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高考测评卷(五)(解析版)
2023-01-07 | 阅:  转:  |  分享 
  
2021年高考测评卷,我国一些地区出现耕地撂荒现象。四川省东部季节性撂荒主要出现在冬半年。图1是我国撂荒耕地T”形空间分布示意图。



1.四川省东部季节性撂荒的主要农作物可能是A.小麦B.大豆C.水稻D.茶树,四川省东部季节性撂荒主要出现在冬半年,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播种的农作物一般是油菜和小麦A

2.“T”形横轴地区耕地撂荒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条件差B.劳动力短缺C.农业设施不足D.农业收益低

T”形横轴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这里农,自然条件优越,水利设施相对完善,人口稠密,劳动力丰,但撂荒耕地多的根本原因是农业收益低D

3.耕地撂荒一定会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

A.水土流失明显加剧B.粮食播种面积减少C.进口粮食数量增加D.农业从业人数减少

,水土流失不,A错误;耕地撂荒会导致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减少,B正确、C;农业收益低,大部分农民转向从事第二、三产业,因此,农业从业,而不是耕地撂荒带来的结果,D错误B

图2为2010-2019年我国人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统计图。



4.据图可知

A.当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为“高低高”模式B.2010-2019年我国人口死亡率持续下降

C.2013-2019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D.2010-2019年我国出生人口保持低增长水平

,2010-2019年,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故当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应为“低低低”模式,A错;2010-2019年我国人口死亡率较稳定,并未出现持续下降的趋势,B;2013-2019年我国人口自然増长率呈波动下降趋势,C错;20102019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正值且较小,说明我国出生人口保持低增长,D对。D

5.按照当前我国人口增长趋势预测,未来20年内,我国最可能产生的人口问题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当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未来20年内少年儿童占,人口老龄化加剧,①④对;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劳动人口数,短期内不会出现劳动力供应不足问题,②错;我国人口出生率,少年儿童比重降低,但同时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口比重增大,,③错C

黄河是世界上输沙量最大的河流,入海巨量泥沙淤积形成水下三角洲。图3为2001年、2015年黄河水下,图4为2015年、2016年黄河水下三角洲等深线变化图。



6.与2001年相比,推测2015年黄河水下三角洲的面积A.变大B.不变C.变小D.不确定

2001年和2015年15m等深线的分布,可以看出黄,面积变大A

7.导致2016年黄河水下三角洲等深线变化的直接外力作用是

A.河流沉积B.河流搬运C.海水侵蚀D.海水沉积

2016年黄河水下三角洲等深线的分布基本与2015年,部分水域水下三角洲等深线向河口方向后退,说明海水侵蚀作用显C

8.2016年黄河水下三角洲等深线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降水增多B.引水减少C.含沙量增大D.降水减少

2016年黄河流域降水减少导致河流流量减少,河流挟带,入海口处泥沙淤积减少,水下三角洲增长速度减慢,海水侵D

我国某地区6月10日凌晨因受冷空气影响气温骤降,大部分地面最低温度降至1℃,农田中油菜等作物叶,受灾严重。

9.推测作物叶面上的白色凝结物最可能是A.露B.雾C.霜,A错;雾是空气,悬浮于空中的天气现象,B错;霜是地表温度,近地面水汽凝华而形成的现象,是一种白色冰晶,通常冻结,根据材料信息可判断,C对;雪是水在空中凝结再下落,D错。C

10.推测6月9日傍晚至次日凌晨,该地区天气状况是

A.云少,湿度小B.云少,湿度大C.阴云密布,湿度小D.阴云密布,湿度大

,该地农田中油菜等作物叶面挂满的白色凝,其形成条件是空气中含有比较多的水汽和凝结核、气温在,大气逆辐射弱,地表温度低,近地面空气中的水6月9日至次日凌晨,,空气湿度较大B

11.该地区最可能位于A.山东B.安徽C.湖北D.青海

6月10日为夏季,该地区大部分地面最低气温降至1℃,说明该地区纬度较高或海拔较高,排除A、B、C项;根据我国油D正确。D

二.非选择题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野生稻种和人工选育稻种基因丰富。近30年来,随着杂交水,该省大量传统稻种已被淘汰。云南省黑尔壮族社区2000多年来一直种植着传统水稻黑,是当地节庆等民俗活动中的常备物资。研究发现,黑尔糯稻较杂交水稻种植区稻田生物群落内物种更,有研究者提出适当保留黑尔糯稻具有更好的综合效益。2为杂交水稻与黑尔糯稻在当地的生产投入与产出比较统计表。



(1)分析云南稻种基因丰富的原因。(8分)需结合区域地理特征,从气候、地形、生产方式云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水稻生长;(2分)云,适宜种植不同稻种;(2分)地形封,形成独特的稻种演化环境;(2分)稻作历史悠久,工业生产活动强(2分)(2)说明黑尔糯稻种植区稻田生物群落内物种较丰富的理由。(6分)

由材料可知,与杂交水稻相比,黑尔糯稻化肥、,与当地自然环境,而黑尔糯稻已在该地种植2000余年,进而推知黑尔糯农药、化肥和农家肥施用量小,对(土壤、水源、大气等)环境污染,减少了对稻田伴生动物的危害,对土壤中微生物和其他植被的生;(3分)黑尔糯稻种植历史悠久,与周围环境共同构成了稳定(3分)(3)简析本地保留黑尔糯稻与杂交水稻混合布局的综合效益。(10分)

注意问题强调的是两种水稻均,可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方面分,杂交水稻产量很高,有利于保障本地粮食安全,而黑杂交水稻产量大,可以稳定地区粮食产量,保障地区粮食安全;(2)黑尔糯稻农药、化肥施用量少,对环境污染小,利于维持生物多样;(2分)黑尔糯稻总产值高,总成本较低,利润较高;(2分)为民俗活,社会效益好;(2分)保留黑尔糯稻种植,能更好维护本地稻(2分)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是指在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柴达木盆地中西部的鸭湖2003年开始,企业先后对东台吉乃尔湖、西台吉乃尔湖进行盐湖,鸭湖水域面积扩大。图6示意水上雅丹形成过程。



(1)简述鸭湖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及过程。(8分)

据材料可知,雅丹地貌发育于干旱地区,鸭湖,说明当地气候较干旱。由图可知,初期,湖泊面,河流水量较大,说明当时降水较丰富或气温较高,冰雪融水较,或两者兼有,故早期气候较温暖湿润;中期,地壳隆起、抬升,阻挡,降水明显减少,湖泊面积减小直至消失,说明气候变得更加;后期,河流、湖泊的再次出现,说明水量增加,气候干旱程度减特征:鸭湖地区气候较干旱,不同时期干旱程度略有(2分)过程:初期气候较温暖湿润;(2分)中期干旱加剧;(2分)(2分)(2)分析水上雅丹的形成过程。(8分)

水上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是:首先在湖区形成沉积岩,湖泊干枯,岩体受风力侵蚀加剧,形成雅丹地貌,,形成水上雅丹地貌。早期,河流带来的泥沙在湖泊堆积,形成沉积岩;(2分)中期,岩层,湖泊干涸,沉积岩出露;(2分)在风力长期侵蚀下形成雅丹;(2分)后期再次形成湖泊,湖水浸漫,形成水上雅丹。(2分)(3)简述盐湖开发对水上雅丹地貌的影响。(6分)

由材料可知,水上雅丹地貌分布范围扩大;同时,湖,会加速水上雅丹的消亡。盐湖开发造成鸭湖水域面积增加,扩大水上雅丹地貌分布范围;(3)湖水上涨,湖水浸泡、风浪侵蚀和重力坍塌加剧,加速水上雅丹地(3分)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以游容为主要受众,综合运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结合声光电效果,旅游演艺因其“强引流”属性,成为,但在其快速发展中也存在着重形式而轻内容、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等问题。

【解析】结合旅游演艺的概念,从丰富旅游产品、延长旅游时间积极影向:旅游演艺可以丰富旅游产品,提高景区吸引,提升客流量;(2分)打破景区淡旺季限制,延长旅游时间;(2分)延,提高经济效益。(2分):发掘地域文化特色,打造精品旅游演艺;加强演艺产品创新迭,满足不同游客需求;加强专业人オ培养。(4分,两点即可,其他回)

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它会扰、抑制植物群落中强争优势物种的生,使不同物种个体数量分布较为均衡。全世界约有35%的草地退化面积是过度放牧造成的,在退化植被的,封育是重要的措施之一。科尔沁沙地作为我国北方沙漠化严重的区域,封育禁牧一直被人们广泛,但研究发现,过度(年限过长)封育增加了封育地表层土壤肥力,却造成区域生物多样性减

【解析】过度封育使表层土壤肥力增加,主要是因为封育地植被,减轻风蚀作用,同时有助于降尘和有机质的积累。但是,过度,区域内优势物种大量增,减少生物多样性。表层土壤肥力増加的原因:封育地消除了牲畜干扰,植,使风蚀作用减轻,抑制土壤肥力流失;(2分)植被的;(2分)大量植被枯落物留存,通过微生物分解后可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表层土壤(2分):过度封育将造成群落内物种间个体数分布不;(2分)封育地强竞争优势物种占较大比例,从而引起生物多样性(2分)
献花(0)
+1
(本文系在羡智库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