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朝花夕拾 元旦到底是哪一天01
2023-01-03 | 阅:  转:  |  分享 
  
朝花夕拾 | 元旦到底是哪一天前言故事读者注意,本篇文章(要素)基本都跟罗马教廷、梵蒂冈教皇、基督教以及《圣经》故事有关,但这并不是笔者为了
宣传宗教文化而作,也不是笔者的初衷,只是迫不得已而为之。正如前人所言,“《圣经》在世界上发行量相当大,影响又相当广,尤其是中世纪以
来,渗透到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成为西方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我们中国人要想研究欧美的文、史、哲、经、法,都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圣经》。
”基督教起源公元1世纪前后,居住在西亚巴勒斯坦(以色列)地区的犹太人被罗马帝国征服。犹太人多次反抗(起义)失败后,被镇压的民众逐渐
将希望寄托在某些宗教(信仰)之下——他们相信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主宰着世界上的一切,并希望假借于此而“摆脱苦难人生”。这个时候,所谓
的救世主耶稣“诞生”了。他们信仰上帝创造并主宰世界,认为人类从始祖(亚当夏娃在伊甸园偷吃善恶果)起就犯罪,并在罪中受苦,宣扬只有信
仰上帝及其儿子耶稣才能获救(即耶稣降世是为了拯救世人脱离苦难)。“救世主”一词,在希腊语中称为“基督”,所以这类宗教被称为“基督教
”。但是,基督教的诞生,与罗马城的建成一样,并非一日之功。基督教中诸多的宗教仪轨、禁忌及节日等,都是后世慢慢衍生和附和而成的。就像
现今西方通行的节日——圣诞节,就是在后世基督教会的确定下,将12月25日定为耶稣生日(传说,耶稣诞生在地中海东海岸的巴勒斯坦伯利恒
的一个马厩,母亲叫玛利亚)。公元3世纪起,罗马帝国就爆发了全面的危机,一方面人民起义愈演愈烈,另一方面日耳曼人(帝国北方)屡次进攻
。最终,在395年,内外交困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被日耳曼人废黜,西罗马帝国覆灭。东罗马帝国则以君士
坦丁堡(又名“拜占庭”,所以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堡即今土耳其海峡附近的伊斯坦布尔)为中心,继续存在了约一千年。东
、西罗马分立之后,形成了拜占庭和罗马两大宗教中心。此后,西罗马逐渐拉丁化,东罗马逐渐希腊化,民族、语言、风俗习惯都有了明显的差异,
这一切都影响到了宗教问题,双方矛盾(冲突双方涉及问题主要包括对教义的理解以及某些教会的归属等)日益尖锐。公元11世纪中叶(1054
年),统一的基督教会分裂为东、西两部,东部自称正教(即东正教),西部自称公教(即天主教)。两个教会都以《圣经》作为教义的基本来源,
并承认圣传(即约定俗成但未有成文的“神圣传统的传承教导”),但是东正教更强调圣传的意义。从西罗马帝国灭亡(5世纪后期)到东罗马帝国
灭亡(1453年,即15世纪中期)是西欧的封建社会时期(一说5世纪后期至16世纪,即15、16世纪为新航路开辟及文艺复兴兴盛年代)
,史称“中世纪”。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日耳曼人在罗马帝国废墟中建立起众多国家,其中以巴黎为中心的法兰克王国势力最强。公元800年的圣
诞,查理(曼)在罗马接受教皇的加冕,成为皇帝,标志着查理曼帝国的诞生。基督教宣扬的“君权神授”思想得到法兰克王国统治者的大力扶植,
有利于基督教在西欧的延续(社会中上层人士取得宗教领导权后,基督教逐渐从原来的伸张正义、反抗暴政转变为对执政者的互相勾结、效忠顺服。
因此,大约在公元4世纪,基督教成为了罗马帝国国教)。法兰克王国的“丕平献土”(8世纪中叶,宫相丕平夺取王位,为报答教皇的支持,将意
大利中部的一大片土地赠予罗马教会。他的献土行为为后世梵蒂冈教皇国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和大力扶植,使得欧洲中世纪时期,基督教正统教会成
为封建统治的基础,哲学、政治、法学、历法等都置于神学控制之下。16世纪天主教内部又发生了反对教皇封建统治的宗教改革运动,其中的代表
就是马丁·路德的改革运动,这些分化而脱离天主教的新教派,统称“新教”。基督教新教(初入中国时曾译作“耶稣教”)宗派林立,但也有很多
共同点:一者不承认罗马教皇(又译作“教宗”)的权威,各宗派独立,无统一的组织和领导;二者信徒与教士一律平等,废除教阶制;三者简化圣
礼与节日;四者不承认天主教(及东正教)的圣传,“惟靠《圣经》”;五者牧师可以结婚等等。注1:目前在西方各国普遍流行的诸多节日都与基
督教(耶稣)有关,诸如圣诞节就是传说中耶稣诞生的日子,但与其说是“圣诞节”,不如说其与冬至关系更大(但由于历法错误,比中国二十四节
气晚),近现代上海人在接触此节时就曾称之为“西方冬至”。西方的复活节,据说是为了纪念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三日后死而复活,时间是每
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现在的复活节象征物是兔子和彩蛋,都含有新生命降生、人类繁衍生息的意味。注2:史料记载,盛唐时期基督教已
在中国传播,其(宗派)名曰“大秦(罗马帝国的中国称谓)景教”,并留有书法名篇《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近现代于中国传播的基督教,其实
一般分为天主教、东正教(黑龙江等地)及新教(中文一般直接称作“基督教”或“耶稣教”)三个教派。公元来历导师恩格斯在论述古代自然科学
时说,“首先是天文学。游牧民族阿赫农业民族为了定季节就已经绝对需要它。”但实际上,在文字诞生(信史时代)之前,古代各个地区文明对于
历史记忆都是以神话(传说)故事的形式流传下来的。有了文字记录之后,东西方民族的年代记忆常常以当权者的姓名为年表,在其名下记录大事,
这就是一种较原始的纪年法(类似我国古代常采用“王位纪年法”,诸如秦王政廿六年统一中国)。与中国不同,西欧、地中海沿岸(不论古今)邦
国林立,各个文明存在时间参差不齐,各有各的纪元方法,导致其记录的年表(大事记)也不过是相对时间,再加上各国历法的差异,其中国内大事
发生时间的“绝对年代”(即与历史脉络一致)却很难比较与推算(一般只能通过统治时期发生的灾眚、天象等予以推算)。这一点,我们可以假设
到“家庭纪年(元)”。诸如,你的父亲以其18岁那年为纪年起点,而你的母亲则以你的出生之年为纪年起点,而你自己则又以九年义务教育毕业
之年为纪年起点。一家三口的时间记录看似清晰明了,但是你如果抛除现行的公历或农历,真的能在短时间内理清三者前后关系吗?怕是“剪不断,
理还乱”。由此可知,西方世界很迟才开始真正使用成体系的纪年法,现在世界通用的“公历纪元”是以耶稣基督诞生为元年的一种纪年法,其实也
是从公元6世纪才开始制定使用,直到公元9世纪前后法兰克王国查理大帝(扑克牌中“红桃K”图案的原型)在位时期之后,才逐渐流行通用。公
元525年,基督徒狄奥尼西为了预先推算七年后的“复活节”日期,提出了耶稣(Jesus)出生于古罗马狄奥克列颠(又译作“戴克里先”。
罗马第一位名副其实的皇帝,284年—305年在位)纪年之前284年的说法。所以,他主张将耶稣诞生那一年作为儒略历纪年的元年(1年)
。狄奥尼西的推断成为了公历纪元的滥觞。实际上,我们现在采用的公元纪年以耶稣诞生之年为肇始之年,并无多少事实证据和理由,只是由于通行
世界且简便好记,所以我们中国也在1912年(或1949年)采用了这种历法。公历纪年,原称基督(Christ,系耶稣的名号)纪元,开
始实行于公元6世纪(532年),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公元”一词,在国际上通称A.D.,源自拉丁文“Anno Domin
i”,意为主(耶稣)的生年。公元前(B.C.),即耶稣诞生之前,称为“Before Christ”,意为“基督以前”。为了淡化公历
纪元的宗教色彩,即避免非基督徒的反感,现代人又称该历法(纪元)为“Common era”,意为常用(公共)纪元,缩写为C.E.,而
公元前则改为B.C.E.(Before the Common Era)。在决定“耶稣诞生年”之前,复活节(与犹太人和犹太历有一定渊
源)已经产生且确定。公元325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尼西亚城(位于小亚细亚半岛西端,靠近土耳其海峡和伊斯坦布尔,今属土耳其,名
曰“伊兹尼克”)召集举行了一次宗教会议,史称尼西亚(公)会议,或称第一次尼西亚会议。这是基督(天主)教历史上第一次的世界性主教会议
,该基督教大公会议的部分内容影响至今。第一次尼西亚会议定下了基督教的复活节是在春分后的第一满月后的第一个星期日,与希伯来历(又称“
犹太历”)的逾越节(庆祝摩西率以色列人出埃及,摆脱奴役的节日)相区别,且明令禁止废止了逾越节。注意:公元纪年并没有公元0年及公元前0年,公元元年(1年)的前1年就是公元前1年。公元前的年代数字是依次递减的,诸如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在公元前202年(汉王登极)之前;公元后的年代数字是依次递增的,诸如公元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
献花(0)
+1
(本文系ldtsg195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