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生活地理 “双春年”,是个什么年?
2023-01-14 | 阅:  转:  |  分享 
  
生活地理 | “双春年”,是个什么年?农历以朔望月(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作为历月的标准,即一个朔望月为一个月(约29.53天)。全年十二个月
合计约354天,与公历年(又称回归年、太阳年)相比,一年的天数少11天左右,3年下来就少了1个多月。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时间错乱、寒
暑倒置的情况。注意,民国初年,以公历作为时间体系,把所有的传统节日移至公历时间,故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原元旦更名为“春节”。
由于农历平年比公历年短11天左右,而闰年却比公历年长19天左右,二者相距约30天。所以,农历正月初一在公历中的日期变动范围很大:正
月初一,最早在1月21日,最迟在2月20日,二者相距约30天——如果当年农历没有闰月,下一年正月初一在公历中的日期会提前11天左右
;当年农历有闰月,下一年正月初一在公历中的日期会推迟19天左右。例如农历癸卯(兔)年有“闰二月”,全年共有384天(2023年1月
22日至2024年2月9日)。下一年春节在2月10日,与今年春节的1月22日相比,相差近19天。为了协调年月的差距,即使得月得任何
日期都有月相得意义,又能够配合地球绕日公转的周期而符合季节时令(农历年的长度和公历年的长度接近)。农历又以回归年(地球绕太阳公转1
周的时间)作为历年的标准,而采用“十九年七闰”的方法,即在19个农历年中加入7个闰月。注意,农历闰月的设置与二十四节气有关。在公历
上,二十四节气的时间基本固定,即每个(公历)月有2个节气(前一个叫“节气”,后一个叫“中气”)。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
就没有中气。这时,就需要加一段时间协调地球公转周期(规律),也就是“置闰”。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武帝制定颁行“太初历”
,正式规定不含中气的月份为前一个月的闰月(用前一个月的名称,标“闰”字以示区别)。2023年农历二月三十是中气春分,再隔1个月的初
一才是下一个中气谷雨。没有中气的三月就是闰月,因为排在二月后面,故名曰“闰二月”。这七年中,每年有13个月,共计是384天或385
天(闰年);剩下十二年是平年,每年有12个月,共计是354天或355天。这样一来,19个农历年合计6939.69天,和19个公历年
(6939.60天)长度几乎相等。因此,农历的月份和季节能保持大体一致,但无法确定节气在农历中具体日期。注意,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
公转周期制定的。从冬至开始,到下一个冬至,是一个回归年,一个回归年划为24份,称为二十四节气(注意,一般民间以2月4日立春为一年的
开始,生肖纪年亦多以立春为转换时间)。所以二十四节气在公历中是相对固定的,如立春在2月4日左右,而雨水在2月19日左右。在有闰月的
一年里,农历天数极长,比一个公历年多出20天左右,故在同一农历年中就可能出现两个相同的节气。如果凑巧的话,不仅是多一个立春,也会增
加一个雨水节气。例如,公元2033年(癸丑年,闰七月),即是“双春”(即“一年两头春”,一个农历年出现了两个立春的历法现象)加“双
雨”年。癸卯兔年是“双春年”,如正月十四(2023年2月4日)是立春,腊月廿五(2024年2月4日)又是立春,一个农历年里两头都是
(立)春。除了“双春年”外,还有“岁交春”之说,即除夕日或正月初一恰好是立春。由于岁交春较难得(一般要隔十几年才能遇上一次),故有
“百年难逢岁交春”的说法。注意,一年中如果没有立春,则被称为“无春年”。但无论是立春落在哪一天,那年是“双春年”,或是“岁交春”,
还是“无春年”,都只是历法科学编排的结果(实际上,节气在农历里的日期错动是有一定规律的,差不多每隔19年就重复一次,而立春这个节气
一定是落在农历正月初一前后十五天内的)。换言之,无论一年中“立春”日子多寡,都是正常的历法现象,与吉凶祸福无关。
献花(0)
+1
(本文系ldtsg195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