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0-2021年高中生物学业水平(学业等级)模拟试卷(8)含答案
2023-01-08 | 阅:  转:  |  分享 
  
2020-2021年高中生物学业水平(学业等级)模拟试卷(8)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
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25题每题2分,26-35题每题3分,共80分)1.人亲子代之间连接的“桥梁”是(
?)A.受精卵B.胎儿C.生殖细胞D.新生儿2.某同学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并绘制出如图所示结构,据此推测正确的是(?
)A.a图表示有丝分裂中期,此时期的染色体形态数目最清晰B.b图表示有丝分裂前期,此时期的染色体散乱分布细胞中C.c图表示有丝分裂
后期,此时期的染色体和DNA数目加倍D.d图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此时期的高尔基体活动明显增强3.《晋书·车胤传》有“映雪囊萤”的典故
。萤火虫尾部可发光,为发光直接供能的物质是(  )A.淀粉B.脂肪C.ATPD.蛋白质4.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主要合成的物
质分别是A.脂质、RNAB.氨基酸、蛋白质C.RNA、DNAD.DNA、蛋白质5.如图为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A.③处产生CO2B.②处发生有氧呼吸第3阶段C.②处发生[H]与O2结合形成水的反应D.①处产生ATP6.下列关于细胞的叙
述,正确的是(?)A.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B.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细胞的多样性C.原核细胞结构简单,不具有多样性D.真核细胞都
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7.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A.使用干燥的定性滤纸过滤后收集滤液B.将干燥处理
过的定性滤纸条用于层析C.在画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重复画线2~3次D.研磨叶片时,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解色素8.下列关于无
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少铁,血红蛋白不能合成B.细胞中缺乏磷会影响核酸等物质的合成C.细胞中的无机
盐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碳酸钙是构成骨骼、牙齿的主要成分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所以常在食盐中加碘9.不同种类的蛋白质行
使不同的功能。下表中依据蛋白质功能,对其类型判断错误的是(?)选项蛋白质的分布、功能膜蛋白的类型A位于细胞核,与DNA结合成染色质
结构蛋白B位于细胞膜,识别并结合激素受体蛋白C位于细胞膜,转运葡萄糖载体D位于溶酶体,分解衰老细胞器抗体A.AB.BC.CD.D1
0.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的(  )A.表现型B.基因型C.不利变异的基因D.肽链结构11.人体的神经细胞和肌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
能不同,是因为这两种细胞内(  )A.tRNA不同B.rRNA不同C.mRNA不同D.DNA上的遗传信息不同12.细胞内部时刻发生
各类复杂的变化,犹如繁忙的工厂,其中的各类细胞器就像忙碌的“车间”。下列关于细胞各“车间”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消化车间—
---能合成各类水解酶B.动力车间——-能直接分解葡萄糖C.脂质合成车间——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D.养料制造车间———内膜上有
吸收光能所需的色素1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共有的结构是(?)A.核糖体B.染色体C.核仁D.线粒体14.下列物质出入细胞的实例中,
属于胞吐的是(?)A.CO2进入毛细血管B.水稻根细胞吸收NH4+C.白细胞吞噬细菌D.消化酶从胞内分泌到胞外15.下列事实或证据
中,不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是(?)A.病毒的生活离不开细胞B.单细胞的草履虫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C.膝跳反射需要一系列不同
细胞共同参与完成D.离体的线粒体在特定的人工培养液中也能完成呼吸作用的某些过程16.下列叙述不是遗传密码的特点的是(?)A.非重复
性B.无分隔符C.三联性D.不连续性17.如图为动物和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甲为分裂间期、乙为分裂末期
,⑤聚集成为赤道板B.①由微管组成,在前期较晚时形成纺锤体作用于②C.甲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甲产生的子细胞为生殖细胞D.③、④均为
细胞膜,两种细胞的胞质分裂方式相同18.把含14N的大肠杆菌培养在氮源为15N的培养液中。完成一次细胞分裂后,再放回氮源为14N的
环境中培养,DNA复制一次后,将大肠杆菌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分离DNA,如果DNA是以半保留方式复制,则DNA组成分析应为(?)A.
3/4轻氮型、1/4中间型B.1/4轻氮型、3/4中间型C.1/2中间型、1/2重氮型D.1/2轻氮型、1/2中间型19.下列关于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B.生物体细胞的衰老和个体的衰老是同步的C.人体内
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D.端粒受损可能会导致细胞衰老20.DNA分子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A.构成DN
A的核苷酸种类不同B.DNA分子的核苷酸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C.DNA分子的空间结构具有多样性D.不同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不同21.
某条染色体经处理后,其结构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这种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属于A.缺失B.倒位C.重复D.易位22.DNA分子贮存的遗传
信息多种多样的主要原因是(?)A.DNA分子的碱基种类多种多样B.DNA分子的碱基数量成千上万C.DNA分子的碱基对排列顺序千变万
化D.DNA分子的碱基空间结构变化多端23.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中,可以揭示基因化学本质的是(?)A.遗传物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B
.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碱基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24.伞藻细胞核的功能不包括(?)A.贮存遗传物质B.
翻译遗传信息C.控制细胞代谢D.与核糖体形成有关25.若用32P标记某干细胞的一个DNA分子双链,然后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
在第五次细胞分裂结束后被32P标记的细胞个数和染色体条数分别是(?)A.1个?1条B.2个?2条C.2个?4条D.32个?32条2
6.作为科学家合作研究的典范,沃森和克里克配合,揭示了DNA分子的结构。排列在DNA分子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的物质是(?)A.碱基对
B.脱氧核糖和磷酸C.肽链D.果糖27.组成下列多聚体的单体的种类最多的是(?)A.血红蛋白B.DNAC.淀粉D.纤维素28.某兴
趣小组利用绿叶和黄叶两种青菜叶片为实验材料,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下表,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光照强度7min内叶
圆片上浮的数量绿叶黄叶A10B30C5lA.环境温度属于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无明显影响B.黄叶叶圆片上浮的数量与色素的种类和含量有
关C.相同光照强度下,绿叶光合作用强度高于黄叶D.该实验可证明光合作用的强度受内外因素的影响29.在分子的脱氧核苷酸长链中,相邻两
个脱氧核苷酸分子之间的连接方式是(?)A.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中的五碳糖的羟基与另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中的磷酸相连B.一个脱氧核苷酸分
子中的五碳糖的羟基与另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中的碱基相连C.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中的碱基与另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中的磷酸相连D.一个脱氧核
苷酸分子中的碱基与另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中的碱基相连30.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
37 ℃B.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在细胞内、外都能起催化作用C.测定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的最适温度不能在碱性条件下进行D.所有活细
胞都具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31.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一个物种的遗传多样性越丰富,对环境的适应性越强C.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协同进化
的结果32.肺是人体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血液中的CO2进入肺泡细胞的方式是(?)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
胞吞胞吐33.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不断地失水,水分子穿过细胞膜的方式为(  )A.主动运输B.被动运输C.胞吞D.胞吐3
4.下列有关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者都是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B.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都有叶绿体,需氧型生物的细
胞均有线粒体C.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D.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叶绿体基质中一般还有基粒35.下列有关遗
传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对性状指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棉花的细绒与长绒B.性状分离指在杂种后代中
出现不同基因型个体的现象C.等位基因指位于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D.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若基因型相同,
表现型一定相同二、综合题(每题10分,共20分)36.下图是赫尔希和蔡斯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步骤,回答下列问题:(1)赫尔
希和蔡斯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究T2噬菌体遗传物质的种类,该实验用__________标记__________,对T2噬菌体进行标记的
方法是___________。(2)理论上,该实验上清液应不具有放射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但实际情况下上清液出现很低放
射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3)若用15N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复制4代后,子代噬菌体中被15N标记
的比例为__________。(4)若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实验过程中保温时间过短,其他操作均正常,则上清液
放射性将__________(填“增强”“不变”或“减弱”)。三、实验题37.某同学分别按下表进行三组实验:组别材料实验试剂及条件
观察内容A浸泡过的花生种子清水、苏丹Ⅲ染液、酒精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B苹果匀浆?组织样液颜色变化C豆浆?组织样液颜色变化将上述各组实
验材料按表中实验条件进行相关处理后,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完成的是______(填字母)。(
2)进行A组实验时,使用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实验所观察的被苏丹Ⅲ染液着色的小颗粒
是__________(颜色和物质)。(3)B组实验中,苹果匀浆中富含还原糖,检验还原糖的试剂成分为__________,使用时的
注意事项:__________(写出两点),加入该试剂后,组织样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4)在C
组实验中,往豆浆中加入高浓度食盐后出现的白色絮状物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检测该物质存在时,试剂使用与B组的不同之处
是__________。(5)某同学在进行蛋白质检测实验时误选了苹果匀浆,加入试剂后他将观察到溶液颜色呈__________色。参
考答案:1.C【分析】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基因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基因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
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或基因中各有一条进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基因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
精卵时,染色体、基因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详解】人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即新生儿的产生是母方提供的卵细
胞和父方提供的精子经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而后受精卵经过分裂、分化产生的,显然该过程中受精卵是个体发育的起点,但在亲子代之间起着桥
梁作用的是生殖细胞,即卵子和精子,即C正确。故选C。【点睛】2.D【分析】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
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有丝分裂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包括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位置等)不同,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
期的依据。【详解】A、a图表示有丝分裂前期,此时期的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A错误;B、b图表示有丝分裂中期,此时期的染色体形态固
定、数目最清晰,B错误;C、c图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DNA数目不变,C错误;D、d图表示有丝分裂
末期,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此时期的高尔基体活动明显增强,D正确。故选D。3.C【分析】淀粉属于糖类,是细胞的能源物质;脂肪是细
胞的储能物质;ATP 是细胞的而直接能源物质;蛋白质是细胞主要的结构物质。【详解】A、淀粉作为多糖,是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A错误;
B、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当血糖含量降低时可转化为糖类作为能量来源,B错误;C、ATP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萤火虫尾部可发光
,为发光直接供能的物质是ATP,C正确;D、蛋白质时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正常情况下不能用于提供能量,如果用于提供能量时机体已经濒
临死亡,D错误。故选C。4.A【分析】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及脂质合成的场所。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
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详解】内质网可以合成脂质,细胞核中可以发生转录合成RNA,A正确;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B错误;内质网中不能合成RNA,细胞核中可以合成DNA和RNA,C错误;内质网中不能合成DNA,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D错误。
5.D【分析】有氧呼吸过程:(1)第一阶段:场所:细胞质基质。过程: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的丙酮酸,产生少量的[H]并释放少量能
量。(2)第二阶段:场所:线粒体基质。过程:丙酮酸和水彻底反应生成CO2和[H],并释放少量能量。(3)第三阶段:场所:线粒体内膜
。过程: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与O2结合反应生成H2O,同时释放大量能量。【详解】A、③是线粒体基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生
成CO2和[H]发生在线粒体基质,A正确;B、②为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B正确;C、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是[H]和O2
结合生成水,场所是②线粒体内膜,C正确;D、①为线粒体外膜,不会产生ATP。呼吸作用中ATP的合成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
粒体内膜,D错误。故选D。6.A【分析】1、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2、根据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将细胞
生物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详解】A、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故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A正确;B、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
性,B错误;C、原核细胞尽管结构比较简单,但形态、结构多种多样,所以具有多样性,C错误;D、并不是所有的真核细胞都具有核膜包被的细
胞核,比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就没有细胞核,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
不大。7.B【分析】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提取色素:用无水乙醇提取,首先加入二氧化硅研磨,然后用尼龙布过滤。分离色素:制备滤纸条:干
燥的定性滤纸条,一段剪去两角,距这端的1cm处画一条横线。坏笑那需要重复多次。【详解】A、过滤时应该采用尼龙布,A错误;B、将干燥
处理过的定性滤纸条用于层析,B正确;C、在画出一条滤液细线后待其干后再重复画线1~2次,C错误;D、研磨叶片时,用无水乙醇溶解色素
,D错误。故选B。8.C【分析】细胞内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如铁是血红蛋白的组
成成分,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有的无机盐还参与维持细胞酸碱平衡和渗透压。【详
解】A、铁是血红素的重要组成元素,缺铁血红蛋白不能合成,导致贫血,A正确;B、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故缺少P会影响其
合成,B正确;C、细胞中的无机盐少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碳酸钙构成骨骼、牙齿,C错误;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食盐中加碘可
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D正确。故选C。9.D【分析】1、蛋白质可分布于细胞核、细胞质基质、细胞器和细胞膜上,也有一些蛋白质在细胞外起
作用。2、除作为结构蛋白外,蛋白质还有催化、运输、调节、免疫等功能。【详解】A、细胞核中的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这种蛋白质
属于结构蛋白,A正确;B、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可以识别信号分子(如激素),B正确;C、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可以转运葡萄糖等分子,C正确
;D、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可以分解衰老的细胞器,抗体是浆细胞分泌的在内环境中与抗原结合的免疫球蛋白,D错误。故选D。【点睛】10.A【
分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
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详解】自然选择是生物生存的环境对生物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选择,具有
更多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的生物更容易在环境中生存下去,而生物的这些特征都是生物表现型的不同方面。故选A。11.C【分析】
神经细胞和肌细胞是细胞分化形成的,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
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不同细胞所含的mRNA和蛋白质有所区别。【详解】A、神经细胞和肌细胞中tRNA的种类
相同,A错误;B、神经细胞和肌细胞中核糖体的结构相同,即具有相同的rRNA,B错误;C、神经细胞和肌细胞选择表达的基因不同,因此两
者所含mRNA的种类不同,C正确;D、同一个人的神经细胞和肌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两者DNA上的遗传信息相同,D错
误。故选C。12.C【分析】线粒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内质网:细胞内
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可分为滑(光)面内质网和粗面内质网,粗面内质网加工蛋白,滑面内质网合成脂质。高尔基体:对
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再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真核动植物细胞中都含有高尔基体,动物细胞用于分解物的形成,植物细胞参与
细胞壁的形成。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入侵的病毒或细菌。核糖体:分为附着核
糖体和游离核糖体,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是由rRNA和核糖核蛋白构成的微小颗粒,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所有细胞都含有核糖体。中心体:中心
体是细胞中一种重要的无膜结构的细胞器,存在于动物及低等植物细胞中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液泡:是调节细胞内的环境,是植物细胞保
持坚挺的细胞器。含有细胞液,色素(花青素等)。【详解】A、消化车间是溶酶体,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
死入侵的病毒或细菌,但溶酶体不能能合成各类水解酶,大多数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A错误;B、动力车间是线粒体,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
演场所,不能直接分解葡萄糖,B错误; C、脂质合成车间是滑面内质网,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C正确;D、养料制造车间是叶绿
体,捕获光能所需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D错误。故选C。13.A【分析】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
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
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详解】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核糖体,A正确;B、原核细
胞不含染色体,染色体是真核细胞特有的结构,B错误;C、原核细胞不含核仁,核仁是细胞核的结构,原核细胞不含有核仁,C错误;D、线粒体
是真核细胞具有的结构,原核细胞不含有,D错误。故选A。14.D【分析】小分子物质一般通过自由扩散、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进出细胞,大分
子物质可通过胞吞、胞吐进出细胞。【详解】A、CO2属于气体小分子,通过自由扩散进入毛细血管,A不符合题意;B、水稻根细胞通过主动运
输吸收,B不符合题意;C、白细胞通过胞吞吞噬细菌,C不符合题意;D、消化酶属于大分子,通过胞吐从胞内分泌到胞外,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15.D【分析】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详解】A、病毒无细胞结构,完全营寄生生活,不能独立生活
,说明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A正确;B、草履虫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能够完成各项生命活动,说明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B正确;C、膝跳
反射的完成离不开多种细胞的共同参与,说明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C正确;D、离体的线粒体无细胞结构,虽然在特定的人工培养液中也能完成
某些呼吸过程,但不能体现出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D错误。故选D。16.D【分析】遗传信息是指DNA分子上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密码子
指mRNA中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连续碱基;反密码子是指tRNA分子中与mRNA分子密码子配对的三个连续碱基,反密码子与密码子互补。
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均存在于mRNA分子上。【详解】遗传密码的特点有:(1) 遗传密码是三联体密码;(2)遗传密码无逗号(连续排
列);(3)遗传密码是不重叠的;(4)遗传密码具有通用性;(5)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6) 密码子有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 (7
) 反密码子中的“摆动”,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重点考查密码子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密码子的概念
、种类及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7.B【分析】分析图甲,①表示中心体,②表示着丝点,③为细胞膜,图乙为植物细胞有丝
分裂末期,④为细胞壁,⑤细胞板。【详解】A、甲时期细胞中两极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且染色体散乱分布,故甲为分裂前期;乙时期
细胞形成两个细胞核,出现细胞板,故乙为分裂末期,⑤聚集成为细胞板,A错误;B、①为中心体,是由微管组成,在前期较晚时形成纺锤体作用
于②着丝粒,B正确;C、甲细胞显示3条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但该细胞进的是有丝分裂,因此甲产生的子细胞为体细胞,生殖细胞是减数分裂
产生的,C错误;D、③为细胞膜,④为细胞壁,两种细胞的胞质分裂方式不同,动物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
,而植物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壁,将细胞一分为二,D错误。故选B。18.D【分析】含14N的DNA放在15N环境中
复制一次,则形成的DNA一条链中含14N,另一条链中含15N,再返回原环境,一个中间型DNA复制两次,形成四个DNA,这四个DNA
中有3个DNA的两条链均是14N ,1个DNA的一条链中含14N,另一条链中含15N。【详解】将含14N的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5N的
培养液中,完成一次细胞分裂后所形成的2个子代DNA分子都是中间型,再放回原环境中复制一次后,形成4个DNA分子,其中有2个DNA分
子的一条链含15N,另一条链含14N;另外2个DNA分子两条链均含14N,所以子代DNA组成分析为1/2轻氮型、1/2中间型。AB
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19.B【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
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不同细胞实现全能性的难易程度有所区别。一般来说
分化程度越高,分裂能力越弱,实现全能性越困难。个体衰老和细胞衰老的关系:1.单细胞生物:细胞衰老就是个体衰老。2.多细胞生物:个体
衰老的过程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端粒学说: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 DNA,称为端粒。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
分裂后会缩短一截。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截短的部分会逐渐向内延伸。在端粒DNA序列被“截”短后,端粒内侧的正示 常基因的DNA序
列就会受到损伤,结果使细胞活动渐趋 异常。【详解】A、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A正确;B、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生物体细胞的
衰老和个体的衰老不是同步的,B错误;C、人体内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C正确;D、依据细胞衰老的学说-端粒学
说,端粒受损可能会导致细胞衰老,D正确。故选B。20.B【分析】研究表明,DNA分子能够储存足够量的遗传信息;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
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DN
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DNA分子上分布着多个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详解】A、构成
DNA的核苷酸有四种,与DNA分子具有多样性有关但不是主要原因,A错误;B、DNA分子的核苷酸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导致不同的DNA具
有不同的结构携带不同遗传信息,B正确;C、DNA分子都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链构成的双螺旋结构,C错误;D、DNA分子的复制方式都是半
保留复制,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DNA分子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原因即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21.B【分析】染色体结构变异是
指染色体发生断裂后,在断裂处发生错误连接而导致染色体结构不正常的变异。根据染色体断裂后断片连接方式,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分为4种:缺失
、重复、倒位、易位。【详解】分析图示可知,原来排列为123456的染色体,经过断裂后,重新连接为125436的排列顺序,可知其中的
345片段发生了180?的颠倒,此类染色体结构变异为倒位。故选B。22.C【分析】1、DNA分子的多样性: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
酸虽只有4种,配对方式仅2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更重要的是形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2、
DNA分子的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而特定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所以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都贮存
着特定的遗传信息,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详解】遗传信息就蕴藏在DNA分子的碱基对(脱氧核苷酸)的排列
顺序中,故DNA分子贮存的遗传信息多种多样的主要原因是DNA分子的碱基对排列顺序千变万化。C正确,ABD错误。故选C。23.C【分
析】1.基因的概念:一般来说,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并
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3.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碱基对)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不同的
基因含有不同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详解】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化学本质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
正确。故选C。24.B【解析】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rRNA
)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详解】A、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
胞核,A不符合题意;B、翻译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不在细胞核里进行,B符合题意;C、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
心,C不符合题意;D、细胞核中的核仁与核糖体形成有关,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25.B【分析】有丝分裂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
数的分析:以1个DNA分子为例,双链被32P标记,转入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由于DNA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无论进行多少次有丝
分裂,最终永远只有2个DNA分子中都有1条链被32P标记。【详解】根据DNA分子复制的特点得知,最终有两条DNA分子含有最初32P
标记的母链,其形成的染色体为两条;而随着细胞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最终有两个细胞含被32P标记的DNA,B正
确。故选B。26.B【分析】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
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详解】脱氧核糖和磷酸交
替排列在DNA分子的外侧,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B正确。故选B。27.A【分析】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组
成单位(单体)连接而成,多糖的单体是单糖,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详解】血红蛋白属于蛋白质,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
氨基酸,约有20种;组成DNA的单体是脱氧核苷酸,有4种;组成淀粉和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所以单体种类最多的是血红蛋白,故选A。2
8.A【分析】光照强度是自变量,光合作用强度是因变量,其余变量为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有影响。【详解】A、环境温度属于无关变
量,能影响酶的活性,所以对实验结果有影响,A错误;B、叶绿素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反应,释放氧气,所以青菜叶叶圆片上浮的数量与叶绿素的
含量有关,B正确;C、相同光照强度下,绿叶光合作用强度高于黄叶,产生的氧气多,叶面圆片上浮的数量多,C正确;D、该实验可证明光合作
用的强度受内(叶绿素 )外(光照强度)因素的影响,D正确。故选 A。29.A【分析】DNA的双螺旋结构: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
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
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如图所示:【详解】由于“分析”可知,在分子的脱氧核苷酸长链中,相邻两个脱氧核苷酸分子
之间,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中的五碳糖的羟基与另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中的磷酸相连,因此,BCD错误,A正确。故选A。30.C【分析】酶是
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点。【详解】A、唾液淀
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是37℃,酶适宜低温保存,A错误;B、酶多数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少数是RNA,细胞核中合成,在细胞内、
外都能起催化作用,B错误;C、测定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的最适温度不能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因为胃蛋白酶最适pH为1.5,C正确;D、不是
所有活细胞都具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如厌氧菌细胞内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没有有氧呼吸有关的酶,D错误。故选C。31.A【分析】1、生物的
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
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协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协同进化
的结果。【详解】A、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错误;B、一个物种的遗传多样性越丰富,表现型种类就更多
,对环境的适应性越强,B正确;C、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C正确;D、协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
境之间的共同进化,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协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故选A。32.A【分析】自由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
量,常见的有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
输的方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常见的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等。【详解】甘油、O2、CO2等物质进
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特点是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需要载体和能量,A正确。故选A。33.B【分析】水分子跨膜运输方式为
自由扩散,属于被动运输。【详解】A、 主动运输主要对象是离子和非脂溶性小分子,A错误;B、水分子跨膜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属于被动运
输,B正确;C、胞吞是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内的方式,C错误;D、胞吐是大分子物质运出细胞的方式,如分泌蛋白,D错误。故选B。34.B
【分析】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具有双层膜结构,内部有许多
基粒,其上有能吸收光能的色素;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具有两层膜。【详解】A、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光
合作用的场所,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及ATP中活跃的化学能,都是与能
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A正确;B、需氧型生物的细胞不一定有线粒体,如醋酸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不一定都有叶绿体,如蓝细菌(蓝藻)
,B错误;C、两者都有膜结构,生物膜的基本之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C正确;D、两者都
有双层膜结构,内膜和外膜,叶绿体基质中一般还有基粒,D正确。故选B。35.C【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表现型=基因型+环境,基因型是表现型的内因,表现型相同,基因不一定相
同。【详解】A、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棉花的细绒与粗绒,短绒与长绒,A错误;B、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显
现不同表现型个体的现象,B错误;C、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A和a,C正确;D、表现型是指生物个
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般相同,如果环境不同,其表现型可能不同,D错误。故选C。36.32P???? 噬菌体DNA?
??? 先用32P标记大肠杆菌,再用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 噬菌体的DNA侵入大肠杆菌细胞内,离心后应随大肠杆
菌分布于沉淀物中???? 保温时间过短,部分亲代噬菌体DNA未进入大肠杆菌或保温时间过长部分大肠杆菌破裂,使噬菌体被释放????
1/8???? 不变【分析】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思路: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
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实验过程: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
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图示中“第一步→第二
步”是指用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第三步是在搅拌器中搅拌,目的是使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离;第四步是离心,离心的目
的是使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噬菌体颗粒,沉淀中留下被侵染的大肠杆菌,最后一步是检测放射性。【详解】(1)由第(2)问上清液中不具有
放射性可知,该图是指用32P标记噬菌体DNA侵染大肠杆菌这一组,标记的方法为先用32P先标记大肠杆菌,再用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
T2噬菌体;(2)上清中理论上不应有放射性,原因是噬菌体DNA在侵染时都进入了细菌内部随离心沉淀到试管底部,而漂在上清中的噬菌体外
壳不含DNA,因此不具有放射性;但实际情况上清液出现很低放射性,原因是若保温时间过短,部分亲代噬菌体DNA未进入大肠杆菌或保温时间
过长部分大肠杆菌破裂,使噬菌体被释放;(3)若用15N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复制4代后,子代噬菌体有24=16个
,由于噬菌体DNA也是半保留复制,每一代中都会有2个噬菌体带有15N,其它不带有标记,因此子代噬菌体中被15N标记的比例为2/16
=1/8;(4)由于35S只能标记噬菌体外壳,在侵染时不能进入大肠杆菌,因此保温时间长短,不会影响其在上清中的放射性。【点睛】该题考查赫尔希和蔡斯的经典实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几个实验中,而实验尤其重要,理解整个实验思路,记忆其实验程序及注意事项,能够识别教材中该实验的图示是做好题的关键。37.(1)A(2)???? 洗去浮色???? 橘黄色的脂肪(3)???? 0.1g/mlNaOH和0.05g/ml的CuSO4溶液##0.05g/ml的CuSO4溶液和0.1g/mlNaOH???? 等量混合及现配现用???? 因为该实验需要50-65℃水浴加热(4)???? 蛋白质???? 本实验不需要水浴加热;本实验中双缩脲试剂应先加A液再加B液(5)紫色【分析】1、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2、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完成的是A组,A组需要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细胞中的脂肪颗粒。(2)检测脂肪的A组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实验所观察的被苏丹Ⅲ染液着色的小颗粒是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3)检测还原糖所用的试剂是斐林试剂,由甲液(0.1g/mLNaOH)和乙液(0.05g/mLCuSO4)组成,使用时应该等量混合后再使用,而且是现配现用。加入该试剂后,组织样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可能的原因是未水浴加热,必须在待测组织样液加入斐林试剂后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2分钟,才会呈现砖红色沉淀。(4)在C组实验中,往豆浆中加入高浓度食盐后出现的白色絮状物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检测该物质存在时,试剂使用与B组的不同之处是双缩脲试剂应先加A液再加B液,同时不需要水浴加热,最终样液呈紫色。(5)苹果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也含有少量蛋白质,在进行蛋白质检测实验时误选了苹果匀浆,加入试剂后会观察到溶液颜色呈紫色。【点睛】本题考查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选材、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积累。试卷第1页,共3页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试卷第1页,共3页
献花(0)
+1
(本文系师者是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