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地球岩石圈大中小板块(11)
胡经国
五、41个小板块简介
1、木百灵(伍德拉克)板块
⑴、板块概述
该板块涵盖新几内亚岛东北部分。
木百灵板块(Woodlark Plate),又译作伍德拉克板块,是位于新几内亚东半部的板块。加洛林板块沉入木百灵板块的北部边缘;木百灵板块的西部和南部分别与毛克板块和澳洲板块形成汇聚板块边缘;东面与所罗门海板块相接。
⑵、新几内亚岛
①、概述
新几内亚岛(New Guinea),又称为伊里安岛,是太平洋第一大岛屿和世界第二大岛,仅次于格陵兰岛。新几内亚岛是马来群岛东部岛屿,位于澳大利亚以北、太平洋西部、赤道南侧。其西与亚洲东南部的马来群岛毗邻,南隔阿拉弗拉海和珊瑚海与澳大利亚大陆东北部相望。
新几内亚岛全岛面积约为78.6万平方公里。全岛略呈西北-东南走向。在东经141°以东及新不列颠、新爱尔兰等岛屿为独立国家巴布亚新几内亚;141°以西及沿海岛屿为印度尼西亚的巴布亚和西巴布亚两省。
②、自然地理概况
新几内亚岛在7000年前仍与澳大利亚相连。后来,由于海平面上升,因而使两者被海水分隔,形成了今日的托雷斯海峡。在该岛上,雪山山脉和马勒山脉横贯全岛,海拔在4000米以上;最高峰查亚峰海拔高达4884米;南部的里古-弗莱平原为最大平原;沿海多沼泽和红树林。
新几内亚岛地处赤道南侧,东南沿海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海拔1000米以上属于山地气候,其余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其北半部年降水量在3000毫米以上;南部为1000~2000多毫米,1-4月常受热带飓风袭击。
③、地质概况
新几内亚岛全岛略呈西北-东南走向。其东西长约为2400千米,中部最宽处为650千米;面积约为78.6万平方千米,连同沿海属岛在内的面积共计81.8万平方千米。
全岛多山。中部群山盘结;自西北伸向东南,形成连绵延续的中央山脉。大部分山地、高原,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岛。汇集西部的高耸山脉,总称为雪山山脉。其中,最高峰为查亚峰(旧称卡斯滕士峰),海拔为4884(旧测量为5029米),为大洋洲最高点。东段为马勒山脉,山势向东逐渐降低;而后再向东南延伸,形成巴布亚半岛的欧文·斯坦利岭。
全岛不少山峰都是死火山锥。部分山区近期还发生过火山喷发,并且有频繁的地震发生。
这些东西向的高大山岭,到处悬崖峭壁,道路崎岖,成为全岛南北交通的巨大障碍。
在中部山脊的南北两侧,有宽窄不一的沿海平原,其中以南部的里古-弗莱平原最大;有广阔低平的沿海沼泽和红树林。海岸曲折,多港湾。沿海有许多由火山作用或珊瑚礁形成的岛屿。
较大河流都发源于中部山区,分由南北坡地流注海洋。主要河流北部有曼伯拉莫河、塞皮克河、拉穆河、马克姆河;南部有迪古尔河和弗莱河。这些河流上游坡陡流急,挟带大量泥沙,在中下游两岸形成大小不等的冲积平原。
新几内亚岛属于新生代构造区,地壳很不稳定。其全岛地形地貌呈横向排列,由北而南分为以下4带:
北部山脉(也称海岸山脉),直逼海岸,十分陡峭,为一断层山;其海拔大都在600米左右,东南端有海拔高于4000米的山峰。由于受河流剧烈侵蚀切割,山脉已不连续。北部山间低地位于北部山脉和中央山脉之间,包括塞皮克河、曼伯拉莫河等宽阔河谷;这里多河曲、湖泊和沼泽。
中央山脉,从西北向东南斜贯全境;山地大部分在海拔4000米以上,属于新期褶皱山地。因西段山脉海拔高度大,山顶终年积雪,故称雪山山脉;最高的查亚峰海拔为4884米,是大洋洲最高点。东段山脉叫做马勒山脉,其东端延伸入海,突出海面的山峰形成路易西亚德群岛。该区地壳不稳定,有不少火山锥。
南部平原,是由弗莱河、迪古尔河等大小河流冲积而成的三角洲平原。由于该区正在缓慢下沉,地势低平,沼泽广布,是世界上最大沼泽地带之一。
④、矿产资源
铜是该岛上的主要矿产资源。在巴布亚境内查亚峰西南大约40公里处的坦巴格普拉(Tembagapura)是世界上最大的精矿铜产地。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境内奥克特迪(Ok Tedi)附近弗莱河源头有另一重要的铜矿储藏区,正在开发中。
巴布亚的多贝莱半岛产石油。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塞皮克河流域和弗莱-基科里(Fly-Kikori)地区已发现天然气。
除此之外,重要的矿产还有金、镍等。
2、爱琴海板块
⑴、板块概述
爱琴海板块涵盖希腊南部及爱琴海海域。
爱琴海板块是地中海东部的一个小板块,位于希腊南部和土耳其西部。
爱琴海板块南面边缘是克里特以南的隐没带,南面的非洲板块沉入爱琴海板块;而北面与亚欧大陆板块之间的分离板块边缘则形成科林斯湾。
⑵、爱琴海
①、概述
爱琴海是希腊半岛东部的一个蓝色系海洋,南抵克里特岛,是地中海的一部分。爱琴海是黑海沿岸国家通往地中海以及大西洋、印度洋的必经水域,在航运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该海域南北长为610公里,东西宽为300公里;海岸线非常曲折,港湾众多;岛屿星罗棋布,所以爱琴海又有“多岛海”之称。其海中最大岛屿是克里特岛;其面积约为8300平方千米,东西狭长,是爱琴海南部的屏障。
②、自然地理概况
爱琴海位于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半岛之间。其南通地中海;东北经过达达尼尔海峡、马尔马拉海、博斯普鲁斯海峡通黑海;南至克里特岛。
爱琴海长为611公里、宽为299公里、面积为21.4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为570米,最深处在克里特岛东面,深达3543米。
③、地质概况
在爱琴海海域中,岛屿众多、星罗棋布;海岸线曲折;有无数海湾、港口和避风小港。该海域处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碰撞地带,为地壳不稳定地区,多火山、地震。
爱琴海的海岸线非常曲折,港湾众多,大约共有大小2500个岛屿。爱琴海的岛屿可以划分为以下7个群岛:色雷斯海群岛,东爱琴群岛,北部的斯波拉提群岛,基克拉泽斯群岛,萨罗尼克群岛(又称为阿尔戈-萨罗尼克群岛),多德卡尼斯群岛和克里特岛。爱琴海的很多岛屿或岛链实际上是陆地上山脉的延伸:一条岛链延伸到了希奥岛;另一条岛链经埃维厄岛延伸至萨摩斯岛;还有一条岛链从伯罗奔尼撒半岛经克里特岛至罗德岛,正是这条岛链将爱琴海和地中海分开。许多岛屿具有良港。许多岛屿是火山岛,蕴藏有大理石和铁矿。
3、阿尔迪(蒂)普拉诺板块
⑴、板块概述
阿尔迪(蒂)普拉诺板块涵盖南美洲西部,秘鲁、智利和玻利维亚之间。
阿尔迪普拉诺板块(Altiplano Plate),又译作阿尔蒂普拉诺板块,是南美洲的板块,位于秘鲁南部、玻利维亚西部和智利北部。
其包括秘鲁和玻利维亚的安第斯山脉和阿尔蒂普拉诺高原;西面的纳斯卡板块沉入阿尔迪(蒂)普拉诺板块。
⑵、阿尔蒂普拉诺高原
阿尔蒂普拉诺高原(Altiplano),是秘鲁东南部和玻利维亚西部的高原。该高原从的的喀喀(Titicaca)湖西北延伸至玻利维亚西南隅,长为965公里,为一系列山间盆地,海拔约为3650米。其东侧有一条连续的缓坡通道向南延伸至玻利维亚。
该高原主要植被为灌木丛。其南部较干燥,北部较湿润。的的喀喀湖沿岸气候适宜,在海拔为3900米的地区仍然可种植玉蜀黍和小麦。的的喀喀盆地自古为人口较集中的地区;现有秘鲁的普诺(Puno)、胡利亚卡(Juliaca)和玻利维亚的拉巴斯(La Paz)等大城市。
该高原南部为沙漠地带,人烟稀少;蕴藏有重要的铜、银、钨和锡矿床。沿其东侧通道建有玻利维亚铁路干线。
4、探险家板块
⑴、板块概述
探险家板块涵盖加拿大温哥华岛西部。
探险家板块是位于加拿大温哥华岛西海岸以外的太平洋中的一个小板块。在一些文献中,它被当成是胡安·德富卡板块的最北部分。这二者都是法拉龙板块的北部残遗;在1968年勒皮雄首次提出的六大板块中,它们都是北美洲板块的一部分。
探险家板块的东部消减于北美洲板块之下。其南界以索万科断裂区与太平洋板块相接;索万科断裂区是一条转换断层。其东南界是另一条转换边界,名为努特卡断层;它将探险家板块和胡安·德富卡板块隔开。而在西北方,探险家板块则以离散边界与太平洋板块相邻,这就是探险家海岭。
⑵、探险家海岭
探险家海岭是位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海岸以西的太平洋中的一条海岭,在板块构造上是一段离散边界。一些转换断层把它分隔为几段,其中最大的一段是南探险家海岭。它的东边是探险家板块;南边亦与探险家板块以及另外两个胡安·德富卡板块和戈尔达板块相接;这三个板块都是曾经十分广大,现已大部分消减于北美洲板块之下的古法拉龙板块的残余。而它的西面则是太平洋板块。
魔山是位于南探险家海岭的一片面积广大的活动热液出口。作为一个热液出口,魔山的地理位置不同寻常。因为,它并不位于中轴附近,而且活动时间也较长。造就了魔山的热液源头,很可能伴随与近期的裂谷作用期相关的断层系统出现。而在这个裂谷作用期之前,则有一次巨量的熔岩溢出。
⑶、加拿大温哥华岛
①、概述
温哥华岛(Vancouver Island),位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在太平洋沿岸,是北美大陆西海岸最大的岛屿,也是世界第42、加拿大第11大岛屿。
温哥华岛长达450公里,拥有317.5万公顷的海滩、高山、湖泊、溪流和河谷。岛内沟谷纵横,森林茂密,有好几座山峰高于2100米。该岛岩石、树木、海洋各具岛屿风情。
②、自然地理概况 2022年11月23日编写于重庆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