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自我诊断试题
2023-01-05 | 阅:  转:  |  分享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自我诊断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一.选择题(共

1.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g B.一节物理课的时间约为45s

C.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 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

2.如图所示对测量工具的操作使用或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D.

3.一辆汽车正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用s、v和t分别表示汽车运动的路程,速度和时间四个图像反映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甲图和丙图 B.甲图和丁图 C.乙图和丁图 D.乙图和丙图

4.有关下列四幅图片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飞行员能够抓住子弹,因为子弹的速度很慢

B.乙图是空中加油的情景,加油机和受油机要保持相对静止

C.丙图描述接力赛传递接力棒的情景,前面那个同学相对于接力棒是运动的

D.丁图中,司机相对于树木是运动的,相对于太阳是静止的

5.“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水下舞蹈《祈》演绎了绝美洛神。在舞蹈中,来自水池上方的灯光射入水中,演员迎着灯光飘动,象征着奔向太阳。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在池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在水中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大

C.光能在水中传播,说明光传播需要介质

D.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6.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把耳朵贴在桌面上也能听到轻敲桌子的声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B.图乙中,水瓶中灌入的水越少,敲击时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C.图丙中,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次声波回声定位

D.图丁中,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从“声源处减弱”控制噪声

7.如图所示的器材中,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工作的是(  )

A.B. C. D.

潜望镜 针孔照相机 近视眼镜 梳妆镜

8.下列光现象中,解释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中屏幕上出现的是倒立的虚像

B.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河底看起来变浅,是由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发生了折射

D.波光粼粼是光的反射现象

9.小兰同学笔直站在寝室门口竖直放置的整容镜前0.5m处,他后退0.5m,镜中的像大小变化情况以及镜中的像与他的距离变为(  )

A.不变,2m B.不变,1m C.变小,1m D.变小,2m

10.小雨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选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平面镜成像过程中,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为了使像更清晰,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C.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所成的像大小不变

D.在B处换一光屏,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11.小明在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如图所示把一枚硬币放在一个空碗底,把碗放在桌子上并慢慢向远处推移,直到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为止。保持头部不动,妈妈帮着缓缓地向碗中倒水,慢慢地趣事出现了,小明又重新看到了碗底的硬币。则如图的四幅光路图中,能对上述现象做出正确解释的(  )

A.B.C. D.

12.中学生近视发生率急剧上升,且低龄化。下列图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  )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13.如图所示是“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操作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图甲中可知该透镜的焦距为10.0cm

B.如图乙所示,向左适当移动光屏可以得到缩小的实像

C.如图乙所示,将蜡烛移至30cm处,光屏上可得到等大的实像

D.如图乙所示,将蜡烛移至45cm处,移动光屏可以得到缩小的实像

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小组测量出物距u和像距v的数据,开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f=20cm

B.当物距u=8cm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投影仪利用了这条规律

C.当物距u=30cm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利用了这条规律

D.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向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小

15.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生活和学习中观察到的现象,其对应的解释合理的是(  )



A.甲图,通常情况下,采用降温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罐内

B.乙图,舞台上的缥缈的云雾是由于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C.丙图,气温骤降时,给橘子喷水是利用水凝固放热防止橘子冻伤

D.丁图,夏天扇风扇,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扇降低了室内温度

16.下列关于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壶口上方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B.图B图象可能是松香的凝固图象

C.图C为曾侯乙编钟,敲击不同的编钟音调不同 D.图D,光垂直入射时反射角为90°

17.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升华过程

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凝固过程

C.丙为固态,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

D.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液化过程

18.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A.也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都没熔化 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

19.如图,在盛水的烧杯里放有一盛水的试管,加热烧杯,使杯内水沸腾,在继续加热过程中,试管中的水(  )

不能达到沸点,因此不能沸腾 B.能达到沸点,也能够沸腾

C.能够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D.以上几种说法都不对

20.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图所示为小明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熔化,后液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升华,后凝华 D.先汽化,后凝固

21.汽车开了空调后,前挡风玻璃表面有时会出现“水雾”(  )

A.无论冬夏,水雾是车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后形成的

B.无论冬夏,水雾是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后形成的

C.夏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D.夏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

22.如图甲所示是晓彤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图乙是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晓彤可以选择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进行实验

B.图a是水沸腾前的现象

C.水沸腾时,烧杯中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D.晓彤撤出酒精灯后发现水还会继续沸腾,说明水沸腾不需要吸热

23.根据下表中几种物质的熔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名称 固态水银 金 铜 铁 固态氢 钨 熔点/℃ ﹣38.8 1064 1083 1535 ﹣259 3410 A.﹣200℃的氢为固态

C.铁和钨相比,用铁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 D.在气温为﹣50℃地方不能选用水银温度计

24.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逐渐升高

B.在第8分钟时该物质已全部熔化

C.该曲线可能是沥青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D.该物质在BC段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25.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科普期刊从北京快递到成都,质量不变 B.积木搭建的“城堡”被撞倒,质量变大

C.冰箱里的一瓶矿泉水结冰,质量变小 D.月饼从地球带到空间站,质量变小

26.有关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砝码盒中取砝码时,必须用镊子夹取

B.在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中加砝码

C.在称量过程中,通过加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左边,此时应该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D.调节天平平衡时,须先将游码拨至游码标尺零位,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7.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 B.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D.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够而破裂



28.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已知甲试管中的液体密度为ρ甲;乙试管中的液体密度为ρ乙,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无法判断密度

29.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当体积增大时,乙的密度变大

B.当质量增大时,甲的密度变大

C.甲的密度比乙的大 D.乙的密度为1.25×103kg/m3

30.小明自制了一杯橙汁,想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橙汁的密度,现有如下可以选择的操作步骤:①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②将橙汁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③将橙汁全部倒入量筒,测出量筒中橙汁的体积;④将烧杯中的橙汁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橙汁的体积;⑤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橙汁的总质量。为使得测量结果更准确,小明应该选择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④① C.②④⑤ D.①②④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31.一辆小汽车在隧道行驶过程中,隧道全长1980m,有一辆长20m的旅游大巴车全部经过该隧道用了100s,这辆车匀速过隧道的速度为    m/s,该车完全在隧道内的时间是  s。

32.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长方体,质量之比是2:3,它们的密度之比    ;如果把甲物体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乙物体沿水平方向截去,两物体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是    。

33.小雨捡到一个正方体金属块。用刻度尺测出它的边长,金属块的边长为    cm,质量为    g。算出金属块的密度为    g/cm3。



34.体积为18cm3,质量是27g的空心铝球,其空心部分的体积是  cm3。(ρ铝=2.7×103kg/m3)

35.把一个铁球放入盛满煤油的杯子中时,杯中溢出16g煤油,该铁球的体积为    cm3;若将该铁球擦干后放入盛满水的杯中,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    g。(铁球全部浸没在液体中,已知ρ煤油=0.8g/cm3,ρ水=1.0g/cm3)















第1页(共1页)

















献花(0)
+1
(本文系纪晓武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