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高效课堂英语阅读课的具体做法
2023-01-07 | 阅:  转:  |  分享 
  
高效课堂英语阅读课的具体做法

结合我校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下面我就高效大课堂在英语阅读课上一些不成熟的具体做法和大家交流一下。一般阅读课需要一节半完成。

课前准备

1)教师备课,明确先学什么

在讲每节阅读课前,我都要分析本单元文章的题材,文章结构和主题;分析学生的学情和易错的地方来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设计教学环节,做到有的放矢。

不建议学生课前预习,只让他们提前读单词,目的是使学生模拟考场阅读题的真实情景,初次阅读,无人指导。

3)若文章包含较多文化信息则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寻找有关的背景知识。

二.导入方式

1)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适当的问题情景,使学生在已知与未知之间产生矛盾、疑惑、惊讶,就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2)顺势进行重难点的突破教学,以高频词汇和重难点句子为主。

三、互动课堂,让学生愿意学

(一)、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设疑启智、营造高效的课堂氛围

(二)、教会学生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1)阅读技巧包括:

1、扫读(skimming) 即通过对文章标题和首尾句的阅读,对文章的内容结构有一个整体的印象,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作者的意图或文章所要涉及的问题。

2、跳读(scanning) 为获得特定的信息而进行的符号辩认的过程,让学生很快能抓住中心句,并能对生词作出猜测,以提高学生自学新单词的能力。

3、细读(close-reading) 指学生在对全文有个整体印象的前提下所进行的深入细致的阅读,要求了解各段落的主要意思和文章的细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或观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当然,不同的阅读方式应有不同的时间限制和阅读速度,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的阅读任务,但教师最终的任务是除了能让学生巩固和表达阅读内容外,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完成一定的交际任务,或表达出自己的个人观点。

2)阅读方法包括:

1、学会猜测词义

英语阅读的最大障碍首先是词汇,完全没有生词的阅读是不现实的,也不是挑战性的阅读。告诉学生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出现几个生词是正常的。要学会根据上下文、词根、语境等猜测词义。

猜测词义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根据重复标记词(in other words, that is to say,…)、列举标记词(for example, such as,…) 以及同义词、 反义词或词根等。如:If you go without sleep, you might have problems with your memory or with your concentration. 此句中concentration 是生词,但根据句中or前面的单词memory(记忆力),我们便可推知其含义(注意力)。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根据构词法猜测词义。例如:-ness,-tion, -ment,-er等名词后缀,-dis,-un等表示否定意义的前缀,了解了这些,我们就可以轻而易举的猜测出一些词汇的含义。例如:disappear(消失), uncomfortable(不舒服的),development(发展)。当然,有的时候很难猜出一个词的真正意义,这时只要我们能看出它的词性、在句中的作用,不影响阅读就足够了。

生词问题解决了,就为以后的阅读铺平了道路,但还存在一个阅读习惯和技巧问题。造成阅读速度慢的另一原因就是逐词阅读。

2、养成整体阅读的习惯

很多学生阅读时总是逐词地读,且常伴有一些习惯动作:用手指、 摆头等,这些都是速读的障碍 。整体阅读是一种科学的阅读方法。它首先要求把所读的句子尽可能分成意义较完整的组群,目光要尽可能少地停顿,要从整体把握句子的含义。如:It’s clear that the less we sleep, the worse we perform in everyday life.我们可以把句子分成三部分来理解:It’s clear that/the less we sleep, the worse we perform/ in everyday life.而不是一个词一个词的停顿阅读。

3、用英语思维

养成整体阅读的关键在于它既不是默读(心读)更不是朗读,而是通过目光在英语与大脑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即英语思维。这是一个简捷快速的过程,阅读时要把母语抛在脑后,指导学生逐步确立英语思维的习惯,而非母语英语之间的翻译转换。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训练之后,要在阅读课上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语感。   

4. 以读促写

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进一步归纳总结,如要学生找出话题中心、写作意图、作者观点、态度等。并让每个小组依据本片文章的题材和结构来归纳总结这一类文章的主旨大意的寻找方法。为写作做准备。

?四、拓展阅读,指导学生课后探究,让他们善学

英语课外阅读作为教材阅读教学的延伸,是巩固课堂阅读教学成果、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把教科书内所学到的东西,加以充实、巩固。课外阅读实施 (一精选材料,培养兴趣   阅读之后,我挑选一些所读内容的语言形式进行分析,通过运用内容图式对其作进一步归纳;运用结构图式对语篇的线性结构或层次结构进行分析和讨论;围绕其开展复述、角色扮演、故事续写等活动,以期进一步激活和扩展学生的阅读图式,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从某种程度上看,读后活动为学生展示风采提供了平台,他们可以尽情地展现自我,展现他们被英语文化熏陶后的自我。有时候,学生和老师会讨论一些中英的“cultural shock”(文化冲突),这样激烈讨论和教师讲解之后,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增强了。“阅读卡”,如下表

Title ? Name ? Class ? Date ? Summary

(60—120words) ? Comments

(about 60 words) ? 总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始终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只扮演一个导演的角色。教师有效地引导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础,学生的理解是保证,学生运用能力是关键,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升华。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真正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

?五、引导学生课上交流,让他们敢学。

?在读后部分,我会与学生共同合作创设交际实践的语言环境,鼓励学生大胆用英语交际,使课堂变成剧场,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达到运用英语的目的。我会依据不同主题选择不同的课堂活动方式,让学生处于激活的状态。如要求学生们讲文章变换为值日报告,情景交谈,角色表演,开展小组或男女生之间辩论赛等。这样就锻炼了学生们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六、作业形式,指导学生课后探究,让他们善学

1.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掌握文章大意。

2.整理课文中出现的新的或者不理解的词汇和短语。为下节课的知识点学习做准备。

3.整理课文中出现的难句、长句和好句,分析这些句子的基本结构并仿写。

4. 完成文章的retell。







生本课堂模式的读中环节

1) 积极利用小组鼓励机制,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对于不同的文章主题每节课前5分钟会以任意抽取的方式选择小组介绍文化背景导入课文,其他小组以抢答的形式补充或更正,这样保证了每节课的气氛和效率。

2)文章的阅读理解部分也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根据段落结构,实行小组承包制。每小组分别负责不同段落的问题设计,若段落较少,则有不同小组负责同一段落理解的问题设置,但我会要求问题类型不能相同,可以是选择题,问答题也可以是选择题。

3)问题解答环节,各组分别由组长携两名组员讲解所负责段落,两名组员负责本段落的具体题目解答,组长对本段落进行总结,这样做,既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感受他们的主体地位,不让英语偏科的同学感动无所事事又可以实现分层教学,提升英语基础较好同学的能力。



献花(0)
+1
(本文系在羡智库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