一词,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还可以借助形旁表意的特点,帮助学生识记字形。

朗读训练

这篇课文篇幅较短,从教师的范读开始,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再加上同桌间的互读,通过多种方式地读,以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指导学生读好扁鹊几次劝说蔡桓侯的语气、读出蔡桓侯面对扁鹊劝说那种不耐烦、不相信、骄傲自大的感觉。

积累运用

简要复述要建立在详细复述的基础上,所以在这一环节,教师主要引导学生标句序、借助提炼出的关键词进行逐段复述。通过前面的阅读,学生会发现课文3、4自然段的结构与第2段基本相同,扁鹊前面三次拜见蔡桓侯都是先写扁鹊告诉蔡桓侯病在哪里,接着写蔡桓侯的态度,最后写扁鹊退了出去。有了这样反复的故事情节,学生在逐段复述时速度是很快的,思路也是比较清晰的。有了详细复述的铺垫,学生再进行简要复述就会容易很多。

教学目标:

1.认识“拜、侯”等6个生字。

2.能抓住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简要复述故事《扁鹊治病》。

3.能和同学交流从故事中明白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能抓住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简要复述故事《扁鹊治病》。

2.能和同学交流从故事中明白的道理

教学难点:

能抓住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简要复述故事《扁鹊治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2、教学活动设计:



模块一 解题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目标与效果 课前交流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历史类的书籍吗?老师想问你们个问题?我们中华民族有多少年的历史了?都经历了哪些朝代的更迭呢?

为了方便记忆我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名称,有人编成了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历史朝代歌》,自己读一读吧。

出示:PPT1



1.学习单元语文要素

今天,我们一起进入第八单元的学习。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俊杰多。这一单元以“历史传说故事”为主题,讲述了古代一些很经典的故事。请一位同学们读读单元语文要素。

出示:PPT2



2.板书课题

教师:这节课来学习27课《故事二则》,两则故事都是历史人物故事,先来看第一则《扁鹊治病》。

板书:27故事二则(历史人物故事)

扁鹊治病

出示:PPT3

介绍扁鹊

教师:我们知道东周时期是周朝的末期,人们把这个时期也叫做春秋战国时期,那可是个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的年代。其中有一个叫虢的诸侯国,后被晋国灭掉。“假途灭虢”这个成语说的就是这件事。据说在虢国未被晋国吞并之前,有个名叫秦越人的神医。他有一次带着几个徒弟去虢国办事,正碰上虢国为太子办丧事,他得知太子突然晕厥而死,觉得可疑,就请求进宫检查太子的尸体,他只是简单地听了听,摸了摸脉,就断定太子并没有死,后来他给太子扎针、热敷、又让他喝了20多天的汤药,太子很快就恢复了健康。

天下人都知道秦越人医术高超,竞有“起死回生”之术,从那以后就借用上古神话中黄帝时期神医“扁鹊”的名号尊称秦越人为扁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位神医扁鹊治病的故事。

出示:PPT4

































学生齐读语文要素。(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写一件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2.齐读课题



















3.认真听讲,认识扁鹊。











































学习单元导读页明确学习目标。



































































通过故事认识扁鹊,初步感受到扁鹊医术的高明。







附:ppt课件资料1——4



模块二 朗读训练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目标与效果 1.教师朗读课文。

教师:故事是这样的......

出示:PPT5、6

2.组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教师:同学们听得真认真呀,接下来你们也读读这个故事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组织学生认读本课需要识记的生字。

(1)出示:PPT7



(2)指一小组开火车读,重点指导“髓”读音为“suǐ”。





(3)介绍蔡桓侯。

教师:我们刚才说春秋时期,诸侯国众多,因自己国家疆域的不同、对诸侯国国君的称呼也不一样,蔡国是个小国家,所以蔡国的国君就叫蔡桓侯。

出示:PPT8

(4)字族识字“桓”

①出示:PPT9。



教师:这本是两个不同的字。亘:ɡèn会意字,像月在天地之间,意为空间或时间上延续不断。亘:xuān,象形字,字形像回旋的水,指宣扬、宣传。后来汉字演变发展,通用为“亘”字,亘(xuān)极少使用,仅用作声旁。

②引导学生识记“亘”字族的生字。

含有“亘”这个部件的字还有:盘桓;永恒;宣传;断壁残垣。

(5)组织学生齐读词语。

出示:PPT10

(6)组织学生再读课文。

教师: 生字学会了,赶紧和同桌再读读课文吧,咱们同桌共同学习进步快,合作读文效率高。







1.学生认真听老师读课文。



































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读完后坐好。





3.学生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1)学生自己认读PPT7中的词语。











小组开火车读词语,读准“髓”的读音。

认真听讲,理解“蔡桓侯”。



















(4)学习“桓”字。

①认真听讲,理解“亘”的字理。





















②扩充带有“亘”的生字。





(5)学生齐读词语。







(6)同桌之间合作读,把课文读流利。



















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朗读和认真倾听的习惯。











































及时发现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有重点地进行指导,有效地巩固学生对字词的掌握。





附:ppt课件资料5——10



模块三 复述训练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目标与效果 1.组织学生练习复述。



(1)组织学生复述第2自然段

①指名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教师:故事一开始告诉我们,有一天名医扁鹊拜见蔡桓侯。那他看到了什么,说了些什么?请一位同学读第二自然段。

预设评价:朗读既通顺又流利。

不仅读得通顺流利,还读出了扁鹊和蔡桓侯说话时的不同语气。

②教师:数一数,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标出句序。对照老师的课件,修改。

出示:PPT11



③教师:如果老师把这段的关键词给出来,你能不能把这段复述下来?

出示:PPT12



④指名学生复述第二自然段。

预设评价:基本上能按原文复述。

复述的时候不但做到了准确,语气把握的非常好。

基本上能按原文复述,声音还洪亮。

(2)组织学生复述3、4自然段。

①教师:故事情节的设置一般会用到反复的手法,3、4自然段的结构与第2段基本相同。你能再次借助老师给你的关键词复述这两段吗?和你的同桌练习一下吧。

出示:PPT13



②指名学生复述。

预设评价:基本能按原文复述下来,很棒。

能借助老师的关键词这么快复述出来,你的学习能力真强。

(3)组织学生复述第5自然段。

①教师:故事情节发展到这儿,有了重大变化,第五自然段文字比较长、复述难度比较大,我们先来请同学读一读这段文字。

出示:PPT14

预设评价:声音真好听,从你的朗读中老师感到扁鹊真是一个医术高明的医生。

(如果出现丢字现象)如果你再认真些、细心点,一定会正确完整地读好,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你再来读一遍。

②教师:这么长的一段文字借助关键词,你是否可以复述下来呢?老师相信你们每个人都可以完成这个任务。

出示:PPT15

③指名学生复述第五自然段。

教师:来吧,同学们,我们PK一下,看看谁复述的既通顺又完整。

预设评价:你真厉害,能把这么长的段落复述下来,老师要给你点赞。

(4)教师:故事最后的结果怎样呢?你能来说说吗?

学生练习复述

学生复述第2自然段。

①一名学生读第2自然段。















②学生数句子、标句序,对照PPT11修改。









③学生借助PPT10的关键词练习复述第二自然段。







④学生复述第二自然段。











(2)学生复述第3、4自然段。

①学生练习复述3、4自然段。



















②学生展示复述第3、4自然段。









(3)学生练习复述第5自然段。

①指名学生读第五自然段。































②学生借助PPT15的关键词练习复述第五自然段。









③学生展示复述第五自然段。











(4)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最后一段。











































































学生能标清句序,借助关键词语讲故事。































































































































读熟课文的基础上学生能借助关键词语按原文复述。









































附:ppt课件资料11——15



模块四 梳理内容,明确结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目标与效果 1.介绍简要复述

教师:刚才我们练习了全文的详细复述,我们也可以把这个故事进行简要复述,那什么叫简要复述呢?就是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复述出故事中最重要的内容。

出示:PPT16



2.组织学生梳理课文结构(边说边板书)

教师:为了更好地简要复述,我们先来梳理一下文章的脉络。故事的起因是扁鹊拜见蔡桓侯。

(板书:起因 扁鹊 蔡桓侯)

接着发生了什么?

预设学生回答繁琐,教师引导:

你说的这些都可以简要概括为扁鹊三次请求给蔡桓侯治病,但都被拒绝了。

(板书:发展 请求 拒绝)

到了第五段,故事发展到了高潮,扁鹊望见蔡桓侯却不再请求给他治病。这下蔡桓侯感到奇怪,派人询问。扁鹊解释说因为蔡桓侯的病已经深入骨髓,自己无能为力,所以不再请求给他医治。

(板书:高潮 不再 奇怪)

结果不久后蔡桓侯果真病死了,扁鹊也跑到秦国去了。

(板书:结果 逃走 病死)

《扁鹊治病》这则故事就是按照起因、发展、高潮、结果这样的顺序讲述下来的。我们简要复述时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把故事说清楚。 1.学生认真听讲,理解简要复述的概念。



















2.学生跟老师一起梳理文章脉络。



















































学生通过老师介绍了解简要复述的概念。





























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梳理文章脉络,为简要复述做铺垫。











































附:板书、ppt课件资料16



板块五 课堂练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目标与效果 1.组织学生自由练习简要复述。

教师:现在你们来练习一下简要复述。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看老师给你的提示。

出示:PPT17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练习复述。

教师:四人一小组,每个人都说一说,别人在说的时候认真听,他的用词是否准确,他有没有把这件事说明白。

3.指名学生简要复述。

预设评价:语言通顺、表达清楚。

声音洪亮、语言富有感染力。

4.(去掉提示)指名学生简要复述。

预设评价:思路非常好,基本上学会了简要复述。

5.教师:那概括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时,我们还能这样说吗?

教师:概括这篇故事时要从结果讲起,《扁鹊治病》讲的是蔡桓侯不听扁鹊的正确建议,拒绝扁鹊为他治病,结果病死的故事。

6.组织学生交流明白的道理。

教师:学完这个故事,你觉得扁鹊是个怎样的人?蔡桓侯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教师:是呀,蔡桓侯悲惨的结局警示我们: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出示:PPT18

1.学生借助板书和PPT16中的提示自由练习简要复述。











2.四人一小组,练习简要复述。







3.学生借助提示展示简要复述。





4学生展示简要复述。



5.学生思考回答,分清简要复述和概括是不一样的。











6.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扁鹊是个神医、扁鹊是个聪明的人......

蔡桓侯骄横自负,不听善言.....)





































由借助板书和课件练习简要复述到去掉提示练习简要复述,训练学生简要复述的能力。











































这个故事通俗易懂,学生练习讲完故事后可以交流自己明白的道理。





















附:ppt课件资料17、18



板块六 拓展延伸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目标与效果 1.阅读文言文《扁鹊见蔡桓公》。

出示:PPT19

教师:《扁鹊治病》这则故事改写自《韩非子·喻老》,自己来读一读文言文版的《扁鹊治病》。

把《扁鹊治病》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和你的好朋友听。

出示:PPT20

学生阅读学习单中的《扁鹊见蔡桓公》。















2.学生给家长、好朋友讲故事。















拓展延伸古文,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附:ppt课件资料19、20



板书设计

27故事二则(历史人物故事)

扁鹊治病

1 扁鹊 (拜见) 蔡桓侯 起因

2-4 请求 拒绝 发展

5. 不再 奇怪 高潮

6. 逃走 病死 结果







献花(0)
+1
(本文系在羡智库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