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2023-01-11 | 阅:  转:  |  分享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篇一」第七课夸张的脸: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毕加索等大师的作品特点,同时观察中国京剧脸谱中人物脸谱
的变化特点。2、让学生收集各种身边的物品,运用于人物表现之中。3、指导根据学生自己的想象,同时模仿运用大师的表现方法和脸谱表现的特
点,设计出有新意的人物形象。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模仿大师作品表现方法,设计有特点的作品。教学难点:学生大胆想象,设计富有创意和夸张的
形象。教学准备:教师搜集毕加索大师的作品,和相关的京剧脸谱的资料,制作课件供学生欣赏。学生准备:收集身边各种现成品用于人物的表现之
中,并带好相关的绘画工具。教学目标一、导入游戏;(形状的改变)1、大家已经看到朱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小朋友,她呀还会变了!(电脑
多媒体课件)如果你在这些(头发、眼睛、鼻子、嘴、脸型)小按纽上面点击一下,她就会变成另外一幅模样,你想玩一玩吗?看她是怎么变的?2
、学生玩游戏,分别点头发、眼睛、鼻子、嘴、脸型,感受造型的变化。(两个同学玩)3、她什么变了?(头发、眼睛、鼻子、嘴、脸型)她是怎
么变的?(五官的造型变了)揭题:变二、新授(一)造型变1、看朱老师又给同学们变了(欣赏)(1)你喜欢这张作品中的什么地方?(鼻子有
趣,用人物来替代的)(2)这张作品你喜欢它的哪儿啊?(眼睛是用人来表示的,鼻子是用温度计来表示的,头上还有云彩呢)(3)这张人物有
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仔细观察它的嘴是什么?他的头发?他的眼睛?这是什么地方?(用房间的摆设巧妙地构成了一张人脸,作者的想法可真大胆
,有创意。)(4)这张作者用什么来拼摆人物的。(用蔬菜来拼摆表示的)可真是一些有趣的变了形的人物脸部形象。2、朱老师这儿也有两张变
了形的脸型,(贴在黑板上)并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些材料,有谁愿意上来也给大家来拼摆不一样的人物头像吗?学生拼摆。(你可以选择你认为合适
的材料来拼贴,如果没有你想要的物品或形状,你也可以画一画。)(1)看,他们创作的人物多有新意,真棒!(奖励)(2)如果是你,你会跟
他的想法一样吗?你会把它贴在哪儿呢?(同学说自己的想法)每位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原来人物形象可以变幻无穷。3、引申:(实物投影仪
)衣夹子在这儿是除了,a.它还可以联想到什么,像什么?b.变化角度呢?c.通过添加还可以是什么?d.与其它物品组合?变化他们的位置
,方向?它还可以是什么?不同的组合,不一样的添加,不一样的想象,除了人物头像,他们还可以变出变幻无穷的形象。1、这是什么呀?京剧脸
谱是我们中国的国粹,它的面部造型夸张,仔细观察一下,这与我们拼贴的人物除了在五官上不一样之外,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脸部线条很多
,曲线,弧线,各式各样的线条组成一些块面来装饰脸部。板书:线条-----块面2、看,老师也来模仿脸谱来给我们任务的脸部添加线条,形
成块面,使它更有变化又想给它变一变了!(水彩笔示范)在眼睛、鼻子、嘴的四周添加线条组成块面。3、我再给它加个发型就更有趣了。(二)
色彩变:1、(脸谱)这两张脸谱有什么不同吧?与刚才那一张有什么不同?(多了色彩)京剧脸谱的色彩大都鲜艳、明快。有了色彩,脸部更加漂
亮,可见色彩的作用不可忽略。2、看我们同学加上了颜色,作品多么漂亮呀!(欣赏学生作品)(三)正面侧面结合变1、同学们还想不想看一些
形象更加奇特的人,赶快做好思想准备,屏住呼吸(欣赏照片)a)奇特在哪儿?学生说b)真有点儿像个连体婴儿,一只脑袋下长出两张脸,一个
正面,一个侧面。2、我们有一位大画家,他笔下的人物也很神奇(课件展示、作品欣赏)3、学生讨论,交流,想象,评价夸张的脸。(上面有,
脸有侧面的,眼睛是正面的。脸正面侧面相结合。4、他的作品不仅头像变了,连身体也变形了(怎么变的呢?)(四)表现形式变1、老师这儿也
有一张变了形的人物。(展示,乒乓球做头,铅丝扭的身体的人物)它的头(生说)是用乒乓球做的;身体很瘦很夸张,用铅丝扭的。2、看这位同
学用什么表现的?3、你们能不能也用身边的物品来表现一幅有新意的人物形象。三、作业:1、布置作业:(1)表现一幅奇特的形象。表现形式
可以画,可以拼贴(小组合作),可以拼贴和画相结合。(课件展示作业要求)(2)学生作业。四、作业展评:第三课抽象雕塑课时:1课时教学
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无论各种材料,经过巧妙的构思,能创造书抽象的雕塑。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组合原理,进
行构思、创作立体雕塑作品。并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
境。教学重点:认识抽象的基本特点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抽象雕塑创作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欣赏抽象雕塑师问:看了这些形
体,有什么特点吗?为什么?生答:略2.导入课题:《抽象雕塑》二.发展阶段:1.抽象的特点:几何形体2、《抽象雕塑》的特点(学生讨论
找规律)欣赏雕塑作品等。师问:请欣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艺术家是如何设计、构思抽象雕塑的?(学生讨论)生答:略师小结:想象空间很
大抽象雕塑基本结构。由几何形体构成(人工创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圆等)三.拓展阶段:1.怎样运用各种几何形体组成立体雕塑作品
(小组讨论)。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废弃物--立体形的实物,展示并思考再创作。3.制作步骤(教师示范)四.学生作业:1.作业要求
:设计、制作一件抽象雕塑作品。2.学生练习,3.教师巡回辅导。五.作品展示: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2.学生代表向全
班同学展示作品3.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六.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七.教学延伸与拓展:思考:抽象雕塑作品可以运用在那
些地方、环境中。观察、收集厦门市有那些抽象的城市雕塑作品。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培养创造力审美情趣2.掌握设计的
方法和造型的技巧重点: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难点:掌握动手设计的方法和运用材料表现夸张的技巧教具:范例、录像教学活动:一、导入:同学们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你能告诉老师你有什么发现吗?你能说一说吗?出示图片你看,几乎所有的形象,都可以用纸、黏土或其他材
料来表现。这些做出来的头像,都表现出强烈或微妙的情感。二、出示课题:老师带来了录象,大家想看看吗?出示录象那位同学有了灵感?谁能说
一说,你的想法也应该是很有创意的。三、你想不想看看别的同学设计制作的作品?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他们的设计那些地方吸引你?四、你想不
想也来做一回小小设计师?我们用黏土、纸或其他材料,也来表现一个富有表情的脸。作业选择:1.做时需抓住不同表情的特征,并可以夸张这些
特征。2.争取每个人做的表情都不一样,把作品聚集一起观摩,肯定非常有趣,说一说为什么课题:第一课 形的魅力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掌握形状的概念和形式,并学会应用各种形状来组成艺术画面。2、通过学习活
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造型元素--形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运用构成原理创造各种画面。并从中体会到乐趣。教学重难点:1、认识形状的
概念和形式。 2、学会运用各种造型组成画面。教具学具:彩纸、挂历纸、剪刀、胶水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欣赏各种平面形状 师问:
看了这些形状,你们能给它们归类吗?为什么?2、导入课题:《形的魅力》二、发展阶段:1、《形的魅力》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展示各种
形状。 师问:请找一找它们有什么规律(学生讨论)师小结:形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点、线、形状、色彩等)2、形的分类(知识
窗内容)几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椭圆形、多边形等)自由形(随手画的形状)3、形的特点(外形和骨式的变化):有规则:几何形、几
何直线形、几何曲线形、无规则:不规则形、自由直线形、自由曲线形三、拓展阶段:1、怎样运用各种形状组成画面(小组讨论)。师小结:首先
要创造出各种形状(剪出形状)2、制作步骤(教师示范)四、学生作业:设计、制作一幅画。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六、作品展示:1、
小组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七、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八、教学延伸与拓展:用各种形
状还可以创造什么作品或运用装饰像框等方面。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篇三」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同学能够运用剪、折、卷、贴等方法,制
作一个具有立体感的纸面具。2. 用彩泥或橡皮泥,塑出造型、色彩美观的面具形象。3、在欣赏瓷雕造型后,启发同学进行小动物的泥塑造型。
重点:面具,小动物的造型设计,立体造型概念的培养。难点:纸工――造型设计,连接、卷、折、贴。泥塑――造型设计,色彩运用。同学准备:
1、铅画纸、剪刀、胶水、颜料;2、彩泥或橡皮泥、硬纸板。教学过程:第一教时 手拉手的动物(纸工)教学重点:让同学掌握设计、描绘、裁
减、插接等制作方法,制作一组形象重复和组合有序的手拉手的动物玩具,培养同学立体造型和动手制作的能力。教学难点:动物形象设计和插口设
计。教学过程:一、欣赏1、欣赏课本范例2、分析制作的方法、步骤: 折纸,图案设计、造型和连接、剪、粘贴。二、指导设计1. 简单动物
图案资料展示2、举例进行图案设计指导三、示范制作1、取三张大小相同的长方形卡纸。2、设立动物形象,如画出企鹅。3、设立立式插口。4
、剪裁,三张卡纸重叠在一起减。5、分别描绘企鹅的形象。6、按顺序插接组合。四、启发引导讨论:如何使动物连接既牢固又美观五、同学设计
、制作六、教师巡视指导七、同学作品展示,研讨。第二教时 生动的纸面具(纸工)教学重点:学习立体构成知识,设计制作生动的纸面具。教学
难点:纸面具制作的难点在设计,设计的难点是高度的概括笼统,制作的难点是加工凹凸面。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1、纸面具欣赏2. 让同
学讲讲自身玩过的面具二、介绍制作过程1. 纸面具制作过程分析、演示2、讲讲剪、折、卷、贴的具体方法三、设计重点提示设计纸面具提示:
1、略大于脸2. 眼孔位置对准自身的眼睛(能看到外面)3、面具不同性别的脸型特点四、同学设计,制作五、教师巡视指导六、同学作品展示
,研讨同学演示、互评第三教时 泥塑面具(浮雕)教学重点:用彩泥或黏土塑造一个生动有趣的面具玩具,培养同学立体造型能力。教学难点:培
养同学发散思维,对面具的脸部做夸张与变形,使面具更有趣。教学过程:一、欣赏1、欣赏课本内范例2、分析其中几个的造型和色彩。二、示范
制作过程1、泥塑面具的制作过程演示:先脸、五官、发(饰)再其他装饰2、色彩的烘托对比。三、造型设计1、启发同学造型设计2、进行面具
制作四、巡视指导启发同学对色彩的应用,装饰的手法。五、同学优秀作品展示、研讨。第四教时 泥塑小动物教学重点:培养同学立体造型能力,
塑造出自身熟悉或喜爱的小动物形象,抒发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教学难点:培养同学发散思维,能抓住该动物的形象特征,塑造出多种多样的可爱
的小动物造型。教学过程:一、欣赏1. 欣赏瓷雕小动物2、让同学说说造型特点和色彩二、介绍瓷雕相关知识1、概括分析造型特点、色彩色调
2、让同学知道瓷雕就是从泥塑烧制而来。三、分析塑造的方法,突破难点欣赏,分析泥塑小动物的立体造型、花纹刻划。四、同学设计制作五、教
师巡视制作过程,进行指导。六、同学作品展示。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古代青铜艺术,了解青铜艺术的发展史及其特色。2、指导学生学习
欣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审美能力。3、教育学生热爱和传承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教学重难点:了解青铜器的发展,欣赏青铜器艺术的方法。教具:
青铜器实物、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播放幻灯片,初步让学生浏览,导入本节课要学习的课题: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2
、让学生来说自己所了解的青铜器及其发展过程。(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相关内容)3、师:我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远在四五千年前的夏代就已经开
始出现。商带和西周是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二、发展阶段:1、欣赏教材中的青铜器图例:先让学生看书中的图例以及下面的文字说明。2、探
讨怎样来欣赏,请学生来说说。3、归纳欣赏的基本方法:(1)从造型上来欣赏,根据不同用途,青铜器有各种不同的造型。(2)从纹样上来欣
赏,青铜器上常有动物纹、几何纹以及人事活动等图案,反映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3)从文字上来欣赏。三、根据上面几点欣赏的基
本方法引导学生欣赏青铜器艺术(幻灯):夏:乳钉纹爵商朝的青铜器:1、兽面纹方鼎。2、四羊方尊3、铜纵目面具西汉时期:长信宫灯战国时
期:1、虎噬鹿青铜器座2、宴乐攻战壶东汉时期:铜奔马四、师出示现代的青铜器,引导学生欣赏,看看与古代的青铜器又有什么不同。五、知识
窗: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也有的是红铜和合金。红铜加了锡、铅以后,使铜的熔点降低,硬度加强,因为呈青灰色,所以叫青铜。六、让学生讨
论要怎样来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篇四」教学目的: 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增长美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使学生认识
中国花鸟有意笔和工笔两种不同的艺术特点,培养他们收集美术品的兴趣。教学重点: 学生认识邮票、火花,懂得中国花的两种不同风格。教学难
点: 未有挂图或投影片。课前准备: 选取与教材有关的图片供学生欣赏。教学过程:一、欣赏邮票:出示贴有邮票的信封,指出邮票是邮资的凭
证,由于设计精致美观,又是实用美术中的一种精美的工艺品。1、赏析唐代周P的《簪花仕女图》。2、欣赏第13届冬季奥运会邮票。3、欣赏
《故宫博物馆》。4、欣赏1979年国际儿童年纪念邮票。二、教师小结:邮票的票面包括国家名称、面值和票面纹样。它分为普通邮票和纪念邮
票,由于邮票具有艺术性和知识性所以又是文化艺术知识的传播者,可供人们欣赏和收藏。三、出示火柴盒,从色彩斑斓的火花图案中激发学生的欣
赏兴趣。1、欣赏中国火花。2、欣赏外国火花。3、教师小结。四、欣赏五彩缤纷的中国花鸟画。1、欣赏《百花争艳》《鹰石山花》《春江水暖
》《翠羽图》《荷花》教材分析本课以表现家乡美为情感激发点,让学生将对家乡的情感融入到绘画表现、图案设计和宣传刊的制作中。教材的主图
为一幅摄影作品还有一幅以表现现代化大都市为主题的摄影图片和两幅分别表现城市和农村美丽风景的学生作品,为不同生活坏境中学生的创作活动
提供了一定的启示。教材中安排了一个添加装饰的小训练,让学生尝试运用点、线添加的方法来装饰图案。在完成记忆画表现和图案设计后,本课安
排了一个综合运用的活动,这个活动提高了学生组织排版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学习屋”安排了一个课后延伸
的作业,回家向家长了解一些有关家乡的历史传说等,并用文字或绘画记录下来。同学们互相交流,以进一步增加对家乡的了解,起到传承美术文化
的作用。学情分析教师在课前可以安排学生观察家乡的景色,对能表现家乡特点的景物重点观察、记忆。上课后师生交流所收集的材料,找出一些比较适合表现的、能代表地方特色的素材。通过这一过程,开阔学生的视野,升华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为下一步创作做准备。接着老师可以以收集的素材为例指导学生的表现,着重帮助学生如何取景、构图,如何表现好一幅风景画。欣赏小结可以着重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为构思选材,看看谁的画面的选材有新意,既能表现家乡的美景又独具表现的特点。二为构图安排,看看谁的画面安排最棒,既层次丰富又最能突出主题。图案设计这一活动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设计意图。避免简单地说教,应采用趣味性的直观感受的方法未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了解、学习风景画的表现的方法。2、 学习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3、 培养学生组织安排版面的能力。4、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歌颂宣传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歌颂宣传家乡的情感。
献花(0)
+1
(本文系文来文去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