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苑札记之二
诗词中的连韵与同音字辨析
夏新涛
0 序言
在前述的诗苑札记之一中,以《广韵》的中古音字母清浊概念为基础,讨论了格律诗词声调不
和谐的诗词病问题。在诗苑札记之二中,我将研究被一些诗词评家称作诗词病的“连韵”问题。这
个所谓的病,也属于“声调不和谐”的范畴,并同样被某些诗词评家执着地作为评判诗词作品质量
与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也一直引起一些诗词作者和诗词编辑的关注。
据一些诗词评家的观点和定义,所谓连韵,是指相邻的两句押韵句,使用同音字作韵脚字。连
韵对诗韵本身有伤害,属于现代诗词病之一。为了说明连韵对诗的伤害,有诗词评家还以古人绝句
和律诗为例进行了阐述(包括如何避免连韵对诗的伤害)。下面列出某些诗词评家的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
从军行
唐·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据诗词评家的观点,这首诗中尽管不是“连韵”,但“昏”和“浑”仍属于同音字。不过,王
昌龄第一句用“日色昏”做成了“活韵”,从而避免了同音字入韵对诗的伤害。
第二个例子:
使次安陆寄友人
唐? 刘长卿
新年草色远萋萋,久客将归失路蹊。
暮雨不知溳口处,春风只到穆陵西。
孤城尽日空花落,三户无人自鸟啼。
君在江南相忆否,门前五柳几枝低。
据诗词评家的观点,在这首诗的前两句韵脚处,“萋”和“蹊”两个同音字组成了“连韵” 。但
作者在第一句中用“远”字吊口,把“远萋萋”一句做成了“活韵”,从而避免了连韵对诗的伤害。
在这里先不讨论这两首唐诗的韵脚字是否属于同音字连韵,我在诗苑札记之二中,只是想先试
问以下几个问题:
某些诗词评家提出的连韵的具体特征是什么?
既然连韵对诗有伤害,那么,辨别连韵是否像上面的两个例子那样简单吗?
1
既然连韵属于诗词病,那么,究竟该如何辨别连韵呢?
当弄清楚前三个问题以后,现代的某些诗词评家还会继续执着地纠缠连韵问题吗?
针对以上问题,本诗苑札记之二将仍然以《广韵》为基础,在揭示连韵的基本特征与辨析同音
字的基础上,将《广韵》中韵部的小韵概念引入同音字的辨别方法中,并花费大量精力提取出了《平
水韵》中一些韵部下的一些常用同音字,用于连韵与同音字的辨别例子中。
1 连韵的特征与辨别方法
依诗词评家的观点,既然连韵属于诗词病,对于诗词作者、诗词编辑、甚至诗词评家而言,就
应该弄清楚连韵的特征,以便于识别这个诗词病,并想办法避免犯病。但是,辨别连韵很容易吗?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需要弄清楚什么是同音字,因为只有同音的字才能形成连韵。
在现代汉语里,同音指同一读音,同音字就是语音相同但字形、意义不同的字,所谓语音相同,
一般指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
可以看出,同音包含声母、韵母和声调都相同。同音包括声母和韵母相同,很好理解。下面说
明一下同音为什么还包括声调相同的依据。
这个依据要从语音的概念说起。据头条百科,语音即语言的声音,指人类通过发音器官发出来
的、具有一定意义的、目的是用来进行社会交际的声音。构成语音有四要素,即音高、音强、音长、
音色。汉语的声调和语调主要由音高决定。如,妈、麻、马、骂、吗。现代汉语的声调包括阴平、
阳平、上声、去声,实际应用时还包括轻声。
弄清楚什么是同音字以后,按照现代汉语的说法,可以得出连韵的三个特征是:构成连韵的字
必须具有相同的声母、韵母和声调。
现在回到前面论述的如何辨别“连韵”的问题。现代人在作诗填词时,若依《中华新韵》,则
情况比较简单,采用汉语拼音体系辨别即可,这里不必详细论述;但是,若依《平水韵》和《词林
正韵》,则情况就十分复杂,需要详细论述。
必须弄清楚,依《平水韵》和《词林正韵》作诗填词,用的是中古音字,不能简单地采用现代
汉语拼音体系辨别是否连韵。若用汉语拼音体系辨别,就不是连韵问题,而是会发生出韵问题,必
然出现新韵旧韵相混淆的笑话,因为中古音体系与现代汉语拼音体系有很大的差异,这一点,我在
诗苑札记之一中已经详细地论述过。
用中古音体系辨别连韵,需要知道辨别中古同音字的具体方法。这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情,必
须了解中古音体系中关于同音字的一个概念——小韵。
2 中古音的小韵
什么是小韵?在《广韵》中,将每一韵中的字依其声母即字母(指反切上字)异同而分的不同
的小类,称为小韵,小韵内的字都是同音字。入声主要是收声不同。小韵的头一个代表字后面注反
切。一个小韵包含一个至多个同音字。如,东韵有东(德红切)、同(徒红切)、中(陟弓切) 、虫
(直弓切)、……,共有 23 个小韵;“同”小韵有同、仝、童、僮、铜、……,共有 23 个同音字。
根据《广韵》,连韵的三个特征可以集中体现在小韵上。因此,所谓连韵,具体地说,是指相
邻的两句押韵句,使用了同一小韵的字作韵脚字。
下面列出几个《广韵》韵中小韵及其部分同音字例子,其中,方括号中文字是对多音字的字义
说明。
上平一东韵的部分小韵及其部分同音字:
东小韵:东;
2
同小韵:同童僮铜;
通小韵:通;
风小韵:风枫;
丰小韵:丰[大,多,丰收]。
上平三钟韵的部分小韵及其部分同音字:
峯小韵:锋丰[丰茸美好,丰姿,丰韵]蜂烽。
上平十二齐韵的部分小韵及其部分同音字:
妻小韵:妻[夫妻]萋凄;
西小韵:西棲犀嘶撕;
谿小韵:溪;
奚小韵:奚蹊[路];
嗁小韵:啼蹄;
低小韵:低。
上平二十三魂韵的部分小韵及其部分同音字:
门小韵: 门 ;
昏小韵:昏;
?小韵:魂浑。
现在再回头看一看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七绝《从军行》和刘长卿的七律《使次安陆寄友人》的韵
脚是否有问题。
王昌龄的七绝《从军行》的三个韵脚是:昏、门、浑。由《广韵》韵中小韵及其部分同音字例
子可以看出,在以上《广韵》上平二十三魂韵中, “昏” 、 “门”和“浑”三个韵脚字分别属于不同
的小韵。这说明,在中古音里,这三个韵脚字不是同音字,不可能构成“连韵”。
刘长卿的七律《使次安陆寄友人》的五个韵脚是:萋、蹊、西、啼、低。由《广韵》韵中小韵
及其部分同音字例子可以看出,在以上《广韵》上平十二齐韵中,“萋”、“蹊”、“西”、“啼”和“低”
五个韵脚字分别属于不同的小韵。这说明,在中古音里,这五个韵脚字不是同音字,不可能构成“连
韵”。
下面再看一个例子:
大酺
唐? 杜审言
毗陵震泽九州通,士女欢娱万国同。
伐鼓撞钟惊海上,新妆袨服照江东。
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
大德不官逢道泰,天长地久属年丰。
3
杜审言的七律《大酺》的五个韵脚是:通、同、东、风、丰。由《广韵》韵中小韵及其部分同
音字例子可以看出,在以上《广韵》上平一东韵中, “通” 、 “同” 、 “东” 、 “风”和“丰”五个韵脚
字分别属于不同的小韵。这说明,在中古音里,这五个韵脚字不是同音字,没有构成“连韵”。
在以上三首古诗的例子中,假如按现代汉语的读音,昏与浑、通与同,因声调不同,也不会当
作同音字看待;但萋与蹊、或者蹊与西、以及风与丰,因声调相同,却很容易错误地认为是同音字。
因此,辨别依中古韵的诗是否存在连韵,千万不要依赖自己的现代汉语读音知识,一定要查阅古韵
书如《广韵》的小韵以避免出错。由此可见,辨别一首依中古韵的诗是否连韵,确实不是一件很容
易的事情。
以上三首古诗的用韵情况并非巧合,更不是个案,当然,古诗中也确实有连韵问题。下面将进
一步举例阐述。
3《平水韵》韵部下的同音字与诗词案例
《广韵》的韵部划分过细、韵部比较多,造成各个韵中的常用字字数很少,给格律诗词创作带
来难度。现在很多人,甚至大多数诗词平台都默认采用《平水韵》和《词林正韵》。《平水韵》和《词
林正韵》实际上是结合了古人的诗词用韵情况和当时当地的语言,将《广韵》的一些韵部进行了合
并与拆分,减少了韵部,更有利于格律诗词创作。
下面先列出《平水韵》韵部下的部分常用同音字,然后以部分诗词用韵情况为例,对诗词用同
音字问题进行判断与分析(同音字用分号“; ”隔开,方括号中文字是对多音字的字义说明,小韵
仍然依《广韵》,在《广韵》小韵中没有发现的字,依其声母与韵部确定,例中也列出一些近代与
现代诗词作品)。
上平一东韵部:
充;匆葱聪骢;虫冲;丛;东;风枫;丰[大,多,丰收];弓躬宮;公功工攻;洪荭红虹鸿;
空崆[崆峒];笼胧栊咙聋珑砻泷[雨泷泷];蒙濛朦;瞢;穹;穷;戎絨;融;同童僮铜;通;彤;
嵩[崧]菘;雄熊 ; 中[中間]衷忠。
上平二冬韵部:
冬;宗;淙;重[重复];从[服从];冲;舂;峰锋丰[丰茸美好,丰姿,丰韵]蜂烽;逢[遇]缝;
封葑[菜名];龙茏笼[竹名];醲浓;农脓;蛩邛筇;恭供[供給];茸;松淞;容榕蓉溶庸佣[佣赁];
邕痈;鳙慵;颙喁;胸凶洶[肿韵同];雍[和也];纵[纵横]踪;锺钟。
上平四支韵部同音字:
陂碑;悲;垂陲;吹炊;墀迟;驰池;雌;慈;词辞祠;差[参差];治[治国]持;痴;而;儿;
皮疲;姬基;饥[饿也]肌;其旗期;葵;离篱璃;师;谁;衰;时;诗;随;思丝司 ; 弥;眉湄;
铍披;僖嬉;奇骑[跨马];崎[崎岖];为[施为];危;帷;惟维遗唯;逶萎;姨夷;宜仪涯[佳、
麻韵同]崖;移[竹移];疑;饴怡;漪;医;支枝肢;知;咨姿;之芝;追;兹滋。
上平五微韵部同音字:
霏菲[芳菲]妃;猆飞非扉诽[诽谤,未尾韵同]绯;肥;归;挥晖辉徽;祈畿圻颀;机几[微也、
4
如见几] 讥玑饥[支韵同]矶;微薇;帏韦围违闱;威葳;巍;希稀欷晞;衣[衣服];依;沂。
上平八齐韵部:
豍篦;低堤羝;圭闺;睽奎;齐跻脐;黎犁梨黧藜;鸡稽;赍齑;迷;泥;倪霓蜺鲵;猊;磇
批;鼙;妻[夫妻]萋凄;梯;嗁题提啼蹄醍鹈荑[ tí,草类,叶芽];西栖犀嘶撕;溪;奚蹊[路]兮
嵇;携畦;荑[ yí,芟荑]。
上平十二文韵部:
分[分离];汾氛[氛氲祥气]焚;芬氛[氛侵妖气]纷;君;斤;勤芹;熏曛醺荤;欣昕;文闻纹
蚊汶雯;云芸耘纭;煴氲;殷。
上平十三元韵部:
奔;存;村;根跟;昏婚;魂浑;痕;昆;坤;论[动词];门扪;恩;盆;孙; 吞;屯臀;囤
[囤积];温; 尊[樽]。
下平五歌韵部:
波;陂;阿;蹉搓;多;罗萝锣;莪娥蛾鹅哦;歌柯哥;戈过[经过]锅;何河荷[荷花]苛;和
[和平]禾;科;珂;逻;摩磨[琢磨]魔;挪;婆;颇[偏颇]坡;莎梭;拖;驼陀沱跎。
下平七阳韵部:
昌倡;仓苍;创;藏;长场肠;常裳;床;当; 方[四方,正];房[房室亦州名]防;芳妨;光;
冈刚纲亢;黄凰惶簧;荒;航行吭杭;将浆;姜疆;狂;康;匡眶; 良凉粮梁量;郎廊; 盲; 茫忙;
娘;傍房[阿房宫名];墙嫱;穰瀼;商觞伤;桑丧;霜;唐堂塘棠;香乡;襄骧相湘缃箱厢;汪; 王;
亡望;详翔祥;央泱鸯秧[栽秧,禾苗];阳杨扬洋[水流皃,又海名]徉羊;庄妆装;章彰;张。
下平八庚韵部:
兵;浜;绷;彭;平枰坪;橙;成盛[盛受] 城诚;呈程酲;庚更[更改]羹粳;耕;横[纵横];
轰;宏闳嵘[峥嵘山峻];泓;惊京;精睛菁晶旌;坑;跉令[使令];萌;名;明盟鸣;盲;宁;怦
砰;清;轻;卿;琼;倾;情晴;擎鲸黥檠;荣莹嵘[峥嵘];生甥笙牲;声;兄;行[行走]衡蘅;
霙英;罂莺樱鹦嘤;婴缨撄璎;迎;萦;盈楹瀛嬴赢;营;贞;争筝狰;征正[正月]钲;峥[峥嵘];
伧峥[峥嵘山皃];琤铮。
下平十一尤韵部:
不[与有韵"否"通]; 俦稠畴帱;愁;抽惆[惆怅];仇[仇人,仇恨]酬;浮;侯喉猴; 纠; 楼蝼
髅搂;刘流留榴瘤;谋牟侔眸矛缪[绸缪];缪[绸缪]; 牛;讴鸥瓯沤[水泡,名词]; 秋;丘蚯;裘
求球仇[姓];遒啾; 柔;收;偷; 头投; 修羞;休;幽;尤;猷悠由油游攸;周州洲舟。
5
去声十四愿韵部:
寸;顿;钝遁[阮韵同];饭[名词];贩畈;健建;圈[猪圈];恨;困;论[名词];闷;嫩;喷
[元韵同];劵劝;万蔓曼[长也];献宪;媛;愿;怨;远[动词,离也]。
去声十五翰韵部:
岸;按案;半绊;粲灿璨;旦;惮弹[名词]但;段;锻断[决断];贯观[楼观]冠[冠军]灌馆;
旰干[树干,干练];翰[寒韵同]瀚汗[热汗]悍捍; 汉;换;侃[旱韵同,正也]看[寒韵同];乱;烂;
缦漫[寒韵同。又副词,独用]幔;判;叛伴[大貌]畔;散[解散];算 [名词];摊[按也]难[灾难];
炭叹[寒韵同];玩;唤焕涣[水散];惋腕。
去声十七霰:
变;便[便利];遍;传[传记];箭溅;贱;倦;见; 眷卷[书卷];练;恋;面;念[念书];片;霰;扇;
线;绚;县眩炫;砚研[磨研];瑗院媛援;宴燕;战颤;啭转[以力转动]。
下面给出一些涉及以上韵部的具体的诗词例子。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由上平一东和上平二冬韵部知,诗中五个韵脚字“中”、 “浓” 、“钟”、“峰”和“松”分别属于
不同的小韵,不是同音字。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
宋? 欧阳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後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乖醉携嘉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由上平一东和上平二冬韵部知,诗中五个韵脚字“重”、 “嵩” 、“浓”、“松”和“峰”分别属于
不同的小韵,不是同音字。
鹧鸪天? 饯刘恭父
6
宋? 张孝祥
割镫难留乘马东。花枝争看袅长红。衮衣空使斯民恋,绿竹谁歌入相同。
回武事,致年丰。几多遗爱在湘中。须知楚水枫林下,不似初闻长乐钟。
由上平一东和上平二冬韵部知,词上段中三个韵脚字“东”、“红”和“同”分别属于不同的小
韵,不是同音字;词下段中三个韵脚字“丰”、“中”和“钟”分别属于不同的小韵,也不是同音字。
长津湖(组诗,摘选两首)
当代? 风马驴
漫天冰雪筑英雄,站起名须血肉丰。
故国山川回一望,悄然安睡在冬风。
衣单食薄雪风倾,一命何酬向死生。
未敢如君身不惜,屏中对望各无声。
当代诗人风马驴的这组诗(摘选后两首),2021 年 10 月 14 日发表在微刊平台广斋的《曹营诗
词首发?曹营 211002》上。
由上平一东韵部知,组诗中三个韵脚字“雄”、“丰”和“风”分别属于不同的小韵,不是同音
字。
由下平八庚韵部知,组诗中三个韵脚字“倾”、“生”和“声”分别属于不同的小韵,不是同音
字。
访赵愚斋不遇谒者云入幕抵晚方归因成一绝奉
宋? 乐雷发
雪片梅花满砚池,芙蓉幕里客归迟。
今朝解了公家事,尽听辕门报酉时。
由上平四支韵部知,诗中三个韵脚字“池”、“迟”和“时”分别属于不同的小韵,不是同音字。
少年游? 东风无力扬轻丝
宋? 方千里
东风无力扬轻丝。芳草雨馀姿。浅绿还池,轻黄归柳,老去愿春迟。
栏干凭暖慵回首,闲把小花枝。怯酒情怀,恼人天气,消瘦有谁知。
由上平四支韵部知,词上段中三个韵脚字“丝”、“姿”和“迟”分别属于不同的小韵,不是同
音字;词下段中两个韵脚字“枝”和“知”分别属于不同的小韵,也不是同音字。
7
绝句(摘片段)
唐? 吕洞宾
闪灼虎龙神剑飞,好凭身事莫相违。
传时须在乾坤力,便透三清入紫微。
由上平五微韵部知,诗中三个韵脚字“飞”、“违”和“微”分别属于不同的小韵,不是同音字。
绝句(摘片段)
唐? 吕洞宾
偎岩拍手葫芦舞,过岭穿云拄杖飞。
来往八千须半日,金州南畔有松扉。
由上平五微韵部知,诗中两个韵脚字“飞”和“扉”属于相同的小韵,是同音字。
感昔
宋? 陆游
老君洞外小朱扉,云压寒空雪欲飞。
结阵弓刀边垒去,挂鞍狐兔猎场归。
由上平五微韵部知,除“归”字外,诗中韵脚字“飞”和“扉”属于相同的小韵,是同音字。
书怀
明? 王世贞
风为开扉旋掩扉,春催花发又花飞。
客歌夫子哀时命,天与先生杜德机。
久自青云词伯少,从他白简酒人非。
兴来烂熳挥毫罢,且复婆娑里社归。
由上平五微韵部知,除“归”和“机”字外,诗中韵脚字“扉”、“飞”和“非”属于相同的小
韵,是同音字。
寿提管
宋? 李刘
8
满廊香雾弄霏霏,欲去还留燕子飞。
酒盏自便秋思早,花枝未怯鬓毛非。
脱巾骂灌从狂醉,剪烛留髠好缓归。
我欲寄君无杰语,安期大枣荐青玑。
由上平五微韵部知,除“霏”、“归”和“玑”字外,诗中韵脚字“飞”和“非”属于相同的小
韵,是同音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由上平八齐韵部知,诗中三个韵脚字“啼”、“溪”和“西”分别属于不同的小韵,不是同音字。
春江花月夜(摘片段)
唐? 张若虚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由上平十二文韵部知,诗中韵脚字“闻”和“文”是同音字。
绝句·人生无百岁
明·刘基
人生无百岁,百岁复如何。
古来英雄士,各已归山河。
由下平五歌韵部知,诗中两个韵脚字“何”和“河”属于相同的小韵,是同音字。
绝句
元·王庭筠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由下平七阳韵部知,诗中两个韵脚字“香”和“厢”不属于相同的小韵,不是同音字。
9
吕氏六桂堂
宋? 戴表元
年少奔驰有底忙,棘闱兰署梦茫茫。
白头鞍马风沙裹,听说燕山六桂堂。
由下平七阳韵部知,诗中除“堂”字外,其他两个韵脚字“忙”和“茫”属于相同的小韵,是
同音字。
次韵弟观喜雨二首(其一)
宋? 陈著
世事纷纷付渺茫,且迎雨信看农忙。
鸠声隔树宿云湿,牛影落田新水凉。
处处丛祠群卜稼,家家蓐食早炊粮。
及时种得苗青活,便觉秋风饭粒香。
由下平七阳韵部知,诗中除“香”字外,其他韵脚字“忙”和“茫”小韵相同,是同音字;“凉”
和“粮”小韵相同,是同音字。
莲蓬人
近代? 鲁迅
芰裳荇带处仙乡,风定犹闻碧玉香。
鹭影不来秋瑟瑟,苇花伴宿露瀼瀼。
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
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
由下平七阳韵部知,韵脚字“乡”和“香”小韵相同,是同音字;“瀼” 、 “妆”和“塘”小韵
不相同,不是同音字。
再拜阆风帅干宝谟郎中
宋? 朱继芳
家世蜀青城,抟扶几万程。
神游应八表,骨炼已三生。
举酒呼麟脯,吹笙答凤鸣。
欲将余马绁,蜷局不堪行。
由下平八庚韵部知,诗中五个韵脚字“城”、“程”、“生”、“鸣”和“行”分别属于不同的小韵,
10
不是同音字。
世事
宋? 王安石
世事一何稠,论心日已偷。
尚蒙今士笑,宜见古人羞。
老圃聊须问,良田亦欲求。
非关畏黻冕,无责易身修。
注:黻(fú)冕,古代祭服。
由下平十一尤韵部知,诗中“羞”和“修”小韵相同,是同音字。
清明省扫归舟陆相半
宋? 萧元之
一径险仍修,沿溪去未休。
薛萝春暗树,杨柳暮遮楼。
荡桨渔舟驶,寒钟僧寺幽。
倚篷赊濁酒,犹可洗诗愁。
由下平十一尤韵部知,诗中五个韵脚字“修”、“休”、“楼”、“幽”和“愁”小韵各不相同,不
属于同音字。
东津旅中同徐改之馆清溪源招之同游
宋? 金履祥
见说君居幽更幽,客中相望两悠悠。
愿言携手高峰去,俯瞰苍茫尽睦州。
由下平十一尤韵部知,诗中三个韵脚字“幽”、“悠”和“州”小韵各不相同,不属于同音字。
鹧鸪天·桂花
宋·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由下平十一尤韵部知,在词上段中的三个韵脚字中,后两个字“留”和“流”小韵相同,是同
音字;词下段中三个韵脚字“羞”、“秋”和“收”分别属于不同的小韵,不是同音字。
11
悼丁君
近代? 鲁迅
如磐夜气压重楼,剪柳春风道九秋。
瑶瑟凝尘清怨绝,可怜无女耀高丘。
由下平十一尤韵部知,诗中三个韵脚字“楼”、“秋”和“丘”小韵各不相同,不属于同音字。
木兰词? 拟古决绝词柬友
清?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由去声十七霰、去声十四愿和去声十五翰韵部知,词上段中三个韵脚字“见”、“扇”和“变”
分别属于不同的小韵,不是同音字;词下段中三个韵脚字“半”、“怨”和“愿”分别属于不同的小
韵,也不是同音字。
在以上所列出的作品中,出现同音字的例子还是比较多的,而且,即使采用现代汉语来读也属
于同音字,比如“香”与“乡”、“飞”与“扉”、“修”与“羞”;也有采用现代汉语读属于同音字,
按中古音读却不是同音字的例子,比如“香”与“厢” 、 “飞”与“霏” 、 “修”与“休”。另外,从
所列出的一部分同音字中可以看出,有的字,现代汉语读音不是同音字,而中古读音是同音字,如
“惮”与“弹”、“明”与“盟”、“荣”与“莹”,“歌”与“柯”,“容”与“庸”,“西”与“撕”,……。
但是,无论是不是同音字,中古读音与现代读音有很大差异,不能按照现代汉语拼音体系去评判中
古音体系的同音字。
在古代,甚至近代的诗词作品中,连韵现象绝非只有以上所列出的几首才有,甚至诗词名家的
作品也会出现连韵现象。是以前的人不介意连韵?还是以前的人不懂连韵?这个问题已经无从考
查。然而,事实上,有连韵问题的作品,并非因为连韵而流传千年,且正继续流传。
如果过于在意连韵问题,那么,诗词创作、诗词编辑、以及诗词评家都要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
去查阅中古音小韵,否则,可能会将不连韵误认为连韵,也有可能会将连韵误认为不连韵。
说到这里,有一个插曲应该讲一讲。有一次,一个诗词微信群的群主写了一首诗(依平水韵)
发在群里,其中相邻两句韵脚用了“修”和“休”两个字。发过一段时间后,该群主又发文字说,
刚发现,诗中用了“修”和“休”,连韵了,要改一改。我当时发文字说,在古代,“修”和“休”
不是同音字,不连韵,不必改。该群主回复说,那也得改,读起来不行。当时我无语。现在想起来
仍然无语。估计该群主是想说,用现代普通话读起来不好听。这到使我想起一首诗: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2
这首诗的第一个韵脚处的“斜”字,用现代普通话应该读什么音,一直到现在仍然争论不休。
我想问一下,用现代普通话读这首诗时,如果这个“斜”字不读“xié ”,那么,诗中其他字应该读
什么音呢?比如,你觉得“白”字应该读“bái ”吗?“家”字应该读“jiā ”吗?
说到这里,还应该明白,至于如何避免连韵对诗词的伤害的方法,纯属无稽之谈。
总之,依《平声韵》和《词林正韵》作诗填词时,如果诗词韵脚连续用了同音字属于所谓的“诗
词病”、且对诗韵有伤害的话,那么,就必须弄明白什么是中古时期的同音字。当弄明白什么是中
古时期的同音字后,况且,我在诗苑札记之一里曾说过,各种古代韵书有抵触和差错,于是,我有
点担心,现代的一些诗词作者、诗词编辑、以及诗词评家是否还依然一味在意“诗词病”呢?
本文原载于《中原诗韵》【中原诗论】夏新涛|诗苑札记之二(诗词中的连韵与同音字辨析),2021 年 12 月 26 日 19:36
13
|
|