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
2023-01-05 | 阅:  转:  |  分享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1 .质量是指物体所含____________,宇航员将质量为5 kg的装备带回地球后,该装备的质量应______5 kg(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 .下列物质中,质量约为6 0 g的物体可能是()A.一枚邮票B.一颗鸡蛋C.一只梅花鹿D.一辆卡车3 .一个铝合金块的质量为8 .6 kg。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它的质量将发生变化()A.把铝合金块熔化后,全部铸成一个零件B.把铝合金块压成铝合金板C.把铝合金块从赤道拿到南极D.把铝合金块锉成一个规则的零件

4 .小华同学想用天平测一石块的质量.(1)在调节天平时,发现分度盘的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2)在测量过程中,当小华放上最小砝码时,发现分度盘的指针如图乙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g。5 .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所示,请指出其中的错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对于密度公式ρ=m/V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B.密度ρ与物体的体积V成正比C.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和体积V都有关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密度ρ在数值上等于质量m与体积V的比值7 .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并描绘出V-m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ρ

甲>ρ乙B.ρ甲=ρ乙C.若V甲=V乙,则m甲
9.一个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 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新冠病人用去了其质量的三分之一,钢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A.6 kg/m3 B.4 kg/m3 C.3 kg/m3 D.2 kg/m31 0.冰的密度是0 .9×1 0 3 kg/m3。有块冰,它的质量是9 0 0 g,它的体积是_____m3。如果冰全部熔化成水,则水的质量是____kg,水的体积是_______m3。1 1.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量杯质量为4 0 g B.4 0 cm

3的该液体质量为6 0 gC.该液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D.该液体密度为1 .2 5 g/cm31 2 .同学们在实验室测量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和水,进行如下实验操作: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浸没在水中,记下小矿石和水的总体积。B.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C.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恢复平衡。(1 )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最佳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_。(填写字母)(2 )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

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选填“左”或“右”)调。(3 )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量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用量筒测量小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由此可以算出小矿石的密度为ρ=________g/cm3。1 3 .下面是小方和小王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完善他们的方案,并回答后面的问题。(1)小方的方案: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 ;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

总;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则食用油的密度ρ=________。(2)小王的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总;然后将烧杯内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剩;则食用油的密度ρ=_________。(3)按_____的实验方案误差可能小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的密度值将偏____。(4)如图是按小王的实验方案进行某次实验的情况,请将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1 4 .室内发生火灾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以尽量减少吸入有害气体

或被灼伤。这是因为含有毒有害物质的空气()

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1 5.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 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分布示意图(从上到下密度逐渐变大),根据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一定质量的水,温度等于4℃时,体积最大B.在4~1 0℃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C.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4℃、3℃、2℃、1℃、0℃D.0~4℃的水温度下降时体积会变大

1 6.某空瓶质量为3 0 0 g,装满冰后总质量为7 5 0 g,过了一段时间后,冰全部熔化成了水。已知ρ冰=0 .9×1 0 3 kg/m3,ρ水=1 .0×1 0 3 kg/m3,求:(1)空瓶的容积?(2)需向瓶中再加多少g的水才能将此瓶重新装满?(3)向装满水的此瓶中缓慢放入质量为2 7 0 g的实心金属球,金属球完全浸没在水中,待水不再溢出,擦干瓶外的水后测得瓶子总质量为9 7 0 g,则金属球的密度为多少?

1 7 .在做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想知道食用油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位置如甲图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2)天平调节平衡后,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 8 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然后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烧杯中食用油的质量为______g,食用油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食用油密度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4)小华认为不用量筒也能测量出食用油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

0;②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③把烧杯中的水倒尽,再装满食用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m2。则食用油的密度表达式ρ油=___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1 8 .小明用天平、烧杯、油性笔及足量的水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____________,发现横梁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往_____(选填“左”或“右”)调。(2)用调好的天平分别测出鹅卵石的质量是3 9 g,空烧杯的质量是9 0 g。(3)如图甲所示,把鹅卵石轻轻放入烧杯中,往烧杯倒入适量的水,用油性笔在烧杯壁记下此时水面位置为M,然后放在天平左盘,如图丙所示,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量为________g。(4)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后,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M,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 3 7 .6 g,此时杯中水的体积为_______cm

3。(5)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___g/cm3。(6)若小明在第(4 )步骤测量过程中,用镊子添加砝码并向右旋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此错误操作将导致所测密度偏______。1 9.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一底面积为5 0 cm2 ,高为1 0 cm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容器厚度不计),一个质量为2 1 6 g的铝质小球,容器内盛某种液体时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与液体体积的关系如图乙所示(ρ

铝=2 .7×1 0 3 kg/m3 ),求:(1)该液体的密度有多大?(2)先将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再将小球轻轻放入容器,发现一些液体溢出,小球沉入容器底,擦干容器外壁,测得容器、容器内液体和小球的总质量为7 1 6 g,求:①小球的密度为多少?②该小球是实心还是空心?如果是空心,则空心部分体积为多大?

献花(0)
+1
(本文系在羡智库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