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4课时剪一剪(例4)
2023-01-06 | 阅:  转:  |  分享 
  
小学 二 年级导教案(三栏) 课题 剪一剪(例4) 备课时间 主备人 课时 1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本P32页例4。是一节实践活动课。这部分教材取材于中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剪纸”,设计了两个比较简单的剪纸活动。通过这个活动,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特别喜欢画、剪、折,教学视频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通过看、猜、画、剪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他们学会看操作示意图,并培养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让他们结合剪的图形加深对平移和旋转这部分知识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剪一剪,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感受图形的平移。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形的形成过程,探索剪纸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初步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剪出漂亮的图案,体验成功的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 教学重点 画和剪1个、2个、4个连续的小人,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 找“纸对折的次数增加与小人个数的增加之间的关系”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课件 课 时 1课时 第 1课时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期待与教学达成 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剪一剪,剪出有规律的图形。

2.结合剪出的图形加深对图形对称的认识。 齐读学习目标 让学生明确学习本堂课的学习目标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剪纸艺术源于我国,有千百年的历史,是我国的国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今天,老师带来一些剪纸作品,请同学们欣赏。

教师展示一些剪纸作品让学生欣赏。课件出示教材第31页的剪纸。

谈话:这些剪纸作品漂亮吗?这些剪纸中有些是轴对称图形,你能找出来吗?

师要引导学生说出对称轴与对称图形的关系(沿着对称轴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这些民间剪纸具有高的艺术价值,是民间艺术的美的展示,你们想学习剪纸吗?引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动手剪一剪。





生自由说。



请学生上台指出他们的对称轴。

从欣赏我国民间剪纸艺术作品,自然过渡到找其中的对称图形,指出对称轴。既复习了旧知,又为新知铺垫,又让学生感受到剪纸作品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生活中的数学美,激发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课件呈现例4:“你能剪出像这样手拉手的四个小人吗”

观察思考这些小人有什么特点?

师总结:是的,要剪出四个连续的小人,可以从剪出一个小人开始研究。



2.探究剪一个小人

(1)让学生自主操作,剪一剪,同桌之间交流,学生上台展示作品。

总结:先对折,再在纸上画出小人的一半,最后,沿着边线剪出来的。

(2)画半个小人的时候,应从纸的闭合处画,如果从张开处画,剪出的小人就在中线两边各有一半分开了。

师总结口诀“一折,二画,三剪”

3.探究剪两个小人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成员间讨论。

重点讨论“怎样折?怎么画?怎么剪?”

(学生交流后剪一剪,教师巡视指导)

师总结:这么多折法,哪一个最简单?(第一个)



第二:探究画法

剪得出现问题的组展示作品,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有的同学,剪出了两个半个小人?”

(板书“折痕”)

师:“那为什么又有的同学剪出的两个小人是分开的?”

预设:(板书:边缘)



4.探究剪四个小人

思考:那么猜想一下:怎么得到四个小人呢?

大家都从剪两个小人中发现对折2次,可以把纸平均分成4份,再对折1次,可以把纸平均分成8份。那么现在请大家动手验证自己的猜想,边动手边思考,对折的次数和小人的个数有关系吗?做完在小组内分享你的发现。

思考:根据刚才剪小人的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从对折次数和小人个数的关系上进行讨论。

5.总结规律

(1)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解决了剪出手拉手并排排列的小人问题,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每个小人平移就是下一个小人。然后根据图形的对称性,只要在反复对折好的纸上沿折痕一边画出图形的一半,沿虚线剪开,就会多出一个一模一样的图形。每次多折一次就会比上一个剪出的小人多一半。

(2)思考:根据我们发现的规律想一想:如果剪八个,小人要对折几次?(四次)如果要对折五次,可以剪出几个小人?(16个) 学生独立观察思考、观察后小组交流汇报。

手拉手的四个小人。

每个小人都是一模一样的,每个人都是轴对称图形,四个一样的小人是手拉着手的。后面的三个小人儿可以看作是第一个小人平移得到的



学生自主操作,剪一剪,同桌之间交流,学生上台展示作品。











小组内交流,共同探讨,动手尝试。

汇报:

(1)把纸连续对折两次,再画出半个小人。

(2)里外翻折折三次,再画出半个小人。

(3)把纸从一端连续望里折三次,再画出半个小人。

(4)对折一次,画出一个完整的小人。



画半个小人时,是不是从对折的闭合处画的(在有折痕的地方画)



剪小人的胳膊,要一直延伸到纸的边缘,不能断开。





学生说自己的猜想。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



学生动手验证猜想,剪四个小人。引导学生从每个步骤中发现数学问题。在组内说说自己的方法和发现。全班展示。



学生根据剪小人的过程,说出自己的发现。



























剪一个小人的方法是学生探究剪四个小人的基础,总结剪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为接下来的探究做准备。





















通过先仔细观察4个小人图案,发现轴对称的特点,化繁为简,转化成剪一个小人,两个小人,体会转化思想,也培养学生边思考边动手操作的好习惯。















既让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的数学实践过程,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精神。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独立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数学规律,有助于提升学生思维活跃度。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七”第12题。课件出示:4个小人手拉手地站一圈。



这样的小人怎么折、怎么画、怎么剪呢?小组合作试一试。

组织学生观察:这些小人之间的位置变化有什么特点?它和排成一排的小人相比有什么不同?









学生分组剪一圈小人。



展示作品



交流汇报



深化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特点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空间的想象能力。



通过亲自的动手操作,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加深学生的理解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用到了我们学的那些知识

用对称知识剪出4个手牵手的小人

剪纸布置步骤:一折,二画,三剪 当堂检测 这样剪出来的是哪幅图?请你把它圈出来。

学生作业 根据这个单元所学的知识,动手剪一个你喜欢的物品。 板书设计 剪一剪

剪纸人:(1)对边折

(2)画半个人

(3)剪一剪

整改与反思











献花(0)
+1
(本文系在羡智库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