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武汉市2022-2023 学年期末八年级上物理综合调研测试卷(一)
2023-01-07 | 阅:  转:  |  分享 
  
2022-2023 学 年 武 汉 市 部 分 学 校 八 年 级 上 期 末 调 研 测 试 卷 ( 一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一共1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183=54分)1.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我校一间教室的面积大约是25m

2B.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1光年C.一个健康的成年人睡眠时的呼吸周期大约是1sD.武汉地铁在站点之间运行时最高时速一般不超过40km /h2.如图所示,联合收割机正在收割稻谷,同时将稻谷放入跟在后面的拖拉机中;空中飞行的加油机正在给战机加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空中加油机都是运动的B.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运动的C.以空中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运动的D.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肯定不同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制成紫外线夜视仪②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紫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红外线可用来测体温,紫外线可用来灭菌。③彩虹是太阳光在传播中遇到空气中的水滴,经反射、折射后产生的现象④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A.②③B.②④C.①②③D.③④4.将某物质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该物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50℃时该物质可能处于液态B.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C.bc段为该物质的熔化过程D.用该物质制成的液体温度计能测量沸水的温度

5.甲、乙两辆玩具小车从同起点起向东运动的s-t图象如图,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都是在匀速直线运动B.乙车速度是0.1km /hC.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向东运动D.8s时,甲车在乙车前面1.6m处

1 2 3 4 5 6 7 8 9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6.下列是关于“冰棒现象”的分析:①剥去包装纸,冰棒周围冒“白气”,属于液化现象;②剥去包装纸,过一会儿,冰棒“流汗”,慢慢变小了,属于汽化现象;③冰棒放入茶杯,杯子外壁会“出汗”,属于液化现象;④刚从冰箱拿出来的冰棒,包装纸上沾有白花花的“粉”,属于凝固现象。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7.自然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对四则自然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露是液化形成的,需要放出热量B.雾凇是凝固形成的,需要吸收热量C.霜是凝华形成的,需要吸收热量D.雾是汽化形成的,需要放出热量

8.下列有关光现象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灯与墙的距离不变,手与灯的距离越近,手的影子越小B.图乙:凹凸不平的表面把平行的入射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图丙:国家大剧院在水中的倒影说明平面镜成倒立、等大的虚像D.图丁:塔式太阳能电站的发电原理是光的折射9.下列有关声现象的描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甲: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拨动钢尺的力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B.图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可以阻断噪声的传播C.图丙:泡沫塑料块刮玻璃时产生了杂乱无章的波形,说明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会发出噪声D.图丁:利用骨传导原理制成的助听器,可以让部分失去听觉的人重新感知声音10.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 3)煤油0.8×103干松木0.4×103酒精0.8×103冰0.9×103水1.0×103铝2.7×103水银13.6×10

3铜8.9×103A.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B.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C.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的密度大D.相同质量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

1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四个情景,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说明音叉振动的频率越高B.图乙: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从左向右逐渐降低C.图丙: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声音的音调变低D.图丁: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探测出汽车后方的障碍物,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12.以下是显微镜和望远镜原理示意图,下面是关于它们的二次成像的说法:①显微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②显微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③望远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④望远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13.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便于观察,纸板ENF最好用光滑的白色纸板B.把纸板NOF向后折,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不在法线两侧C.若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则不能在纸板上同时看到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D.图中所示的入射角为46°14.将凸透镜紧靠如图甲所示的一幅卡通图片,然后将凸透镜逐渐远离甲图片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观察到如图乙

所示四个不同的像,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四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④③①②B.四个像中①③④是实像,②是虚像C.利用凸透镜成像②制成的光学设备是放大镜D.成像④时甲图卡通图片应该在凸透镜的两倍焦距之外15.关于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北方的冬天,自来水管常常会因水结冰而冻裂,这说明水有反膨胀的特性B.食品工业中无法通过测量牛奶的密度鉴别牛奶的优劣C.房间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D.利用密度可以进行相关物理量的间接测量16.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冻矿泉水完全熔化后,质量变小,密度变大B.一杯牛奶喝掉一半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C.植物种子带到太空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D.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时,车胎内气体质量变大,密度不变17.小明研究液体密度时,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入甲、乙两种液体,并绘制出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关系图象,则容器质量及甲、乙两种液体密度之比()A.40g 2:3 B.40g 3:2 C.60g 2:3 D.60g 3:2

第12题图

18.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①测出烧杯与倒入盐水的总质量②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③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体积④测出量筒中剩余盐水的体积⑤将量筒中一部分盐水倒入烧杯中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A.②①④③⑤⑥B.⑤③②④①⑥C.②③⑤④①⑥D.①④⑤②③⑥二、非选择题(8个小题,一共46分)19.(5分)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1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2次载人飞行任务。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天舟三号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这意味着3名航天员的6个月太空生活迎来了良好的开端。

(1)以大地为参照物,上升的火箭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2)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上升过程中,表层固态的特殊物质在高温下会并,或直接进行,吸收大量的热,使温度不至升得太高,保护了火箭。(均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3)神舟十三号在太空中和月亮浪漫同框,月亮(选填“是”或“不是”)光源。20.(3分)找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水平地靠近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那支笔(选填“正立”或“倒立”)的虚像;把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稍稍移动,可以看到笔的像(选填“变长”或“变短”),继续向远处移动一定距离,可以看到“笔尖”反向像(选填“先变长后变短”或“先变短后变长”)。21.(5分)凸透镜的焦距越小,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填“强”或“弱”)。请在图中画

出完成下列光路图。22.(6分)如图所示,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在实验中,使用金属挡板的作用是:便于测出小车运动的。(2)每次实验时都让小车从斜面顶端下滑,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

(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若测得路程AB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BC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AC上的平均速度为v3,则v1、v2、v3的大小关系是(用“>”连接)。

(3)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vAB=cm /s。(4)下列路程随时间的关系图象中,能够反应小车运动情况的是。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3.(5分)金昌近邻张掖市民乐县以盛产大蒜闻名,小聪同学要测量大蒜的密度,他将一些蒜瓣带到学校测量。(1)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右侧,他应向(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小聪测得一个蒜瓣的质量如图甲所示为g;(3)他将蒜瓣放入装有25m 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图乙所示的位置,蒜瓣的体积为cm 3,密度为kg/m 3;(4)小聪对实验进行评估,觉得蒜瓣太小,测得体积的误差较大,导致测得的密度不准。他设计了下列解决方案,其中合理的是(填字母)。A.换量程更大的量筒测量B.测多个蒜瓣的总质量和总体积C.换分度值更大的量筒测量24.(5分)某同学用如图a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实验应在(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2)将棋子A放在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移动完全相同的棋子B直至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

小。(3)移去棋子B,将一光屏放在棋子B的位置,这时应该(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棋子A的像。(4)如图b所示,将一枚棋子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棋子的像在甲处,此时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则棋子的成像情况是。A.成像甲处B.成像乙处C.成像丙处D.无法成像25.(8分)同学们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蜡烛、凸透镜A和光屏置于如图甲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

(1)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①凸透镜A的焦距凸透镜B的焦距(填“等于”、“大于”或“小于”),图甲的像比图乙的像(填“大”或“小”)。②图甲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填“照相机”“投影仪”成“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2)小强想探究人的眼睛怎样既能看清楚远处物体又能看清楚近处物体的,分别采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做实验,实验得到的数据记录如表一所示.比较表一中实验1、2和3可知,当被观察的物体变近时,如果要使像距不变,焦距要变_ (填“大”或“小”),这说明,人眼是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来看远近距离不同的物体的。表一表二(3)小芳想探究摄影记者常换长短筒镜头的原理,选用焦距不同的三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

记录如表二所示。①分析表二中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像距越(填“大”或“小”,下同),像就越。②下图是小芳站在同一位置用数码相机(焦距可改变)对着某景点先后拍摄了两张照片丙和丁,请你根据实验结果判断,照片丙是用镜头(填“C”或“D”)拍摄的。26.(9分)2020年11月10日,“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如图所示。坐底深度10909米。在万米深海,海水在每平方米面积上产生压力是约1万吨物体的重力,所以制作载人潜水器的材料至关重要。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独创出新型钛合金材料Ti62A,成功造出全球最大的深海载人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通过水声通信数据远程传输技术(声信号在水中母船传播),对“奋斗者”号此次万米深海探

测进行全程直播,由科研工作者带领观众潜入深海,探索神秘美丽的海底世界!(1)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1500m /s,如果母船上的人向坐底马里亚纳海沟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发出信号,大约经s收到返回的信号(保留整数)。用钛合金做潜水器的外壳,是利用了钛合金强度大、密度的物理属性。“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水下使用声波通讯,是因为声波。(2)若载人舱使用的钛合金总质量为6.3t,其体积为1.4m 3,则钛合金的密度为多少?(3)若使用钢材制作载人舱,为达到相同的强度,需要约3m 3的钢材,已知钢的密度为7.9g/cm 3,则载人舱质量会增加多少?

实验序号物距/cm焦距/cm像距/cm1 60 8 9.22 10 123 12 15实验次数物距/cm焦距/cm像距/cm像的性质1 30 10 15始终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2 41.25 11 153 60 12 15

献花(0)
+1
(本文系红色亚细亚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