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8.4 20 ——20 学年第 学期 年级 学科 学期备课 课 标 要 求 学 生 分 析
教 材 分 析 学期 需要 准备 的教 具和 学具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章节、标题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第二单元 单元备课 1.充分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2.利用迁移规律学习新知识。 3.重视估算能力的培养。 4.联系生活实际,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 5.重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6.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变被动的学习方法为主动的建构方法。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和加减法中的估算。本单元的口算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巩固与提高。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以及认识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为后面进一步学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退位加减法做准备。本单元在整个学段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 情 分 析 学生已学过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对于相同数位的数相加时进位、退位等思想和技巧已经基本掌握。两年来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的要求,今后要加强辅导。 课时 安排 5课时 第五单元 单元备课 1.通过操作活动,体验“倍”“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1.在操作活动中,获得“倍”概念的直观体验,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建立倍的概念。 2.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 -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几何直观,渗透模型思想。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语言表达等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本单元主要学习“倍的认识”。教材包括三个例题和练习十一- 中的相应题目。教材中的例1,是通过数一数、圈一圈找出水萝卜和胡萝卜以及白萝卜和胡萝卜的个数关系,引出“倍的意义”。例1之后“做一做”中的题目,是根据例1建立的“思维模式”,进一步通过摆学具加深理解,形成“认知结构”。例2是以学生大扫除为情境,画出示意图建立“求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倍”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例3是以购物为生活情境,借助画线段图来帮助学生构建“已知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倍,求这个量”的模式解决实际问题。 “倍数”是 日常生活和后续学习中经常使用的数学概念,也是继续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认知基础。对“倍”的学习又为学生提供了表达两数关系的另一种视角(一种视角是作差比较)。探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过程,能够培养学生从数学概念方面进行思考,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前面的学习中,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是通过作差比较的,这种比较方法建立在一一对应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几、小几或多几、少几;而两个数的倍数关系则是通过作商比较的,这种比较方法建立在“每份数”和“份数”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另一个数是这个数的几分之几。相比前一种比较方法,学生生活经验中较少有关于“倍”的体验,故而对“倍”的理解要困难一些。虽然生活中可能或多或少地听到过用倍数来表达数量关系的词句,但一般不知其确切的含义。这些数学经验和生活经验,前者会形成对本课学习的负迁移(总脱离不了用多几、少几来表达两个数量的关系),而后者的探索,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路,引发学习本单元内容的动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三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的理解,必须建立在足够的具体直观材料的基础之上;对数学方法的领悟,也必须以充分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另外,低年级学生不但好奇心强而且学习兴趣容易转移,喜欢表现但思维不够深刻。因此,教学中需要以足够的实例和形象的材料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确切含义,通过学具操作来领悟“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的道理,并且注意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内容的吸引力。 4课时 第三单元 单元备课 1.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 2.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 3.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 4.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5.提高实效性。 1.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合适的单位及工具进行测量。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如何用列表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本单元的内容有: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和吨的认铁真体内容如下,例1中测量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故引入毫米,发现厘来与毫米之间的关系,与1毫米厚度的实物作比较;建立1毫来的长度观念。例2.3 中引入分米,发现分米与厘米、毫米、来之间的关系,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例4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千米,明确千米与米的关系,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并通过实际测量、走一走等活动感受1千米的长度,进一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例5为千米与米的单位换算。例6为估算距离,通过估算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长度单位。例7认识质量单位吨,明确吨与千克的关系,通过讨论1吨有多重,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来”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一单元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及质量单位“吨”,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7课时 教学内容 2.2 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1课时 备课类型 集体备课 主备教师 马玥 备课组长 张瑞 备课成员 张铭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主要教学过程设计 预期效果与 课后调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标要求 重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体现算法的多样化。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变被动的学习方法为主动的建构方法。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口算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巩固与提高,为后面进一步学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退位加减法做准备。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过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两年来,学生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大部分能够熟练地口算。 通过具体情境学习,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会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提高计算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能力,以及根据情况选择恰当方法的意识,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去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现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结合具体情景,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多媒体课件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今天准备去世博园,那去世博园呢?可以采用普通快客、动车以及乘坐世博专线大巴三种交通方式。在图片中,你能搜集到什么数学信息呢?给大家说一说。 你能提出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吗?并列出算式解答一下。 生:①普通快客的票价是65元。 ②动车的票价是54元。 ③乘坐世博专线大巴最便宜,票价是48元。
通过旅游情景的创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搜集数学信息的能力,又为下面的探究学习做好进一步的准备。 同学们提的问题非常棒。那尝试列一下算式。 ①65-54= ②65-48= ③54-48= 加法我们会算了,自己试试减法,又该怎么口算呢? 先独立想想,再和小伙伴们说一说你的想法,看谁的方法最简单,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交流在汇报。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65-54的计算方法 1、分析题意 普通快车的票价是65元,动车的票价是54元,求普通快车的票价比动车的票价贵多少钱就是用普通快客的票价减去动车的票价,列算式是65-54=。 2、计算方法
总结:把两位数减两位数转化成两位数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总结:把两位数减两位数转化成整十数减整十数的差与一位数减一位数的差的和的口算方法。
①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元? ②世博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车便宜多少钱?(A比B便宜,B比A贵)普通快客的票价比世博专线大巴贵多少元? ③世博专线大巴的票价比动车便宜多少钱?
方法一: 先算:65-50=15 再算:15-4=11
方法二: 先算:6-50=10 再算:5-4=1 最后算:10+1=11 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一方面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对所提问题的解答,可及时巩固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交流不同的口算思路,体现算法多样化,反思自己的算法。 3、规范解答 65-54=11(元) 答: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11元。 (二)探究65-48的计算方法 1、分析题意 求世博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钱?就是求65与48相差多少,用减法计算,列算式是65-48=。 2、探究65-48的计算方法。
总结:把两位数减两位数转化成两位数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总结:把两位数减两位数转化成整十数和十几,再分别减整十数和一位数,最后把所得的结果相加的口算方法。 3、规范解答 65-48=17(元) 答:世博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17元。 三、巩固练习 60-34= 回忆: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非整十数)时,将 减数 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后,先用被减数减整十数,再用两者的差
方法一: 先算:65-40=25 再算:25-8=17
方法二: 先算:50-40=10 再算:15-8=7 最后算:10+7=17
对于不同的方法都要予以肯定,在此基础上,通过组织交流,启发学生反思自己的算法,从而选择比较合理的适合自己的方法。 减一位数。 注意:0不够减4,应该从十位借1个十,口算时可以这样想:把34分成30和4,先用60-30=30,再算30-4=26,所以60-34=26。 四、总结 1、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方法:把减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先用被减数减整十数,再用所得的差减一位数。 2、当算式是不退位减法时,可以把被减数和减数都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先用整十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减一位数,再把两次所得的差相加。 3、当算式是退位减法时,可以把两位数减两位数转化成整十数和十几,分别减整十数和一位数,再把两次所得的差相加。
课 堂 小 结 1、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方法:把减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先用被减数减整十数,再用所得的差减一位数。 2、当算式是不退位减法时,可以把被减数和减数都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先用整十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减一位数,再把两次所得的差相加。 3、当算式是退位减法时,可以把两位数减两位数转化成整十数和十几,分别减整十数和一位数,再把两次所得的差相加。
作 业 设 计 1、书上第11页做一做。 2、书上第12页练习二相关练习题。 板 书 设 计 整 改 与 反 思 方法一: 先算:65-40=25 再算:25-8=17 方法二: 先算:50-40=10 再算:15-8=7 最后算:10+7=17 方法一: 先算:65-50=15 再算:15-4=11 方法二: 先算:6-50=10 再算:5-4=1 最后算:10+1=11 1、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方法:把减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先用被减数减整十数,再用所得的差减一位数。 2、当算式是不退位减法时,可以把被减数和减数都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先用整十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减一位数,再把两次所得的差相加。 3、当算式是退位减法时,可以把两位数减两位数转化成整十数和十几,分别减整十数和一位数,再把两次所得的差相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