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08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
2023-01-05 | 阅:  转:  |  分享 
  
 2008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 2.作答参考时限:时限150分钟。其中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 依
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资料一 牛肉面俗称“牛肉拉面”,是兰州餐饮业的一张名片。黄河岸边的古城兰州,牛肉面馆遍布每个街巷。 200
7年6月16日,兰州市西固区市民首先发现,他们钟爱的“牛大碗”竟一夜之间上涨0.5 元,小碗牛肉面由原来2.3元上涨到2.8元,大
碗由原来2.5元上涨到3元。有市民惊呼:吃不起牛肉面了! 6月26日,兰州市物价局联合兰州市工商局、质监局、卫生局和兰州牛肉拉面行
业协会出台《关于规范兰州市牛肉面行业价格行为的通知》,决定对兰州市780余家牛肉面馆按特级、一级、二级、普通级四个级别进行分等定级
,实行优质定价,并限制每个级别的最高价。其中规定普通级牛肉面馆大碗牛肉面不得超过2.5元,小碗不得超过2.3元;通知还说,凡不按规
定报批登记的牛肉面馆,一律执行普通级的规定价格,违者按《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进行处罚。 限价令一出,舆论哗然。“限价违背市场
经济规律”、“限回了计划经济时代”等言论把兰州市物价局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兰州市场物价局局长徐希望7月9日接受记者专访时坦言
,自己好比是在“走钢丝”:管吧,频频遭受非议;不管吧,职责所在,良心难安,还容易被市政府纳入“不作为”的对象。他介绍说,牛肉面涨价
后,群众意见非常强烈,一天80多个投诉电话,还有转办的市长专线,不断有群众信访。一位老者甚至把电话打到了他们办公室,质问他:“牛肉
面反反复复涨价,你们还管不管?”另外,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07年4月刚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生价格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价
格主管部门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价格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进一步加大民生价格监管工作力度。可是早在2001年,物价局
自身就曾明确表示过,政府已经对牛肉面的价格取消控制,实行市场调节价,价格高低由店家根据成本自行确定。这样一来,物价局就感到非常为难
,最后“动真格的,解决百姓关心的牛肉面价格问题”,却“没想到招来这么多的议论。” 资料二 一碗牛肉面到底能赚多少?兰州市物价局于7
月11日委托市工农业产品成本调查队,选取全市近800家拉面店中的12家,对它们进行生产成本测算。在他们认为科学的数字中,大碗面成本
为2.19元。其中包括0.44元的面粉,0.46元的牛肉,还有燃料、水电、工资、税金、房租等等。于是,2.5元的牛肉面政府估计出的
价格空间为每碗3角钱。根据估算,一家小店每天可以用掉3袋面粉,卖掉一袋半面粉做的面条时,就能收回一天成本了。这个数字远远低于猜测中
所说的40%,却仍然高于牛肉面“业内人士”承认的利润。 马俊礼经营着兰州西固区的一家牛肉面馆,每天凌晨4点半钟,他就要早早从家里来
到面馆。切肉,配好调味的蒜苗、香菜,和面,揉面,打扫卫生,是员工们上班前必须准备好的工作。马俊礼告诉记者,做牛肉面是一个手工活,也
是一个体力活,一碗牛肉面的出锅要经过十几道工序,而这些工序都要手工一步一步地操作。为此,店里现在聘了16位员工,这要比一般经营早点
的饭店多得多。牛肉面限价规定让他感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压力。他说 :“两块五我们没法做。” 马俊礼对近两年牛肉面原料的涨价情况进行了这
样的描述:牛肉由原来的6.8元一斤涨到了现在的10元,面粉由原来的每袋75元涨到了现在的81元,拉面工的工资则由原来的1000元,
涨到了现在的1300元,每年的税收也由976元涨到了每年的1445元。让马俊礼想不通的是,为什么做牛肉面的面、肉、油等原材料的价格
在上涨,而牛肉面却一定要进行限价。 资料三 从2.5元涨到3元,从天天吃到吃不起,市民们到底能承受多少钱的面? 一位关注此事的人士
为我们提供了一份2001年针对兰州牛肉面的市场调查。 每天,兰州城区的200万市民中,有36.55%的人愿意去占总数5%的优质面馆
吃面,在那里,牛肉面价格早就提高到了3元,最贵的拉面卖到了25元,但去的人还是不少。另外,早在6年前,愿意拿出3元吃正餐的市民,就
达到了市民总数的55%,根据调查,这些市民并不在乎牛肉面价格上涨到3元。 家住兰州市西固区的张奎生,是兰州市机械化公司的退休工人,
每天早上,夫妇俩晨练回来,都要在当地的拉面馆吃碗牛肉面。张奎生告诉记者是,对于上涨的5角钱,虽然一些人不以为然,但对于他们退休人员
来说,经济上还是感到了压力。张奎生夫妻俩的退休金只有1500元左右,生活上并不富裕,这次牛肉面的涨价,也让他俩每天一碗牛肉面的习惯
发生了一些变化。 记者了解到,如果牛肉面的价格真的进行了限制,一些市民又会产生另外的一种担心。 兰州市民A:“质量肯定差,没有问题
,为什么,这啥东西都有个成本问题的嘛,多少年前是两块五,现在肉价是多少钱了。” 兰州市民B:“兰州的牛肉面还是可以的东西,你总不能
硬压下来以后,最后就是味精汤,不给你拿大骨头熬,你肯定就不行嘛。” 兰州市民C:“你搞市场经济就要以市场决定物价的高低,有些东西涨
价,它牛肉面馆也控制不住牛肉别涨价,能控制住吗?” 资料四 牛肉面价格究竟是该政府管?还是让市场说了算?兰州的牛肉面经营者和当地物
价部门之间,可以说是针锋相对。物价部门认为,牛肉面涨价背后有经营者联手串通的嫌疑,违反物价法规。而经营者认为,涨价是否合理最后还得
看消费者的态度,物价部门管的有点太宽了。 老板M经营的面馆,由于口味好,地处繁华的十字路口,虽然价格由原来的2.5元涨成了3元,但
前来吃牛肉面的顾客还是排起了长队,每天从早上开门,到下午关门,一直是顾客盈门,络绎不绝。与其形成鲜明以比的是,离他不远的这家牛肉面
馆,价格虽然由原来的3元一碗,降到了现在的2元5角,顾客还是不见增加。 面馆老板W:“你看,我们这附近50米之内,有好多家牛肉面馆
,他可以选择三块的,也可以选择两块五的,附近有卖豆浆油条包子,做的不好你卖多少钱没人来吃,人家做的好的,排着大队去吃,是不是,这个
是自由,老百姓自由去选择,这个是比较合理的”。 面馆老板Z:“分等守级下来也不合理,我们这条街上比如有三个面馆,你比如给我定了个特
级,让我卖八块或者卖五块,顾客不买这个帐,你给我定了八块又能怎么样!我们开门做生意,是顾客选择我们,不是我们选择顾客。” 兰州大学
管理学院院长包国宪教授认为,兰州市物价局的初衷是好的,但方式方法不妥,它的决定已经越出了政府履行职能的边界,政府应该管质量、管环境
、管培训、管信息披露、管产业的规划。他建议,公共政策的制定出台,要建立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要界定哪些是政府可为的,哪些是不可
为的。 资料五 自“限价令”发出后,其合法性一直未得到公众的认可。 有关人士指出:首先,按照我国《价格法》的规定,“政府指导价的定
价权限和具体适用范围,以中央和地方的定价目录为依据”。但目录中没有牛肉面的名字,这意味着牛肉面的价格不在政府的指导价的范围内。其次
,如果牛肉面要进入政府定价目录,则必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按照中央定价目录规定的定价权限和具体适用范围制定,
经本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报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审定后公布。”显然,牛肉面能否进入政府定价目录,也应该由甘肃省政府的有关部门上报国务院
。再次,如果被列入政府定价目录,在具体制定政府指导价时,还应当事先召开听证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但兰州牛肉面限价令制定过程中并没有
经过上述程序。 “显然,兰州市物价局没有发布牛肉面限价令的合法权限,属于无故插手。”有关人士说。 就兰州市物价局发布牛肉面限价令一
事,记者采访了当地政府的上一级物价管理部门——甘肃省物价局,但省物价局拒绝就此事表态。 值得注意的是:兰州市工商局曾是与兰州市物价
局联合发出“限价令”的政府部门之一,但兰州市工商局的有关人士曾透露说:“虽然当时会签了文件,但我们对限价令并没有完全认同。” 资料
六 记者:“针对兰州市牛肉面价格上涨的这种问题,兰州市政府采取了一种限价的手段,您怎么看待这个事?” 经济学家刘福垣:“我们现在市
场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中期阶段,市场机制要求的是产品要按照价值规律正常的调整,而政府限价这还是恢复到计划经济的手段,它不利于市场主体
的成熟,也不利于市场结构的调整。所以我认为它这个做法是好心办了错事。” 记者:“可是像兰州当地老百姓确实也说兰州牛肉面如果价格上涨
的话,对他们来讲也确实是一种负担。” 经济学家刘福垣:“作为一个消费者,他永远希望东西越便宜越好,作为一个生产者,他希望他的东西越
贵越好。这都是市场的问题,政府不能说老百姓要求贱,你就强迫生产者贱,这两者之间要靠市场的力量来平衡,而不能听大家的,包括我们每个人
在内。我去吃面,我也希望面是便宜的,但是希望和事实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是另外一回事情。既然我们现在搞了市场经济,就应该要无形的手去调
整,政府来打这个官司,当这个裁判员。这样你迎合了一方,就要损伤另一方。你要想牛肉面便宜,那就要等将来牛肉面生产的价格贵了以后,生产
的厂商多了,牛肉面的饭馆多了,叫他们去竞争,他们会把牛肉面的价格竞争下来。而现在实际上是吃牛肉面的人在竞争,那只能把它竞争贵,政府
管也管不了。” 资料七 2007年12月4日新浪网报道:入冬以来,兰州市的牛肉面悄悄集体涨价至每碗3元,突破了今年6月当地物价部门
2.5元的“限价令”。 根据甘肃省物价局的监测,从10月底开始,甘肃全省面粉价格开始波动,11月22日全省平均特一面粉价格为每公斤
2.54元,较月初上涨7.62%,较上年同期上涨14.41%。食用植物油价格一直处于小幅波动中,11月22日全省平均散装菜子油价格
为每公斤12.52元,桶装菜子油价格为每桶63.22元,较月初分别上涨14.23%和7.44%,较上年同期价格分别上涨60.10%
和42.77%。 部分接受记者采访的市民表示,现在面粉、油价格上涨大家都了解,因此牛肉面馆现在涨价在情理之中。 部分牛肉面馆老板表
示,兰州物价等部门在制定“限价令”时,明确提出在原料价格变动后可以适当调整价格。但政府的价格调整明显滞后于市场价格的变化,因此他们
采取自行调价的措施也是适应市场价格变化的自主行为。 兰州市物价局副局长李发庭表示,目前,物价部门已经将牛肉面价格的调整权完全“归还
”市场。牛肉面馆可以根据原料的变化适当调整价格。 资料八 2008年1月3日中国法院网、人民网、央视国际网联合推出2007年中国十
大法制新闻,其中第九大新闻是“兰州物价部门对牛肉面限价引发争议”。其入选理由为:漩涡中的兰州市物价局坚持认为;“牛肉面的价格就是兰
州人心目中最重要的民生价格”,但是此举似乎并没有讨到百姓的好。许多市民认为,现在面价、油价都涨了,牛肉面涨价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市民
也表示,对牛肉面涨价五角也不会打举报电话。消费者追求的是物美价廉,经营者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而政府则是一手牵两家。单纯依靠行政手段
,用限价破解民生困局,不能治本,尴尬的限价令就是佐证。 资料九 2008年4月1日《中国民族报》报道:限价事件过了半年多,兰州牛肉
面又一次被推至行业的风口浪尖——品牌店风起云涌,作坊店管理粗放,3元钱一碗的兰州牛肉面,利润微薄,一些经营者偷工减料,损害着牛肉面
的品牌。 “西雅轩”餐馆的牛肉面,曾经在兰州市牛肉面大赛上被消费者评为“十佳牛肉面”。每到中午时分,店内就坐满了就餐的人,取面口还
排着队。几位在附近工作的政府工作人员说,这间店风味不错,量也足,同事们吃牛肉面基本都来这家。然而店主马宝生却说:“虽然现在牛肉面卖
3元一碗,但对我来说,承受的压力比卖2.5元一碗时大多了。” 马宝生仔细地算了成本账:“牛肉面卖2.5元时,清油5.4元0.5公斤
,现在要8.5元,店里现在一天用50公斤左右的清油,仅这一项每天的成本就增加300元左右。牛肉从去年夏天的0.5公斤8.5元涨到1
3.5元,1袋面粉从70元涨到84元。煤炭去年夏天650元1吨,现在每吨不低于1000元。”马宝生店里雇了17个人,人员的最低工资
从800元调到1000元,最高的拿1600元。这些因素叠加起来,再次抬高了牛肉面的成本,使经营压力骤然增大。每天不到6时进店,直到
晚上8时关门,苦心经营1个月下来,只有2000多元的收入,“现状就是这样,一碗面的成本达到两块七八了,我还能有多大的赢利?”马宝生
一筹莫展。至于面的质量,马宝生说,他店里光煮牛肉的调味品就有十几种,只有用足量的料才能煮出好汤。很多小店做不到这一点,质量当然无从
保证了。 兰州牛肉面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在兰州市,有的一公里长的道路两边就有13家牛肉面馆。一位经营者有些沮丧地说:“眼下物价
较高,平心而论,3元钱已经做不出一碗正宗的兰州牛肉面了!” 这些感慨似乎意味着,牛肉面新一轮涨价又要开始了。  三、申论要求 (一
)用300字的篇幅写一份情况报告,概述兰州牛肉面限价事件的来龙去脉。(20分) (二)资料八用“尴尬”一词来形容兰州牛肉面“限价令
”,从给定资料来看,这个“限价令”的尴尬之处体现在什么地方?(25分) (三)如果你是一位物价局的公务人员,你认为应当从兰州牛肉面
限价事件中吸取那些教训?(15分) (四)结合给定资料,以《小事情,大道理——从一碗牛肉面的定价说起》为题,写一篇议论文章,篇幅不
少于1000字。(40分) 参 考 答 案 (一)答案提示 2007年6月,兰州市牛肉拉面价格普遍上涨,市民意见非常强烈。针对这一
情况,兰州市物价局本着解决市民民生问题的宗旨,联合兰州市工商局、质监局、卫生局和兰州牛肉拉面行业协会出台了《关于规范兰州市牛肉面行
业价格行为的通知》,决定对兰州市牛肉面馆按特级、一级、二级、普通级四个级别进行分等定价。限价令出台后,引发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争议。
学术界认为单纯依靠行政手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商家认为限价令的出台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规律,损害了商家的利益;市民也对限价是否会
影响拉面质量提出了质疑。 2007年底,兰州市物价局决定取消限价令,将牛肉面的价格调整权完全归还市场,牛肉面馆可根据原料价格的变化
适当调整价格。 (二)答案提示 1.违反法律的相关规定。牛肉面的价格并不在政府定价目录的范围内,兰州市物价局却在未通过国务院审定、
未召开听证会的情况下,越权越界对牛肉面进行政府限价。 2.超越政府履职边界,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要按照价值规律
进行正常调整,而政府强行干预产品价格,不仅明显超越政府职能范围,而且也不利于市场主体的成熟和市场结构的调整。 3.限价令不被市民认
可。市民对因原材料价格上涨而导致的牛肉面价格上调表示理解,认为限价令的出台可能导致牛肉面质量的下降,反而损害到市民的利益。 (三)
答案提示 应当从兰州牛肉面限价事件中吸取以下教训: 1.要严格遵守我国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在定价权限和具体适用范围内开展定价工作。
 2.超出定价权限和具体适用范围的,须报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审定,不能越权越界定价。 3.在制定政府指导价前,要充分调查研究,召开听
证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验证政府指导价的合理性。 4.制定政府指导价时,须协调好政府定价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不能违背市场经济规律
办事。 (四)答案提示 小事情,大道理 --从一碗牛肉面的定价说起 由于物价上涨,兰州市牛肉面的价格也随之上调,兰州市物价局本着解
决市民民生问题的宗旨,对牛肉面发出“限价令”。然而,这番好意却并未得到市民的认可,不得不尴尬取消限价,将价格调整权重新返还市场。一
碗小小的牛肉面,却引发了一场大风波。这一事件折射出的一些地方政府在管理经济事务中不严格依法办事、不按市场规律办事等问题,不能不引起
相关部门的注意。 政府行政须合法。政府在实施行政管理过程中,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依法行政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题中应有之
义,也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违法行政则会严重损害国家、集体和群众的利益,甚至败坏
党和国家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兰州市物价局虽然出于维护群众利益的目的出台限价令,但这一行为本身却是违法的。我国《价格法》
明文规定,“政府指导价的定价权限和具体适用范围,以中央和地方的定价目录为依据”,兰州市物价局却对并不在政府定价目录范围内的牛肉面进
行限价,违法越权行政。 政府行政须合理。政府在实施行政管理过程中,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兰州
市物价局试图以限制牛肉面价格来破解民生困局的做法显然不够公平、适当,也不能治本。物价局单纯考虑牛肉面涨价对群众造成的影响,却并未考
虑限价会对商家带来何种影响。制作牛肉面的材料因物价上涨而上调,牛肉面的价格却要在物价局的要求下下调,商家利益受损已成为一种必然,而
群众也为因价格下调可能引起的牛肉面质量下降而担忧,导致商家和群众均不买账的情况出现。这就是政府行政的不合理造成的。 政府行政须程序正当。政府在实施行政管理过程中,除涉及国家机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应当公开,注意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利益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牛肉面价格不在定价目录内,按照程序,须经本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审定,方可决定其是否能够进入政府定价目录;在具体制定政府指导价时,还须召开听证会,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兰州市物价局在制定限价令的过程中却并没有遵循上述程序,这也为限价令的不合理埋下了隐患。 政府行政须遵循客观规律。在市场经济中,产品的价格要按照价格规律正常调整。合理的政府价格调整有利于经济平稳、社会和谐稳定,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强硬调控价格则只能破坏市场结构,不利于市场的发展和成熟。限价令的尴尬撤销,无疑是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佐证。 政府行政,不能想当然,只有依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遵循客观规律,才不至于背离执政为民、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初衷。这就是一碗小小的牛肉面带给我们的大道理。
献花(0)
+1
(本文系木直人呆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